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化学治疗药_第1页
第十章 化学治疗药_第2页
第十章 化学治疗药_第3页
第十章 化学治疗药_第4页
第十章 化学治疗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化学治疗药第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Magicbullet埃利希.P(PaulEhrlich)-1908年提出化学治疗的概念-能选择性地杀死病原微生物,而不伤害人体的药物。第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主要内容★喹诺酮类抗菌药★抗结核药物(自学)★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寄生虫药物(自学)第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节磺胺类药物及抗菌增效剂AntimicrobialSulfonamidesandAntibacterialSynergists简介※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开创了化学治疗的新纪元-使死亡率很高的细菌性传染疾病得到控制※作用机制的阐明,开辟了一条从代谢拮抗寻找新药的途径※对药物化学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第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从副作用发现新药发现了具有磺胺结构的利尿药降血糖药格列齐特氢氯噻嗪第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

第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结构和名称】4-氨基-N-2-嘧啶基-苯磺酰胺4-Amino-N-2-pyrimidinylbenzenesulfonamide第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现——百浪多息】百浪多息(Prontosil)可溶性百浪多息第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推断Prontosil在体内代谢成Sulfanilamide而产生抗菌作用1、有且只有含磺酰胺的偶氮染料才有抗链球菌的作用2、无论是Prontosil还是Prontosilsoluble在体外均无效,只有在体内显效3、从服药病人尿中分离得到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发现——基本结构】第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早在1908年就被合成仅作为合成偶氮染料的中间体【发现——磺胺】第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现——磺胺的飞速发展】磺胺醋酰(Sulfaxetamide)SA磺胺噻唑(Sulfathiazole)第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Wood-Fields学说)【作用机制】磺胺类药物能与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产生竞争性拮抗干扰了细菌的酶系统对PABA利用,使其蛋白质合成受阻,因此有抑菌作用第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PABA和叶酸FolicAcid为微生物生长中必要物质构成体内叶酸辅酶的基本原料PABA是体内合成叶酸的原料第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第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竞争性拮抗Bell-Roblin学说磺胺类药物能和PABA竞争性拮抗由于结构极为相似分子大小电荷分布第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选择性磺胺类药物不影响人体的叶酸代谢人体可从食物中摄取FAH2微生物对磺胺类药物都敏感微生物靠自身合成FAH2

(利用PABA)一旦叶酸代谢受阻,生命不能继续第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代谢拮抗※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利用※或掺与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第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抗代谢物的设计※多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代谢拮抗概念已广泛应用于抗菌、抗疟及抗癌药物等设计中第二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理化性质】※酸碱性其钠盐水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CO2,析出Sulfadiazine沉淀在稀盐酸、强碱中溶解酸性碱性第二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磺胺嘧啶盐磺胺嘧啶银

具有抗菌作用和收敛作用用于烧伤、烫伤创面的抗感染对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磺胺嘧啶锌

用于烧伤、烫伤创面的抗感染第二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鉴别反应•芳香伯胺反应: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橙红色沉淀•与芳香醛缩合反应:生成具有颜色的希夫碱第二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SMZ(新诺明)复方新诺明:磺胺甲噁唑和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合用第二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构效关系】氨基与磺酰氨基必须互为对位,邻位及间位异构体无抗菌活性其它芳环或引入其它基团,活性降低或丧失用电子等排体代替磺酰氨基,抗菌作用减弱单取代活性增加,杂环取代更好,双取代活性丧失14其它基团取代保持或丧失活性,在体内转变为游离氨基的取代基替代可保留活性第二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按作用时间分短效磺胺磺胺异噁唑

中效磺胺磺胺嘧啶

长效磺胺磺胺地托辛

【分类】第二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按作用部位分全身感染用磺胺磺胺异噁唑

肠道磺胺酞磺胺噻唑

局部感染用药磺胺醋酰钠

第二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按化学结构分N1取代-磺胺N4取代-磺胺N1,N4-取代磺胺第二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Trimethoprim)★

甲氧苄氨嘧啶★

TMP第二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结构和化学名】5-[(3,4,5-三甲氧基苯基)-甲基]-2,4-嘧啶二胺5-[3,4,5-trimethoxyphenyl]methyl]-2,4-pyrimidinediamine

123456第三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现】5-取代苄基-2,4-二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对G+和G-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第三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作用机制】可逆性地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第三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双重阻断

