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2.能用批注式阅读法品读课文,在阅读、批注的过程中了解作者描写人物、遣词造句的妙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习“融”字的书写。

教学重点:抓住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运用恰如其分的词句表情达意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课前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这篇讲述红军长征时期感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故事——《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请同学们大声齐读课题。草地上断粮了,为了让多一些战士走出草地,彭德怀忍痛杀掉了自己的大黑骡子。他深沉的大爱,他崇高的革命情怀都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通过哪些词句来表现彭德怀的精神品质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抓重点语句,学习运用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1.为了表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彭德怀的呢?我们先来看这几句话。课件出示: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2.认真读读这句话,注意红色的词语,从中能体会到什么?(抚摸、悄悄地塞进、看着)3.生谈感受:“抚摸”一词写出了彭德怀完全不把大黑骡子当成了牲口,而是把它当成了自己的朋友,亲密的战友。在那个连野菜也挖不到的草地上,干粮就显得万分珍贵。将自己仅有的一点口粮也拿出来“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他吃完”说明彭德怀非常喜欢大黑骡子。4.这几句话除了写动作,还写了彭德怀的什么呢?(语言)认真读读彭德怀说的这句话,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辛苦”,一般是对谁才说辛苦?这样的话是只说一次两次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念叨)能用念叨的语气读读这句话吗?5.这几句话,作者通过简单的几个动作描写和一句语言描写就把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让我们再来读这几句话,注意抓住动作和语言读出发自内心的爱的感觉。6.既然动作和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有那么大的作用,怎样才能写好动作和语言呢?(从本小段总结出:符合实际、再现生活。)三、运用方法,自读自悟。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我读书、我发现、我快乐):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这样的爱通过对彭德怀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地表达出来。全文没出现一个“爱”字,却处处都在写爱。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带着发现的眼睛细细读。找出有关语句,抓住动作、语言等描写,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在感触深刻的地方写体会。2.预设: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燃眉之急”何意?你从上文的哪一句能读出“燃眉之急”?(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大骡子上。)这句话有一个字用得好,你知道是哪个字吗?(盯),表示看的词有很多,像瞄呀,瞅呀,这里为什么用“盯”呢?(彭德怀不是在看,而是在做通盘考虑,在做思想斗争,在做痛苦的抉择。)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深情”是一种怎样的感情?是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深深的喜爱之情。“深情地”是对彭德怀的什么描写?(神态描写,一个“深情”的神态就把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爱写出来了,神态描写同样也是刻画人物的一把金钥匙。)既然那么“深情”,怎么又能“平静地”说呢?(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这样了,这样的决定是客观的,是正确的。小局必须服从大局。彭德怀对战士的爱超出了一己私利。)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彭德怀的语言呢?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呢?大家认真读读这几句话,用心体会彭德怀语言表达上的技巧。(这是彭德怀在说服、劝慰老饲养员让他同意杀骡子的一番话,共四句。第一句是比较,把自己跟战士们比;第二句是反问,已经翻越了雪山;第三句也是反问,用叹号强调草地不算什么。二三句是鼓舞士气,让大家克服困难,充满信心走出草地。第四句是解释革命就要有牺牲,为革命做出牺牲也是值得的,是光荣的。这四句话体现了彭德怀作为军团长,作为灵魂人物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四句话符合人物身份,讲得很有艺术。)同学们能不能学习彭德怀说服老饲养员的语言艺术,来说一段话,用上反问句和感叹句,说服你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为你做点什么呢?可以在练习本上写一写。④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荣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不耐烦”能换成“急躁”吗?为什么?(道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越请求越难受,必须快刀斩乱麻。)⑤“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这里的“怒吼”怎么理解,能换成“大喊”吗?为什么?(犹豫越久,心越痛苦,越受煎熬,对解决问题毫无用处,所以必须怒吼,必须下死命令!“叉腰”和“怒吼”写出了决定不可改变,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⑥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军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缓缓地摘下了军帽”?(自己最亲密的战友、伙伴牺牲了才会摘下军帽,是表达自己最沉痛的哀思、最崇高的敬意。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说明彭德怀已经把大黑骡子当成自己最亲密的战友了。)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想一想,也可以写一写。预设(大黑骡子,真对不起你了!我真舍不得你,可我也没有法子呀!你就为革命立最后一次大功吧!)(泪眼朦胧中,大黑骡子劳碌的身影又在眼前浮现,我的战友,我的伙伴,您一路走好!)(大黑骡子,您走吧,我们一定不会忘记您的献身精神,坚决要走出草地,只到成功。)……如果作者来写,也一定会像大家写的一样好,但他为什么没有写呢?(当要表达的内容丰富到难以诉说时,不妨用省略号去承载万千的意念和思绪,留给读者去想象,这样表达出的效果会比用一两句话写出来更有韵味。)让我们试着读出省略号的感觉来吧!⑦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推开”能换成“打翻”吗?面对眼前那一碗鲜美的肉汤,他却“发火“了,为什么?(他心里难受极了。火发得越大,越能看得出他舍不得大黑骡子!)3.学习体会分开写时间的妙处。课件出示: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六头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集体嘶叫了几声,又都默默地低下了头。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这段话中,写时间“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为什么不直接写“半个小时过去了”呢?