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题A卷附答案_第1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题A卷附答案_第2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题A卷附答案_第3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题A卷附答案_第4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题A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题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50题)1、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依法治国B.民主党派参政C.简政放权D.基层民主选举【答案】A2、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确的是()。A.《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B.《风》以现实主义笔法描述社会的黑暗C.《雅》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D.《雅》主要的内容是记述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答案】A3、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法典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答案】D4、1837年.两广水师副将韩肇庆结托外人.以巡船援助鸦片走私,再将外商赠予的鸦片作为走私没收品上报邀功,结果朝廷赐其顶戴花翎。这表明()。A.鸦片走私的开始B.来华外商的狡诈C.清朝吏治的腐败D.贸易体制的落后【答案】C5、历史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历史教科书B.历史课程标准C.学生的活动D.历史考试成绩【答案】C6、《全球通史》中写道:“(西方的)入侵在各个领域都达到很大的规模,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所说的“重大的变革”指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护国运动【答案】B7、20世纪上半期的一份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课程要“叙述中华民族之演进,特别注意各支族间之融合与其相互依存之关系,以阐发全民族团结之历史的根据,而于历史上之光荣,以及近代所受列强之侵略与其原因,尤宜充分说明,以激发学生复兴民族之意志与决心”。据此判断,该文件颁行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C8、美国史学家史景迁曾这样描述:蒸汽轮船在长江上穿梭.上海的外滩新式大银行一线排开,军事学堂用印刷的西方战术和科学教材训练年轻的军官,奏折通过电报闪电般地从各省传到军机处,他描述的境况出现的时期是()。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答案】D9、有学者认为:“16世纪前后,它的生产、传播、消费,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成为流淌在全球贸易机体中的血液。”文中的“它”指的是()。A.白银B.香料C.瓷器D.呢绒【答案】A10、1882年9月的某个夜晚,随着珍珠街电厂的并网运行,白炽灯点亮了纽约的许多街道,人们被这种场景震撼,成为当时街头巷尾热议的新闻。上述情景应发生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C.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答案】B11、《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了一个猪头、四只蹄子……卖炊饼的武大,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北宋城市、坊不再严格分开B.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C.北宋城市经济比较发达D.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虚构成分【答案】B12、1930年,美国通过了《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据此我们可以推测()。A.美国的关税法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的伤害B.1913年一1938年期间经济全球化趋势被改变C.面对全球性危机,人类缺乏必要的合作认识D.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得“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答案】C13、周恩来总理在195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是()。A.万隆会议B.海牙会议C.日内瓦会议D.联合国大会【答案】C14、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须于路上左边行走”“凡小车必由路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这说明()。A.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C.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D.租界内交通受到管制【答案】C15、1944年召开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的协议,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这一协定是().A.《洛桑协定》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C.布雷顿森林协定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C16、在《马关条约》各条款中,对于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答案】D17、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A.用理性的旗帜构建美好社会B.彻底否定教皇权威C.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D.猛烈抨击封建专制【答案】C18、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魏晋时期是书体演变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B.“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中国画的特点C.“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D.《离骚》是古典文学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答案】D19、下列科学理论对启蒙运动有重大影响的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B.达尔文的进化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哥白尼的日心说【答案】A20、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易学文’,日‘行己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上述言论的主旨是()。A.倡导经世致用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C.提倡无征不信D.回归先秦儒学的义利观【答案】B21、1913年7月,李烈钧在江西起兵,并发布讨袁通电。斥责袁世凯“乘时窃柄,帝制自为,灭绝人道,暗杀元勋。”这里“元勋”指()。A.黄兴B.孙中山C.蔡锷D.宋教仁【答案】D22、《资治通鉴》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C.提高政府工作效率D.削弱君权,突出臣下的作用【答案】C23、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科学发明的大量涌现B.各国政府重视工业生产C.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D.