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示文稿数据获取方法当前第1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优选)数据获取方法当前第2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准备知识
数据点是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基础。有了地面三维信息,就能根据这些已知信息(X,Y,Z)来确定地面数字函数模型,内插出需要的数据点。取得一种密集方形格网线结点处高程值,就能绘制等高线。对于图形的数据获取,则是记录坐标、属性、特征等。获取的原始数据,还要进行预处理。当前第3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DEM数据的主要来源地形图摄影测量与遥感影像数据地面测量既有DEM数据
当前第4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地形图数据及其特征
地形图现势性
现势性差,但物美价廉地形图存储介质
温度,湿度等存放环境会使地形图图幅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地形图精度地形图精度决定地形图比例尺、等高线密度(由等高距表示)、成图方法有关
当前第5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各种不同比例尺的比较工程设计的基本用图,实地测量我国地形图系列的基本地形图
当前第6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当前第7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当前第8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摄影测量/遥感影像数据及其特征现势性好:获取速度快、更新速度快、更新面积大(大范围DEM数据的最有价值来源)相对精度和绝对精度低的遥感影像:Landsat—MSS、TM传感器、SPOT高分辨率遥感图像:1米分辨率的IKONOS0.61米QUICKBIRD
当前第9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航空遥感影像数据作为DEM数据源注意点遥感影像的几何畸变
遥感数据的增强处理
遥感影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
遥感影像数据的解译和判读
当前第10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地面测量数据及其特征
测量仪器: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站仪、电子平板或经纬仪/测距仪
测量要素:方向、距离和高差(三维坐标x、y、z)用途:公路铁路勘测设计、房屋建筑、场地平整、矿山、水利等对高程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
缺点:工作量大,周期长、更新十分困难,费用较高
当前第11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现存DEM数据
覆盖全国范围的1:100万、1:25万、1:5万数字高程模型
七大江河重点防洪区的1:1万DEM省级1:1万数字高程模型的建库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当前第12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当前第13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第二节DEM数据采样理论基础
当前第14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准备知识
DEM重点应放在数据来源和输入质量的控制上,而不实学习复杂的内插方法
DEM是实际地形表面的再现,其对地形表达(数字化模拟)的可信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始地形采样点的分布和密度
当前第15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地形曲面几何特征理论基础:地形表面可以划分成点和线划分成一系列的单一几何表面
组成地形表面点和线可以分为两大类:特征要素和非特征要素
当前第16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特征要素包括地形特征点和特征线
特征点:山顶、洼地、鞍部、山脚点、山脊点、山谷点等
特征线:山脊线、山谷线、各种断裂线(陡坎、海岸线、水涯线等)
当前第17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实线为山脊线,虚线为山谷线,三角形表示山顶,小园为鞍部,正方形为方向变化点和坡度变化点)
当前第18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非特征要素是分布在各个地形单元上的点和线,是为满足采样点密度要求而加测的点,这些点线主要是用来辅助地形重建(地形测图中的辅助等高线勾绘等)
当前第19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
地形的复杂程度
采样点多少要求地形比较破碎,沟壑交错,这时宜多布设一些采样点,以便能正确反映地形细部变化特征
地形变化比较均匀平坦,则可在满足密度要求的条件下,可适当减少采样点
当前第20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当前第21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地形复杂度表达方法
常用的判别方法:光谱频率法、分数维、地形曲率、相似性、坡度(李志林)当前第22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坡度是地形复杂程度的最重要的因子?1.通过坡度可以完整地形成地形曲面
2.坡度是地形曲面函数一阶微分的函数(高程随距离变化的比率),坡度的变率是地形曲面的二阶微分
3.区域DEM高程精度与平均坡度值之间存在强相关
4.坡度可以表示地表的陡峭方向和大小WHY当前第23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地貌单元类型
DEM数据采样除与地形的几何特征、复杂度有关外,地貌类型也对采样数据点的分布和精度有一定影响
当前第24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行业地貌类型的划分标准
地貌学
黄土地貌、风成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
地理学:平原、高原、丘陵、低山、高山、极高山
测绘学:地表坡度和高差
黄土地貌样点要多,而平原地貌精度要高当前第25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常用的方法:测绘学中的坡度和高差
有等高线图的计算方法
无等高线图:航测当前第26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等高线图中平均坡度计算方法P为测区的面积,为测区等高线的长度,h为等高距
当前第27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平均坡度在测区较大或等高距不相等误差大解决途径:统计回归方法基于的思想:地形图上的地形坡度越大等高线越密,反之,坡度越小等高线越稀
方法:格网划分研究区(格网大小取决于应用精度要求),计算各子区域内的等高线总长度,再根据回归分析方法统计计算单位面积内等高线长度值与坡度值之间的回归模型,然后将等高线长度值转换成坡度值。
当前第28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坡度的计算(1,0)(0,0)(1,1)Z10Z11Z01POQRS又:所以:当前第29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第三节DEM数据采样策略与采样方法在何处的点要量测记录当前第30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源的三大属性
点分布(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或直角坐标系统中的东北向坐标值)当前第31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采样点的选取●规则网格采样:按规则矩形网格进行采样,可直接生成规则矩形格网的DEM数据。●渐进采样:根据地形使采样点合理分布,即平坦地区采样点少,地形复杂区采样点多●沿等高线采样:主要用于山区采样。●选择采样(特征链状数据):根据地形特征进行采样,如沿山脊线、山谷线等进行采集。●随机采样:随机分布采样点
●混合采样。注意:所有采集的数据都要按一定的空间插值方法转换成点模式格式数据。当前第32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数据的密度
高程数据点的密度,是影响数字高程模型质量的主要因素。数据点太稀,则数字模型的精度差,数据太密,则增加了数据点数,增加了处理工作量以及不必要的存储。当前第33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数据的密度数据点的密度有多种表示方式:1.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通常采样间隔以一个数字加单位组成(所有采样点距离的平均值)2.单位面积内点数3.截止频率4.单位线段上的点数当前第34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
如何确定数据点最佳密度?
