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高中地理(断块山、山地的垂直地带性)考点详解_第1页
全高中地理(断块山、山地的垂直地带性)考点详解_第2页
全高中地理(断块山、山地的垂直地带性)考点详解_第3页
全高中地理(断块山、山地的垂直地带性)考点详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断块山、山地的垂直地带性)考点详解断块山断块山,由断裂作用形成,边缘陡峭,与相邻平地没有过渡地带。断裂作用,主要形成了两种地貌:①相对上升的为“地垒”,常常发育为断块山,例如华山、泰山和庐山;②相对下降的为“地堑”,常常发育为长长的盆地,例如山西的晋中盆地。图1地垒与地堑示意图例题下图是我国某旅游名山景观的照片,位于亚热带地区,山顶海拔3099米,属于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1~2题。1、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2、在山顶,游客可以欣赏到的景观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答案:A、B精讲精析:(1)分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①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貌顶部平坦,四周很陡峭(接近垂直),因此很可能是断块山;②断块山是由于断裂作用形成,相对上升的一部分,形成断块山,因此选项A正确(该山为峨眉山)。(2)分析该地的景观。①虽然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由于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该地海拔3099米,因此气温比0米的地区低18℃左右;②由题干可知,山顶的植被为针叶林,因此进一步确定,山顶的温度较低;③在日出之前,是一天温度最低的时候,所以早上,游客可能会看到积雪;④该地海拔较高,空气较为稀薄,因此晴天时可以看日出,选项B正确;⑤该地为针叶林带,因此桃花、梯田、桑树都不适宜该地的气候。总结山地的垂直地带性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解题思路为:①根据地貌形态,分析产生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断裂上升);②根据该地的海拔、植被,分析该地山顶的气温(较低),进而确定山顶的景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0.6℃/100m),分布的植被类型也会发生变化。山地垂直地带性的植被分布,主要有3个规律:①基带。山麓地区分布的植被(基带),与当地的植被分布一致;②山脚-山顶。从山脚至山顶,气温越来越低(热量条件越来越差),植被越来越稀疏;③迎风坡、阳坡。迎风坡和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