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段目标提高阅读实效课件_第1页
把握学段目标提高阅读实效课件_第2页
把握学段目标提高阅读实效课件_第3页
把握学段目标提高阅读实效课件_第4页
把握学段目标提高阅读实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导致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一是教学目标中的年段语言学习目标不明确;二是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重内容,轻形式;三是教学实施中非语文活动多,冲击了语文训练。总之,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2第二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一、立足整体,正确把握总目标与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

总目标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近的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3第三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各年段教学目标一年级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2、

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3、

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4、

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的问题。5、

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6、

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7、

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背诵优秀诗文20篇(段)。课文阅读总量不少于2万字。8、

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养成爱惜书本的良好习惯4第四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二年级1、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长句中和段落间的停顿。能背诵指定的课文。2、

学习默读课文。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4、

能初步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5、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第五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6、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7、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8、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万字。9、

喜爱图书,爱护图书。6第六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三年级1、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出不同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2、

初步学会默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4、

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5、

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6、

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学习生字词。7第七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7、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顿号的一般用法。8、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25篇(段)。10、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8第八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四年级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2、

能按要求默读课文,并有一定的速度。3、

学习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

能初步了解段与段、段与篇的关系,学习给课文分段,说说段落大意。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5、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9第九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6、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7、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8、

养成良好的读书报的习惯,背诵优秀诗文2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10第十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五年级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2、

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速度。3、

能借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

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5、

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11第十一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6、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7、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8、

养成良好的读书报的习惯,背诵优秀诗文2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12第十二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六年级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2、

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注意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词句。4、

能初步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归纳段落大意,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5、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13第十三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6、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7、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8、

能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的习惯。9、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10、能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养成勤做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50万字。14第十四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各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及教学策略(一)低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以确定为四项:1、激发阅读兴趣;2、培养朗读能力;3、落实字词句训练;4、学习默读,重视语言积累。15第十五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激发阅读兴趣一是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为他们提供贴近他们生活趣味的阅读材料,如:童话、童谣、寓言、儿歌、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二是要选择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方式,引导他们通过配图理解、表演、游戏、角色体验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减少讲授分析,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投入到快乐的阅读之中。。16第十六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三是要拓展自由阅读的空间,倡导学生自由阅读,学生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四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故事、讲故事比赛,朗读擂台赛、课外读物推荐会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书报的习惯17第十七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培养朗读能力低年级朗读的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有的课文还要读出语气。由于低年级学生处于认读能力的形成阶段。学生从认读一个个汉字开始,逐步向认读词语、句子发展,最后才能熟练地一行一行扫读课文。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18第十八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1)朗读示范,训练语感训练语感,是朗读训练的重点。由于低年级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较薄弱,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对语言的感悟主要是靠模仿老师的范读。实践证明,一个擅长朗读的教师,所教学生的朗读能力大多都很强,这固然有其他因素,但这与教师潜移默化的范读指导是分不开的。19第十九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针对问题,详实指导由于低年级课文篇幅短小,加上低年级学生短时的机械记忆能力较强,学生在听读、齐读了几遍课文后,基本上能把它背焉。此时,不少老师误认为学生会认读课文了。当你随机从课文中找出几句让学生,不少学生却不会读。这说明学生的所谓“读”,不是在认读,而是凭记忆背诵课文,这就是朗读的“盲读”现象。20第二十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必须进行详实的指导。在教师范读课文后,先让学生带着拼音试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只看汉字不看拼音再读课文。教师检读课文时,先让学生读准生字词,然后分句、分段检读,做到词词句句落实,把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落实到实处。21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根据差异,分层达标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确立分层目标的要求。如:对朗读基础较好的尖子生,除了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外,还应该读出语气;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做到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应鼓励他们自选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出语气。对部分存在认读障碍的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提高他们朗读的信心。22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落实字词句的训练字词句的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段的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从认读汉字的要求来看,低年段占60%,从会写的要求来看,低年段占40%。这说明低年段识字教学的任务是相当重的。23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如何把读的训练与字词句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呢?我认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应该是:以读书训练为经,贯穿始终;以字词句训练为纬,读中落实。其操作程序为:读通课文,抓“识读”“读写”结合,落实感知大意(读懂课文),抓重点词句的理解,落实入境悟情(熟读课文),抓精妙语言的强化,落实积累运用。

