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四篇
二班级上册《观测物体》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角度观测同一个物体,体验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通过观测各种物体,援助同学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体外形不同,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培育同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预备:
小象的玩具模型,图涂有不同颜色的长方形盒子,杯子,三张抽象的杯子图片
同学自备一个小玩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家在暑假的时候有没有去旅游呢,说一说你去过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时候,我们的三位小伙伴,毛毛,调皮,奇奇也去旅行了。他们来到了印度。印度最出名的动物呢,是大象。这一天他们也看到了一头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说:“我看到一扇门上挂着一条尾巴。”
调皮说:“我发觉一堵墙上有一只耳朵。”
奇奇兴奋的说:“我看到了一头可爱的大象两只呼扇唿扇的耳朵,还有长长的鼻子。”
为什么同样一头大象,三个小伙伴看到的确是完全不同的画面呢?
生答:由于观测的角度不同,他们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个物体,需要全面观测这个物体,学会观测物体。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观测物体吧。〔板书课题:观测物体〕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长方形盒子〕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个盒子,它是什么外形的呢?
生答:长方体
大家认真观测这个长方体,它的每个面的颜色是一样的吗?〔转动长方体〕它有哪几种颜色呢?
〔板书:黄、红、白、绿、蓝、黑〕
老师手拿盒子,分别提问距离相差很远的小伙伴,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几种颜色?
〔板书几个小伙伴的答案,并按种类多少将其归类〕
〔老师手指黑板上的答案〕为什么有的小伙伴看到的是三种颜色,而有的'小伙伴看到的却是两种甚至只有一种呢?
生答:观测角度不同
那大家认真想想:我们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几种颜色呢?
生答;3种
那只看到一种颜色或者两种颜色的小伙伴要怎样才能看到三种颜色呢?
生答:转动长方体,或转变观测角度
3、现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来亲身体验观测的乐趣吧。
要求:四人一组,分别从不同角度观测同一个玩具,告知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部分,并且思索:从不同角度看到的部分相同吗?
〔老师巡察,指导同学观测物体〕
刚才我们已经观测了自己的玩具,谁能告知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对集体发问,在观测的过程中,你有没有转动自己的玩具观测呢?通过转动玩具,你又发觉了什么?
老师总结,板书:观测的角度不同,观测结果不同〔齐读〕
小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猜猜它是什么自由争论30秒,对于这四幅图,你的谜底是什么呢?
其实,这四幅图是同一个物体。有的同学可能就迷惑了,同一个物体怎么会有四幅不一样的图呢?〔观测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向想,这个谜底是什么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吗?〔出示杯子〕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究竟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个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图呢?第二幅第三幅还有第四幅呢?
三、练习巩固〔课本67页〕
1、军事博物馆进行恐龙展,小亮、小明、小红都来看恐龙。那你知道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老师巡察,然后集体订正〕
2、现在不把书垒起来,你会做第2题吗?试一试吧。
四、总结
通过观测长方体,自己的玩具,还有猜谜游戏,你有什么收获?
二班级上册《观测物体》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同学能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观测到的简约物体的外形,让同学知道从不同方向观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外形可能不一样。
2、使同学感受对称美、渗透美育。
教学重点:
培育同学的空间想象技能。
学法指导:
同学活动与老师指导相结合
教具学具:
每人预备一面小镜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说一说本单元学习了那些知识?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分层练习
1、练习十六1题。
〔1〕同学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知道了什么?
2、练习十六第2题。
判断下面三幅图分别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练习十六第3题。
让同学从不同角度观测数学书,分别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然后再书上连线。
4、练习十六第4题。
观测老师预备的.图片,分别看看是在哪个位置拍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5、练习十五第5题。
〔1〕同学独立完成。
〔2〕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三、课堂总结
通过做练习你学到了什么?
从不同方向观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外形可能不一样。
以后再观测物体的时候,要多从几个方向看一看。
四、课堂检测
再往桌面上摆一个立方体,让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看到的外形与上次一样吗?假如不一样,请说出看到的详细外形?
