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第二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广饶县稻庄镇大营学校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图片版)出题人:项树华班级姓名总分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答题栏内。)1、在中国近代,下列哪一条约签订以后出现了右图局面?()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大生纱厂D.汉阳铁厂

3、“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4、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5、假如武汉市需要征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庆典活动的方案,你认为这次活动的纪念大会选在哪一天举行最为合适A.2010年10月10日 B.2011年10月10日C.2011年12月12日 D.2012年1月1日6、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学习西方经济制度D.学习西方思想文化7、《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8、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①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②邓世昌血染黄海③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④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9、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19、“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自A.康有为B.谭嗣同C.梁启超D.康广仁20、2011年10月9日,辛亥革命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发生在1910年②推翻了清王朝③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④建立了中华民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右图是中国同盟会广西支部在20世纪初某一期报刊上的插图,其含义是()①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统治②革命前途光明,曙光就在前面③资产阶级共和国已经建立④推翻满清,解除民族压迫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22、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9日电: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纪念辛亥革命多少周年?A.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B.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C.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D.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23、1923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24、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放崛起之路25、“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新文化运动与维新运动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A.深化了民主科学意识B.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C.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D.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分析题26、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请你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4分)(2)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四所示的历史事件相比,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不同?(2分)(3)图二、图三所示历史事件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这两个事件与图一、图四所示的历史事件相比,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突出特点?(3分)⑷对图三所示历史事件的很多评价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什么?这里的“失败”是指什么?(2分)⑸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19世纪70--9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内容是什么?(1分)(可多选)A.学习西方思想文化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学习西方经济制度D.学习西方军事技术⑹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破产的标志是什么?(1分)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⑺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揭开了此事件的序幕?(1分)此事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⑻列举出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政治团体(1分)⑼在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领导的团体是什么?(1分)他们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⑽发生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背景是什么?(1分)阵地是什么?(1分)⑾“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自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一位人物,诗中的“贼”是指谁?(1分)为什么他们“无力回天”?(2分)⑿在四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都提出了一些口号或者革命纲领,也都出现了许多代表人物(多的可例举三个)。请你写出来。(17分)名目名称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代表人物口号(纲领)⒀在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前期和后期传播的内容有什么不同?(2分)⒁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1分)⒂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进步性、局限性是什么?(3分)⒃请你为上面的历史图片归纳一个恰当的主题。(1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DDDBACCBCCD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AADBBBBBBBA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分析题26、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请你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4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每个1分)(2)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四所示的历史事件相比,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不同?(2分)图一所反映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重在经济。(1分)图四所示的历史事件是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重在思想文化。(1分)(3)图二、图三所示历史事件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这两个事件与图一、图四所示的历史事件相比,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突出特点?(3分)共同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2分)特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1分)⑷对图三所示历史事件的很多评价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什么?这里的“失败”是指什么?(2分)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1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1分)⑸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19世纪70--9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内容是什么?(1分)(可多选)CDA.学习西方思想文化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学习西方经济制度D.学习西方军事技术⑹图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破产的标志是什么?(1分)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随之破产。(1分)洋务派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2分)⑺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揭开了此事件的序幕?(1分)此事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公车上书(1分)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1分)没有发动群众(1分)⑻列举出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政治团体(1分)强学会(1分)⑼在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领导的团体是什么?(1分)他们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中国同盟会(1分)三民主义(或者民权、民生、民族三大主义)(1分)⑽发生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背景是什么?(1分)阵地是什么?(1分)尊孔复古的逆流(1分)《新青年》(《青年杂志》)(1分)⑾“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自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一位人物,诗中的“贼”是指谁?(1分)为什么他们“无力回天”?(2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1分)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2分)⑿在四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都提出了一些口号或者革命纲领,也都出现了许多代表人物(多的可例举三个)。请你写出来。(17分)名目名称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口号(纲领)自强求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必须有奕、张之洞、李大钊)⒀在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前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