一是用截止频率方法,对地形进行频谱分析,地形谱中高频成分比较丰富时,即地形比较破碎,坡度变化较大,则要求数据点较密;反之,则对数据点要求较稀。二是采用渐近采样法,即按一定间距采样时,取二次曲线代表地面的曲线,用间隔中点的线性内插值与二次曲线内插值的高程差异来判断格网密度是否适当。当前第35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数据精度
采样数据精度与数据源、数据的采集方法和数据采集的仪器密切相关的
数据源:
野外测量>影像>地形图扫描
影像:摄影测量>GPS地形图无论是手扶跟踪数字化还是地形图扫描的精度都是比较低的。
当前第36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采样的布点遵循的原则沿等高线采样:地形复杂沿等高线跟踪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在平坦的地区,则不宜沿等高线采样
规则格网采样:规定X和Y轴方向的间距来形成平面格网,量测这些格网点的高程。剖面法:而在剖面法中,只沿一个方向即剖面方向上采样
当前第37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剖面(Profile)当前第38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渐进采样:平坦的地区采样要相对较少,地形复杂的地区要采样相对较多选择性采样:根据地形特征进行选择性的采样(方法并不常见)混合采样:选择采样与规则格网采样相结合或者是选择采样与渐进采样相结合的采样方法(数据的存储管理与应用较复杂)当前第39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当前第40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DEM数据采集方法地形图数据采集方法
当前第41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手扶跟踪数字化操作在数字化地图区域之外的三个角上分别选取三个参照点
确定几个控制点并将其数字化
以点方式或流方式跟踪采集高程数据和平面数据。
当前第42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扫描矢量化
扫描过程:颜色(灰度值)和分辨率(DPI)矢量化过程:栅格图像转换成矢量数据
(矢量化过程可分为手动式、半自动式和全自动式(暂时还没有)三类)
当前第43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方法
绝大部分的大比例尺图(1:5千、1:1万、1:5万)的成图是采用摄影测量方法
当前第44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立体像对法资料来源于张超主编的《地理信息系统教程》所配光盘当前第45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两类数字摄影测量全数字自动摄影测量方法: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采用规则格网采样,直接形成格网DEM,如果与GPS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系统集成,则可形成内外业一体的高度自动化DEM数据采集技术流程交互式数字摄影测量方法:交互式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增加了人工干预和编辑的功能,例如对于特殊地区的相关影像,采用计算机自动相关和人工交互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获得比较可靠的、精度较好的DEM。
当前第46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野外测量数据采集方法
全站仪与电子手薄:设备成本低,但是繁琐全站仪与便携机相连:测量的结果直接显示在屏幕上
注意:测量前要知道完整的地物编码系统当前第47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DEM数据采集技术的进展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数据采集方法
机载激光扫描数据采集
当前第48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DEM数据采集方法的对比分析当前第49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DEM用户应把重点放在数据来源和输入质量控制上,而不是学习复杂的内插方法
第五节DEM数据采集质量控制当前第50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原始数据粗差检测与剔除
趋势面概念:地形表面变化符合一定的自然趋势,表现为连续空间的渐变模型,可用以光滑的曲面来描述。原理:某一采样点的观测值和趋势面计算值相差较大时,该点可能含有粗差,因为它偏离了整体变化趋势
当前第51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某流域降水量的二次多项式趋势面
当前第52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三维可视化粗差检测技术
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可有效的检测粗差点
当前第53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基于坡度信息的规则格网分布数据粗差探测技术
坡度差计算通过相邻两个网格之间的坡度差确定衡量坡度是否变化一致的阈值怀疑一点粗差剔除与数据点改正当前第54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基于高程信息的不规则分布数据粗差探测方法
当前第55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DEM数据共享和利用
第五节各个国家、地区和组织纷纷制定了相关领域的数据共享原则和数据交换标准,我国也适时颁布了我国DEM数据交换格式标准
当前第56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4点我国DEM数据交换格式标准DEMs数据体采取从北到南,从西到东的顺序,并以ASCII码的方式存储。
文件头分两类数据:一类是基本的必须的数据,一类是扩充的附加信息
当前第57页\共有59页\编于星期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考试模拟试卷附答案
- 医院消防安全工作总结(多篇汇编)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计算机操作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工程项目保证金申请函样本
- 2025年矿产权评估师全真模拟测试带答案
- 2025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试题库含答案
- 医疗器械质量监管操作流程
- 消防理论考试知识点详解
- 有声阅读行业2024年发展战略规划
- 仓库入库单电子模板及使用说明
- DB32/T 4430-2022极端强降雨事件判定
- 美容院设计图
- 四川分行成都海椒市支行建设方案汇报
-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试题库
- 《兔子灯》(教案)-苏科版劳动六年级上册
- 内蒙古版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线路改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同等学力申硕-H001356法学学科综合知识考点汇编
- 品格教育实践与策略
- 浅谈中职班主任管理策略
- 【六年级上册语文】 必背重点成语及释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