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下册导学案汇编
坡家初中
2013年03月
目录
课题: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5
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7
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9
课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11
课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13
课题:走进实验室(第一课时).............................................15
课题:走进实验室(第二课时).............................................17
课题:空气(第一课时)...................................................19
课题:空气(第二课时)...................................................21
课题:氧气...............................................................22
课题:制取氧气(第一课时)...............................................24
课题:氧气的制取(第二课时).............................................26
课题:水的组成...........................................................28
课题: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30
课题: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32
课题:水的净化...........................................................34
课题:爱护水资源.........................................................36
课题:原子的构成.........................................................38
课题:元素...............................................................40
课题:离子(1)..........................................................42
课题:离子(2)..........................................................44
课题:化学式与化合价(1)................................................46
课题:化学式与化合价(2)................................................48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1)..................................................49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2)..................................................51
课题: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53
课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55
课题:金刚石、石墨和C60(1)............................................57
课题:金刚石、石墨和C60(2)............................................59
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59
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2)............................................62
课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63
课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64
课题:燃烧和灭火(1)....................................................66
课题:燃烧和灭火(2)....................................................69
课题:燃料和热量(1)....................................................72
课题:燃料和热量(2)....................................................74
课题:金属材料(1)......................................................82
课题:金属材料(2)......................................................85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1)................................................89
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2)................................................93
课题: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96
课题: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98
课题:溶液的形成(1)...................................................100
课题:溶液的形成(2)...................................................104
课题:溶解度(1).......................................................106
课题:溶解度(2).......................................................109
课题:溶质质量分数......................................................113
第一课时..............................................................113
第二课时..............................................................115
第三课时..............................................................117
课题:常见的酸和碱......................................................117
第一-课时..............................................................117
第二课时..............................................................120
第三课时..............................................................121
第四课时..............................................................124
课题: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126
第一课时..............................................................126
第二课时..............................................................128
课题:生活中常见的盐....................................................130
盐的概念、食盐(第一课时)............................................130
粗盐的提纯(第二课时)................................................132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133
复分解反应(第四课时)................................................135
课题:化学肥料...........................................................138
化肥简介(第一课时)..................................................138
化肥的简易鉴别(第二课时)............................................141
课题: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43
课题: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45
课题:有机合成材料......................................................147
课题: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重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作用;3、如何学习化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6分钟)
同学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将和大家一走进化学世界,去领略化学带
给我们的震撼!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
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
于蓝天白云之间;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
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
梦想的“魔法石”!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
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
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化
学的世界,去领略化学的神奇魅力吧!首先请同学们观察三个实验,同时思考为
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
(1)、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献写上“化学”两字,将纸张贴在黑板中
央。上课时将碱溶液喷向白纸,出现红色的“化学”两字。
(2)、取锌粒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3)、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有沉淀产生。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学习了化学,我们就会迎刃而解。
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
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三、指导学生自学
用10分钟时间阅读1—4页内容,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有什么关系?
3、简述化学发展的历史。
4、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化学?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0分钟)
(学生阅读,思考,老师巡视,了解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情况)
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分钟)
阅读教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对化学的认识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10分钟)
(一)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的发展历史:1、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
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2、原子、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3、元
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4、纳米技术的使用:标
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5、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化学的发展
史中记载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化学家也很多,如居里夫
人、拉瓦锡等。同学们可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或查阅图书资料,了解到更多与化学
有关的知识。
(三)经过漫长的历史建立起来的化学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化学的发展确实
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但是
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
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
(四)如何能学好化学呢?动脑一思考、反思。动口一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一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七、汇报小结:(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个别回答)
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裸时)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1分钟)
化学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
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变化,例如:河里的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天上
的水蒸气也会遇冷变成雨或者雪落下来。认识物质的这些变化和特点,有助于我
们更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使人类的生活得到进步和提高。下面
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
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理解物理变化和化
学变化的初步
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学会观察、描述实验现象,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
整理。
3、学会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
(教师阅读--遍,使学生对目标有个整体印象)
三、指导学生自学
请大家花12分钟时间,阅读教材P6,然后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列
表格qP的空白内容。
实验变化前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有无新
变化后的物质
序号的物质试管中试管口玻璃片上物质生成
液态的
1-1液态的水
水
实验变化前的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变化后有无
序号物质颗粒大小的变化颜色的变化物质新物质生成
蓝色块状蓝色粉末
1-2
的胆矶状的胆研
实验1-3
变化时发生的变化后有无新物
变化前的物质变化后的物质
现象质生成
蓝色的胆矶溶液无色的蓝色的氢氧化铜
氢氧化钠溶液沉淀等
实验1-4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有
变化后的物
变化前的物质无新物质
试管中烧杯中质
生成
颗粒状石灰石无色的二氧化碳气
I稀捻酸III体等1n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分钟)
(学生阅读,思考,填表,老师巡视,了解基础不同的学生对表格的填写情
况)
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2分钟)
(请同学将他所填内容说出来)
六、教师点拨(2分钟)
通过刚刚我们所做的4个不同的实验,在实验中看到了不同的现象,如果从
变化前后的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这个角度来分类的话,我们可以把物质的变化分
为儿种类型?
