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整理复习资料_第1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整理复习资料_第2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整理复习资料_第3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整理复习资料_第4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整理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整理复习资料

单选题(共50题)1、下列关于肺的描述错误的是()A.肺是实质性器官B.肺整体呈圆锥形,上端为肺尖,下端为肺底C.肺小叶是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D.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答案】C2、长期从事耐力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摄氧量,其主要原因是()A.快肌纤维百分比含量增加B.肌细胞内无氧代谢酶的活性增强C.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加D.肌细胞摄取与利用氧的能力提高【答案】D3、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哪一时期()A.伤后即刻B.伤后24小时C.损伤中期D.损伤晚期【答案】A4、体育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是()A.系统性、综合性、灵活性B.系统性、程序性、灵活性C.整体性、程序性、实效性D.整体性、综合性、实效性【答案】B5、在完成武术“提膝亮掌”动作时,正确的呼吸方法是()。A.提B.聚C.托D.沉【答案】C6、在运动损伤急救工作中对伤者做现场检查时,首要观察与检查的是()A.伤者全身状况B.受伤局部C.血压D.心率【答案】A7、男女在形态、机能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逐渐出现明显差异的阶段是()。A.初中阶段B.高中阶段C.身体发育成熟后D.青春期开始后【答案】D8、人每日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为()。A.4~5LB.5~6LC.6~8LD.9~11L【答案】C9、下列供能系统中,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重新合成ATP,供能速度最快,能量输出功率最高的是()。A.激光供能系统B.磷酸原供能系统C.有氧氧化供能系统D.乳酸能供能系统【答案】B10、良好的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均可以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但其生理机制不同,前者为()。A.非条件反射B.人工条件反射C.状态反射D.自然条件反射【答案】D11、掷标枪时,使脊柱扭转的肌肉是()。A.同侧腹外斜肌和对侧腹内斜肌B.同侧腹直肌和对侧腹外斜肌C.同侧腹内斜肌和对侧腹外斜肌D.同侧腹直肌和对侧腹横肌【答案】A12、()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A.间歇训练法B.重复训练法C.循环训练法D.分解训练法【答案】D13、哪一部位的骨折宜采用三角巾固定()A.锁骨骨折B.肱骨骨折C.尺骨骨折D.指骨骨折【答案】B14、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的是()A.结缔组织B.肌组织C.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答案】D15、体育锻炼可影响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自我接纳、环境条件和生活满意度B.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C.情绪体验、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D.环境条件、人际关系和生活满意度【答案】B16、体育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是()A.探索运动训练规律B.创造优异运动成绩C.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D.培养体育人才【答案】B17、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不是教学内容依据的是()。A.根据体育课程目标的课程体系B.依据教师专业特点C.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D.依据学校基本条件【答案】B18、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终将完整动作分成几个部分,逐步进行学与练,这种方法被称为()A.分解练习法B.重复练习法C.循环练习法D.完整练习法【答案】A19、运动实践中肩关节容易发生脱臼,其主要原因是()A.关节囊薄而松弛,相连两关节面面积差大B.关节囊厚而松弛,相连两关节面面积差大C.关节囊薄而松弛,相连两关节面面积差小D.关节囊厚而松弛,相连两关节面面积差小【答案】A20、下列选项中,属于武术基本手型的是()。A.拳、掌、勾B.冲拳、架掌C.砸拳、劈掌D.撩掌、勾手【答案】A21、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材的时间应作为()。