24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学习默读,重视语言积累。低年级是学习默读的起始阶段,其要求是:“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由于低年级有意注意能力不强,因此,在默读训练之初,为了克服学生在默读时的“舌动、唇动、指动”,在默读时不要提出过多的思考要求,也不要过分强调读的速度,只要学生做到屏住气,集中注意力,用眼睛一行一行地扫读课文。好的习惯养成了,速度自然就上来了。25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词汇量与这个人的语文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可让学生专备一本语言积累本,将自己在课内和课外阅读中学到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及时摘抄焉,这对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是很有帮助的。26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二)中年级阅读教学的

重点及教学策略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确定为五项:①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③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④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⑤突出段落训练。27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程标准对“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是“初步学会”,对高年级的要求是“能用”,而中年级正是“初步学习”到“能用”的过渡阶段,是形成朗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28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中年级的朗读指导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减少烦琐分析,把读书权交给学生。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落实“读正确、读流利”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遇到难读的地方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第二,在有感情朗读的指导上,要充分发挥教师范读作用。第三,抓赛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29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课程标准要求中年级学生初步学会默读.“会默读”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中年级的默读训练,要在培养学生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上下功夫。一是要注重默读习惯的培养。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默读过程中质颖问难的能力。即“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三是要注意学生默读后效果的检查,避免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30第三十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中年级的词句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理解词句方法的点拨上,让学生透过关键词句感悟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有目的地教会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解词、借助字典词典解词、找近反义词解词、采用分合法解词等到,并及时引导学生总结、梳理。31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人教版教材到了中年级,更加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如,三年级上册《风筝》(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科利亚的木匣》(联系上文,我明白了“果然”的意思。)《陶罐和铁罐》(“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孔子拜师》(联系生活实际,我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矛和盾的集合》(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32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理解词句的方法,教材中提出了运用两种方法或者只提出理解的内容,对运用何种方法不作要求,目的是综合运用学过的多种方法。如,三年级下册《翠鸟》(联系上下文,我理解了“鲜艳”的意思。)《一人小村庄的故事》(我知道“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课文后面思考练习题:我们来找出意思深刻的句子,体会体会,再抄下来。比如,“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也是一种方法的引导,哪些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时间赛跑》(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比如,“虽然明天还会有新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让我们找一找,体会体会,再下来。)33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训练目标,也是小学生阅读理解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准确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34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如何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落实到实处呢?首先,要从抓分段和概括段意入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在学会分段、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加以训练。因此,教师首先要求教给学生如何分段、归纳段意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合并段意法,这种方法适合于任何文章。此外,还有扩充题目法、抓中心句法、“六要素归纳法”等。通过一次次扎实有效的训练,使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能达到“抓住重点,语句通畅、语言简洁”的目标。35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5.突出段落训练中年级的段落训练是连结低年级字词句训练与高年级篇章训练的“桥梁”。通过段落训练,一方面可以继续巩固低年级的字词句训练;另一方面可为高年级的篇章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常常抱怨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空洞,不能把意思写具体、写生动,其实,这与中年级段落训练不过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36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要提高中年级段落训练的实效,必须把握以下四点:第一,根据课文特点,突出训练重点。第二,分析写法,读写结合。如,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中反义词的巧用;《赵州桥》的过渡语;《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围绕一句话写具体;《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关于枝条的描写;《荷花》(“冒”用得真好。)第三,改进教学,优化教学流程。37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为了体现中年级教学的年段特点,增强段落教学的目标意识,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标上自然段的顺序,并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在深入理解课文时,先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并提出疑难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带着这些疑难问题从相关的自然段中寻找答案。第四,教给方法,培养概括能力。38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

