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南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故乡风土(共21分)
(一)其“景”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故乡的美景,每一眼都可谓万种风情,每一处都
是画里江山,每一种都让人流连忘返。鲁迅笔下的故乡,有月明千里的夜空,广
袤()无垠的大海,碧绿溜圆的西瓜,令人心驰神往;沈从文心中的故乡,
有白鹭在空kudmg()的稻田上优雅掠过,水车在河边悠悠然转动,石碾在
屋檐下咕噜咕噜画圈,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山明水秀、诗情画意,这都是人
们对故乡的热切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着的一种归宿。
1、阅读以上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袤()(2)kuang()
2、以上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3分)
(二)其“味”
“自古达人轻富贵,例缘乡味忆还乡”,故乡的味道,最是难忘。大家恪守传统
做法,把关切与牵挂融入食物,盛进餐盘和行囊,就把故乡带去了远方。普通的
食材,经过各地人民孜孜不倦地研究,其味道千变万化。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
的时光中和乡情、乡愁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
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人们走过千山万水,尝尽不同的食物,却总会在思
乡时念叨“还是没有故乡的好吃”。
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恪守(2)孜孜不倦
4、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关于“乡景”和“乡
味”的对联各一副,并按上下联顺序填写。(2分)
①乡间水秀见风情②灯红酒绿夜璀璨③故土山明展画卷
④邻里和睦道德崇⑤眼前佳肴惹乡愁⑥心中美味牵旧梦
(1)乡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其“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家乡的风俗,最是特别。吴伯箫提起家乡的“灯笼”,
就会想起看社戏时闹嚷嚷的观众,香喷喷的花生篮,甜蜜蜜的冰糖葫芦,大花脸
的小丑。汪曾祺忆起家乡的端午,总不能忘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放黄
烟子、吃“十二红”、挂“鸭蛋络子”……虽百里而异习,然思念最是真切。故
乡的一切,都早已烙印在每个游子的记忆深处,在内心由衷地荡起他们的悠悠乡
情。
5、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2分)
A.故乡的美景,每一眼都可谓万种风情,每一处都是画里江山,每一种都让人流
连忘返。
B.山明水秀、诗情画意,这都是人们对故乡的热切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着的一
种归宿。
C.人们走过千山万水,尝尽不同的食物,却总会在思乡时念叨“还是没有故乡的
1
好吃”。
D.故乡的一切,都早已烙印在每个游子的记忆深处,在内心由衷地荡起他们的悠
悠乡情。
(四)其“诗”
6、“故乡”是永恒的创作主题,经典诗文多有吟咏故乡之作。请根据下表提供
的信息,整理下列与“故乡”相关的诗文,按要求填写内容。(共10分,每空
1分)
作者题目诗文赏析
马致《天净沙秋夕阳西下,①景中生情,强烈抒发了游子远高家乡而
远思》—悲伤至极的情感.
②一《乡愁》而现在/乡愁是一湾融思乡之情于“海峡"这一意象,蕴含家
—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国之思.
头/大陆在那头
范仲《岳阳楼记》③则有___________,连用四字短句描述离开国都、想念家乡、
淹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心境。
李白《渡荆门送④,以拟人手法赋予江水人的情思,含蓄表
别》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
杜甫《月夜忆舍⑤_______________点明时令.天气转凉,故乡月明,思念
弟》—亲人,徒增悲伤.
温庭《商山早行》⑥_______________聚焦山间树木.山野的情趣虽冲淡羁旅
筠—辛苦,却无法抑止思乡愁绪。
二、阅读•故乡情思(共38分)
(-)为什么口音很难改变
①说着同一种语言的人,口音却可能千差万别。口音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口音
形成后很难改变?
