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历史组【课标要求】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2)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采用阶级分析法分析洋务运动。(3)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开展辩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和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状况。能力目标:学会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民族企业家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重点归纳】一条线索:农民“惧”变;政府“应”变;民企“顺”变。四种经济: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贯彻理念:爱国主义教育,对当前国家发展的自豪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PPT幻灯片展示现代国家兴建的超级工程,来体现国家工业的强大。让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从中体会到民族自豪感。再展示中国工业起步时的场景,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二者之间虽有天壤之别,但在当时工业的起步已经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它沿着小农经济的裂缝使劲扎根。我们不禁要问,小农经济的裂缝从何而来?清政府作为封建政府怎么会允许兴办工业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一下第九课。学习新课:让学生先浏览课本,将本课知识归纳为三个模块,即:变动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变动二:洋务企业开始出现变动三: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我给这三部分起了另外的标题,农民“惧”变;政府“应”变;民企“顺”变。首先,我们来看变动一。那请问大家,农民为什么会害怕经济结构的变动呢?变动一:农民“惧”变先让我们来看一则短片来了解一下三位中国农妇的惆怅。(播放录制好的三个学生的表演视频)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及数据图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请问导致三位农妇惆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说出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表现有哪些?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外商企业(外国资本)出现(课上补充)19世纪40年代外商在中国开办的企业简表时间地点国籍企业名称1843香港英阿白丁船坞1843上海英墨海书馆1845广州英柯拜船坞1845宁波美美华书院1846广州美丹麦岛船坞阅读材料:

当自然经济的一部分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破产的时候,总会有一批生产者被抛出生产之外,成为多余的人。……自然经济终究因此而逐步走向分解,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那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对近代工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变动二:政府“应”变“中国可无李鸿章,不可无唐廷枢”——李鸿章由此,引出洋务运动。展示洋务运动的概念:洋务:指诸如外事交涉、订立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观看影片,进一步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并让学生回答问题。洋务运动中的“一、二、三、四”,一个口号;两类企业;三支海军;四大活动。【合作探究】通过中日两国学习结果的比较,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材料:梁启超《变法通议》记述:同治初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预言:“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根据材料回答:(1)俾斯麦预言“三十年后”的强弱之分在哪一个历史事件中得到体现?结果如何?(2)从俾斯麦的介绍来看,当时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得出什么认识?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材料一: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企业,一为“分洋商之利”,以保护利权,并获得饷源;减少对外国依赖。……培养人才与工业企业和新式海军等事业的需要相适应。……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新式教育(新学)、新式军队(满清新军)、新思想(共和)、铁路、重工业(矿山铁厂)等影响后世的成果。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离。——《洋务运动史》材料二: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在中国,很多事情老百姓是仿效为官者…….洋务运动的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洋务运动有何重要影响?变动三:民企“顺”变通过总结前两个变动的影响,导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1845年第一个外洋船坞1845年第一个外洋船坞破产农民进入城市自然经济逐渐解体¡ª客观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投资办厂官员打头商人紧跟地主尝试1845年第一个外洋船坞1845年第一个外洋船坞1845年第一个外洋船坞高额利润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洋务派引进大机器生产材料1:华裔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接近上海六家丝厂资本的总和。材料2: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贻牟机器磨坊贻牟机器磨坊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近代民族工业的结构和分布有什么特点?通过材料和图示进一步展示民族资本主义所处的环境。本国封建势力本国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想一想:造成民族企业夹缝中求生存艰难处境的根源是什么?引导学生解决以上问题内容。【思想升华】在当时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仍有一批心系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爱国企业家想通过兴办实业的方式拯救祖国。他们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吗?【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完成对本课知识体系的构建。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内忧外患洋务运动自然经济解体外商企业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近代教育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刺激诱导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客观条件回归现实:在今天我们国家更是加快了民族工业前进的步伐,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再通过一则短片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放映“国家品牌计划”视频)近现代化的大潮汹涌澎湃,我们唯有顺势而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前国家主席胡锦涛也曾谈到,“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快发展,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潮流。”最后,让我们共同为中华经济的腾飞助力加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但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通过初中的学习,高一学生对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仅仅是对事件内容过程等比较熟悉,对于事件的原因,评价影响等思考探究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运用图示法,讨论法,情景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本课中如自然经济解体原因等问题。效果分析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如:(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通过学习也让学生掌握以下的能力,(1)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设置情景模式,再现情景。(2)用图文资料,创设情境,采用阶级分析法分析洋务运动。(3)设置问题,课堂讨论,开展辩论。让学生们通过学习本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在了解以下相关知识,如:(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后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教材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第一课,在结构上,它上承《工业革命》,下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并与必修一的《鸦片战争》相连,在内容上主要分析的是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侵华给中国经济结构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变动,这种变动体现在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三个方面。本课分三个部分分别对其进行了阐述。三个内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的开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学习本课内容,对于全面把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局面以及由经济变化带来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的变化有着巨大的帮助。巩固训练:1、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B.松太地区棉纺织水平下降C.手工棉纺织品当时需求量下降D.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冲击2、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中国封建经济的分解加快,这种“分解”主要是指A.封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进一步分离并日益商品化B.小农经济为多种经济成分所取代C.资本主义经济向农村渗透D.自然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3、一般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A.以“自强”、“求富”为目的B.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C.开始采用机器生产,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D.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解体4、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均昌机器厂造的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出现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外国的大力支持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均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落实教学目标要求为最终目的,课堂教学过程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任务。本课设计的成功之处是教学过程中设计大量材料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来得出结论或印证结论,学生理解问题更加直观,从而避免了单一的、说教式的弊病,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本节的课堂教学过程,也有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的历史课堂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基本是:学生按座位前后组合,4人或6人一组,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后,前面的学生转过来与后面的学生讨论。本课对这一环节的处理亦是采用这种方式。主要的困惑是:分组讨论就表示合作、探究了吗?问题有没有被探究?因为观察到的大都是只有优生在唱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