初中语文-《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语文-《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语文-《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语文-《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语文-《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威尼斯商人(节选)[教学目标]:1.了解剧本知识及莎士比亚的创作情况。2.欣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3.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4.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教学重点]:1.把握戏剧冲突,理解戏剧情节在戏剧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2.体会莎剧富于个性化、生动优美、文采斐然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浯言表达技巧。[教学难点]:1.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认识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性。2.初步学写戏剧评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他伸着的两根手指,成了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外国作家的笔下也不乏其人,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也塑造了这样的一个人物。他就是《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他。二、活动任务:1.读戏,把握矛盾冲突。2.演戏,理解人物形象。3.入戏,品味语言特色。4.出戏,体悟人文情怀。三、读戏,把握矛盾冲突。1.初读课文,概括剧情。明确: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夏洛克与安东尼奥之间“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最后夏洛克败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2.精读课文,把握戏剧冲突。明确: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以夏洛克为一方、以安东尼奥等人为另一方,围绕是否“照约执行处罚”,即是否“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进行的。四、演戏,理解人物形象。1.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主要角色夏洛克、鲍西娅、安东尼奥的扮演者,其余同学点评或补充。2.提问:请谈谈你对夏洛克这一形象的认识。明确:夏洛克是一个惟利是图、贪婪残忍、老于世故、能言善辩、复仇心重的邪恶商人。3.提问:请说说你心中的鲍西娅。明确:鲍西娅是莎翁塑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崇尚正义,注重友情,慈悲为怀,执法如山;聪明机智、行事果断,充满着人性的光辉。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面对贪婪凶险的夏洛克,她表现出惊人的果敢、沉着、博学、聪慧。既规劝夏洛克要仁慈,又从法律上认可夏洛克行为的合法性,诱使夏洛克一步步落入陷阱。4.提问:你对莎翁笔下的“商人王子”安东尼奥作何评价?明确:他是一个慷慨大方、见义勇为、重义轻利的人。但是,在尖锐的斗争面前,他又显得很懦弱,缺乏战斗精神,表现出了软弱、妥协的一面。五、入戏,品味语言特色。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段落朗读,读后请说明:你所朗读的段落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学生交流。生1:课本P100巴萨尼奥与夏洛克的对白灰谐幽默。生2:课本P100安东尼奥的话,运用一系列比喻(大海的怒涛、豺狼、松柏)强调夏洛克的残忍无法改变,给人一种生动形象、华美流畅、富有诗意的艺术美感。生3:课本P105鲍西娅关于慈悲的表述,精辟、深刻、动情,直接表达了莎翁的人文主义理想。比喻、排比、对比修辞格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生4:课本P111葛莱西安诺借用夏洛克的话称赞鲍西娅,也是对夏洛克自食其果的奚落嘲讽,有很强的喜剧效果,这得益于戏剧性的反复。教师总结:莎士比亚的语言是诗剧的语言,既个性化而又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精练优美、富有诗意。研究英国文学的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戏剧是英语的“魔术师”“大胆的创新者”,他“如饥似渴地用刚从说话人口上热腾腾地摘来的各种新鲜词汇和形象”,同时他本人也大胆创造新的表现方式,在他的剧作中,妙言佳句比比皆是。品味莎剧语言,犹如品味琼浆玉液,让人沉醉,使人入迷。六、出戏,感悟人文情怀《威尼斯商人》作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作者通过这出喜剧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样的人文情怀呢?明确:崇尚正义、仁爱和友谊的人文主义思想。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接触话剧艺术,了解了话剧是说的艺术。《威尼斯商人》作为喜剧,情节富有奇特的浪漫色彩;作为诗剧,语言优美生动,文采斐然。读、演、评三个环节,让我们过足了戏瘾。相信大家已悄悄喜欢上了戏剧,对吗?[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喜剧。它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节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分为两部分,前半场是夏洛克的戏,后半场主要是的西娅的戏。戏剧情节波澜起伏,戏剧冲突紧张激烈,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丰富生动而又富于个性化,充分显示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才能。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效果分析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项目评价等级ABCD自评对本节知识的兴趣浓厚较浓厚一般弱本节课独立思考的习惯强较强中弱自信心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多较多一般少理解别人的思路,与同伴交流的意识好较好一般弱在知识、方法等方面获得收获的程度高较高一般低同伴互评本节课发言的次数多较多一般少质量好较好一般差课堂练习的重要性高较高一般低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提前预习,对莎士比亚及课文有了一定了解。2.学生想知道的:课文描述的基本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读通全文,运用所学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威尼斯商人》为我们奉献了永恒的人文主义主题,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典雅的戏剧台词,极富戏剧性的情节结构。所以,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要通过戏剧突然逆转的情节和富于感染力的语言体会戏剧对仁慈、友谊与智慧的歌颂,领会夏洛克鲜明而复杂的个性。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受到美的洗礼。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也较积极,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不足,对一些问题的分析过于浅显,没有深入教材。1.解释下面词语:①恻隐:②凛然:③万恶不赦:④中流砥柱:⑤豁免:⑥安息日:2.按课文填空。①《威尼斯商人》选自《________》(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里的《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莎士比亚(1564—1616),文学复兴时期_____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李尔王》、《_____》、《_______》、《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______剧。②不准流一滴血,_________不准割得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