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种子

教学目的: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绘中,体会小女孩做

事细致的美妙品德与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

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相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

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络上下文与生活实际理

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绘中,体会小女孩做事细

致的美妙品德与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

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洁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老师提示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

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诞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沟通识字方法。老师针对学生简洁读错与认错的字作

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络上下文与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怯惭愧凝视惟恐当心翼翼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开展的依次,用归并自

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细心选择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探讨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假设有意见分歧,老

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

种的?让同学再探讨。

根据事情的开展依次,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

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

却是经过细心选择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与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接着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绘中,体会小女孩做

事细致的美妙品德与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

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打算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

么呢?为什么?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索:小女孩交的树种与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索: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

作、语言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老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怯、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掏出、展平、凝视、抖(细致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细心选择)

(3)你们宠爱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

以……”说说。

3、学习最终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与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

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宠爱的句子与段落多读几遍。

四、稳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假设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种子

种子饱满小姑娘凝视

乌亮忠诚

光泽专注

2.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

3、联络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与儿童是那么生气勃勃,

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与儿童是那么生气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打算:光盘、挂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进程:

一、导入提醒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

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

章。

2、板书课题:22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

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与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

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

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3、学生质疑。

联络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索:作者的巡游路途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

者行踪的词语。

2、沟通画出的词语。

颐与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3、安作者巡游路途,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与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与湖边看到很多儿童在热喧闹

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

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知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

行”,是恒久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答复。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

多?

根据答复板书:颐与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如今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

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沟通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与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

地从颐与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

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当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

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方什

么?“小天使”比方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答复。

6、老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很多儿童在热喧闹闹地赶春。

我们应当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根据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沟通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当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

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多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

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与一群一群的孩子

撞个满怀,他们匆忙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忙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接着找寻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

里?

2、指名答复: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

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

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

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

方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沟通。

5、老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老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挚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觉察?

10、齐读第四段。

(1)进展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恒久不会找不到

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变更情愿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

找到春天?

12、学生探讨沟通。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板书: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与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儿童到处总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3、钓鱼的启示

学习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细致体会“我”的心理变更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化,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

标准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确定要“我”把钓到的妒鱼放回湖里的

缘由。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更过程,培育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讨法、朗读法等。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

有什么要求。

2.今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描绘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状况:生字字词,标自然段。

2.理解重点词语:恳求、不容争论、诱惑、告诫、选择等词语。

3.检查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4.通读全文,思索课文大意。

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老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

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

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

问。

初读理解

1.“启示”的意思是: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

简洁的是与非的问题,理论起来却很难。”)

3.在我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启示。

复习生词

1.认读生字、词语: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当心翼翼、操纵、

鱼腮、皎洁的月光、嘴唇、懊丧、诱惑、告诫、理论、选择、翕动。

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与平常一样我与父亲来到了旁边湖中的小

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

的回忆与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①“我”好不简洁钓到了一条迷人的大妒鱼:

②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妒鱼的来之不易与迷人。

③整读第三自然段。

2.多诱惑人的鱼呀!我与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不久父亲却

让我把这条鲂鱼放回湖里去。

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说这是为什么?

3.读5至8自然段,思索:11岁的我好不简洁钓着了一条美丽的

大鲂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设你就是文中的“父亲”与“我”,

请你们探讨探讨“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说出自己

的理由请联络上下文,与四周的同学合作、探讨!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更过程。

4.四周到处都是静静静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妒鱼还有两个小时的

时候钓到这条妒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论的声音中,我恋恋不舍地把

鱼放回到湖中。

对读第3.9段,比照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与放鱼时的不舍。

5.转瞬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懊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

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①出示:“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

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妒鱼相像的

诱惑人的‘鱼

②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妒鱼相像的诱惑人的“鱼”原委指的是什

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鲸鱼只是个简洁的对与

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是那样的困难!

