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农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农业并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通过身边实物列举及老师讲解让学生理解农业的重要性。2、指导学生读图说出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二)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及展示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田园风光之美,体会农业劳动的可贵。【教学重难点】1、我国农业主要部门有哪些?2、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差异【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教具准备】投影仪、电脑、有关农业的资料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今天早上大家都吃的什么早饭?这些食物属于三大产业的哪一种?讲授新课: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填注知识链接。1、东部和西部的分界线是()毫米等降水量线。2、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农业与我们1、农业的劳动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什么是农业?3、分析农业有哪些部门?分别各产什么产品?农业主要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通过小练习是学生理解哪些属于农业。小组合作探究:5、讨论农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农业可为工业提供哪些原料?农业中会用到哪些工业产品?[过渡]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学习知识点二:农业的地区分布读课本图4.30,分析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提问:1.图中绿色部分地区主要农业活动是什么?(放牧)这里有我国四大牧区,以畜牧业为主。这四大牧区分别是?(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播放录像:这四牧区的畜牧业情况,加强学生对西北地区的了解。2.黄色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部门有哪些?(种植业、林业、渔业)3.这两部分大致以什么线为分界线?(400毫米的年降水量线)这条线大致把我国农业区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西差异也是我国农业分布最明显的差异。(板书)1.a.东西差异——界线:400毫米年降水量线(观看课件)播放有关种植业、林业、渔业情况。提问:1.从课件上观察,种植业一般分布在什么样地形上?(平原)电脑闪现我国主要平原,说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分布区)2.林业一般在什么地形上?(山地或丘陵地形)电脑闪现我国三大林区,这三大林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西南横断山区、东南丘陵林区)哪些地方为天然林?(东北、西南林区)哪些地方为人工林?(东南林区)3.渔业一般分布在什么条件的地方?(靠海或靠河等水多的地方)电脑打出我国渔业分布图,从图上看,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在什么地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承转)造成东西部农业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根据收集的气候、地形、水分、土壤等情况进行讨论)(板书)b.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种植业,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另一方面要有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光照、热量、水分等条件。它需要的是多种自然条件的组合。某一地区,即使其他条件都很优越,但只要有一个自然因素不适宜,都会成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西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势高峻,以高原、山地为主;水、热、土配合较差,且人口稀少,农业发展历史较晚,农区小而分散,以畜牧业为主。东部是湿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平原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水、热、土配合良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农业类型多样。(提问启思)按照东西部农业区的划分,河北省在哪一部分?(东部农业区)到过江西、广东的同学,有没有留心那儿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水稻)(承转过渡)我国农业不仅存在东西部的差异,南北方也有不同。提问:划分南北方的界线在哪儿?(秦岭—淮河)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东部地区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别。(板书)2.a.南北差异——界线:秦岭—淮河(学生活动)让学生对照课本图: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对照课本内容,通过自学,填写表格,表格如下:1、比较东部、西部农业分布的差异:读课文P99图4.10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填写下列表格:农业地区分布东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东部林业集中在三大林区即(天然林区、),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和基地;地区淡水渔业最发达分界线:大致与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西部地区以业为主,四大牧区:、、、,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2、比较我国东部南北方农业分布的差异:读课文P100图4.11,填写下列表格:地区分界线耕地类型作物熟制农作物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北方南方我国的三大产棉区:、、。(补充说明)1.熟制:一年当中,在同一块田地上可收获农作物的次数。2.可播放小麦、玉米、水稻种植业景观图帮助学生理解耕地类型。3.电脑闪现三大产棉区并说明。(引导分析)1.北旱南水的耕地类型由什么原因造成?(北方降水比南方少,雨季短,水资源短缺)2.作物熟制北方少于南方是什么原因?(热量差异)(板书)b.原因分析(读图分析)用电脑打出课本图:西南山区随海拔变化植被的分布图。提问:山体上从下往上的植被变化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这种变化类似于地球表面上植被从哪儿到哪儿的变化?(从较低纬度到较高纬度)这说明农业的分布不仅在水平方向上有差异,在垂直方向上也存在分异。(板书)3.垂直差异(知识应用)1、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B、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D、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2、同样大小的一亩地如果种植水稻,一年中收获较多的省区是()A、黑龙江B、辽宁省C、山东省D、海南省(新课总结)人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明白了从农业上来看,物博是指农产品类型丰富多样,而这“地大”即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正是这“物博”的主要原因。板书设计:第二节农业农业的概念农业及其重要性农业的类型学情分析:五四学制中,初二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初步方法,具有一定读图、识图、绘图的能力,在课堂上,通过读图,让学生学会归纳知识点,并把遇到的问题随时反馈给老师。但在综合分析问题时,学生尚未拥有从地理表象探究规律和成因的能力。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够对农业部门有粗浅的认识。