(学生回答:两种类型,有新物质生成和没有新物质生成)
这两种不同的类型代表着物质的两种不同的变化,它们分别是什么呢?
七、指导学生继续自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1-2自然段,结合思考,6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概念:物理变化是指;
化学变化是指
2、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各举出2例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o
化学变化:;O
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o
5、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还伴随着一些什么现象?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7、判断下列变化属于何种变化
A、米饭变馍B、火药爆炸
C、湿衣服晾干D、钢铁生锈
8、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铁生锈B、火柴梗被折断
C、冰雪融化D、铁水浇铸成火车轮
(学生阅读,思考,填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
八、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九、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请同学说出他的答案,其他的同学订正,
教师再订正(8、9共5分钟)
十、汇报小结:(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个别回答)
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1分钟)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物质的性质对于我们学习化学有着很重要
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了解物质的性质是怎么一回事。
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
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2、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教师阅读一遍,使学生对目标有个整体印象)
三、指导学生自学。请大家花12分钟时间,阅读教材7—8页,结合思考,
完成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化学性质?举例说明。
2、什么是物理性质?举例说明。
3、什么是熔点、沸点、密度?
4、运用哪些性质可以区别下列物质:
①白糖和食盐()②铜导线和铝导线(
)
③白酒和白醋()④酒精和水(
)
5、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
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
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
的化学式为C6H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溟、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
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氧化碳和氧气有那些物理性质,有那些化学性质?
7、现有二氧化碳和氧气各一瓶,请利用他们性质的不同将他们区分出来。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2分钟)
(学生阅读,思考,老师巡视,了解基础不同的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情况)
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分钟)
阅读教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12分钟)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强调: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
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2、儿个重要的物理性质的介绍
1、熔点。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会变成液态的水。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2、沸点。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
点。
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3、密度。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有经验的人只要用手分别“掂量”
一下,就可以鉴别出哪是铁,哪是铝。这是由于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它们的
质量是不相等的。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4、演示实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
七、汇报小结:(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个别回答)
课题: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化学学习
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1分钟)
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
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
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
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
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
1、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
段解决这些问题。
2、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
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教师阅读一遍,使学生对目标有个整体印象)
三、指导学生自学
既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天我们就通过探究一个小实验来体
验一下化学的奥秘。
请大家花12分钟时间,先阅读教材11—13页,然后实验,并完成下列表格
和习题。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边做实验边完成下表)
探究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
点燃刖
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
燃烧时
熄灭后
2、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
论:石蜡的密度比水o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根火柴梗
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
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生成了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2分钟)
(学生阅读、思考、实验、填表,老师巡视,了解基础不同的学生对教材
的理解情况)。学生边做教师边讲述:在点燃蜡烛前,请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各
种手段仔细观察蜡烛的组成、形状、颜色、气味、质地、密度等,并做好详细的
记录。(提示学生用水作为参照物来研究蜡烛的密度)
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10分钟)
实验完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6分钟)
【小结】化学学习体现三个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2、
关注物质的变化,如蜡烛受热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并有二氧化碳
气体和水蒸气生成等;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4、探究活动完成后,
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这个探究活动的过程、结果、分析过程等写成实验报告