③齐读“道德只是个简洁的是与非的问题,理论起来却很难。”

板书设计:

钓鱼

钓鱼——放鱼----启示

4爷爷的芦笛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13自然段。

3、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络课文内容理解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牢固”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课文经风雨、见世面,承受实际熬炼,对一个孩子安康成长

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探讨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时间:第二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启发谈话

二、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三、检查初读状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2、指名说说新词的意思。翱翔、宛转、温润、驱除。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2、指名说分段状况与段意。

一(1):写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美妙回忆。

二(2—6):写强强在小闸屋里过夜,狂风巨浪攻击了小闸屋。

三(11~~13):写强强经受了考验,懂得了爷爷说的“海边的

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牢固。

3、分段朗读课文。

4、试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复习检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精读第一、二段

1、自由读这两段,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说不懂的句子。通过朗读,互相启发解决疑难。

4、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价。

(3)听录音轻声跟读。

过渡:看到了海边美丽的风光,听到了爷爷噫亮的笛音,有一种

轻松开心的心情,这是否就是强强此行的收获呢?

六、精读第三、四段

1、自由轻声读这两段,想一想:“放心吧,爷爷,我不怕”与“悠

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惊躯干得一尘不染”这两句话分别出如今什么地

方?这样写,是不是前后冲突?

2、指名说。

3、默读这两段,用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用“一

一”画出能表现强强心情的句子。

4、指名读有关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读一读你所宠爱的描写自然环境与人物心理的句子。

二、接着精读第三、四段

1、默读课文,画出你仍旧不懂的语句。

2、指名说。

3、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指导背诵。

三、有感请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背诵第7~~13自然段。

板书:

4*爷爷的芦笛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长不牢固

(只有经受风雨,承受熬炼,才能安康成长。)

语文百花园一

教材分析:

本百花园支配了“词语真好玩”、“读词语、说词语”“读句子,

说说体会到了什么”“积少成多”、“阅读平台”“指南针”“能说活道”

“笔下生辉”等训练。

教学目的:

1、可以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3、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晰地说一段话。

4、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

清晰。

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晰地说一段话。

教学难点:

1、把句子写具体。

2、可以有依次的、语言具体的围绕主题写一件事。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探讨法、练习法等。

课时支配:3课时

教学时间:第二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训练本百花园支配了“词语真好玩”、“读词语、说词语”“读句

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积少成多”。

教学过程:

一、导入:录像短片《小明学语文》

导语:小明今年上四年级,他特殊宠爱积累词语,可是由于

方法不正确,积累起来特别费事,你们能帮帮他吗?

—>、出不词语

瞧看瞅扫视盯着

讲说商议告知劝说

落落大方窃窃私语源源不断

1、找寻规律:

(1)从词语的意思来归类记忆。

(2)从词语的构造来分类记。

2、夺红旗: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

3、比一比,谁的词语多?照样子再说几个。

三、相识AABC的词语

(1)自由轻声朗读词语。

落落大方窃窃私语滔滔不绝

源源不断活敏捷现翩翩起舞

(2)你觉察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

(3)口头说词,必需用上AABC式。

四、将句子补充完好

(1)学生同桌互相朗读课文中的句子。

(2)你留意到了画线的局部了吗?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五、读读背背

(1)出示文中《四时田园杂兴》

(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3)全班齐背诵。

六、作业:

学习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语。

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训练“阅读平台”、“能说会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口头说AABC的词语。

(2)指名背诵《四时田园杂兴》

二、阅读平台一一《葡萄叶的梦》

1、指名分段朗读诗歌《葡萄叶的梦〉〉,要求读得通顺、连接。

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只要围绕“葡萄叶的梦”进展讲解都可

以)

3、那么,葡萄也得梦是什么呢?

4、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由来。

5、知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要读出对葡萄叶宠爱的情感。

6、全班一起朗读这首儿童诗歌。

三、能说会道――一话说寒假生活。

1、老师读题题目的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3、出示根本要求:

(1)让我们在小组里沟通,共同共享那美妙的时间。

(2)在小组合作的根底上,各组推选一个代表,向全班转述

组内每个人发言中最精彩的内容。

(3)看那个组的代表说得好,大家评一评。

(4)各个小组派代表进展发言,各个小组进展评价:是否讲

得清晰明了,是否语句通顺,是否到达本次练习的要求。

四、写一写:寒假里的见闻或寒假里发生的一件事

五、学生作文,老师巡察指导

六、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

5、古诗三首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

物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

侯、隔”等7个字。

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

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与作者表达的思

想感情。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时间:第3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寒食》《泊船瓜州加

2、边读边看插图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

的景物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

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

长安城什么样?