A.组织措施B.休息时间C.练习时间D.教导时间【答案】C22、乒乓球运动最早发源于()A.中国B.法国C.俄罗斯D.英国【答案】D23、依据“倒U型假说”理论,在竞技体育比赛巾运动员要获得最佳成绩,应处于哪一种唤醒水平()A.低等水平B.中等水平C.高等水平D.任何水平【答案】B24、“极点”现象多出现在田径运动中的哪个项目?()A.短跑B.中长跑C.接力跑D.跨栏跑【答案】B25、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紧张、不协调,并伴有多余动作,此时学生处于动作学习的哪一阶段()A.粗略掌握阶段B.改进动作阶段C.巩固提高阶段D.运用自如阶段【答案】A26、体育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独立和创新的学习行为是下列哪一特性的具体体现()A.教师主导性B.教师主宰性C.学生能动性D.学生主体性【答案】D27、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错误的说法是()。A.单一的体力劳动B.全面的教育影响C.艰苦的室外工作D.广泛的工作对象【答案】A28、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主要在机体的哪一部位进行转化()A.心肌B.骨骼肌C.肝脏D.肾脏【答案】C29、下列选项中,学生的心理表现属于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改进提高阶段的特点的是()。A.视觉起主导作用,用很强的意识去控制动作,注意力过于集中B.情绪十分紧张,自身不能调控,对于动作表象不清晰C.视觉和动觉共同作用,动作表象逐渐清晰,有意识地控制动作减弱D.动觉起主导作用,表象更加清晰,注意力的范围变大【答案】C30、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是()。A.示范法B.讲解法C.发现法D.游戏法【答案】A31、运动前的营养补充宜采用()A.高糖高脂B.高糖低脂C.低糖高脂D.低糖低脂【答案】B32、凡身体发育不良或健康状况明显异常的学生,虽能参加文化学习,但不能按《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进行活动,该生应编入()。A.医疗体育组B.准备组C.基本组D.免修组【答案】A33、完成800米跑时,人体血浆中明显下降的成分是()。A.乳酸B.非蛋白氮C.血浆蛋白D.碳酸氢钠【答案】C34、高乳酸值的间歇训练,主要发展哪种身体素质?()A.灵敏素质B.柔韧素质C.无氧耐力D.有氧耐力【答案】C35、根据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儿童少年不宜过早地从事()A.力量练习B.速度练习C.灵敏练习D.柔韧练习【答案】A36、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其措施不包括()。A.畅通呼吸道B.胸外心脏按压C.人工呼吸D.保暖【答案】D37、排球运动的移动技术,要求脚的着地与发力部位是()。A.脚跟B.脚尖C.前脚掌D.全脚掌【答案】C38、排球运动中,垫球用力的大小与来球的力量(),与垫球的目标距离()。A.无关;成正比B.成正比;成反比C.成反比;无关D.成反比;成正比【答案】D39、下列哪种练习可能有效提高双杠前摆下技术动作的质量?()A.挂臂摆动B.支撑摆动C.压肩动作D.吊肩动作【答案】B40、运动生物化学是从下列哪种学科发展起来的()A.细胞学B.遗传学C.生物化学D.化学【答案】C41、下列选项中,属于武术基本手型的是()。A.拳、掌、勾B.冲拳、架掌C.砸拳、劈掌D.撩掌、勾手【答案】A42、长期进行力量性运动的运动员心脏会出现()。A.心肌增厚,心腔内径扩大B.心肌不变,心腔内径扩大C.心肌增厚为辅,心腔内径扩大为主D.心肌增厚为主,心腔内径无变化【答案】D43、健美操是融体操、()和音乐为一体的一项运动。A.武术B.柔道C.舞蹈D.柔韧【答案】C44、感受肌肉张力变化的感受器是()A.腱器官B.肌梭C.壶腹山脊D.襄斑【答案】A45、严复在()一文中,首倡力、智、德三育。A.《原强》B.《大同书》C.《奏定学堂章程》D.《教育学》【答案】A46、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负荷的时间B.进行下一次练习时机体所处的状态C.练习的强度D.构成因素【答案】B47、具有甜度低、口感好、渗透压低、胰岛素反应低以及无胃肠道反应等优点的糖是()A.葡萄糖B.果糖C.多糖D.低聚糖【答案】D48、在双杠的支撑摆动动作中,应以()为轴摆动。A.手B.肩C.宽D.腰【答案】B49、糖的分解代谢不包括()A.糖的无氧酵解B.糖的有氧氧化C.戊糖磷酸途径D.糖原的分解【答案】D50、下列选项中,属于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的是()。A.生长激素B.性激素C.胰岛素D.盐皮质激素【答案】A大题(共10题)一、小花是某校初二的一名女生,由于时间紧没有吃早饭就去上学了,而她第三节是体育课,还没到上课的时候已经饿了。这节课的内容是测试800米跑,当她跑完第一圈时就感觉身体不适,头晕、恶心、头重脚轻,但她却坚持跑完了全程,当她刚过终点时就晕了过去。小花晕过去是一种什么现象,应该怎么处理?【答案】小花晕过去是一种晕厥现象。处理方法:①头低位平卧或抬高下肢以增加脑的血流量;②摔倒在地的患者应就地平卧仰面朝天并检查有无外伤;③松开患者紧结的衣领,若意识未恢复,应使头后仰、抬起下颌以防止舌根后垂阻滞气道;④若有显著心动过缓可注射阿托品,若有快速心律失常可静脉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发生心脏停搏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有出血吐泻等血容量低下者需输血等治疗;⑤若患者意识迅速恢复应再平卧几分钟,向后坐起然后站立,有的需数分钟左右才能站立。二、(材料)某高中组织了一堂体育观摩课。