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移动练习题(1)一、选择题1.对已达平衡状态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催化剂υ(正)、υ(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C.降温,υ(正)、υ(逆)都减小,且υ(正)减小倍数小于υ(逆)减小倍数D.在体积不变时加入氩气,υ(正)、υ(逆)都增大,且υ(正)增大倍数大于υ(逆)增大倍数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对平衡体系加压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5.对平衡CO2(g)AUTOTEXT<=>CO2(aq)△H=-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6.2007年10月10日,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尔特生日的当天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奖励他在表面化学领域做出开拓性的贡献。合成氨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效率显著提高,就是埃尔特的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做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B.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D.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7.关于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不变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催化剂不参加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8.对于可逆反应2A2(g)+B2(g)2A2B(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要使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而且平衡向右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9.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达平衡后,再通入18O2气体,重新达平衡。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SO2、O2、SO3中18O的含量均增加C.SO2、O2的转化率均增大D.通18O2前、通18O2后、重新达平衡后三个时间段v(正)与v(逆)的关系依次是:==、>、==。10.恒温下,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大到0.19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B.a<b+cC.a=b+cD.a=b=c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12.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s)+3Y(g)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13.下图为PCl5(g)PCl3(g)+Cl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平衡状态Ⅰ移动到状态Ⅱ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的曲线,此图表示的变化是 ()A.降温 B.降压 C.增加PCl5的量D.增加PCl3的量14.符合图象4的反应为()。

A.N2O3(g)NO2(g)+NO(g)

B.3NO2(g)+H2O(l)2HNO3(l)+NO(g)

C.4NH3(g)+5O2(g)4NO(g)+6H2O(g)

D.CO2(g)+C(s)2CO(g)图4

曲线图左逆右正15.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5所示是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5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图中压强上大下小)图5

曲线图mA(g)+nB(g)pC(g)+qD(g)A.正反应吸热,m+n>p+q

B.正反应吸热,m+n<p+q

C.正反应放热,m+n>p+q

D.正反应放热,m+n<p+q

二、填空题16.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里SO2、O2、SO3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件,对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图A上逆下正、图B上正下逆、图D为跳跃型,上逆下正)图3