国际经贸交流日益活跃【答案】C24、元朝“上承天子,下总百司”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行中书省【答案】A25、下列选项中属于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A.设立内阁B.推行三公九卿制C.设三司D.推行三省六部制【答案】C26、《荀子·富国》记载:“故天子袜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下列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嫡长子继承制【答案】A27、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国家改善关系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答案】D28、《汉书》载:“诏贤良日:‘……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文中的“朕”指的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答案】D29、梭伦写道:“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为。使他们获得解放”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B.实行土地私有制C.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D.实行陶片放逐法【答案】A30、被誉为“自然史中的牛顿”“为未来的进化论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科学家是()。A.赫胥黎B.达尔文C.斯宾塞D.普朗克【答案】B31、《中国现代的区域研究》中记载:“188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候补知县戴华藻集股两万两白银,开办中兴矿局,均为商股。”由此可以判断中兴矿局的经营方式是()。A.官督商办B.官办C.商办D.官商合办【答案】A32、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答案】B33、杜牧有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诗中所描绘的扬州盛况主要得益于()。A.制瓷业得盛行B.大运河的开通C.造船业的进步D.丝织业发达【答案】B34、“民国建设肇始,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蕲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袁世凯所谨守的是()。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D35、《中国现代的区域研究》中记载:“188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候补知县戴华藻集股两万两白银,开办中兴矿局,约为商股。”由此可以判断中兴矿局的经营方式是()。A.官督商办B.官办C.商办D.官商合办【答案】A36、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A.扩大企业自主权B.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C.多种所有制并存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答案】D37、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民用工程署”在全国建立18万个小工程,包括校舍、桥梁等,吸纳400万人工作。该措施的作用是().A.减少企业盲目生产B.刺激生产与消费C.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答案】B38、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答案】C39、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下列理论著作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A.④①③②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③②①④【答案】A4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提出这一观点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答案】A41、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道高远,普通人不能领会,天子是天与人之间的媒介。这反映了董仲舒的()。A.以刑辅德的思想B.“大一统”思想C.三纲五常的思想D.君权神授的思想【答案】D42、先秦时期,某思想家认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墨子【答案】B43、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后两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而第一次指的是()。A.禁烟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C44、某患者症见心悸气短,自汗,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心胸憋闷,面色苍白,脉迟。根据脏腑辨证,回答以下问题。A.心气虚B.脾阳虚C.心阳虚D.肺气虚E.脾气虚【答案】C45、日本投降后,美国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军舰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并在中国倾销,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工厂大多不能维持正常运转。这反映出()。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仍未改变B.美国继日本后控制了中国C.“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D.抗战结束后国内物资匮乏【答案】A46、汉代耧车的功能是()。A.垦荒B.播种C.脱粒D.运输【答案】B47、唐朝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两科是()。A.明经、进士B.秀才、进士C.明经、明法D.明法、明书【答案】A48、创建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是()。A.曾国藩B.张之洞C.李鸿章D.左宗棠【答案】B49、十九世纪以来,世界主要文学流派出现顺序()。A.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C.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答案】A50、“光武中兴”“开元盛世”和《明太祖实录》中的“光武”“开元”“太祖”依次分别是()。A.尊号谥号庙号B.谥号庙号年号C.庙号尊号年号D.谥号年号庙号【答案】D大题(共10题)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东华录》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有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独立宣言》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8.议会选举应是自由的。——《权利法案》问题:(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不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一、三分析中英不同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分别带来的影响。(10分)【答案】(1)不同之处:材料一,全国一切权力属于皇帝所有(君主专制)。材料二,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主权在民(资产阶级人权和组织政府的原则)和人民革命的权利(反抗残暴统治是上帝赋予人民的权利)。(2)中国:君主专制体制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它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脱离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英国:民主政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英国现代化的进程。