形式,才是一个探究活动完整过程。你可以参考书上格式写报告,当然也可以自
己设计报告的形式。
七、汇报小结:(3分钟)
通过探究这个实验,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感受?(学生个别回答)
课题: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化学学习
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1分钟)
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没有: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
又是什么呢?(呼出的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
大家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我
们今天就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有什么不同。
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
1、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
段解决这些问题。
2、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
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教师阅读一遍,使学生对目标有个整体印象)
三、指导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花12分钟时间,先阅读教材14—16页,完成1、2、4、5题,然
后实验,完成第3题。
1、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
气体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2、如何收集用排水法一瓶气体?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边做实验边完成下表)
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
二氧化碳
氧气
水蒸气
4、某实验室要测定某公园的环境状况,需从公园取一瓶气体带回实验室,
请设计取气体的实验方案。
5、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2分钟)
(学生阅读、思考、实验、填表,老师巡视,了解基础不同的学生对教材
和实验的理解情况)。
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10分钟)
实验完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6分钟)
1、强调收集一瓶气体的方法。2、强调如何区分二氧化碳的方法。3、强调
区分氧气的方法。4、强调水蒸气的检验方法。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人每天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看来实验确实是我
们探索问题的好帮手,所以大家以后一定要认真对待实验,运用实验得出科学的
结论。
七、汇报小结:(3分钟)
通过探究这个实验,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感受?(学生个别回答)
课题:走进实验室(第一课口寸)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2、
药品的取用;
教学难点:药品的取用。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1分钟)
通过前面几节化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
且我发现同学们对实验非常感兴趣,这是很好的开端。试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
段,而化学实验室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因此熟悉实验室规则和基本
操作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学习化学实验室。
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
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2、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3、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动手能力。(教师阅读一-遍,使学生对目标有个整体印象)
三、指导学生自学
请大家花15分钟时间,先阅读教材17—20页,然后做2-7所列实验,并完
成第8题所设计习题。
1、通过阅读实验室规则,你有何体会?写二点。
2、怎样将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如大理石)放入玻璃容器?
3、怎样将固体粉末(如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
4、如何将液体倒入试管中?倾倒液体应该注意什么?
5、如何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使用量筒应该注意什么?
6、如何使用滴管?使用滴管应该注意什么?
7、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有何现象?锌粒和盐酸反应有何现象?
8、练习:(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实验室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
取用粉末状药品一般用—;(2)细口瓶的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o
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o拿细口瓶倾倒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0倾
倒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3)量筒量
取液体时,仰视或俯视,对读数产生影响分别是(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
体,量筒放平稳,而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
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mL,则该学生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5)滴管使用
的基本步骤是。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5分钟)
(学生阅读、思考、实验,老师巡视,了解基础不同的学生对教材和实验
的理解情况,并鼓励学生大胆完成实验)。
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分钟)
实验完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10分钟)
重点强调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取用的基本操作。
七、汇报小结:(3分钟)
通过今天的实验基本操作,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感受?(学生个别
回答)
课题:走进实验室(第二课口寸)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2、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难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1分钟)
二、揭示学习目标(I分钟)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
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2、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3、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动手能力。(教师阅读一遍,使学生对目标有个整体印象)
三、指导学生自学
请大家花15分钟时间,先阅读教材20—23页,然后做1-5所列实验,并完
成第6题所设计习题。
1、正确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实验事项是什么?酒精灯的火焰各部分颜色为什
么不同?怎样熄灭酒精灯?
2、如何对液体进行加热?给液体加热应注意什么?
3、用量筒取2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用滴管滴入硫酸铜溶液,观
察、记录现象,再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有什么现象?
4、如何给固体加热?给固体加热应注意什么?
5、如何洗涤仪器?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什么?
