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人教选择性课后习题第六单元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_第1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人教选择性课后习题第六单元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_第2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人教选择性课后习题第六单元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_第3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人教选择性课后习题第六单元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_第4页
新教材高中历史人教选择性课后习题第六单元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后篇巩固提升1.2002年,颐和园实施大规模维修。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风貌,北京市政府增加数亿元人民币投资,将颐和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这体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是()A.真实性 B.完整性C.科学性 D.慎重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风貌”“将颐和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可知将地上架设高压线改为地下铺设电缆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不被破坏,故B项正确。电缆线的铺设并没有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故A项错误;科学性和慎重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D两项排除。2.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突出的普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因此,我们对于世界遗产应()A.全力开发,推向市场B.严格保护,封闭保存C.充分利用,适度保护D.充分保护,适度利用答案D解析《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对于世界遗产要适度开发,不要进行过度修复,故D项正确。“全力开发,推向市场”显然不符合适度开发原则,故A项错误;世界遗产也不能封闭保存,这样就失去了文化的价值,故B项错误;“充分利用”说法错误,应该是适度利用,故C项错误。3.泰山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佛教、道教、封禅以及世代歌咏、吟咏文化的同为一体。对泰山的封禅祭祀包括酝酿、登天和抵达仙境三个阶段。这突出了文化遗产()A.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B.范围上的完整性C.内容上的丰富性D.影响上的广泛性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泰山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佛教、道教、封禅以及世代歌咏、吟咏文化的同为一体……封禅祭祀包括酝酿、登天和抵达仙境三个阶段”可知,这体现了泰山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化遗产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不是范围上的完整性,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文化遗产内容上的丰富性,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文化遗产的影响,D项错误。4.《世界遗产公约》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下,各国签订的重要文件。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有()①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②各缔约国必要时可利用国际援助和合作③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认定做出严格的规定④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定义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世界遗产公约》的全名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它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认定做出严格的规定,规定了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各缔约国必要时可利用国际援助和合作等内容,故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④的B、C、D三项。5.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不能体现在()A.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B.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C.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D.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有重大经济价值答案D解析D项强调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不符合“普遍价值”的文化范畴,符合题意,故选D项。文化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首先在于它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其次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的宝贵资源,还在于它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6.“如何让我们的遗产有生命地鲜活地传下去,而不是仅仅是标本和遗迹?”面对这一问题的追问,相应的措施是()A.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B.反对对这类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作任何的改动C.将导致价值丧失的世界遗产取消其世界遗产的资格D.把增加资金投入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手段答案A解析“要让我们的遗产有生命地鲜活地传下去”就必须加强保护,所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符合题意的,故A项正确。“反对作任何的改动”“取消其世界遗产的资格”的说法均过于绝对,故排除B、C两项;增加资金投入并非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手段,故排除D项。7.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A.可不具备真实性、完整性B.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C.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等信息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保持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两个基本要素,排除A项;“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不符合世界文物保护的原则,B项错误;“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错误。8.以下有关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基本要求的描述错误的是()A.文物保护单位应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B.独立存在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不需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C.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D.文物保护应当按照原址、原状保护的原则,采取相应的保护答案B解析2006年,我国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故B项符合题意。9.阿布辛拜勒神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根本原因是()A.阿布辛拜勒神庙是人们认识古埃及历史文化的教科书B.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C.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增进世界各民族互相学习的重要资料D.阿布辛拜勒神庙在人类历史上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答案D解析由于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故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故D项正确。A、C两项是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具体表现,排除;“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属于其历史文化价值的一个方面,故B项排除。10.“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在金字塔内可以长生不老B.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建筑水平的高超C.埃及文明的伟大与不朽D.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文明有过中断的经历,而金字塔却一直矗立至今,甚至可能会永远这样矗立下去。它的神秘给人一种永恒的超越了时间的感觉,所以说“世界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这凸显的是埃及文明的伟大和不朽,故选C项。11.下图是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葡萄牙贝伦塔,在大航海时代,它是航海家们的起点。对这一建筑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它是葡萄牙的骄傲,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C.它受《世界遗产公约》的保护D.它具有真实性,但不一定具备完整性答案D解析既然葡萄牙贝伦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那么它就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故选D项。既然葡萄牙贝伦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肯定就是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的,故A项排除;葡萄牙贝伦塔反映了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为新航路开辟作出的贡献,所以它是葡萄牙的骄傲,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故B项排除;既然葡萄牙贝伦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然受到《世界遗产公约》的保护,故C项排除。12.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5项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它代表了中国在5000多年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良渚古城遗址属于()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C.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 D.非物质文化遗产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其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属于文化遗产,故A项正确。自然遗产更多地是自然演化的产物,良渚古城并不具备自然遗产的属性,故排除B、C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良渚古城不属于这一分类,故排除D项。13.明朝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A.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B.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C.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D.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可得出文化的传播与交通有一定的关系,故D项正确。南宋时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故A、B两项均错误;材料体现了戏曲传播,但未体现地区间的文化交融,故C项错误。14.某同学为研究中国明清时期的文化遗产,确定了主题并收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不正确的是()主题材料A民族交融布达拉宫B徽商文化皖南古村落C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故宫D明清时期的汉民居平遥古城答案C解析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是颐和园,符合题意,故选C项。布达拉宫体现汉藏文化的融合,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皖南古村落体现的是徽商文化,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平遥古城是明清时期的汉民居,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15.埃及金字塔是世界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金字塔建造运用了坡道技术。坡道在塔的一侧,其余三个侧面分别堆起具有脚手功能的墙,以便挪动石块。工匠们先把巨石块在附近加工好,然后顺着坡道拉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随着塔的升高,坡道逐渐延长,“脚手架”也越垒越高。金字塔建成后,将坡道和高墙拆掉。材料二他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三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成功的。材料三由于大量游客的参观,尤其是一些游客出于好奇等原因,不时对金字塔进行非常规的“亲密接触”,引起专家们对金字塔保护工作的担忧。于是提出了在金字塔附近修建防护建筑有助于减少旅游对古迹的损害的建议。(1)根据材料一、二,从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角度你能提炼出哪些重要信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世界遗产的保护原则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专家们对金字塔保护工作担忧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埃及金字塔群的现实意义。参考答案(1)重要信息: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昭示着古埃及高超的技术与成就,承载着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2)保护原则:真实性原则与完整性原则。原因:旅游开发对金字塔的潜在威胁和破坏。(3)现实意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观光价值;科学研究价值。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朝中期经过革新后,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各种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材料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目前对于昆曲的拯救与保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主张昆曲应保持原生态形式,不能创新,应该把昆曲这只“折翅的蝴蝶”用政府的钱完全供养起来,颐养天年。第二种主张创新,如果昆曲不能创新,那它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死亡,应该让其丰满羽翼,回到市场上飞翔。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请你选择一种观点加以说明。(只写观点没有理由不得分)参考答案观点一:昆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首先要保持其完整性、真实性。另外,昆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