增效机制第三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Trimethoprim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亲和力的差异对人和动物的要比对微生物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亲和力弱60000至100000倍■人和动物的影响很小

■毒性较弱【选择性】第三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代谢】☆口服几乎完全迅速吸收☆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

-在胃、肝、肺、前列腺及阴道分泌液的浓度,多高于血药浓度-在脑脊液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1/4~1/2-可通过胎盘,和进入乳汁

☆T1/2为8~12小时第三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应用】与磺胺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脑膜炎和败血症。对伤寒、副伤寒疗效不低于氨苄西林与抗生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合用,增强抗菌作用单用易引起细菌的耐药性第三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同类药物】四氧普林(Tetroxoprim)第三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美替普林(Metioprim)溴莫普林(Brodiloprim)第三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小结】☆重点药物•磺胺嘧啶•甲氧苄啶☆抗代谢学说☆作用机制☆增效原理第三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节喹诺酮类抗菌药QuinoloneAntimicrobialAgents简介1962年发现萘啶酸(Nalidixicacid)-具新结构类型的抗菌药从1962年—1978年合成十多万个化合物十多种最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其中一些的抗菌作用完全可与优良的半合成头孢菌素媲美第四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展第一代:代表药:萘啶酸、吡咯酸仅对大多数G-有抗菌活性氯喹7-氯-1-乙基-4-氧代-喹啉-3-羧酸第四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萘啶酸吡咯酸1,4-二氢-4-氧代-吡啶-3-羧酸7-氯-1-乙基-4-氧代-喹啉-3-羧酸第四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代:代表药物:吡哌酸、西诺沙星哌嗪基与细菌DNA螺旋酶B亚基之间相互作用,增强了该酶的亲和力,活性增强使整个分子的碱性和水溶性增加发展第四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代:代表药: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等发展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明显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第四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第四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1-Ethyl-6-fluoro-4-oxo-1,4-dihydro-7-(piperazin-1-yl)quinoline-3-carboxylicacid)1【化学名】12345678第四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哌嗪基氟原子乙基取代【结构特点】4-氧代-3-羧基结构1,4-二氢吡啶酮酸第四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作用机制】抑制细菌DNA的回旋酶第四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在回旋酶作用下,DNA双链打开,药物分子嵌入双链,与非配对碱基结合,阻碍DNA双链封口。第四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与酶结合的部位与酶结合的部位与DNA结合部位自动组装区第五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口服吸收迅速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食物能延缓其吸收吸收后,在体内分布较广较好地进入泌尿生殖系统多数药物能保持尿中浓度高于对多数病原微生物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值【吸收】【分布】第五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治疗敏感菌所引起尿道、肠道、耳鼻喉科、妇科和皮肤科等感染性疾病。

【临床应用】【代谢】代谢物是3位羧基和葡萄糖酸结合物哌嗪环很容易被代谢,其代谢物活性减少-代谢物结构差别较大Norfloxacin约30%以原药由尿排出第五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毒副作用】※与金属离子(Fe3+,Al3+,Mg2+,Ca2+

)络合16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此类抗菌药※光毒性※少数药物还有中枢毒性※药物相互反应、胃肠道反应和心脏毒性第五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构效关系】A环是抗菌作用必需的基本药效基团。3-位羧基和4-位羰基与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结合,为抗菌作用不可缺少的部分。5-位取代基中以氨基取代时活性最强,其他基团取代时,活性减小。6位取代基对活性影响重要,F取代最佳7位引入取代基使活性增强,哌嗪基〉二甲氨基〉甲基〉卤素〉氢1位由烃基、环烃基取代增加活性,以乙基或与乙基体积相近的取代基为好8位引入氟原子,活性增强,但有光毒性123456782-位引入取代基,活性减弱或消失。B环可作较大改变,可以是并和的苯环,吡啶环、嘧啶环。第五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分类☆

萘啶酸类☆

噌啉羧酸☆吡啶并嘧啶羧酸类☆

喹啉羧酸类第五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常用喹诺酮类药物吡哌酸(PipemidicAcid)第五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结构特点哌嗪基1,4-二氢吡啶-4-酮-3-羧酸药效结构吡啶并嘧啶第五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理化性质酸碱性溶于酸性和碱性溶液第五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体内代谢与用途