6、练习:(1)加热工具一般是酒精灯,使用它要注意以下儿点:一是绝对
禁止一,二是绝对禁止—三是熄灭酒精灯应用,不慎着火应;酒精
灯的火焰分三部分,分别是,其中—温度最高;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
过容积的—;(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不能做反应的容器有
_,加热时要垫石棉网的仪器有0(3)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
口对着人,原因是;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不能直接加热,原因是
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为什么?0如何
给试管里的液体进行预热?—给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
—;(4)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o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5分钟)
(学生阅读、思考、实验、填表,老师巡视,了解基础不同的学生对教材
和实验的理解情况)。
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分钟)
实验完成后,分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10分钟)
重点强调加热的基本操作。
七、汇报小结:(3分钟)
通过探究这个实验,大家得到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感受?(学生个别回答)
八、课堂考核:(10分钟完成)
课题:空气(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1、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2的体积分数;2、混
合物的判断
教学难点:1、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02的体积分数;2、
混合物的判断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1分钟)
在古时的中国和希腊,科学家都认为空气是组成世界的一种基本物质,这种
看法对吗?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这种思想逐渐受到了质疑,直到二百多年前,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原来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
的。
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
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3、纯净物和混合物
的概念;4、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
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教师阅读一遍,使学生对目标有个整体印象)
三、指导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用12分钟时间,阅读教材26-27页,结合思考,完成下列思考题。
1、空气是一种看不到又闻不到的物质,我们怎样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呢?
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2、先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然后思考并完成下列习
题。
(1)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发生了什么现象?
(2)把止水夹打开后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3)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
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4)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以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吗?
(5)参加反应的物质除了红磷外,还有别的物质能代替它吗?为什么?
(6)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7)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
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2分钟)
(学生阅读,思考,老师巡视,了解基础不同的学生对教材和实验的理解
情况)
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分钟)
分小组讨论,交流,并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2分钟)
七、继续指导学生自学(5分钟)
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阅读教材27—28页,结合思考,完成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混合物?举例说明。
2、什么是纯净物?举例说明。
3、如何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
4、下列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冰水混合物、蒸储水
八、学生自学,教师巡视(5分钟)
九、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3分钟)
重点强调: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及注意事项;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
断。
十、汇报小结:(1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个别回答)
课题:空气(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及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及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1分钟)
空气不仅是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而且还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
就一起学习空气的有关知识。
二、揭示学习目标(I分钟)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2、通过阅读、讨论
交流,归纳空气的主要用途,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3、
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师阅读一遍,使学生对目标有个整体印象)
三、指导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用12分钟时间,阅读教材28-32页,结合思考,完成下列思考题。
1、氧气有哪些用途?
2、氮气有哪些用途?
3、氮气有哪些物理性质?氮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4、稀有气体有哪些用途?
5、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为
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你能做些什么?
6、空气质量日报有何意义?
7、什么是绿色化学?其核心是什么?
8、请为保护空气拟一条宣传标语,向全体同学发出保护空气的倡议。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2分钟)
(学生阅读,思考,老师巡视,了解基础不同的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情况)
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8分钟)
分小组讨论,交流,并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5分钟)
重点强调: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2、
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怎样得到的?分别是哪些。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七、汇报小结:(3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个别回答)
八、课堂考核:(15分钟完成)
课题:氧气
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教学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1分钟)
你了解人类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的氧气的原因吗?你能从你了解的氧气用
途中猜测出氧气都具有哪些性质吗?氧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物质,今天我们就一
起学习氧气的有关知识。
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2、理解化合反应的概
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3、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应用的判断。
(教师阅读一遍,使学生对目标有个整体印象)
三、指导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用15分钟时间,阅读教材34-35页,结合思考,完成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物理性质?氧气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自
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2、什么是化学性质?氧气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
3、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结合思考,完成下面表格。
反应前的反应后的
实验名称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物质物质
硫燃烧
木炭燃烧
磷燃烧
铁丝燃烧
四个反应的共同点
4、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结合思考,完成下面思考题。
(1)为什么在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现象的不同,这说明了什
么?
(3)做硫燃烧实验和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都要在集气瓶底部倒少量水,原
因是否相同,为什么?
(4)做铁丝燃烧实验时,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什么?下端要系一根火
柴,为什么?
(5)通过以上4个实验,请你总结一下氧气有哪些重要的化学性质。
(6)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5分钟)
(学生阅读,思考,老师巡视,了解基础不同的学生对教材和实验的理解
情况)
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分钟)
分小组讨论,交流,并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3分钟)
重点强调:1、准确把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准确把握对实验现
象的的描述和记录。
七、继续指导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阅读教材35-36页,结合思考,完成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化合反应?有什么重要特征?
2、什么是氧化反应?举例说明。
3、什么是缓慢氧化?举例说明?