二、材料:1870年的普法战争结束后,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1870年至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4.6倍,同期英国只增长1.3倍。1870年至1900年,酸和碱等基本化学原料的产量增加了7倍,染料的产量增加了3倍,均已跃居世界首位:1900年,世界所用染料的4/5是德国生产。1913年,德国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是15%。1857年.德国第一个卡特尔出现,1905年达385个,并迅速向更高的形式——辛迪加和康采恩发展。——摘编自王珏《世界经济通史》问题:(1)根据材料概述这一时期德国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答案】(1)德国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①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快,超过同时期的英国.②化学工业产量增长迅速,并跃居世界首位。③德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据重要地位.仅次于英国。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垄断组织出现并向更高级的形式发展.(2)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①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为商品交换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②德国本土和占据的法国领土拥有大量矿产资源,比如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铁、鲁尔的煤.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③德国是后起的工业大国,能够吸收英、美等国的发展经验,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工业体系。④德国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注重将科学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容易采用新型生产设备和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⑤国内的统治阶级容克贵族拥有大量资金和土地,其经济利益与资产阶级利益趋于相近.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三、阅读下列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回答问题。西晋末年到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多修筑坞壁,拥有家兵、役使众多的佃客、部曲,这些佃客、部曲没有户籍,是地主的“包荫户”,地主则被称作“包荫户”的宗主,地主既是宗族的宗主,也是土地的主人。北魏初期,就承认了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权,于是就形成“宗主督护制”。当时实行的赋税制度又叫作九品混通法。即根据贫富,将民户分成9等征收,正税为每户平均纳调帛2匹,絮2斤、丝1斤、粟20斤。此外另有附加税.每户平均纳帛1匹2丈。作为调外之费。可是,事实上在征收中,官吏与大族豪门相勾结,向广大农民转嫁负担。同时,徭役频繁,凶年国民无法生活。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地方守宰不论政绩优劣,一律任期六年,而且没有俸禄。官吏到任后,任意搜刮。改革后规定:地方守宰的任期按政绩好坏为准,不拘年限,制定俸禄制度,严惩贪赃枉法者。为了稳定社会制度,制止大量人口流动,保证赋税征收。规定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20亩露田加倍或加2倍以备休耕,年满70岁还田于官府。桑田为世业,不需还官。按照规定,桑田需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宜桑田的地区,改授麻田,男子10亩,妇人5亩。废除宗主督护制度,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田亩,以便征收租调和征发徭役。废除九品混通制,规定一夫一妇,纳户调帛一匹,田租粟二石,未婚男女4人,从事耕织劳动的奴婢8人,耕牛20头,每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之家的数量。494年,迁都洛阳,凡迁都洛阳的鲜卑人即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下令改革鲜卑族的习俗。定姓族,确认汉人士族的合法地位,同时改变鲜卑族原来的姓氏为汉姓,鼓励鲜卑皇族和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禁止鲜卑人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改为汉语,如有违反,加以降黜。改革曾遭到鲜卑族保守势力的反对,但力量甚微,很快被平息下去。(1)概述上述教学内容的主题。(2分)(2)请为该材料撰写一份教学提纲。(9分)(3)如果讲授上述教学内容,你打算采取哪些方式呈现(5分)【答案】(1)主题:孝文帝改革。(2)教学提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一、孝文帝改革前的背景二、改革的具体措施1.建新制:均田制、三长制2.汉化措施三、影响(3)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相结合呈现。四、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堂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观看孔子教授学生的动画片,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和人生观点。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主要观点,增强感性认识。采取比较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理解各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让学生运用诸子百家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思考过程,用争鸣来理解争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多元思想中,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其对人类思想惠泽千年的影响;感受先哲关于做人、处事和治国的智慧。请评价该老师的教学目标。(16分)【答案】新课标倡导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这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互为整体的。该教师对三维目标做了很具体的阐述。但在书写方式和逻辑关系之间有所欠缺。首先在书写格式上:该教师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出现了多次“让学生、提高学生”等语句。其次,三维目标并未形成整体.逻辑性不强。针对该教师的问题,除了将“让学生”等词语去掉以外,将过程与方法改为:通过相关的寓言和成语故事来了解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观点,通过比较、讨论、探究教学等方法加深理解各家学说的特色和观点。五、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辛亥革命”这一课中“有关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两面性的体现”的难点讲解,某位老师通过让同学分析材料得出结论,以下是该老师在上本课时的教学片段:材料一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成为反清革命的坚决反对者,梁启超曾公开表示:“刀加吾颈,枪指吾胸,吾敢日期期以为不可,期期以为不可也。”