二、学习《寒食》一诗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导学习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

(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

春城/无处/不/飞花

(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

释)

(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

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

5、指导朗读

(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假设你

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6、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泊船瓜州》

1、回忆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

3、汇报沟通

4、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单独一人在外漂泊,

心里会怎样想?(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

5、背诵

四、小结

今日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五、布置作业

背诵《泊船瓜州》、《寒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与作者表达的思

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明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沟通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出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

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绘)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

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6、桂林山水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美丽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

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法特点

先整体后局部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局

部深究,逐层浸透”,最终“再现整体,深化中心”。.采纳先扶后放,

扶放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视察与表达的方法。

教具打算: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时间:第3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与作者一起荡舟漓江,

欣赏桂林山水。

(三)欣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视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

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静”“清”“绿”。)

3.体会最终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宠爱

之情

留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欣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视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表达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

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奇”“秀险”)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宠爱

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险氨。)

(五)我们欣赏了漓江的水,欣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

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络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

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起伏的画卷,真

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起伏的画卷”与“舟行碧波上,人在

画中游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沉醉的感

情。

(六)朗读全文

(七)作业

1.朗读课文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思索以下问题,然后探讨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有什么关系?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围着这样的水,这

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

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四)指导背诵

1.在理解句与句关系的根底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

背诵。

2.在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与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根底

上,练习背诵全文。

(五)完成“思索•练习3”抄写句子,留意分号的用法

(六)全班背诵课文

(七)作业

1.背诵课文

2.抄写字词

7、走进丽江

教学目的:

1、体会丽江的“奇妙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3、相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与丽江奇妙的自然景

观。

教学难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第四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相识11个生字。

2、初步体会丽江的“奇妙而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美丽的漓江画面),今日我们一起去巡游美丽的漓江。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宏伟城镇纯朴下旬纺织

百货绵延闪耀昂然挺立

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

4、自己读课文(思索:课文写了哪些丽江的景点?)

5、指名说

三、练习朗读

1、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组互读。

3、小组内沟通,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美丽的词句。

2、搜集有关丽江的图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体会丽江的“奇妙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学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地图)。

导语:今日我们一起走进位于滇西北高原之上的漓江古城。

二、深化学习课文

1、读全文,说说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思索:

我们都到达了哪些地方?

板书:地点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3、自读自悟。

(1)自由读,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奇妙而美丽)

(2)默读课文。把表达丽江奇妙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

(3)练习朗读。

4、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

(1)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

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奇妙而美丽。

(2)带着赞许的感情读。

第五、六自然段:

(1)想象读。

(2)集体沟通,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3)出示图片,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说什么

5、提醒中心:文中的最终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五彩池

教学要求:

1、学习本文,理解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与其产生的缘

由,培育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与审美实力。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积累描写五彩池形态与颜色的词语。

3、在理解课文的根底上,做到:

(1)说说五彩池有些什么特点。

(2)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教学难点:理解五彩池水的“奇异”之处。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探讨法等。

教学时间:第4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8、五彩池

2、齐读课题。本文是一篇游记。

3、看到这个题目,小挚友确定觉得很簇新吧?

这个五彩池在四川省的藏龙山上,那里的风光既奇异又美丽,下

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五彩池的美景。

二、熟读课文

(一)读通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给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状况。请个别同学分节读课文,留意“一亩”与“漫

山遍野”两词的读音。

3、谈初读感受。

(1)五彩池给去巡游的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呢?同学们能不能用

一个词来说一说?(奇异、美)

(2)这儿的“异”什么意思?(特殊)

(二)熟读课文

1、再读课文。思索:课文从哪两方面来反映五彩池的奇异与美

的呢?如何给课文分段呢?分小组探讨

2、指名1人读第1节,1人读2、3节,1人读第4节,沟通

问题。

理清构造:

课文从“池”与“水”两方面介绍五彩池的奇异与美,这两方面

分别对应课文的第2、3小节。按总分总构造可把课文分成三段。第

一段:第1节;第二段:第2、3节;第三段:第4节。

三、精读课文

(一)提出打破口,重点分析第二节,自读,分小组探讨。

1、这节共有几句,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作者是怎样吧“大大小小、形态各异”写具体的?探讨,归

纳。

板书:大大小小形态各异

(先总后分,列举具体数字,比照,比方)

3、默读课文,摘录描写五彩池形态的词语。

4、自读第二节,指名读,体会五彩池景象的奇异。

(二)自学第三节

1、第二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形态,第三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什

么呢?

2、默读,找出五彩池的颜色有些什么特点?

板书:艳丽多彩变化奇妙

3、分小组探讨这节怎么把五彩池的特点写具体的?指名说。

造成五彩池艳丽多彩,变化奇妙的缘由是什么?读句。

(比方,颜色丰富,各不一样: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

4、读课文第二段,归纳段意(摘词连句法)

(三)略读一三段

1、自读第1、3段,归纳段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2、齐读1、3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我们学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与其产生的缘由后,

你有什么感想?

(培育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与审美实力。)

齐读最终一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8*、五彩池(游记)

(池)

大大小小、形态各异:像葫芦像镰刀

像脸盆犹如盛开的莲

(水)

艳丽多彩、变化奇妙:红、黄、绿、白、紫、蓝

咖啡色、淡黄色

湖蓝色、翠绿色

颜色(美)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的:

1、可以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3、可以清晰、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晰。

4、根据事情开展的依次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

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1、分类积累词语。

2、可以清晰、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晰。

教学难点:

1、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2、可以根据事情开展的依次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

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探讨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时间:第4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训练1-4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同学们,今日老师带着大家去一个地方,看这是

学问花园,你们想去看看那里有什么吗?学问花园有很多的地方可

玩,但是只有答对问题过关才可以往下走。

—>、出不词语

姐妹花园

来到姐妹花园你会觉察有很多词语就像姐妹一样有相像之

处。

1、找姐妹

想一想,下面哪些字可以与以上的字音搭配组成词语,试

着把这些词语写下来。

()蝶()水

()驶衣()

山()()才炼()

()色()布()碑

2、(出示一株大花,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有一个词语)在姐妹花

园里,有一株特殊的花,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有一个词语,想想这些词

有什么特点,试着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词与这些词差不多。

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变万化千姿百态

千差万别千丝万缕千真万确千姿百态

三、丰收园

来到这个园子你们确定能猜到,这里会有很多学问等着你来

收获。

出示:百花图

谁先背下来,百花园的花就会为你开放一次,看谁背得快。

出示古诗、诗歌

同学们背诵得很快,百花园不仅为你们开了花,看还有很多

硕果等着你们拿.看看这些诗歌中有哪些你宠爱的词语,把它写在卡

片上的小花篮里。

四、妙语堂(练习句、段、篇)

介绍:在百花园里我们有很多收获,妙语堂里更是妙语连

珠,我们将在这里有什么觉察呢?还是进去看看吧!

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学习,校园里有你宠爱的地方吗?是

什么样的?你心目中的学校是什么样?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练习说

小组举荐说

五、小结

今日我们在学问花园中畅游了一番,盼望同学们以后能在学

问的海洋中,有更多的收获。

六、作业:把你们今日说的写在本上。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一一我心中的校园风景线

笔下生辉一描写心中的校园风景线或将来的学校。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背诵《渔歌子》

二、能说会道一一我心中的校园风景线

1、老师读题目要求。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学生自己的照片并先在小组内进展归类,分组,推选动身

言代表。

4、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

一、笔下生辉—描写心中的校园风景线或将来的校园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索: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应思索状况。

3、幻灯出示要求:

(1)想一想:怎样把校园美丽的地方写具体呢?。

(2)怎样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展探讨。

二、总结

三、学生写作文,老师随堂指导

四、作业

1、完成习作

2、小组内沟通自己的习作。

3、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

9、卫星比武

教学目的:

1、相识“拐、循”等8个生字,会写“培、训”等10个生字。

2、理解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

么特点与功能。

3、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

4、教化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重难点:

⑴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⑵理解五种卫星的特点与功能。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讨法等.