体内代谢稳定,在尿中24小时回收率为90%,原药占50%。用于敏感性革兰氏阴性菌和葡萄球菌所致的尿道、肠道及耳道感染。第五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抗菌谱与诺氟沙星相似,是此类药物中抗菌活性最强的一个第六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西诺沙星(Cinoxacin)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培氟沙星(Pefloxacin)伊诺沙星(Enoxacin)第六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小结】诺氟沙星的结构、名称、作用机制、构效关系理化性质、毒副作用及类似物的结构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的结构特征及代表药第六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六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四节抗真菌药物AntifugalsDrugs【简介】浅表层真菌感染•常见病•居住环境较差,卫生习惯不好,气候潮湿,生活质量低下的人群易发生第六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深部脏器的真菌感染☆抗生素的过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皮质激素•器官移植☆白血病、艾滋病等严重疾病摧毁免疫力第六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分类】抗真菌抗生素唑类抗真菌药物其它抗真菌药非多烯类:灰黄霉素、西卡宁多烯类:两性霉素B第六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结构特点:亲脂大环内酯,7个共轭双键的发色团上连一个氨基糖一、抗真菌抗生素第六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理化性质】☆多烯结构稳定性差,遇光、热、酸碱均不稳定☆本品显酸碱两性第六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应用】主要用于深部真菌感染,本品可单独使用或与5-氟胞嘧啶合用,治疗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艾滋病患者的脑膜炎第六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合成抗真菌药于60年代末问世克霉唑和咪康唑大量的唑类药物被开发可以治疗浅表性真菌感染还可口服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二、唑类抗真菌药物【简介】第七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硝酸益康唑Econazolenitrate咪唑第七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1-[2-[(4-氯苯基)甲氧基]-2-(2,4-二氯苯基)乙基]-1H-咪唑硝酸盐【结构和化学名】第七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结构特点】乙醇的取代物•羟基为对氯苯甲醚•C-1被二氯苯基取代•C-2与咪唑基连接•C-1是手性碳,但药用消旋体*第七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现】60年代出现克霉唑和咪康唑咪康唑它的发现为唑类化合物起了先导化合物的作用第七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合成】第七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作用机制】第七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大扶康氟康唑(Fluconazole)三氮唑体外无活性,但体内活性很强第七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α(2,4-二氟苯基)-α-(1H-1,2,4-三氮唑-1-基甲基)-1H-1,2,4-三氮唑-1-基乙醇【结构和化学命名】12第七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咪唑类抗真菌药物效关系研究三氮唑替换咪唑环后,得到的抗真菌药【发现】第七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抑制真菌细胞内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作用机制】第八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吸收与排泄】本品吸收好,在尿中大量以原形排泄,胃的酸性不影响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还可以穿透中枢【抗菌谱】-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其他念珠菌-黄曲菌-烟曲菌-皮炎牙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第八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类似物】依曲康唑(Itraconazole)

特康唑(Terconazole)第八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酮康唑(Ketoconazole)第八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构效关系】第八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小结】重点药物☆

益康唑的结构、名称和作用机制☆氟康唑的结构特点与作用机制,类似物的结构特点:是三唑还是咪唑?第八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五节抗病毒药第八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SARS冠状病毒图片第八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病毒☆

微小有机体☆

能感染所有生物细胞☆

能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行寄生和增殖一、概述第八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理想的抗病毒药有效地干扰病毒的复制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许多抗病毒药物在达到治疗剂量时对人体亦产生毒性(三)研究抗病毒药物的困难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系统必须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某些病毒又极易变异第八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分类三环胺类核苷类其它类第九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三环胺类:金刚烷胺(Amantadine)三环[3.3.1.13.7]癸烷-1-胺二、代表药第九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对称的三环状胺可抑制病毒颗粒穿入宿主细胞也可以抑制病毒早期复制阻断病毒的脱壳及核酸向宿主细胞的侵入【作用机制】第九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有效预防和治疗所有A型流感毒株【抗菌谱】-德国水瘟病毒-B型流感病毒-一般流感病毒-呼吸合胞体病毒第九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临床应用】在48小时内对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有效对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的呼吸道感染无效【代谢】口服吸收好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第九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同类药物】金刚乙胺(Rimantadine)本品抗病毒作用强于金刚烷胺,中枢神经副作用小于后者第九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核苷类非开环核苷类:利巴韦林、齐多夫定、司他夫定开环核苷类: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法昔洛韦第九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利巴韦林(Ribavirin)三氮唑核苷,病毒唑1-β-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酰胺1、非开环核苷类第九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现】☆寻找先导化合物☆先导物的优化-一系列的β-D-呋喃核糖的咪唑-1,2,4-三氮唑核苷的衍生物第九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磷酸化产物和失糖产物※可透过胎盘,具有致畸和胚胎毒性,故妊娠期妇女禁用,严重时可导致心脏毒性第九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临床应用】★人工合成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麻疹、水瘟、腮腺炎等★也可用于喷雾、滴鼻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静脉注射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对流行性出血热有效第一百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作用机制】体内磷酸化

