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树(节选) 含答案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树(节选) 含答案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树(节选) 含答案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树(节选) 含答案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树(节选)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树(节选)常识积累1.作者简介林燿德(1962-1996),本名林耀德,生于台北市城中区,原籍福建厦门,先祖侨居于缅甸仰光市.1977年开始创作生涯,次年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诗歌、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各类创作三十余种,编有选集《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等四十余种,各项作品获国家文艺奖、梁实秋文学奖首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三十余项。2.背景探寻作者早年受到天主教的影响,因此他的作品多有宗教方面的思想反映。佛教以安详、沉静的姿态对待苦难,基督教否认人的自觉,强调救赎的意义;伊斯兰教训导人们保持顽强、忍耐,即使是苦难重重的打击,也无法摧毁人们的精神和品质。《树》就是一篇这样的文章,在作者看来,树与信仰、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相关知识菩提树似乎天生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他年轻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大彻大悟,终成佛陀。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圣诞节是基督教徒庆祝其信仰的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圣诞节的庆祝与基督教同时产生,被推测始于公元1世纪。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教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19世纪,随着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名言警句关于树的名句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菩提偈》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6.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树(节选)》赏析“一对菩提树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起头这句简洁的陈述直截了当地将菩提树的姿势呈现了出来—-“谦逊”“生长在都市的盲点"。这句话仿佛探照灯一样,其光线所及,后面的几段描述都在它的辐射之下.这一节的第二至六段,从不同侧面刻画了菩提树的树身、叶廓乃至表皮,有的着眼于细节(第五段),有的偏重于整体(第三段),有的是二者兼顾(第二、六段)。在这一节末段的后半部分,“这桑科乔木缓缓飘落下无数艳丽的花朵,继续灌溉着大地,一面柔和地覆盖在一个青年的双肩上……”点明了菩提树与佛教的关联,深化了前面所有描述的内涵。第二节,作者为过渡,第一段承接第一节关于菩提树的描述,以议论的方式进一步指明了菩提树的象征意义:“菩提树高雅的气质,的确隐喻着觉者的一生,在充满煎熬的人生苦难中省思乃至透彻后的大觉悟,这正是人类自我提升的一个漫长路途;菩提树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接下来,从第二至九段,通过“相对的,最能代表西方宗教态度的是三角锥体的圣诞树”一句,转入了对圣诞树的谈论。作者先从圣诞树代表的宗教态度谈起,然后谈到了耶稣的“下凡”;在快镜头回放了这一逐渐“下凡”的历程(第三至六段)后,作者指出“圣诞树在世界各处惊人地繁殖着”,以至于成为“唯一不可能绝种的植物”(第七段)。这里隐含着作者的忧思,这种忧思随后就变得强烈了——“大家已没有余地去考虑它们在我们文化土壤中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第八段),在此基础上,作者将自己的思绪推进一步,深入到对于“现代商业和化工技术”的反省(第九段)。第二节的第十段,由“棕榈是另一个典型"这句,转向了关于棕榈的谈论。第十至十五段,述及了“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的棕榈,指出它“倔强的性格正和生存其间的回民吻合”,甚至“紧裹蓑衣的树干也与阿拉伯民族布罩之内那瘦削的面颊互相呼应".棕榈的确显示了完全不同于其他树种的性格:顽强、坚韧.这样,第二节其实谈了两种树:前半部分谈圣诞树,后半部分谈棕榈;二者形成了一种对比,作者的态度也有极大不同。