材料二孙中山曾说:“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材料三辛亥革命成功之前,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起义:1906年蔡邵文、刘道一发动萍浏醴起义,1907年5月22日发动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6月2日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1907年12月20日发动镇南关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黄花岗起义,无一不是以失败而终,但革命党人没有放弃直至辛亥革命成功。师:同学们通过以上三段材料自由讨论以下两个问题:①通过材料分组讨论,简单归纳辛亥革命的过程。②通过材料简要总结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原因。(1)结合设问,对该老师选取的材料有何评价(8分)(2)对该老师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教学片段运用了哪种教学方法并谈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8分)【答案】(1)我认为该老师选取的材料不够恰当,材料一说明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坚决反对武力推翻清政府,没有体现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特点,学生无从分析。材料二、三体现的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性,但是没有选取关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妥协性的材料,所以学生不能从所给的材料中分析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性的特点。因此该老师所选取的材料存在问题。(2)运用了探究式课堂教学法。运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法要注意以下问题:①问题的层次性:探究式课堂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因而问题要经过精心设计,课堂上的问题应当是有层次的,由浅入深、连续不断的,使学生循序渐进,完成探究。②结论的不明确性:结论不明确,学生才会产生弄清事实真相的兴趣,继而积极开展探究问题答案的活动。结论明确的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不大,探究意义不大。③探究主题的价值性:选题要有价值,选取材料要正确,与问题搭配要得当。④民主性:老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探究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师生间、生生间对话交流研讨能够无拘无束,课堂才能活跃而高效。六、材料:大化二年(646年)春正月甲予朔,贺正礼毕,即宣革新之诏日:其一日,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食封,大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又日,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其二日,初修京师,置畿内国司、郡司……凡畿内东自名垦横河以来,南自纪伊兄山以来,西自赤石栉渊以来.北自近江狭狭波合坂山以来,为畿内国。凡郡以四十里为大郡,三十里以下、四里以上为中郡,三里为小郡。其郡司并取国造性识清廉、堪时务者,为大领、少领……其三日。初造户籍、计帐、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户为里,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置。凡田长三十步、广十二步为段,十段为町。段租稻二束二把,町租稻二十二束。其四日,罢旧赋役而行田之调。凡绢、纥、丝、绵并随乡土所出。田一町绢一丈,四町成匹,长四丈,广二尺半;纯二丈,二町成匹,长广同绢;布四丈,长广同绢、紽,一町成端。别收户别之调,一户赀布一丈二尺。凡调副物盐贽,亦随乡土所出。凡官马者,中马每一百户输一匹,若细马每二百户输一匹,其买马值者,一户布一丈二尺。凡兵者,人身输刀、甲、弓、矢、幡、鼓。)仕者,改旧每三十户一人,而每五十户一人,以充诸司,以五十户充仕丁一人之粮。一户庸布一丈二尺.庸米五斗。——《日本书纪》卷25“孝德纪”问题:(1)阅读上述材料,总结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2)结合史实相关知识,谈谈大化改新对当时日本产生的影响。【答案】(1)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①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的高官贵族赐予食封.②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和驿站,设置相应的职官.③确立户籍和赋税账簿,实行班田收授法,明确土地的面积计算方式.④改革租税制度,实行租庸调新税法.(2)大化改新是日本统治阶层中的革新派在遣唐留学生的影响和支持下,以唐代集权制国家为典范,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律令制国家而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这次改革对当时日本产生的影响包括:①废除部民制代之以班田收授制,为国家奠定基础,改变政权性质,使之成为新的封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⑦改革将农民从氏族贵族的占有下解放出来,作为国家公民授予口分田,使其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改革确立律令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削弱氏族豪强的传统特权,限制其为争夺土地和民众进行的争斗,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七、材料一:中国人民不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摘编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二:从1960至1964年,共有14个亚非国家同中国正式建交,其中撒哈拉以南的独立的非洲国家占12个。——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材料三:1971年4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决策,指示有关部门主动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随后又亲自会见他们。“乒乓外交”被国际舆论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过程。(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开展“乒乓外交”的历史背景。(8分)【答案】(1)①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③20世纪60年代,我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政策,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侵略扩张和霸权。④加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一条线,一大片”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①美国在1973年爆发中东石油危机后经济发展陷入“滞胀”,在同苏联全球争霸的竞争中处于守势。②美国身陷越战泥潭,实力被削弱,加上国内的反战压力,积极开展“均势外交”。③苏联与中国交恶,苏军屯兵边境,给中国造成极大压力。④中国急欲改善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打破外部封锁。八、(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协约。——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1)这个宣言是在什么地方签署的宣言中的三国同盟成员国指的是哪三个国家(6分)(2)这一宣言的签署有哪些重要的意义(10分)【答案】(1)签订地点为华盛顿,三国同盟成员为德国、意大利和日本。(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国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第一个共同纲领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