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_第1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_第2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_第3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_第4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高中地理必修三1.1区域的基本含义(人教版)安徽周兵一、区域的主要特征1、区域(Region)的概念: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1)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区域的划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A、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确,如国家、行政区等B、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自然区域,界线模糊,如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等C、按人文条件的相似性或结构一致性而划分的人文区域,如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旱作农业区等D、区域内部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具有一定吸引力或辐射范围区域。例如:经济区、贸易区等E、区域内部有着共同职能的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2)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到大洲和大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例如:在中国,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几个甚至几十个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带、东部沿海经济带、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等中等尺度的区域,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相邻的部分省区,如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可以是一个省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小尺度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城市内部的一个区域,如上海的浦东开发区等2、区域(Region)的主要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小结:区域界线有虚有实;内部相对一致,之间差异明显;区域具有一定特性;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思考并完成:教材第3页的活动题的第2、3题方法点拨:如何归纳、描述区域的地理特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纳: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2.自然地理特征: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地形(地势)、河流(水文、水系特征,补给类型,流量变化,水能蕴藏)、土壤、植被。3。人文经济特征:工业和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域特点、城市交通、人口、资源和能源类型、特点、分布。练一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某旅行者骑山地车进行非洲探险游.下面所述是该旅行者在途中遇到的情况,请判断其说法是否可信:A.6月份,从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出发时(图中①),当地烈日炎炎,晴朗少雨。()B.7月份行进在撒哈拉沙漠中(图中②),时常能看到波巴布树。()C.来到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图中③)遇到多雨天气,几乎每天下午两三点天空即阴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D.跨过扎伊尔河口时(图中④),看到河口处江水奔腾咆哮,巨轮川流不息,一派运输繁忙的景象。()E.11月份来到安哥拉首都罗安达(图中⑤),看到郊外的荒野上草木茂盛,牛羊成群。()F.来年1月份,到达目的地好望角(图中⑥)恰好遇上阴雨冷湿的坏天气.()答案:A.可信B.不可信C.可信D.不可信E.可信F.不可信二、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阅读P5“阅读材料”)2。影响因素主要有: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3.区域划分及空间分布形式: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可划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一般地,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区域空间结构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讨论完成P4—5页的活动题三、区域产业结构1。概念: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3。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见P6页的图1—10)4。区域产业结构差异(1)指标差异: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2)空间差异:①传统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第一产业比重大②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区域: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一产业比重较小③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较大5.区域产业结构演进(1)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2)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经历5个发展阶段(见教材第7页)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完成第7页的活动题1、2题体验高考:(2008年高考文综)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1)~(3)题。(1)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B)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2)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C)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3)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D)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2008年江苏地理(双选)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CD)A。①--城市人口比重B.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C.③——第三产业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