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加催化剂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②增大O2的浓度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④升温对速率影响的图象是()17.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开始至2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3)当反应达平衡时后①若X、Y、Z均为气体,若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降低(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②若只加大体系压强,Z的物质的量减少,若Y是气体,则X的聚集状态是18.温度一定时,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倍,试判断:⑴平衡向_方向移动;⑵C气体的体积分数_(填增大、减少、不变)⑶.气体A的转化率_(填增大、减少、不变)⑷m+n_p(填“>、<、=”)。三、计算题19.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2SO2,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多少?化学导学案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主备人:审核人:崔红、吴瑞第三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温度、浓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一般规律,并能够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2.培养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为主体;以问题为索引,以实验为手段;通过“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探究,使学生亲历科学的历程,培养分析实验现象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认识化学平衡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在分析问题中能够体会到研究的乐趣,了解理论研究的价值和重要意义;3.通过本内容的学习,切身体会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规律的学习过程,形成严谨的学习、科研态度。教学重难点: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二、课前自主预习1、在__________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_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等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平衡。由于温度、浓度和压强的变化而使可逆反应由一个平衡状态变为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3、降低温度,平衡向热的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热的方向移动4、从课本图2-2-2实验事实可以看出,升高温度时,反应体系颜色______,表明_______浓度增大,即化学平衡向生成的方向即热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反应体系颜色________,表明_______浓度减小,平衡向生成的方向即热的方向移动。5、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___向移动;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移动。(填正、逆)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来实现的。三、自我总结(画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四、课堂探究一、理论推导环节:知识回顾: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脑风暴:Qc=Kc时,化学反应进入平衡状态,那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平衡发生移动呢?将你的理论设想整理出来。二、实验验证环节:1、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以2NO2(g)N2O4(g)△H=-57.2KJ.mol-1,结合所给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将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预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结合课本P47表2-2-3的数据分析,归纳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洗衣粉等洗涤剂时,适当提高水温,会使洗涤效果更佳。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友情提示:油脂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巩固练习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NO2CO2+NO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D.各物质的浓度不变2、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以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Fe3++nSCN-[Fe(SCN)n]3-n(n=1-6),结合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将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预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归纳总结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中的应用:2SO2(g)+O2(g)2SO3(g)△H=_197.8kJ·mol-1是硫酸制造工业的基本反应。在生产中通常采用通入过量的空气的方法。为什么?规律应用:在化工生产中,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通常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生产成本;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高产率。巩固练习:2、可逆反应H2O(g)+C(s)CO(g)+H2(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CO的浓度有何变化?①增大水蒸气浓度②增加H2浓度③加入更多的碳请回答:①平衡_________移动,CO的浓度_________;②平衡_________移动,CO的浓度_________;③平衡_________移动,CO的浓度_________。五、当堂检测1、化学反应2A+B2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C的物质的量增加,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B、没有显著热量变化C、吸热反应D、原平衡没有移动2、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2)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则此时的温度为℃;3.关节炎病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尤其在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为:①HUr+H2OUr-+H3O+②Ur-(aq)+Na+(aq)NaUr(s)尿酸尿酸根离子下列对反应②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的△H>0B.正反应的△H<0C.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D.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4.铬酸钾(K2CrO4)与重铬酸钾(K2Cr2O7)有如下转化:2CrO42-+2H+Cr2O72-+H2O黄色橙红色已知重铬酸钾的稀溶液呈橙红色。(1)向重铬酸钾的稀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呈色;(2)向(1)的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的H2SO4,溶液呈色;(3)向重铬酸钾的稀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向移动(填“左”或“右”)。5.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CO2(g)+C(s)2CO(g)△H>0,起始通入2molCO,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填“不变”“增大”“减小”)及平衡如何变化(填“正移”“逆移”“不移动”):

(1)增加C,平衡___________,c(CO)____________.

(2)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c(CO2)_________.

(3)保持密闭容器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___________,c(CO)___________※(4)减小密闭容器的体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c(CO2)__________.

六、课堂总结七、课下练习1.反应CO+NO2CO2+NO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CO的浓度增大D.各物质的浓度不变2.在FeCl3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溶液后,有以下可逆反应存在:FeCl3+3KSCNFe(SCN)3+3KCl。已知Fe(SCN)3溶液呈血红色,则在该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Cl晶体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血红色将()A.变深 B.变浅C.不变 D.无法确定3、在500℃时,2SO2+O22SO3的平衡体系中改变条件v(正)平衡移动的方向SO2的转化率c(O2)↑c(SO2)↑c(SO3)↑c(SO3)↓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A.T1>T2,ΔH>0 B.T1>T2,ΔH<0C.T1<T2,ΔH>0 D.T1<T2,ΔH<05.改变反应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物浓度一定增大B.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增大C.反应物转化率一定提高D.某生成物的产率可能提高6.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7.可逆反应:2HI(g)H2(g)+I2(g);△H>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当达到平衡时欲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A.减小容器体积B.降低温度C.加入催化剂D.充入HI气体※8、温度一定时,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倍,试判断:⑴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⑵C气体的体积分数_________(填增大、减少、不变)⑶.气体A的转化率_________(填增大、减少、不变).※9.(2009江苏卷)联氨(N2H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与N2O4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已知:2NO2(g)=====N2O4(g)△H=-57.20kJ·mol-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填字母)A.减小NO2的浓度B.降低温度C.增加NO2的浓度D.升高温度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教材分析《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又为第三章学习弱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奠定了基础,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本章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学习应用理论分析,研究,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条线索:第一条线索为问题线索,通过对前面刚刚学习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破坏平衡,使平衡发生移动;第二条线索是速率线索,当正逆反应速率达到相等时为平衡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