能抑制病毒的聚合酶和mRNA抑制免疫缺陷病毒(HIV)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构效关系】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叠氮胸苷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结构与化学名】3´-叠氮-3´-脱氧胸腺嘧啶脱氧核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12345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现】●●●●合成抗癌药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复制的研究发现对HIV有抑制作用上市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作用机制】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作用机制】-转化为活性三磷酸齐多夫定-抑制病毒复制过程所需的逆转录酶-阻碍病毒DNA的合成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脱氧胸腺嘧啶核苷赤型-齐多夫定苏型-齐多夫定能进行磷酸化,具有活性第一百零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选择性AZTTP对HIV-1逆转录酶的亲和力比AZTTP对正常细胞DNA聚合酶强100倍第一百一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合成】第一百一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代谢】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不高,在肝脏内代谢,主要是5位上羟基成葡萄糖醛酸第一百一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药物的相互作用】肝脏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解毒-肝功不良者易引起毒性反应抑制本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扑热息痛、阿司匹林、苯二氮卓类、吗啡等减少AZT的消除-甲氧苄啶、西咪替丁增加血清浓度-美沙酮第一百一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副作用】骨髓抑制、贫血、白细胞减少和淋巴结肿大,头痛、肌痛、发热、寒热、呕吐、厌食等第一百一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耐药性】耐药性主要与HIV-1合成逆转录酶的pol基因区发生多点突变有关。第一百一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构效关系】第一百一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同类药物】扎西他滨(Zalcitabine)(ddc)司坦夫定(Stanvudine)(d4T)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第一百一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阿昔洛韦(Acyclovir)(ACV)9-(2-羟乙氧基甲基)鸟嘌呤2、开环核苷类无环鸟苷1234567892-氨基-1,9二氢-9-[(2-羟乙氧基)甲基]6-嘌呤-6H-酮第一百一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个上市的非糖苷类核苷类似物开环核苷类【结构特点】123456789第一百一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只在感染的细胞中被病毒的胸苷激酶磷酸化成单磷酸或二磷酸核苷(在未感染的细胞中不被细胞胸苷激酶磷酸化),然后在细胞酶系中转化为三磷酸形式发挥抑制病毒的DNA的合成【作用机理】选择性第一百二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广谱抗病毒药

抗疱疹病毒首选药

【临床应用】第一百二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水溶性差,口服吸收少产生抗药性【缺点】第一百二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喷昔洛韦(Penciclovir)口服难吸收,多外用【同类药物】第一百二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法昔洛韦(Famciclovir)是喷昔洛韦鸟嘌呤环的脱氧化合物,是一个前药,口服后迅速吸收第一百二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伐昔洛韦(Valacyclovir)本品是阿昔洛韦的结氨酸酯前药,口服生物利用度是阿昔洛韦的3~5倍,具有较好的效果第一百二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小结☆重点药物•利巴韦林的结构、代谢、作用机制•齐多夫定的结构、作用机制阿昔洛韦的结构特征及类似物抗病毒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第一百二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六节抗寄生虫药AntiparasiticDrugs第一百二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简介在旧中国寄生虫病是常见病我国寄生虫病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由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药物的市场份额占比例愈来愈小第一百二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主要学习内容一、驱肠虫药阿苯达唑

二、抗血吸虫病药吡喹酮三、抗疟药奎宁氯喹青蒿素第一百二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驱肠虫药