通过对中国的气候和地形的学习,学生在学习农业的分布时,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也为理解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做了铺垫。效果分析: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农业的概念,知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农业四大生产部门掌握较好,并能举例说明农业的重要性。2.在对“农业的地区分布”的学习中,部分同学不明确东耕西牧的原因,容易混淆西北地区种植业的分布地区。3.关于南北方农业的差异,问题出现在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地区不明确,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学生读图能力欠缺。教材分析:农业是我国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尤其对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农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最显著的经济部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不仅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还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这些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代学生必须了解的经济部门的内容。紧扣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本课时教材选择了突出现代农业状况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通过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概念、农业的重要作用、农业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差异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农业及其重要性”,教材首先利用几张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农业的概念和简单分类,再通过一位农村中学生和一个大学生的对话说明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政策,通过阅读材料介绍了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最后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的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教材首先利用地图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作了对比,包括它们的自然条件和在次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主要农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又将我国东部地区的种植业作了南北方的对比,包括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和作物熟制,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又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阅读材料),这很好的体现了课程标准中“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的要求。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我国粮食规划产区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关系,了解我国粮食产区的分布以及粮食生产因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种类上的差异,明确粮食生产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很苛刻,而确保粮食生产对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又是重中之重。评测练习:一、准确选项:1、我国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C、200毫米等降水量线D、50毫米等降水量线2、我国可以种三季水稻的地区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C、洞庭湖平原D、海南岛东部平原地区3、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A、水稻B、甜菜C、棉花D、甘蔗4、某同学的家乡河湖较多,最适宜发展()A、林业B、种植业C、渔业D、畜牧业5、东北地区播种面积最大的糖料作物是()A、花生B、芝麻C、油菜D、甜菜6、导致我国南方与北方耕作制度产生很大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二、读图分析:读“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经济作物中,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的有、;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的有、。(2)下列地区分别以哪种油料作物或糖料作物为主?台湾岛黑龙江山东长江三角洲课后反思:在地理课上,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学习《农业的地区分布》这一标题时,我让学生观察地图,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讨论影响农业差异的影响因素。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不足之处:我虽然利用地图把知识明确展示了,但学生很多知识理解不到位。在南北农业的差异分析时,没给学生充分的指导,尤其是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部分学生不太理解。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的特点,课标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人类提供粮食、蔬菜以及其他各种动植物食品,为工业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最大的农业地域差异首先是东部与西部。东部地区水、热、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是我国绝大部分耕地、农作物、林、渔、副业的集中地区;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水、热、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的缺陷,大部分地区是以放牧为主。在东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是我国各种旱粮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S 62282-7-1:2025 EN Fuel cell technologies - Part 7-1: Test methods - Single cell performance tests for polymer electrolyte fuel cells (PEFC)
- 心理学视角下的亲子教育
- 2025版传染性感冒症状解读及护理分享
- 环境设计毕业设计中期汇报
- 个人理财实训总结
- 老年骨质疏松症康复指南
- 居间协议书点位多少合法
- 婚后协议书出轨净身出户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房山区七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西师版高二化学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介绍苏格兰苏格兰历史ABriefIntroductionofScotland
- 《论语》导读(复旦版)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基于强化理论的网络广告效果提高策略分析
- 素描风景基础训练透视
- 香皂行业研究报告
- 乔木养护方案
- 超声雾化吸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博物馆学概论》讲义
- DB51∕T 2491-2018 四川省单栋钢架蔬菜种植大棚建造规范
- 高分子化学:第六章 配位聚合
- 2022年中医药与健康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