②环境对于语言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分散在不同的地理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
往往会形成特定的发音方式。说着同样语言的一群人如果被分为两部分,分别在
两个孤立的岛上生活,随着时间流逝,地理距离与社会隔离会让他们发展出各自
的方言或口音,甚至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③一些专家认为,口音还与地方气候有关。例如,西北地区海拔高,空气干燥,
声波传播远,故语音高亢噫亮;四川盆地气候湿度大,声波衰减快,故四川话尾
音粗长而通透;江浙地区气候温润,故语速快,声音清悦;广东湿热,海风大,
故鼻音重;东北气候寒凉,吸气慢,呼气快,主要靠嘴呼吸,口音也是口腔共鸣
多,鼻腔共鸣少。
④人的口音一般是在幼时形成的,随着年龄增大,想改掉口音并不容易。这是因
为在婴幼儿阶段,我们的大脑中有着极为丰富和敏感的神经突触,使得我们具有
强大的语言学习能力。然而,在青春期结束后,学习语言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学
2
习新语言的能力会逐渐下降。有实验证明,人脑纹状皮层的神经突触增长最旺盛
的时期是在人出生2-4个月,在出生后8T2个月的时候达到顶峰,这个时候婴
幼儿的神经突触比成年人要多50%左右,随后神经突触慢慢减少。到十多岁时,
会丧失40班的神经突触。这些丧失的神经突触是被大脑自动修剪掉的。这就是为
什么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我们有语言本能,能够轻松学会几种语言,但随着年龄
的增长,这种本能就会减弱。普通人在十多岁之后,语言学习变得不那么容易、
自然。因此,一个人成年后很难改变他幼年形成的口音。
⑤我们还会发现:大多数中国人说外语总是改不了中式发音,大多数外国人说中
文也有很奇怪的口音。这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日本人说英语、印度人说英
语也带有独特的发音。
⑥为什么我们很难说一口纯正的外语?人在幼时学习母语,一开始都是吞吞吐
吐的,这是因为幼儿刚开始用口腔肌肉练习发音,后来练得越来越熟练,口腔的
肌肉已经形成下意识的动作了,自然就伶牙俐齿了。而当我们成年后学习外语时,
发音时口腔肌肉已经习惯用母语的发音方式了。这就是为何成年人矫正口音十分
困难的原因。因为我们的母语会干扰外语发音。成年人学习外语时,听到外语发
音,大脑首先会在自己熟悉的母语发音中去寻找与之相似的音,然后会认为听到
的这个音就是母语中的某个音。如日本人说英语人1不分,不是因为舌头硬,
也不是口腔结构有问题,而是因为日语里也有个r,这个r的发音介乎于英语的
r和1之间,干扰了他们对英语r、1的识别。而印度人说英语口音很重,因为
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有庞大的英语使用群体,有标准的用本地文字表示英语
的方式,这使得印度的英语口音独特而稳定。
(选自《百科知识》2022年第4
期,有删改)
7、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环境会影响语言,说着同样语言的人被分在不同的地理空间生活必定发展出不
同的方言。
B.我们有强大的语言学习能力,得益于婴幼儿阶段大脑中有着极为丰富和敏感的
神经突触。
C.大多数中国人说外语改不了中式发音,大多数外国人说中文有奇怪口音,这是
普遍现象。
D.人幼时学母语能从吞吞吐吐到伶牙俐齿,是因口腔肌肉经过发音练习已形成下
意识动作。
8、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开篇提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指出说同一种语言的人口音可能千差万别,
难以改变。
B.第③段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强调不同地域的口音伯仲难分、各有特色,极
具说服力。
C.第④段加点词“左右”表示估计,说明句中所说的50%是个大概的数据,用语
严谨准确。
D.本文为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科学详尽地解释了人的口音形成及难以改
变的原因。
9、唐代诗人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请用本文
内容来说明诗中所说的“乡音无改”的原因。(3分)
3
(二)鲁镇的黑夜与白天
①名人的故居,最辛劳的要数门槛了。它要承载参观者或轻或重的脚印。
②我是迈过鲁迅故居的门槛的,我不敢踩它,怕那像历史卷轴一样的门槛会被踏
碎。故居很大,门是一重接着一重的,所有的房间都陈设着古旧的家具和器皿,
它们就像老人们历经沧桑的眼睛一样,沉静地望着我们。我想当年的“迅哥”流
连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他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就会更为迫切。而由这寂静生发出
的幻想,也会像游荡的小鱼一样活跃。
③这是绍兴,而绍兴在我的心中就是鲁镇。在听过一场让人失望的“社戏”后,
已是子夜时分。我们寻到一处大排档,那是南北向的一条长巷,有些歪斜,而正