能作用于肠寄生虫,-蛔虫-钩虫-蛲虫-绦虫等将其杀死或驱出体外的药物定义:第一百三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对肠寄生虫高度的选择性人体吸收极少毒性低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性小理想驱肠虫药的特点:第一百三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分类:哌嗪类、咪唑类、嘧啶类、三萜类、酚类第一百三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阿苯达唑Albendazole丙硫达唑丙硫咪唑抗蠕敏扑尔虫肠虫清第一百三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5-丙硫基)-1H-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5-Propylthio)-1H-benzimidazol-2-yl]carbamicacidmethylester【结构和命名】第一百三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结构特征】苯并咪唑胍基丙硫基第一百三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左旋咪唑(Levamisole)--广谱的驱肠虫药

选择地抑制虫体肌肉中的琥珀酸脱氢酶

使延胡素酸不能还原为琥珀酸影响虫体肌肉的无氧代谢,减少能量的产生

虫体肌肉麻痹后,虫随粪便排出体外【发现】——四咪唑衍生物氢化咪唑环并氢化噻唑环免疫调节剂第一百三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保留四咪唑中的咪唑环将氢化噻唑环打开【发现】—苯并咪唑奥苯达唑甲苯达唑阿苯达唑第一百三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合成】℃农药多菌灵

第一百三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毒副作用】有致畸作用和胚胎毒性,孕妇禁用第一百三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抗血吸虫病药是全世界流行最广,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血吸虫分类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日本血吸虫我国流行的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第一百四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分类:锑剂非锑剂:吡喹酮酒石酸锑钾,葡萄糖酸锑钠,二巯基丁二酸锑钠及没食子酸锑钠第一百四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吡喹酮Praziquantel 第一百四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环己甲酰基)-1,2,3,6,7,11b-六氢-4H-吡嗪并[2,1-a]异喹啉-4-酮2-(Cydohexylcarbonyl)-1,2,3,6,7,11b-hexahydro-4H-pyrazino[2,1-a]isoquinolin-4-one

【结构和命名】不要求第一百四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结构特点】※异喹啉环并吡嗪环

※具有光学活性,左旋体的活性大于右旋体,但药用消旋体*第一百四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广谱抗寄生虫药对日本血吸虫有杀灭作用低浓度时(5μg/ml),可刺激血吸虫使其活性加强较高浓度时(5mg/ml)虫体即孪缩疗效高、疗程短、代谢快、毒性低【作用】第一百四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作用机制】对虫的糖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影响虫对葡萄糖的摄入促进虫体内糖原的分解使糖原明显减少或消失第一百四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百四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抗疟药已经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性蚊子传染的疾病传染源第一百四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分类奎宁及其类似物氯喹及其类似物伯氨喹乙胺嘧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第一百四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奎宁(Quinine)第一百五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结构特点】123456789发生绿奎宁反应喹啉环奎核碱****第一百五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820年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得到Quinine

【发现】第一百五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百五十三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全合成第一百五十四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立体化学】光学活性的差别导致药效不同Quinidine对Chloroquine敏感的耐药恶性疟原虫物种的活性比Quinine大2~3倍,在体内也有相同的结果Quinidine比Quinine有更大的心脏副作用和降血压作用第一百五十五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代谢】口服后迅速并完全被吸收主要代谢途径为羟基化羟化在喹啉环的2位其次在喹核碱的6位第一百五十六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结构改造】☆

封闭2位避免生物氧化,开发2-取代喹啉醇类抗疟新药甲氟喹(Mefloquine)能与细胞膜结合,有杀红内期原虫的长效作用2第一百五十七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将奎宁的仲醇基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得到前药优奎宁(Euquinine)※适用于儿童第一百五十八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不良反应】☆

发生金鸡纳反应:恶心、呕吐、耳鸣、头痛、听力和视力减弱,甚至发生暂时性耳聋☆低血糖能刺激胰腺释放胰岛素第一百五十九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一百六十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磷酸氯喹(Chloroquinephosphate)N1,N1-二乙基-N4-(7-氯-4-喹啉基)-1,4-戊二胺二磷酸盐N4-(7-Chloro-4-quinolinyl)-N1,N1-diethyl-1,4-pentanediaminediphosphate114274第一百六十一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结构特点】喹啉环碱性氨基氯原子外消旋体114274*第一百六十二页,共一百八十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现】战争的产物,通过药物筛选得到氯喹伯氨喹第一百六十三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