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四)高二地理_第1页
2011-2012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四)高二地理_第2页
2011-2012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四)高二地理_第3页
2011-2012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四)高二地理_第4页
2011-2012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四)高二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四)

地理2012.1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H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1年12月19日,由于红海海底火山爆发,在也门西岸祖拜尔群岛(ZubairGroup)附近,

形成了一座新岛屿。读火山喷发图(图1)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完成1〜2题。

图1

i图2

i.能够正确表示新岛屿形成过程的是()

A.①B.②C.③D.@

2.伴随岛屿诞生的新岩石类型的特点叙述正确是()

好iA.具有层理构造B.含有古代生物化石

汁畛C.具有流纹和气孔D.质地坚硬致密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升空,据此回答3〜4题。

3.卫星发射时,伦敦(零时区)时间是()

A.9月29日5时16分B.9月29日13时16分

出C.9月30日5时16分D.9月30日13时16分

凶4.下列能正确反映卫星发射时情况的是()

0Q©气总

ABCD

N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读我国某城市热岛效应等温线

X分布图(图3),完成5〜6题。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6.图3中H地为热岛暖中心,在下列能够正确表示H地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

置的是()

…一•二二---------WMltti

图4为世界某种气候类型部分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该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每年1月的气候特征为()

A.寒冷干燥B.温和湿润C.炎热干燥D.炎热多雨

8.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导

致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

图5为北非五国正在建设的“绿色坝工程”。读图完成9〜10题。

9.该绿化工程最适宜栽植的树种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

10.该绿化工程栽植树种的选择,遵循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2011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影响,阅读表1中提拱的数据(北京市,

单位mm),完成11~12题。

表1

降水量径流总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量

市区675.040533768270

郊外平原区644.526796171377

11.城市建设导致了()

A.市区蒸发量减少B.郊区径流总量减少

C.市区地下径流增加D.郊区降水量减少

12.要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B.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C.扩大城市的规模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图6

当前,我国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2010年11月,国家进行

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据此回答13〜14题。

13.与以往历届人口普查相比,本次普查中统计工作难度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近年来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国际人口迁移量过大

D.国内自发的人口流动规模很大

14.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宜选取图6所示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A.①B.②C.③D.@

图7

15.读农业景观图(图7),分析采用该农业技术的目的是()

A.提高太阳辐射的利用率

B.提高气温,改变农业小气候

C.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

D.提高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

图8中甲是我国某地四种农产品产值百分比的扇面示意图,乙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

般模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市场

C.政策D.气候

17.若该地农业发展到阶段三,其农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是()

A.大农场生产B.专业化生产

C.精耕细作D.高度机械化

图9

图9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完成18〜19题。

18.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受地形影响B.运输方便

C.考虑盛行风向D.接近居住区

19.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A.高速公路B.市中心

C.运河D.机场

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许多城市建设了高架路、地铁等新的交通设施。读“某城市地质

剖面图”(图10),回答20〜21题。

图10

20.城市高架路上的一些路段两侧架起了近两米高的“绿色屏障”,其目的主要是()

A.减轻车辆的噪声污染

B.防止汽车尾气的污染扩散

C.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D.美化城市环境

21.图中最适合建设地铁轨道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T

表2为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根据表2资料完成22〜23题。

表2

自然资源人力效

资本投入量人力投入量资本效率

效率率

粮食/

粮食/耕地粮食/化肥

化肥量劳动力(劳动日/劳动日

(千克/公(千克/千

(千克/公顷)公顷)(千克/

顷)克)

B)

全国平均264.53199.5437716.5521.94

西北省份197.25213.5283315.7513.86

西南省份186.60312.3397921.4412.69

东南省份317.18169.4566518.6136.56

东北和新疆235.65119.4490821.7842.25

22.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A.西北省份B.西南省份C.东南省份D,东北和新疆

23.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A.农业生产落后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C.机械化水平高D.气候条件优越

岩石圈尺1------

|大:,1—;】水」|

绿色植物

,②

动物

I被化:

1化石腐料卜

图11

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图11

表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

A.①-®_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①―环节揭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是差异性的表现

25.据图分析,我们可以把“节能减排”的重点放在()

A.农村更多使用沼气获得绿色能源B.依靠科技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率

C.大力开发水能和核电D.大规模发展第三产业

读我国某地区重要产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图12),完成26〜28题。

图12

26.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资源指向型和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

B.轻重工业和农业都比较发达

C.加工工业水平高,精细产品比重大

D.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均衡

27.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的特征是()

A.农业生产单一,以粮食生产为主

B,土地资源开发过度,农业开发潜力小

C.农业生产率高,商品率高

D.农业生产分散,生产比较粗放

28.有关解决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困境的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风能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读“陆地与海上风速剖面比较

图”(图13),据此完成29〜30题。

高度(m)

/'

——海上7

-----陆地/

//

/

__一-一_

05678910II

风速(m/s)

图13

29.据图判断,为了有效利用风能发电,应使安装发电装置的风塔高度()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海洋和陆地上相同

D.无法判断

30.科技的发展对能源的影响是()

①能源的种类不断增加②能源的消费结构日趋多样化③非可再生能源变为可再

生能源④各种能源的蕴藏量不断增加

A.①②B.①(D@C.①②④D.®®③④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

正确的在括号内填“A",错误的填“B”。

31.地球上的某些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具有相关性。()

32.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组成了整个宇宙。()

33.岩石圈是最重要的外部圈层。()

34.随着科技的发展,地表形态已不再对聚落的分布产生影响。()

35.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国土面积不断缩小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

36.一地的人口合理容量与该地资源数量及消费水平均成正比。()

37.地域文化是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

38.人地关系最为和谐的时期是后工业文明阶段。()

39.在水能丰富地区可布局有色金属冶炼等高耗能部门。()

40.产业转移能够促进迁出区的产业升级换代。()

第II卷(综合题共30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41.为了保障能源安全,我国加强了与产油国的合作,将与科威特合作在广东省建立一

项炼油及石化项目。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比科威特城的o

(2)科威特常年受控制,降水稀少,使其资源短缺。

(3)中国与科威特在广东省合作建立的炼油及石化项目属于指向型工业。

(4)盛夏,海轮沿图中线路从科威特运输石油到广东,航行中进行的定位和导航所运用

的地理信息技术是。能够说明南亚此季节盛行风向及其成因的是

42.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是。图中③、④两处的地貌类型成因

是,其所反映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2)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其中易发生透水事故(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

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

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的地区是,原因是

(3)若图中丙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则⑤地极易受地震诱发的

______________自然灾害影响。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②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现象的

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是、o

43.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我国耕地面积北方大于南方,而单产却低于南方,其主要原因是。

(2)图中甲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近年来已不再是我国商品粮的基地,粮食产量大

幅度下降,原因可能是、。

(3)乙地种植业优势的自然条件是、;不利的自

然条件是«

44.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

起。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8分)

资料一:环渤海经济圈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也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拥有5800千米的

海岸线,近20个大中城市,数千家大中型企业,60多个大小港口。

资料二: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图17)。

(1)与长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不利条件是,

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工程是。

(2)试比较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在运输、技术、劳动力等工业布局条件的相同点,

并完成卜列表格。

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

输—

相技

同术—

-++■

点万

动—

2011—2012学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四)(徐州)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2.C3.B4.B5.C6.D7.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