第五,重视语言积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学生到了三年级,已经掌握了2000多个常用字(包括课外识字),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要多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增加积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9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高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提高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落实篇章训练”上。具体的指标是:1、学会预习课文,养成预习的习惯;2、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3、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4、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5、学习浏览,拓展阅读。(三)高年级阅读教学

重点及教学策略40第四十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如何落实学段目标,体现学段教学的特点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准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设置准确的教学目标。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从检查、交流学生的自学结果开始,从检查预习中了解学生哪些学会了,还有哪些困惑的问题,并根据学生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设置准确的教学目标。新课的教学,应该从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开始,在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这就是高年级阅读教学与中年级阅读教学根本的区别所在。41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2.探寻适合高年级学段特点的教学策略。(1)抓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整体入手,长文短教,提高实效。在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脉络的基础上,围绕课文中心,将课文内容重新组合成若干板块,引导学生分板块读议感悟。操作程序为:先让学生自学,圈画出令自己感动的重点词句,并写上阅读批注。然后组织课堂读议。课堂读议时,一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词句、想象画面等方法感悟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实现个性化阅读;三是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落实篇章训练。42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3)教给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必须教给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①学会品味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②学会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③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④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43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4)拓展阅读,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提出“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要求。如何将这个阅读量落到实处?①文中带读。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带读相关的文章。②以文带书。如,学了《草船借箭》让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44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重庆一项调查表明,65%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几乎为零,35%的学生偶尔读一点课外书。而日本,92%学校设晨读时间,有计划的利用校图书馆于教学的学校占60%以上。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重视儿童阅读,且开始早,有读物和时间保证,有交流、指导、激励措施。更想大幅度提高语文素养,非抓儿童阅读不可,要想落实课外阅读,非把儿童阅读引进课堂不可。45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今后一个阶段,阅读教学建议

崔峦指出:今后一个阶段,改革阅读教学建议抓住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

46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要加强读的指导,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边读边想,边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读书要从整体入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47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要有感觉,有心得。譬如,同是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如,《猫》),鲁迅有鲁迅的幽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丰子恺有丰子恺的幽默(如,《白鹅》)。在品味语言中,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48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悟出效。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不少词句形象传神:“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早晨……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49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习得法。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如,读书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50第五十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激活思。即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既要有个人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的碰撞;既要发展形象思维(读文章,想画面),培养想象力,又要发展创新思维(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个性化乃至创造性解读),培养创造力(如,你还知道哪些或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议,不仅要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而且要组织好、引导好师生之间的对话。要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抓住交流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进行思维碰撞,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习文的舞台,成为老师培育和绽放创新思维之花的沃土。51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第二个关键词是“多元模式”。要摒弃单一模式,提倡多元模式教学。无论哪种模式,都要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整、分、整”教学模式。52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阅读教学更要有因文而异、因需而异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可以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模式;

对于童话、寓言,可以采用“初读,知顺序──熟读,记语言──再读,演一演”的教学模式;

对于有值得探究的问题的课文,可以用少量整合的问题为导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53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如,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适合习得某些学法的课文,可以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教学模式;54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建议1、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目标:激发阅读兴趣,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2、多读、多练、少讲、少问柳斌说:语文能力只能从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来。语文能力不是靠教师精讲,不是靠分析课文的主体结构,层次得来的,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讲解和分析上,那是颠倒了主次。适当分析,画龙点睛,是一种引导、提高,绝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主要手段是让学生自己听、记、读、写。55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三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日多读,一是指课文读的遍数要多,要读正确、流利、读出语感;二是指要在课堂挤出时间,读相关篇章,甚至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展示与交流。学语言,没有大量阅读垫底,是难以达到质的飞跃的。5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