在第三节开头,作者仍然用了一段文字再次谈到棕榈——“矮小茂密,一头乱发”,像一个补充。随后就转入了对桑的谈论(第二至四段),所用的过渡语是“然而",作者的情绪溢于言表:“最怀念的是后院的桑。”作者谈论的重心是:“桑是凡品,然而一举枝、一抽芽皆有中国民间的贵气无限”;桑的枝、叶、汁,无不体现了一种“贵气"(第二段)。接着,作者以中原农村女子采桑叶饲蚕的情景,指明“桑是属于庶民的",寄寓着“民间劳动之美”(第三段);又借诸葛亮上疏的故事,写出了桑的“清严方正”.这一节的最末两段,作者顺便以简洁的词句提及松,认为松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当他在“大风里看到一列列淹没棱线和低云的巨松”时,“心智仿佛直接融入了那片郁绿的深处”。这样的描写似乎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余味。林燿德散文的都市思维章妮林燿德充分正视都市,而且还刻意倡导和创作了为都市谱写身世的“都市散文”。他认为“整部人类文明史无疑将发展中的箭头指向都市化的路径……现代都市终究是我们生活所面对的现实"。都市的一切表征——铁轨、大厦表面的铜面减光玻璃、升降机、熔焊面罩等都可以入文。生活在都市的诗人应该“紧紧抓住时代的咽喉”,“以人的自觉与都市化的思考,去前瞻和关切未来”(《都市中的诗人》)。诗人的“自觉"不仅使他意识到“这一切正是文明的本身在说话”(《靓容》),还使他清醒地看到都市中繁荣靓容里的难以解决的“文明苦果”——罪恶、噪音和污染等。在书写都市各种表征的同时,他显示了对它们的理解。因为他把都市与田园、乡村、城镇同看做“人类改造地球不同程度的现象”,认为“在农业步入工商业化纪元之后,那一望无际的单一作物栽培只有在温度和色泽上与沙漠有所区别,这种残酷的重复和单调本质又何异于都市中一式的水泥窝巢”(《都市中的诗人》)。它们是都市的必然之物。都市与文明勾连在一起时,已经不再是具体的、传统意义上的都市,它隐喻的是文明状况和文明进程.故而,他“心灵精神家园”层面上的乡愁并没有指向温煦的田园和乡村,而是直指都市文明.在虚构和想象中书写都市符征——洗衣机、果汁机、冷气机、电视机等,他全力展示的是人被自己创造的文化和各种类象包围起来,人的主体性不得不退让给物的世界。“拥有电话机的房间是阳性的,而没有电话机的房间自然是阴性的;拥有主机的房间是主人,拥有分机的房间则是奴仆",都市文明的符征以其硬度和质感划分了人类文化的结构,规定了人的位置,以其“冷漠性表征出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冷漠性”。他的都市思维不仅关照显在的符征,更多地是对深层都市文明内涵的发掘。《宠物K》以短小的篇幅,讲述“我”饲养的一只宠物——乌龟K在水中忍饥养自己的宠物-—两只孑孓。“在这种连弄臣都不再可靠的世纪,人类饥渴的性灵益加需要宠物来弥补情绪上的失落”,人饲养宠物,无名的宠物也有自己的宠物。人就是宠物,宠物就是人。K的被拘束、无名性以及性灵的失落也是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境况.从日常生活经验到都市现象,再到对都市文明内涵与机制的探讨,林燿德在散文中实践着他自己的提倡:“要表现人类在‘广义都市'下的生活情感,表现现代人文明化、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他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及多变性。”林燿德在《传统之轴与前卫之轮--半世纪的台湾散文面目》里指出:“小说的虚构、诗的跳跃、戏剧的张力无不可以渗入散文创作思维,使得散文的文类框限和‘刻板印象'得以解除魔咒。”赏析林燿德散文的形构融合诗与小说,并有浓厚的科幻意味。他创作时,不再像上一代诗人那样有意识地在写诗歌或散文,而只是在经营一个作品。因而,他的散文突破了文类界限,形式的选择成为一种策略,原来在散文中处于附属地位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成为他散文的重要元素。内含在正文意念深处的意识状态与思考痕迹构成他散文的“隐藏作者”。点击素材菩提树关联着佛教,象征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圣诞树关联着基督教,渗透着一种救赎主题;棕榈关联着回教,体现的是倔强、忍耐的品格;桑展示了一种朴实与清严;松则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运用示例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烟片、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在我印象中,松则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更是勇士英雄的象征。我喜欢杨柳,是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缘故。这种姿态的特点,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泫然()②打噎()③砍斫()④畸零()⑤干涸()⑥菩提树()⑦面颊()⑧馨香()(2)多音字①蔓eq\b\lc\{\rc\(\a\vs4\al\co1(蔓生,瓜蔓)) ②禅eq\b\lc\{\rc\(\a\vs4\al\co1(禅僧,禅让))③参eq\b\lc\{\rc\(\a\vs4\al\co1(参透,参商,参差)) ④削eq\b\lc\{\rc\(\a\vs4\al\co1(瘦削,削皮))⑤省eq\b\lc\{\rc\(\a\vs4\al\co1(省思,省会)) ⑥汤eq\b\lc\{\rc\(\a\vs4\al\co1(汤汤,汤圆))2.