〔2〕分别把你所看到的外形画下来老师逐个检查。
二班级上册《观测物体》教案篇3
设计说明
1.观测体验,积累阅历。
同学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积累阅历,逐步培育和进展的。为了让同学初步体会到从不同的方向观测立体图形,所观测到的外形可能是不同的,教学设计以观测活动为基础,让同学多次观测立体图形,逐步积累阅历,使同学的思维从平面转换到立体。
2.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假如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同学必定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制造了大量的条件,让同学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培育了同学观测立体图形的技能,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同学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课前预备
老师预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同学预备假设干个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们知道拍的是谁吗?(在屏幕上依次播放两张分别从前、后拍摄的照片,让同学进行辨别)
生:老师。
师:你们是怎么认出是老师的呢?
师:为何同一个人照片却不同呢?
设计意图:从同学熟识的人物——“老师”引入,设疑“为何同一个人,照片却不同”,引起同学的思索和争论,从而对上节课的旧知进行奇妙的复习。让同学深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测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外形可能是不同的”的道理。
⊙实践观测,合作探究
1.教学教材69页例2。
(1)观测长方体。
师:拿出老师为大家预备好的长方体,放在桌子上的中间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上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进行观测。
①组织同学进行观测,小组内沟通:说说你是从哪个方向观测的,观测到的是什么外形,并画出来。
②组织同学展示图画并汇报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观测到的。(同学分别从上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测长方体)
③同学交换方向进行观测,再次沟通,建立表象。
(2)观测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用同样的方法观测一下正方体、圆柱和球,在小组内沟通后把观测的结果告知大家。
生1:我们小组从正方体的不同方向观测到的外形都是正方形。
生2:圆柱从上、下两个面观测到的是圆,从正面和侧面观测到的都是长方形。
生3:球无论从哪个方向观测,观测到的都是圆。
(组织同学沟通、总结)
师:通过从不同的方向观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你们发觉了什么?
(各组沟通后,同学汇报,相互补充)
师小结:由此看来,上一节课的结论,同样适用于今日的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测同一物体,看到的外形可能是不同的。
2.教学教材69页例3。
师: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小组争论、沟通后,汇报)
生1:可能是正方体,由于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生2:可能是长方体,由于非常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说得很对,仅仅有一个面是正方形,我们不能确定它到底是什么立体图形,只能推断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引导同学从不同的'方向观测立体图形,通过观测和沟通,强化从不同的方向观测到的外形的特征,援助同学建立表象,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测同一物体,看到的外形可能是不同的。
⊙巩固练习
师: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外形是圆,请大家想一想,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假如从正面看到的外形是长方形,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同学分组合作完成,代表汇报,集体订正。
⊙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观测同一物体,看到的外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布置作业
教材71页5题。
板书设计
观测物体(立体)
二班级上册《观测物体》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观测物体,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同学通过实际的观测、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测物体所看到的外形是不一样的,并学会依据看到的外形正确地判断观测者的位置。
2、使同学在观测物体的过程中进展初步的.空间观念,进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培育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辨别简约物体从不同角度观测到的外形,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测物体所看到的外形可能不同。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1、分别出示教室前、后两张照片。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一张呢?为什么拍出来的两张照片不一样呢?
请认真观测两张照片,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由于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
2、揭题:今日我们就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测物体。
〔板书:观测物体〕
二、游戏活动,加深体验。
1、游戏:画图形。
方法:以四人为一组,分别围坐在桌子的四周,在桌子的中间放一个水壶,每人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
同学自己活动,沟通所画图形,并换位观测、体验。
小结:由于观测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外形可能不一样。
2、游戏:找图片。
方法:组长转动水壶,使把手正对着一个小伙伴,每人依据自己看到的找出一幅画,组长再转动水壶,重新查找,过程同上。
3、游戏:找位置。
方法:请组长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打乱顺次,然后给组里的每一个小伙伴发一张,同学依据自己手里的图片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师生互动,进行相应的评价。
三、实践巩固,提升技能。
1、连一连:课本第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油胶水:UV胶水项目建议书
- 消防宣传活动总结15篇
- 车间维修过程管理信息系统测试计划
- 2025年贵金属压延加工材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基因工程亚单元疫苗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防雾涂料合作协议书
- 教育心理学指导下的教学方案设计
- 教育技术如何重塑商业未来
-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25届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心理辅导与教育心理学的融合实践
- 代数的魅力与技巧
- 重症肺炎个案护理查房
- 最全海外常驻和出差补助管理规定
- 某白酒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 侵占罪起诉状范本
-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
- 工程材料耗用(核算)表
- 贵州飞赛贸易有限公司6万吨年残阳极碳块加工项目环评报告
- 普通螺栓理论重量表
- 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通知(模板)
- 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调频与电视广播组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