教学时间:第5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卫星图片。你宠爱他们吗?能不能说说你宠爱

的缘由。

(2)老师出示卫星课件,学生视察卫星。

(3)板书课题。卫星比武

(4)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子。

2、提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读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词。

(3)课文主要是些什么事情?

(4)你读懂了什么?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学习状况

(1)指名分段朗读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状况.

(3)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4)指名认读生字.

(5)出示文中词语.

(6)学生认读生字

(7)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爱好的句子,并在句

子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8)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什么

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

资源卫星等各种各样卫星的特点与作用,告知我们在今科学技术革命

的浪潮里,各种卫星各显神通,为人类做出了人类宏大的奉献.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探讨: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小组在小组内先互相沟通,进展改良。并举荐代表打算发言。

3、各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给课文分段。

五、小结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回去后通过各种渠道,理解卫星的构造、作用。

六、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情境导入

三、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学生评价朗读状况。

3、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4、反应学习状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四、学习课文

1、默读全文,思索:你从文中知道了哪几种卫星?卫星的什么学

问?

2、学生沟通汇报,你最感爱好的是介绍卫星的什么学问?(样子、

用处)

3、自由朗读你宠爱的局部,想想: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初步沟通。小组成员互相讲解并描绘在自己宠爱这局部学问中,

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5、评议充分。小组成员互相确定意见,并补充自己的意见。

6、师生沟通,通过读议学习并结合实际体会拟人等说明方法。

五、探究学习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关于其他卫星,你有什么问题吗?

2、鼓励评价,上网查寻资料。

六、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谈谈你今后在爱护动植物方面要怎样做?

七、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搜集有关卫星的资料与图片。

板书设计:

卫星比武

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

各显神通奉献宏大

10、巴斯德折服狂犬病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化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

的崇高品质。

2.理解巴斯德折服狂犬病的缘由与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

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3.相识9个字,会写13个字。理解带有生字的词语。

教学重点

1.品位、感悟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

家崇高的责任感。

2.理解课文的构造,学习按时间依次叙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体会巴斯德折服狂犬病过程中的情感变更,感受他崇高

的品质。

2.“搏”的右上最终一笔是横折,不是横着钩;区分“搏”与“博”

3.理解课文按时间先后依次叙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时间:第5周

教学打算

1.巴斯德的有关介绍资料

2.课件

3.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相识并学习生字,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打算: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巴斯德与狂犬病的资料。

二)谈话引入、理解巴斯德与狂犬病、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今日我们要相识一位著名世界的人物,他就是—

2.板书课题:巴斯德

3.课件出示链接资料:

4.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也简洁地介绍了巴斯德。翻开书,齐读课

文第一自然段。

6.今日我们要学的内容主要介绍巴斯德的什么事?

7.板书:折服狂犬病

8.齐读课题:

9.理解:折服

1。、引导质疑:你对题目中的哪个词最感爱好?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适当的方法相识生字、理解词语。

2.检查生字认读状况:

(1)指名分局部朗读课文,正音。

(2)板书字音不精确的字的音节:如:潜、孜、靡……、

(3)课件出示会认字:齐读正音。

3.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质疑、解疑、指导书写。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实力,运用已有的学问、实力解

决生字、新词的学习,老师点拨、辅导重点、难点问题。]

(2)重点指导“博”、区分“博”与“搏”

课件出示:“博”的笔顺,通过重点笔画变色强调有上边的“横

折”不要写成“横折钩”。

课件演示:“残”右上两笔横稍斜,不是撇。

课件出示:“博”与“搏”的组词练习,进展比拟。

(3)书写生字。

(4)布置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研读课文,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词卡片(或课件出示)

(二)整体感知,理解“折服”

1.自由读课文,接着思索课题中“折服”一词说明什么?

