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洛阳处天下之中》2021年辽宁锦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_第1页
《生于忧患》《洛阳处天下之中》2021年辽宁锦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_第2页
《生于忧患》《洛阳处天下之中》2021年辽宁锦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_第3页
《生于忧患》《洛阳处天下之中》2021年辽宁锦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_第4页
《生于忧患》《洛阳处天下之中》2021年辽宁锦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辽宁锦州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黾①之阻,当秦、陇之襟喉②,而赵、魏之走集③,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④之候⑤也。”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⑥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⑦,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囿⑧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褒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已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唐之末路是已!(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注]①淆(xiáo):山名。黾(miǎn):古隘道名。②襟喉:喻要害之地。③走集:出入必经的要地。④治乱:即太平和动乱。后文的“治忽”同“治乱”。⑤候:征兆。⑥五季:指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⑦蹂蹴:蹂躏。⑧囿(yòu):饲养动物的园地。(1)解释文中加粗词的意思。①人恒过②衡于虑③予故尝曰④化而为灰烬(2)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A.国恒亡/去国怀乡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皆以美于徐公C.欲退享此/欲报之于陛下也D.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何陋之有(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4)乙文第二段“园囿之兴废”的事例印证了甲文中(5)谈谈乙文给你的启示。【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积累,根据句意理解词意。①译句:人常常犯错。过:犯错误。②译句: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③译句:我因此曾说。尝:曾经。④译句:化成灰烬。为:成为。(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理解。解答此题,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平时积累,根据句意理解词意,最后将两个词语的意思进行对比作答。A.国恒亡,译句:国家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国:国家。去国怀乡,译句:离开国都,思念家乡。国:国都。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译句: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于:介词,在。皆以美于徐公,译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于:介词,比。C.欲退享此,译句:想以后退隐了再享受这种园林之乐。欲:想。欲报之于陛下也,译句: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欲:想。D.盖四方之必争之地也,译句:是四方诸侯一定会争抢的地方。之:助词,的。何陋之有,译句:有什么简陋的嫩。之:宾语前置句的标志,不译。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①重点词:动心忍性,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曾:增加。句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②重点词:已,罢了。受兵,遭遇战事。句意:天下如果经常太平无事也就罢了,一旦有战事,那么洛阳总是首先遭遇战事。(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园囿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译为:馆第园林的繁盛或毁灭,就是洛阳兴旺或衰败的征兆啊。与甲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意思相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本文论证从洛阳的盛衰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洛阳园林的兴废可以看出洛阳的盛衰。用一句话来说,洛阳园林是国家治乱兴衰的晴雨表,对朝廷的腐败提出了强烈的忠告,表现了作者对衰微的国势的清醒认识和深刻忧虑。联系我们的生活,乙文启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要贪图享乐。答案:(1)①犯错误;②同“横”,梗塞,不顺;③曾经;④成为。(2)C。(3)①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②天下如果经常太平无事也就罢了,一旦有战事,那么洛阳总是首先遭遇战事。(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乙文启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要贪图享乐。只有心怀一定的危机感和忧虑感才能使我们在当今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寻求立足之地。【点评】“之”的意义与用法:1.用作代词,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马说》)2.用作助词(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宋何罪之有?(《公输》)(3)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四)音节助词。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参考译文】【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高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乙】洛阳地处全国的中部,拥有崤山、渑池的险阻,算是秦川、陇地的咽喉,又是赵、魏争着向往的地方,是四方诸侯一定会争抢的地方。天下如果经常太平无事也就罢了,一旦有战事,那么洛阳总是首先遭遇战事。为此我曾说过:“洛阳的兴盛和衰败,是天下太平或者动乱的征兆啊。”正当唐太宗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时,公卿贵族、皇亲国戚在东都洛阳营建公馆府第的,号称有一千多家。等到后期遭受动乱而流离失所,接着是五代的惨痛破坏,那些池塘、竹林、树木,被兵车践踏,变成一片废墟。高高的亭阁、宽大的楼台,被战火焚烧,化成灰烬,跟唐朝一起灰飞烟灭,没有留下一处。我因此曾说:“馆第园林的繁盛或毁灭,就是洛阳兴旺或衰败的征兆啊。”况且天下的太平或动乱,从洛阳的兴衰就可以看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