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肾调治月经病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中医补肾调治月经病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中医补肾调治月经病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补肾调治月经病临床效果观察引言月经是女性生理周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周期、量、质均会反映女性生殖系统功能的正常与否。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精神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月经病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补益肾气可以调节女性生理功能及月经。因此,本文旨在观察中医补肾调治月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收集本研究选取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某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月经病患者,其中符合以下条件者纳入本研究:年龄18岁-45岁;月经量不足或过多、月经周期不规律或有经前经后症状;排除甲状腺疾病、子宫、卵巢等器质性疾病。分组方法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50例)接受中药补肾调治方案,另一组(50例)接受传统疗法,如口服布洛芬、草酸铁及保宫丸等。中药方案中医补肾调治方案使用以下组合:熟地黄30g、巴戟天15g、枸杞子10g、山药30g、淮山药30g、肉苁蓉15g。煎水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3个月。结果观察观察项目包括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质地、经血色泽及经前、经后症状等方面。数据处理收集的数据加以整理、统计,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基本情况本研究纳入患者100例,其中中药组50例,传统疗法组50例。年龄在18岁至45岁之间。两组患者基本特征除治疗方法不同外,其它基本特征均无明显差异。月经周期治疗前,两组患者月经周期均呈不规律状态,中药组患者月经周期平均为32.5天,传统疗法组患者月经周期平均为31.9天。治疗后,中药组患者月经周期平均为29.3天,传统疗法组患者月经周期平均为31.1天。中药组患者月经周期缩短幅度更大,两组患者月经周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月经量治疗前,两组患者月经量均呈不规律状态,中药组患者月经量平均为45ml,传统疗法组患者月经量平均为48ml。治疗后,中药组患者月经量平均为35ml,传统疗法组患者月经量平均为43ml。中药组患者月经量减少幅度更大,两组患者月经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月经质地治疗前,两组患者月经质地均呈不规律状态,中药组患者月经质地多呈深红色,传统疗法组患者月经质地多呈鲜红色。治疗后,两组患者月经质地均呈淡红色,且中药组患者月经质地逐渐趋于正常,传统疗法组患者月经质地差异不明显。经血色泽治疗前,两组患者经血色泽均呈不规律状态,中药组患者经血色泽多呈深红色,传统疗法组患者经血色泽多呈鲜红色。治疗后,两组患者经血色泽均呈淡红色,且中药组患者经血色泽明显改善,传统疗法组患者经血色泽差异不明显。经前、经后症状治疗前,两组患者经前、经后症状呈不规律状态,中药组患者经前、经后症状多为腰痛、头痛、乳房胀痛等;传统疗法组患者经前、经后症状多为腹痛、腰痛、腹泻等。治疗后,中药组患者经前、经后症状明显缓解,传统疗法组患者经前、经后症状缓解幅度不如中药组。结论中医补肾调治方案对月经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质地及经血色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