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呢?(时间是短暂的,但因为难熬而显得漫长,谁忍心杀掉为革命屡立战功的伙伴和战友啊!这样分开写,让我们能够更真切地触摸到这群铁骨铮铮、英勇杀敌的硬汉们对战友难舍难分的侠骨柔情;这样分开写,突出了时间的难熬,更突出了战士们心理上承受的巨大压力,分分秒秒都在煎熬;这样分开写,也很容易把读者带进去,让我们和战士们一起经受煎熬,渐渐忘掉周围……这就是分开写的好处,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最后一自然段。1.大黑骡子永远地倒下了,它的献身精神却激励着战士们勇敢前行。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2.“融进”什么意思?“融”的左半部分你知道叫什么吗?师板书:鬲(这个字念“li”,是古时候炖煮肉食的炊具。你看它下面多像一个灶台呀,里面是燃烧的火苗,下面的炉箅子是一层,所以写的时候要注意这里是一横。右面是个虫子,为什么是虫呢?因为古时候“虫”是所有动物的统称。我们看这个融字多有意思,就是把动物的躯体放在锅里煮,直到煮成肉汤,全融在水里了)那么,这里融进滚滚铁流的是什么呢?(大黑骡子的牺牲,让战士们多了一些走出草地的机会。他们在大黑骡子的精神鼓舞下,在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感召下,将战胜困难的勇气化作势不可挡的滚滚铁流,迎着困难出发,直到胜利。)让我们带着战士们的信心、勇气,再来大声齐读本段。总结。1.课文通过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通过准确恰当的词句把一个顾全大局、心系革命、舍生取义的将军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难忘。这样的方法我们如果能够掌握并恰当运用,我们在写人记事方面也能成为高手。2.出示学习写法小歌谣:三类描写能学会,就会写人和记事儿。语言动作和神态,紧扣生活来描绘。字斟句酌多动脑,写出文章好美味!好美味!作业: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写一个人,看谁写的最形象,最生动!板书设计: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符合实际刻画人物神态描写再现生活表情达意《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学情分析《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一篇记述长征时期生活艰难的故事。语言质朴,情节生动感人,文中有大量语言描写,和动作、神态描写,阅读起来很容易入情入境。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语文基础和语文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运用批注式读书法,谈感受、写体会,并与同学合作交流。不过,他们在领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方面还显生疏,应注意多引导。《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课堂效果分析一、扎扎实实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本节课,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2.能用批注式阅读法品读课文,在阅读、批注的过程中了解作者描写人物、遣词造句的妙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学习“融”字的书写。整堂课,教师都在紧紧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环节,不偏不倚,不蔓不枝,体现“一堂一得”,“得法于课内”等理念,效果较好。二、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方面作出努力。本节课紧紧围绕学习作者抓住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的方法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标划、品读相关词句走进人物内心,让人物形象在眼前立体起来,生动起来,从而感受到抓住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运用准确词句表情达意的美妙,进而学习这样的写作手法。执教者试图在“用课文教语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等方面做出尝试,虽然显得稚嫩晦涩,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三、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节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读书,标划思考,做批注,合作交流等形式走进文本,学习语言,感悟语言魅力,效果很好。批注式读书法是执教教师多年坚持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读书走进人物内心,与作者、与主人公、与自己开展心灵对话,情到深处必有感言,此时再把体会写出来,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悄然提升。四、随文识字,效果较好本节课随文学习了“融”字,将音形义结合起来学习生字,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材分析《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欢的大黑骡子和其他五头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全文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写红军过草地时饥寒交迫,后续部队连野菜吃不到。第二段,写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连同大黑骡子在内的六头牲口枪杀充饥的经过。第三段写大黑骡子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本文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反映彭德怀的内心矛盾和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本文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绝佳凭借。《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评测练习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彭德怀对老饲养员说了几句话,都有哪些句式?每句话什么意思?这段话能把老饲养员说服吗?2.这儿的“最后一次大功”指什么?彭德怀为什么这样说?3.用彭德怀说服老饲养员的方式写一段说服老师或同学的话。《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情感,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如引导学生从“抚摸”“念叨”“悄悄”“一直看着它吃完”等词语中感受彭德怀非常爱大黑骡子,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经超过了人和牲口的关系,就像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感情非常深厚。这些动作描写把人物形象和品质刻画得多么具体生动啊。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堂上,学生边读边圈画,边批注体会,阅读较细致,他们能够抓住一字一词一标点来多元感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交流内心感受,真的非常令人感动。我想,学生通过这样读书,正在掌握一点阅读的方法,正在提升一点阅读的能力。时间一长,他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课标分析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现代“以人为本”思想和对话理论的基础上,应对学生和教师重新定位,那就是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