体育教研组安排老教师王老师为高一年级学生上排球课,其他青年教师进行观摩。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此时王老师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排球的兴趣和提升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同学们讲述了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十一连胜庆十一”的故事,王老师希望同学们学习“女排精神”,同学们听后情绪激昂,纷纷表示一定要发扬“女排精神”,刻苦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随后都积极投入到课堂练习之中。观摩课结束后,体育教研组长评价说:“王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好的课......对大家今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特别是利用‘女排精神’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希望各位老师也认真思考,在自己的教学中努力开展课程思政,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1)案例分析题你认为教研组长所说的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2)案例分析题分析“女排精神”在体育课程思政方面具有哪些价值?【答案】(1)我认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①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完成既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本目的。②教学有内容,教学设计符合科学标准,易于学生理解接受。③能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课堂的主人(2)女排的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①女排精神能够强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②女排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只要坚持不懈便能成功,遇到困难能迎难而上,勇攀高;③促使学生在社会适应健康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三、阅读材料,设计一堂45分钟的课程,并详细说明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班级人数:初三(1)班学生,40人;场地:篮球场;器材:篮球;学习内容: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答案】“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熟悉行进间运球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与要求。2.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成球性练习,学习正确的投篮方法,基本掌握投篮技术要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2)培养学生自主锻炼和相互合作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动作连贯。教学难点:跨步拿球时机。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分组竞赛法。四、教学实施1.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①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②师生问好;③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四、案例:教学内容:学习立卧撑教学目标:(1)采用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力量耐力。(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发展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学习的能力。(3)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教学组织:(1)准备活动队列练习、热身跑(抱团游戏):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圆,逆时针慢跑,当听到老师喊“2”时,两个同学抱成一团;听到喊“3”时,三个同学抱成一团,以此类推。所有同学必须在3秒内完成抱团,多人或者少人的“团”算组合失败,需向上纵跳3次。专项练习:俯卧撑。(2)基本部分①立卧撑教法:讲解、示范;循环指导;先分解再完整练习。【答案】(1)基本要求:①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和游戏,自然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正确、完整的概念。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性质,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步骤,并创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辅助练习。