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山中寡妇》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_第1页
杜荀鹤《山中寡妇》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_第2页
杜荀鹤《山中寡妇》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杜荀鹤《山中寡妇》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杜荀鹤《山中寡妇》原文、赏析、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传杜牧为池州刺史时,将怀孕的妾周氏嫁给乡人杜筠而生荀鹤,后人多以为妄。唐昭宗大顺二年(891)举进士,时危世乱,次年还旧山。宣州节度使田頵辟为从事。天复三年(903),为頵出使大梁。頵兵败,遂留梁。天祐元年(904),朱温奏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杜荀鹤酷爱写诗,《四库全书》收《唐风集》三卷,《全唐诗》录其诗四卷,《全唐诗续拾》补其诗六首。

《山中寡妇》一作《时世行》,一作《时世行赠田妇》。《唐风集》、《瀛奎律髓》、《全唐诗》等均作《山中寡妇》,该诗集中地描写了山中寡妇形象,并借以揭露封建社会的战争、赋税与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既简洁又确切,当以此为准。

首联写山中寡妇的处境与外貌。起句写唐末兵荒马乱的社会环境给这位田妇造成的灾难,战乱夺走了她丈夫的生命,使她孤苦伶仃地守着一座茅草棚艰难度日。次句写这位妇人穿着麻布衣衫,两鬓的头发已经焦黄。写她两鬓焦黄而非皓白,说明她的年龄还不老,是生活困苦所致。“麻苎”,大麻与苎麻,其表皮可以制成粗糙的麻布。“麻苎衣衫”就是以这种粗糙的麻布制成的衣衫。

颔联写她贫困的原因是赋税过重。三句写她家的桑树与柘树已经被战争毁坏了,不能养蚕纺织了,但是还要交纳丝税。唐代织妇要承担丝税,唐元稹《织妇词》就提到过这一税种:“今年丝税抽征早。”四句写她家的田园因为战乱与缺乏劳动力而荒芜了,青苗税还要照常征收。“征苗”指征收青苗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政府规定向每亩苗征收税钱15文,用于发放官俸,号青苗钱。后虽有变化,但从未废除。

颈联通过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了山中寡妇的痛苦生活。五句写她经常挑野菜连根一道煮着吃。这说明她已经吃不上正常的饭菜,就是连野菜也很难采集到了,可见像山中寡妇一样生活艰难的人还有不少。六句写她现砍取一些生柴,连树叶一起用来烧锅做饭。这表明她的生活环境很差,能够砍伐的树木早就被人砍光了。

尾联写由于官府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所以山中寡妇的悲惨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她即使逃到深山更深处,也逃避不了官府的赋税与徭役。这就将对山中寡妇的同情升华到对唐末黑暗社会的控诉。将普通老百姓逼得无法生存,则这样的黑暗社会也就该结束了。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专门列有“杜荀鹤体”,此诗堪称“杜荀鹤体”的代表,其内容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如宋蔡正孙《诗林广记》前集卷九评价道:“此诗备言民生之憔悴,国政之烦苛,可谓曲尽其情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