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的意境美。2.积累文言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的意境美。难点:积累文言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配乐欣赏山水美景)高山大岳,千流百川,美丽的山水景物,曾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美诗篇。你都知道哪些描绘山水的诗句呢?(生回答)这些优美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被称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它就是——(二)解题、介绍作者1.题目应该如何划分朗读节奏?明确:最后一个“书”是指书信。谢中书,即谢徵,曾任中书鸿胪。答,答复。《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2.预习展示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南朝时著名医药家、文学家。著有《陶隐居集》。3.背景链接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的意境美。2.积累文言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3.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四)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准确、流畅、字正腔圆。2.指名读,生评价。强调字词:颓(tuí)康乐(lè)与(yù)3.听录音,要求:听准字音、划出停顿。4.学生朗读。朗读方法:看清字,读准音,缓急有序,轻重有度,感情充沛。5.去掉标点符号朗读。6.出示书法作品朗读。(五)通文意1.自主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2.合作交流小组交流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教师指导。3.全班交流4.强调重点词语:(1)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四季。俱,全都。(3)歇:消散。(4)颓:坠落。(5)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6)与:参与,这里指欣赏。(7)奇:指奇山异水。(六)品意境1.有人评价这篇文章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画中为我们描绘了哪些优美的景物?明确: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2.好的文章,是读不尽的,她还需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飞翔。这篇文章虽只短短的七句,但每一句都是一个景点,值得我们前往。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运用恰当的修辞,描绘出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明确:(板书)山水相映之美山川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美不胜收的大好风光,写景的四句话中,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各类兼备。这四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了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卷。让我们根据提示背诵课文,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提示:___入云,___见底。两岸___,___交辉。___翠竹,___俱备。晓雾___,猿鸟___;夕日___,沉鳞___。(七)悟情怀1.“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明确: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赞美、自豪之情。)3.作者链接陶弘景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矛盾尖锐。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茅山。梁武帝继位后重金请他出山做宰相,并亲提御毫,写了一份情真意切的御诏,文曰:"心中何所有?卿何恋而不返?"盼望陶弘景出山辅政。陶弘景接到诏书后,做了一首诗来回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以后,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4.小结本文体现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流露出作者与古今之音共赏美景的得意、自豪之感。(八)诵经典今天我们随着陶弘景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倾听着他为谢征描绘的江南美好山水风光,现在,你就是陶弘景,站在美丽的江南,体验着大自然的美好,放情歌颂山川之美,咱们一起背诵《答谢中书书》。(图片配乐,师生背诵课文)(九)作业超市A:背诵并默写课文。B:以“金都之美,……”为开头,仿写一篇短文,表现自己的家乡之美。(十)板书山水相映之美山川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答谢中书书》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一一年文言文的训练,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初二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常用的阅读方法,能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对浅显的文言文做到畅通文意,这样,学生对本文文本大意的理解不会有问题。对七年级的学生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因此教学时采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增强作品的魅力,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通过配乐欣赏山水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配乐背诵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我们已经学过了郦道元的《三峡》,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可学生在举一反三、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有待提高。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读课文、通文意、品意境、悟情感、诵经典等教学环节。课堂中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分析、思考、讨论,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答谢中书书》效果分析再本课教学时自觉地将新课标的新理念渗透进课堂,课堂中紧紧把握本课的目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积累文言词句,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一、读课文。采用自由朗读、指名读、去标点读、出示书法作品读等多种形式读通课文,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音准、节奏都明确了,为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铺平了道路,也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到了文章的美。二、通文意。读懂原文,理解内容,能进行简单翻译。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结合书下注释通过圈画法把字词和译文一一对应,尽量字字落实。三、品意境,围绕课文中写景的句子分析美点,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写景方法,落实“写”的能力。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发挥想象和联想,用散文化的语言,恰当的修辞把它描绘出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最后根据提示背诵写景句子,加深印象。四、悟情怀。结合作者资料,体会其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五、诵经典。为了积累美词佳句,熟读成诵,当堂背诵。从实际效果来看,许多同学都已经能达到熟读成诵,并且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总结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相符,通过这一课学习,学生不仅感受到山川美景,还感悟到了热爱祖国山水的人生态度。