③要有适宜的练习次数和生理负荷。(2)上述案例运用了全班教学和分组教学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在立卧撑的讲解示范过程中,考虑到了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采用了全班教学组织形式,在学生练习、竞赛中采用了分组教学组织形式。上述案例首先用到了示范一模仿教学策略,教师对立卧撑的基本动作进行了讲解和示范。同时以比赛的形式,让同学积极参与到比赛之中,调动了气氛,这属于情境教学策略。五、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供条件,设计一节45分钟的接力跑教学,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初三(1)班,学生30人。教学内容:接力跑。【答案】六、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基本部分的练习步骤及组织形式。教学对象:高一(4)班,男生40人。教学内容:挺身式跳远中的起跳技术(腾空步动作),第一次课。教学条件:田径场1个,沙坑1个,踏跳板4个,体操垫4块。【答案】挺身式跳远中的起跳技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起跳环节的动作要领,起跳时能够做到上板快、摆臂摆腿快、蹬伸起跳快,能够完成空中挺身动作。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掌握起跳技术,发展速度、下肢力量、上下肢协调等身体素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战胜自我的勇气。二、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踏板时做到“三快”。三、基本部分1.原地上一步起跳练习全班分为四组,在距每组排头同学一米处放置一块体操垫,从排头同学开始做上一步起跳落垫练习,注意快速上步、积极踏跳,争取好的起跳高度。组织形式:四路纵队队形2.上3~4步起跳练习同样按照之前的练习方法完成上3~4步起跳练习。组织形式:四路纵队队形七、案例:上课铃声一响,李老师大声说“Helloeveryone!”学生们齐声喊“Helloteacher!”接着,李老师又说:“来,往前一点”(依然是没有集合整队)。然后李老师举起两手分别拿着的沙瓶,走到学生们面前摇晃着说:“声音好听吗?”学生们回答说:“好听!”李老师接着说:“把声音送给每一个同学,好不好?”下达“开始!”的命令后,李老师便带领学生们在体育馆的一定范围内玩起了摇晃沙瓶的活动。音乐响起,李老师带领学生们边摇边走动并站成了四列横队,李老师此时下达的口令是“请同学们站成四路横队!”接着李老师又说:“散一散,再散一散”,目的是让学生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以便于进行沙瓶操练习。可是,这个时候李老师用的口令是“散一散,再散一散”。问题:(1)准备活动组织是否安全?为什么?(2)口令是否规范、正确?举例说明。(3)本课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优点值得借鉴学习?【答案】【知识点】口令规范,准备活动的教学安全。(1)该案例中的准备活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安全提示。李老师在学生进行准备活动之前并没有讲任何规则,也没有说明具体要求和安全提示。因此,在准备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没有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容易发生学生头部、面部等的触碰。如果在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老师能及时进行安全提示.也可以将安全问题减少。案例中李老师用装有沙子的瓶子做准备活动,形式很新颖。但却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应在活动之前和活动过程中加强安全提示.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2)李老师的队列口令不准确、不规范。例如,在做操之前,调整队形的口令,规范的口令应该是以某某学生为基准,两臂侧平举.向老师指定的方向看齐散开。如“以右翼排头为基准,两臂侧平举,全体都有,向右看——齐!”在该案例中,李老师的口令却是“散一散,再散一散”的不规范口令。此外。李老师还喊出了错误口令“四路横队”.正确的口令应该是“四列横队”。如果是纵队的话是“四路纵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调整和调动队形,不准确、不规范的口令不仅会浪费教学时间.还容易造成学生理解的错误。(3)该案例的最大优点就是通过“摇晃沙瓶.把美丽的声音送给每一个同学”的活动创意非常新颖,而且沙瓶发出的声音能帮助学生感受、掌握沙瓶操的节奏,发展学生的节奏感。此外,沙瓶操的练习是针对基本部分而设计的准备活动.从准备活动的量上看也是非常适合的。八、王同学是高一年级篮球选项班的学生,刚开始学习运球时,出现了动作僵硬不协调、经常低头看球,篮球常从手里“跑掉”等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的运球技术有了进步,动作比较自然、协调了。但是,一到比赛他就开始紧张,运球时总是低头看球,错失进攻时机。后来,在老师指导下,王同学通过反复练习,运球动作越来越熟练,视野开阔,在比赛中能灵活运用,轻松突破防守队员,很少再出现失误。请列举出两种纠正运球时“低头看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