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小学语文三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参考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小学语文三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参考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小学语文三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参考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小学语文三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参考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小学语文三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参考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书写

1、看拼音,写字词。

春风chuīfú着大地,ǒuěr带来一阵不知从哪儿zhān来的香味儿。gǎnjí的人从四面八方jùlǒng来,一张张笑脸上看不出半点儿疲juàn的hén迹。

二、选择题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燥(zào)

方便(biàn)

便宜(pián)

前爪(zhǎo)B.鸳鸯(yuān)

代价(jiè)

资产(zī)

打捞(lāo)C.欧洲(ào)

衬衫(shān)

放纵(zòng)

石匠(jiàng)D.尽管(jǐn)

智慧(huì)

乘法(chéng)

气喘吁吁(yū)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分辨

辩论

辫子B.懦弱

欧洲

材干C.蜜蜂

准确

严途D.修建

纤细

优虑

4、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巧的歌曲B.奔流不息的江河C.乌黑的羽毛

5、选择加点字最恰当的意思。

1.因释其耒而守株。()A.因为B.于是C.因而D.原因2.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A.生气B.气势盛C.责怪D.奋起,奋发

6、描绘江南水乡画面的一组词语是(

)A.一抹斜阳

一叶扁舟

驼铃声声B.一弯新月

一阵鸟鸣

黄沙漫天C.一池白荷

一座石桥

河湖遍布D.一场瑞雪

一树黄叶

衰草连天

三、非选择题

7、辨字组词。

涂(

)

历(

)

杨(

)

炼(

)

除(

)

厉(

)

扬(

)

练(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句中把红枣比作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比喻写出了红枣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小刺猬“偷枣”共分三步完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9、我会仿写词语。

①葡萄灰(事物+颜色)___________

②无边无际(ABAC)_________

③源源不断(AABC)

___________

④恍恍惚惚(AABB)_________

10、下面的例句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读一读,再照样子写一写。

例句: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仿写:小强爱好广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日积月累

11、读一读三首古诗,根据诗意填空。

①《绝句》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_,诗人通过抓住______、_____、_______等春天的景物,描绘出一幅美好的春景图。“迟日江山丽”的“迟日”的意思是______。

②《三衢道中》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浏览________省三衢山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出行时________的心情。

③读《惠崇春江晚景》是作者________为惠崇的画作《________》而写的题画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含哲理,写出了诗人的观察和想象。

④三首诗都是写春天的景物,从各诗中描写的景物来判断,可知分别写的是_____(早春

晚春)________(早春

晚春)______(早春

晚春)的景色。

五、阅读与理解

12、1课外阅读。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_______

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

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狂欢地跳着舞。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它们想在散学以前出来游戏,它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站壁角的。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萧萧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你可知道,妈妈,它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你没有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我自然能够猜得出它们是对谁扬起手臂来,它们也有它们的妈妈,就像我有自己的妈妈一样。1.“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雷云拍着大手”既指(表层意思)_________________,又指(深层意思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这样写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短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花孩子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住的地方。B.花孩子也有妈妈。C.花孩子就是小孩子。D.花孩子穿着各种各样颜色的衣服5.花孩子们在天上的家是怎样的一个家?请通过想像加以描述。

_________________

14、提升阅读。黑鸟和白鸟一只黑乌和一只白鸟同住在一棵树上。它们一同出去找东西吃,一同在蓝天飞翔,一同在树枝上歌唱。秋天,果子成熟了,它们忙着采集果子,准备过冬。它们采集的果子堆了满满一窝。这天,黑鸟要外出访友,它对白鸟说:“你可要好好看住咱们的果子,不要偷吃!”白鸟说:“保证一个也少不了。”可是,由于天气干燥,过了几天,果子干了,一窝果子变成了半窝。黑鸟从外面回来了,它一见果子比原来少了,就嚷嚷起来:“怎么只剩半窝了?这满满一窝果子,当初是我们俩辛辛苦苦采集来的,现在你独自倫吃了半窝。没想到你这么坏!”白鸟十分委屈地回答□我可以对天发誓□我真的一个果子也没偷吃□是果子自己少了□但是,黑鸟根本不相信白鸟的话,依然大声骂道:“你这个家伙太坏了,偷吃了果子还不承认!”不等白鸟分辩,黑鸟就把白鸟赶出了窝。过了几天,下了一场大雨。窝里的果子在雨水的浸泡下,又

。黑鸟看见了,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它十分懊悔,开始四处寻找白鸟。

1.在短文的□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果子少了的原因是什么?请在短文中找出来,画上“”。

3.果子在雨水的浸泡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将短文第五自然段补充完整。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还没有结束,黑鸟和白鸟之间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将结局续写完整。

5.给短文选择最恰当的中心思想,在括号里打“√”。

①这篇短文教育我们一定要懂得科学道理。

②这篇短文赞扬了黑鸟勇于承认错误的好品质。(

③这篇短文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互相信任,遇事要多分析,多思考,不能凭空猜测。

六、语言综合运用

15、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例: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_______累得________________

(2)例:雪花飘落下来。美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