2.沟通相识。

3.理清文章写作依次:课文按什么依次叙述巴斯德折服狂犬病的

经过的?

4.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5.小结:课文根据时间依次讲解并描绘了巴斯德折服狂犬病的经

过。

(三)研读课文2、3自然段:

1.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理解到了什么?(狂犬病很可怕)

2.指导学生朗读出狂犬病的可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旦”“数日之内便会死亡”、“极为罕

见”、“多数人”、"谈'犬‘色变"。

(2)学生互相评读。

[引导学生正确互相评价,引导学生擅长觉察、确定别人优点,好

心提出意见。重视人文素养的进步。]

3.引导学生体会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病疫苗的困难与是否适用于人

体的疑虑,并读出感情。

(1)自由读,感悟巴斯德的情感变更。

(2)指名比照读,引导学生听读、评议:他们读得是否一样?你

听出怎样的感情?

(3)你想怎样读?

[敬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培育学生细致倾听、思索的习惯。]

(4)再评议、朗读过程中理解“五年”、“孜孜不倦”、“最终”,感

受折服狂犬病的困难;同时体会巴斯德为疫苗能否运用于人体的焦

虑、怀疑,理解其崇高的责任心。

4.小结:巴斯德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经过艰辛的努力,最终

在折服狂犬病的道路迈出了胜利的一步,但是剧烈的责任感却是他对

如何驱除狂犬病对人体的危害而忧虑担忧。接着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使

他最终折服了狂犬病?我们接着看课文。

(四)研读课文4—12自然段

1.整体感知:自由读4—12自然段。

思索:这局部内容讲解并描绘的是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情经

过中你感受到巴斯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2.研读感受: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默读课文,划出表示巴斯德情感的语句

(2)反复品读感悟:从这些情感变更你中体会到什么?

(3)怎样读好这些语句?

3.小组沟通自己的感受。

(1)代表汇报本组对某一语句的理解。

(2)实行自己宠爱的方式朗读相关语句。

(3)其他组评议、补充。

4.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五)总结:

出示名言与补充资料:

“告知你使我到达目的的奇异吧,我的唯一力气就是我的坚持精

神。”一一巴斯德

(六)布置作业:接着查找、搜集有关巴斯德的资料,有关动物

病毒对人体的危害与预防把方法。

[引导学生进展语文理论活动,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稳固复习、沟通资料,写出防病措施。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新词:

1.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

(二)归纳文章构造:

1.回忆文章写作依次。

2.完成课后49页练习。

(1)自己完成。

(2)反应定正。

(三)沟通相关资料:

1.小组沟通。

2.个人展示。

(四)汇报理解到的防治动物病毒传染的措施。

(五)积累词语

1.填写词语花篮。

2.沟通自己欣赏的词语。

3.抄写词语。

(六)听写词语,反应、订正。

板书设计:

10.巴斯德折服狂犬病

科学探讨孜孜不倦极度忧虑

挽救孩子惊魂不定惊心动魄力倦神疲

折服狂犬病

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教化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环境。

2.接着练习末读课文,理解内容。弄清文章的构造,说说各局部

的联络,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3.相识8个生字,会写11个字。

4.学惯用“并且”造句。

教学重点:

1.理解调查报告的写法。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1.理解报告文学各局部间的联络,

2.“宜”、“订”的字音驾驭与“圾”、“贸”、“摊”的自行驾驭。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时间:第6周

教学打算:字词卡片、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什么是调

查报告。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

1.老师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3.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课文的体裁是调查报告、内

容是关于小树死因的。)

4.引入:什么是调查报告呢?

二.默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调查报告的构造,学习生字。

1.学生默读课文,把不相识的字认会。

2.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分为几局部。

3.指名局部朗读课文,正音。

4.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步量法、人为、订立、国槐、枯萎、集

贸市场、相宜、垃圾、树坑、罚等

5.理清文章构造:

6.小组合作自学生字。

7.小组间互相检查识字效果,实行点将提问(板书)的方法稳固识

字。

四、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各局部构造依次的支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下面我们复

习一下:

(二)复习生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重点稳固易错字:贸、罚、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