八、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分钟)
九、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3分钟)
十、汇报小结:(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何收获?(学生个别回答)
课题:制取氧气(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
生装置及收集装置的探讨。3、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仪器、装置的探讨。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1分钟)
如何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今天我们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氧气制取的相关
知识。
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
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钛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
作。
(教师阅读一遍,使学生对目标有个整体印象)
三、指导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用8分钟时间,阅读教材37-38页,观察实验,结合思考,完成
下列思考题。
1、观察实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回答下列思考题。
(1)过氧化氢溶液在什么条件下能分解放出氧气?
(2)二氧化镒加热后能放出氧气吗?
(3)二氧化镒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4)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我们要想得到试管中产生的氧气,
该怎么办?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分小组讨论,交流,并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四、五、六步共5分钟)
1、反应原理1:过氧化氢(H2O2)-----►水(氏0)+氧气(02);
2、催化剂的概念:一变二不变;
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固体制氧气的制取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和
收集装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七、继续指导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用6分钟时间,阅读教材38页,结合思考,完成下列思考题。
2、观察实验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氯酸钾在什么条件下能分解放出氧气?
(2)为什么在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镒可以很快放出氧气?
(3)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试验中,制取装置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固体
制氧气有何不同?为什么?
(4)得到的气体是氧气吗?如何检验氧气。
(5)收到的氧气是否收满?
(6)除了以上两种物质可以制取氧气,还有那些物质也可以制取氧气?
八、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九、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分小组讨论,交流,并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十、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八、九、十步共5分钟)
1、反应原理2:氯酸钾(KCIO3)-------►氯化钾(KC1)+氧气(。2)
2、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是由反应物和反应的条件决定的,一般可分为固液
不加热装置和固体加热装置;
3、气体的收集装置是由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和溶解性)
4、反应原理3:高镒酸钾(KMnO4)-------►镒酸钾(K2MnO4)+二氧化
镒(MnO2)+氧气(02)
十一、继续指导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阅读教材39页上和41下-42页的,结合思考,
完成下列思考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
2、工业上是如何制取氧气的?从液态空气分离氮气和氧气,为什么得到的
是气态氮和液态氧?
3、从液态空气、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三种物质制氧气时,各物质发生的
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十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十三、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分小组讨论,交流,并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十四、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十二、十三、十四步共3分钟)
强调:1、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征;2、工业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十五、汇报小结:(1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何收获?(学生个别回答)
课题:氧气的制取(第二课口寸)
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教学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1分钟)
如何制取并收集氧气,今天我们就以加热高镒酸钾为例。完整的学习实验室
是如何制取并收集氧气的?
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
1、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教师阅读一遍,使学生对目标有个整体印象)
三、指导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先阅读教材39--41页,回答下列问题。
1、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到哪些仪器,其中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
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该怎样收集?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收集
氧气?
4、如何证明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如何证明氧气已收满?
再用12分钟时间完成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接着思考下列问题,并将
答案填写在空白中。
1、试验中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为什么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
3、为什么要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可以收集?
4、收集到的氧气为什么要正放在桌面上?
5、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5分钟)
(学生阅读,思考,实验,老师巡视,了解基础不同的学生对教材和实验的
理解情况)
五、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分钟)
分小组讨论,交流,并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要两次分小组讨论)。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10分钟)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一是适当的反应原理;二是正确的实验装
置;三是清晰的制取气体的基本步骤;四是正确的气体的鉴别方法和验满的方法。
2、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
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
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二装: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三定: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外用户注销协议书范本
- 养老机构消毒培训课件
- 第一讲计算机概述
- 催收团伙和解协议书范本
- 正确看待疾病健康教育
- 如何高效沟通培训课件
- 超声科轮转心得
- 安全培训举例分享
- 急诊护理法律微课
- 急诊护理15分钟小讲课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网络安全设备巡检记录表
- (完整版)形式发票模版(国际件通用)
- DB33∕642-2019 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 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监考工作培训
- GM∕T 0036-2014 采用非接触卡的门禁系统密码应用指南
- 钱江杯优质工程检查表
- 内蒙古高中毕业生学籍表毕业生登记表学年评语表成绩单身体健康检查表完整版高中档案文件
- NMRV减速机说明
- 小升初火车过桥问题
-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动叶调节原理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