辨清字形(1)eq\b\lc\{\rc\(\a\vs4\al\co1(莹,萦))(2)eq\b\lc\{\rc\(\a\vs4\al\co1(锥,椎))(3)eq\b\lc\{\rc\(\a\vs4\al\co1(诞,涎))(4)eq\b\lc\{\rc\(\a\vs4\al\co1(缎,锻))(5)eq\b\lc\{\rc\(\a\vs4\al\co1(栩,诩))(6)eq\b\lc\{\rc\(\a\vs4\al\co1(楷,揩))3.辨析词语(1)征候·症候“征候”指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症候"指病症,症状。例句:①任何安全事件都有事先的________,我们只有将基层组织,我们的社区、街道及街道上所有的单位全都发动起来,安全问题才有最根本的基础。②对语文教材的困惑是中国民族文化病态的________群之一,自五四以来,白话文与中国传统文言文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厘清,民族文化的纠结持续了近百年之久,当下对语文教材的各种拷问都可以归结为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再认识的模糊。(2)谦逊·谦虚谦逊:谦虚恭谨。多指行为态度谦让,有礼貌.谦虚:不自满,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说表示谦虚的话。多指心里有自知之明,不骄傲。例句:①从跨入交大校园的那一刻起,或许就连姚明自己也清楚,短时间内他将成为这座校园最为热门的话题,实际情况恰似如此,却又有所不同。________、礼貌、有风度、平易近人,短短几堂课的相处,这是姚明留给师生们最深的印象。②人们称________为一切美德的皇冠,因为它将自觉的纪律、天职、义务以及意志等和谐地融汇到一起。(3)流逝·流失流逝:像流水一样消逝。流失:水、土、矿物等有用物质白白地流走或散失;比喻人员、财物等从本地、本单位流动或转移出去而散失。例句:①香港《文汇报》6日刊文说,从圆明园鼠兔首铜像分别拍出1400万欧元天价,到日前乾隆玉玺以逾4500万港元成交,中国________文物屡遭拍卖.②过去十年,老百姓银行账户飞涨的同时,幸福感却在加速________。为什么?因为相比收入,物价以更快的速度疯涨。4.积累成语(1)栩栩如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随遇而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前仆后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差可比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消灭殆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一对菩提树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历无数台风的袭击,两株菩提树在维持一长段紧紧贴卧地面的姿态后,树身猛然以一百五十度的弧线挺起,直直地把千枝万叶如同伞般撑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各类树有何不同特点及其象征意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文在行文方面有何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理解本文的文化情怀与都市色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基础积累1.(1)①xuàn②yē③zhuó④jī⑤hé⑥pú⑦jiá⑧xīn(2)①màn/wàn②chán/shàn③cān/shēn/cēn④xuē/xiāo⑤xǐnɡ/shěnɡ⑥shānɡ/tānɡ2.(1)莹亮萦绕(2)锥体椎心泣血(3)圣诞树垂涎三尺(4)缎带锻炼(5)栩栩如生自诩(6)楷模揩油3.(1)①征候②症候(2)①谦虚②谦逊(3)①流失②流逝4.(1)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2)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3)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人紧跟上去,形容英勇斗争,不怕牺牲。(4)差不多可以相比。(5)几乎全部清除毁灭。句段剖析1.点明了菩提树在都市中的位置,“盲点”意味着看不见的地方,因而说明菩提树是都市所欠缺的.“谦逊”则将“菩提树”的姿态呈现了出来。这句话仿佛探照灯一样,其光线所及,后面的几段描述都在它的辐射之下.2.这句话包含着浓烈的文化意味,通过作者生动形象的描绘,我们仿佛能够看到历经风雨的菩提树,以坚韧峭拔之势,顽强地挺立在现代都市的盲点,不悲不愁,安详、静穆,令人肃然起敬,产生敬仰之情。文本研习1.作者每谈到一类树,都明确与某一种信仰或精神气质联系起来,例如菩提树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