《答谢中书书》教材分析《答谢中书书》是鲁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陶弘景寄给谢中书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一、寄情山水,情真意切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因此而隐居茅山,他自号为华阳隐居,他隐居于山水之间,放弃世俗的追名逐利,把自己的一腔热情寄托于山水之间。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大自然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主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二、古人比肩,知己相伴陶弘景酷爱山水之美,知识渊博,文学成就卓越,著有《陶隐居记》。他追求高雅的情怀,具有安贫乐道的品质,内心渴望与古代的林泉高士想比肩,因此在文章中写道:“自康乐以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流露出作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自豪之感。同时为了把自己所赏江南之美,娱情山水之乐一吐为快,于是给好友谢中书一同欣赏,于是把眼中所见、心中所想付诸笔端,一字一句娓娓道来,写于信笺中,寄给远方的好友,也可以说是自己的知己,于朋友共同分享自然之美。三、骈散结合,凝练灵动文章以四言句子为主,长句为辅。既有骈句的整齐,又有散句的灵动。总体来看言简意赅,语言凝练,结构灵动。同时,短短的六十八字里,有山有水,有鸟有鱼,有青林翠竹,有夕阳西下的沉静,有春夏秋冬的变化。有色彩的搭配,有明暗的变化,有高峰入云的立意高远,有自然之水的涓涓流淌,有青林翠竹的生机勃勃,有猿鸟游鱼的喧嚣活跃,有充满梦幻之美的薄雾缭绕。里面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容纳万语千言,读来眼前会联想一幅幅风格迥异、多彩多姿的画面,给予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在这篇优雅精致的小品文中,调动多种感官,运用多种修辞,用真情写作,真正打动读者的心灵。它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精神追求,我们唯有感受体会文章的独特魅力,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教学本课时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答谢中书书》评测练习1.为了夯实基础,巩固重点字词,设计了以下练习:(1)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四季。俱:全都。(3)歇:消散。(4)颓:坠落。(5)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6)与:参与,这里指欣赏。(7)奇:指奇山异水。2.为了让学生学会写景方法,围绕课文中写景的句子分析美点,设计了以下练习: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运用恰当的修辞,描绘出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3.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方法描写景物,提高写作能力,设计了一下练习:请同学们以“金都之美,……”为开头,仿写一篇短文,表现自己的家乡之美。《答谢中书书》教学反思《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山水小品文,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抒情议论,各类皆备。认真的回顾了自己的教学过程,作如下反思:一、利用音乐、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好的文章,可以是一首优美的音乐,也可以一幅奇妙无比的图画。本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从内容看,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在备课的同时,我亦搜集了大量的优美风景及图片,精挑细选,稍作加工将其融入到我的课件中去,目的在于授课时能够借此引发学生美的享受,因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了“美”上,以图片的形式出现,这样会更直观,再加上舒缓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悟能力。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古人讲:“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对于这样一篇山水美文,教学时以读为主线串联起课堂,我主要采用“读”的方法来使学生体会,以“读”促“讲”,以“读”赏“美”,将“读”作为理解文章的途径,因此,这节课我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诵带动其他环节,教学重点落在“读”上。具体做法是:(1)自读,读准字音,停顿准确。(2)范读,通畅流利,感情饱满。(3)去标点读,学会断句,停顿准确。(4)出示书法作品读,激发兴趣,读出感情。(5)译读,读懂原文,理解内容。(6)诵读,熟读成诵,当堂背诵。从实际效果来看,充分的朗读为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铺平了道路。三、发挥想象,体会意境美,提高写作能力。对于内容浅显,短小精悍,文辞优美的文言文,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古文的语言风格,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因此上这节课时,我就安排了一次写作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发挥联想和想象,用恰当的修辞,描绘文中的景致,这样学生们对山川之美和作者凝练优美的语言特点有了更深的感受,对文章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不足:1、课堂缺乏高潮,一堂好课必须有高潮,我认为本堂课的高潮应该是最后的体会意境这一环节,但课堂实际并非如此,许多学生难以用优美准确的语言来进行表述,我想不是学生们缺乏想象力,而是缺乏表达力,缺乏语言的积累,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这也是我应努力的方向。2、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的评价过于单调,有些点评还欠缺深度。教师点评学生回答的问题,不应该是对学生理解的简单重复,更重要的是补充学生的发言,优化学生的发言。《答谢中书书》课标分析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第二条中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体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7298:2025 EN Biodiversity - Considering biodiversity in the strategy and operations of organizations -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 2025-2030中国冷链物流自动化分拣设备渗透率提升与投资回报周期测算报告
- 要求承担保管责任的协议书7篇
- 2025呼伦贝尔莫旗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消防文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甘肃中医药大学招聘急需紧缺专业硕士研究生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音箱的隐私保护问题
- 2025年上海中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冕宁县人民医院考核招聘编制外康复技师6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所属企业校园招聘(山西)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江苏宿迁市泗洪县卫健系统引进高层次人才33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学堂在线 工程伦理2.0 章节测试答案
- 子宫肌瘤麻醉管理
- 食用菌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焦炉机械伤害事故及其预防
- 针灸调理养生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 髋关节骨折护理
- 短视频运营合同协议
- 2025年中国文创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6.2《多彩的职业》课件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 急性阑尾炎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计划及进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