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咳嗽_第1页
中医内科学咳嗽_第2页
中医内科学咳嗽_第3页
中医内科学咳嗽_第4页
中医内科学咳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内科学课件咳嗽第一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概述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致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明.张三锡《医学六要》“百病为咳嗽难医”第二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源流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素问、宣明五气论》“五气所病肺为咳”2、分类:繁简。3、对咳嗽病理的认识不断深化《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杂病源流犀浊》“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4、近代運用中醫治療咳嗽的理法方药,积极开展全国性的慢支炎防治工作。第三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范围外感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内伤咳嗽痰热郁肺----肺炎,支扩并感染痰湿郁肺----慢支肺气肿肝火犯肺----胸膜炎,肺炎肺阴亏耗----支气管扩张第四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证候特征咳嗽咯痰了解咳嗽的时间、节律、性质和咯痰的情况,以及其伴随症状、诱发因素各有不同。第五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病因病机肺失宣肃----气逆而咳肺失布津----津聚为痰邪壅气道邪束卫表----寒热身痛----外感表证肺卫六淫外邪口鼻皮毛外感咳嗽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湿聚为痰情志刺激----肝郁化火----灼津为痰伤咳嗽痰阻气逆内(邪实)第六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久病劳损禀赋不足肺肾两虚阴虚火旺灼津为痰阳虚水泛为痰肺不主气,肾不纳气----肃降无权痰阻气逆内伤咳嗽(正虚)第七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诊断临床表现:咳嗽,咯痰为主证。体征:辅助检查:第八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鉴别诊断1、喘证: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2、哮病:喉中哮鸣有声为特征。3、肺胀:咳、痰、喘、肿、悸。病情缠绵,经久难愈。4、肺痨:干咳、咯血、潮热、盗汗、消瘦5、肺癌:刺激性咳嗽,咯血,胸痛,恶液质。第九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辨证论治一、辨外感、内伤外感咳嗽内伤咳嗽起病急慢病程短长证候特点咳嗽伴肺卫表证咳嗽伴脏腑内伤证虚实实虚实夹杂治法疏邪宣肺,忌收敛调理脏腑,忌辛散第十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二、辨寒热虚实寒证:多有“冷、淡、清、稀、青、白、迟”的特点热证:多有“热、渴、稠、秘、红、黄、数”的特点。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三、治疗原则外感咳嗽:疏风宣肺祛邪调理脏腑(健脾,清肝,养肺补肾)祛邪止咳(化痰降气之品)内伤咳嗽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四、分型论治1、风寒袭肺症状:痰稀薄白,咽痒+风寒表证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止嗽散加减:表寒里热:麻杏石甘汤+鱼腥草、黄芩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2、风热袭肺症状:痰黄稠,咯出不爽,咽痛,口渴+风热表证(恶风,发热,流黄涕)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则: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方药:桑菊饮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加减:痰难咯:+竹茹、竹黄、瓜蒌、川贝、海蛤壳咽痛:+岗梅根、板兰根、土牛膝扁桃腺肥大:+公英、玄参喉燥:+玄参、沙参、花粉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3、风燥伤肺症状:干咳无痰或少痰,咽干痛,唇舌干燥,初起伴有寒热表证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治则: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三叶汤----燥热证杏苏散----凉燥证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4、痰湿蕴肺症状: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粘腻伴胸闷、脘痞、纳呆、便溏、体倦乏力。舌苔白腻,脉濡滑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方药: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痰湿重:+胆南星、川朴痰湿兼感风寒:+小青龙汤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5、痰热郁肺症状:咳声频剧,痰多黄稠,难咯出伴胸胁胀满,面赤,身热,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方药:清金化痰汤、千金苇茎汤加减:痰稠难咯:+瓜蒌、贝母、竹黄、海蛤壳、鱼腥草伴喘促:+葶苈子、莱菔子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6、肝火犯肺症状:气逆久咳,痰少难咯,伴咳引胸痛,胁痛,性急易怒,烦热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化痰止咳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燥咳痰粘;沙参、杏仁、紫苑、梨干、花粉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7、肺阴亏耗症状:咳声短促,嘶哑,干咳或痰少而粘,痰中带血丝,伴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消瘦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润燥,化痰止咳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痰中带血:+丹皮、白芨、白茅根、仙鹤草、紫珠草久咳兼喘:参蚧散+五味子,冬花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预防调理1、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2、忌肥甘厚味,辛辣刺激。外感----饮食清淡阴虚----清热生津:玉竹、沙参、罗汉果3、加强体育锻炼,空气清新。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2023/6/15中医内科学课件病例分析王XX,男,65岁,退休厨师,形体肥胖,嗜烟,以反复咳嗽咯痰四年,加重两周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四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咯痰,痰多色白,症状反复,未作系统治疗,痰量逐渐增多,尤以晨起咳甚。两周前因受凉而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咯痰增多,曾在门诊求治,服用宣肺解表的中药,外感症状缓解,仍发热,咳嗽,咯痰,痰多黄稠难咯出,胸满气粗,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辨证分型,治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