是这歪斜,使它显出了随意、世俗和浪漫的气息。摊前的煤火通红,我们叫了一
壶酒。酒不用说,一定就是孔乙己和阿Q都喝过的黄酒,我仿佛看到了孔乙己穿
着长衫站着喝酒的情形,他用尖细的手指在柜台上排出一文一文的铜钱。(甲)
不远处是护城河,如果河下泊着一条船,我们登得船上,在夜色中划桨而行,就
一定能够看到真正的社戏,喝到戏台下卖的豆浆;如果碰到一个老旦坐在椅子上
咿咿呀呀地唱个不休,就也一样会烦得撑船就走;如果偷不成别家的豆子在船上
煮着吃,就姑且偷一缕月光来当发带,束着我随风飘扬的长发。
④次日,天色仍然寡白寡白。我想不如到绍兴的老街走一走。以我的经验,看一
卷历史书,不如在一个有历史感的老街上走上一程更能领会历史的含义。因为老
建筑会透出一股清秋般的苍凉之气,你能在其上看到岁月抚过的痕迹,触摸到历
史心音的脉搏。
⑤老街只有两米左右的宽度,街两侧是层层叠叠的老房子。它们的色彩以栗色和
苍灰为基调,屋顶的瓦是深灰的,倒与天色极为协调,仿佛它们就是天的底座。
街上很少有行人,石板路上干干净净的。真正的老屋比比皆是。(乙)如果不是
有现代的人闪现在房子里,我会误以为回到了百年前的鲁镇,听见单四嫂子在空
虚寂静的夜晚呼唤宝儿的哭声,嗅到华老栓买来的人血馒头被火焰舔舐过所发出
的奇怪的香味,看到在祝福声中被主人呵斥凄凉地放下烛台的祥林嫂。这是鲁镇,
是鲁迅笔下永远也不会消失的鲁镇。那屋檐上的荒草,那窗板上弥漫的蒙昧天光,
那院子中的桂花树,那天井中的杂物,似乎都透着旧时代的气息,让人伤感和惆
怅,又让人有某种辛酸后的喜悦。
⑥在那条老街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着白衣的盲人。他用一根细而长的竹
竿探着走路,走得不急不躁,有板有眼。我们走完老街在一家茶楼坐下,透过拉
起的窗户,我能望见护城河上的拱形石桥。那桥是灰色的,上面匍匐着一些绿色
藤萝,有棵高高的柳树越过石桥,它仿佛是一个淘气的少年,赤脚站在水里,笑
嘻嘻地看着流水。
⑦我总想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从他的故居直至老街,我感受到
的是栩栩如生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是能让人的想象力急遽飞
翔的地方。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
浪漫,他赊账喝酒,他偷了书被人打断腿时为自己的辩解,都体现了鲁迅在其身
上倾注的浪漫主义的热情。《奔月》里吃腻了乌鸦炸酱面的嫦娥,《出关》里骑
着青牛的老子……不都在向我们昭示着:这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
验的浪漫主义人物嘛!
⑧绍兴的天气总是阴气沉沉的,我心中的鲁镇因这特定的天色而一直伫立在眼
前。鲁镇的白天和黑夜仿佛是没有界限的。白昼有暗夜的气象,而黑夜又有白昼
4
隐约的影子,一如鲁迅作品带给我的气息……
(选自《迟子建散文》,
有删改)
【注】孔乙己、阿Q、单四嫂子、华老栓、祥林嫂都是鲁迅作品中的人物。
10、下面两幅图若要选其一作为本文的插图,你会选择哪一幅呢?说说你选放的
位置及理由。(2分)
11、第⑤段加点的“伤感和惆怅”与“某种辛酸后的喜悦”说法矛盾吗?说
说你的理解。(3分)
12、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组句子读来都有虚实结合之感,请从内容及修
辞手法两方面去分析这一效果是如何形成的。(4分)
13、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⑧段为什么说“鲁镇的白天和黑夜仿佛是没有界限
的”。(3分)
(三)迁客离人的异乡情思
【甲】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
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下面对《水调歌头》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上片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颇具哲理
意味。
B.起笔两句化用李白诗句,显露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以及对明月的赞美、
向往。
C.“婵娟”指月亮,以“千里共婵娟”作结,道出明月于千里外而可望不可即
之憾。
D.:司作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感染
力强。
15、此词为古代诗歌中“咏月”的经典之作。请从内容、情感两方面说说“月”
在这首词中的作用。(3分)
【乙】醉翁亭记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山行六七
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
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
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
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
杳,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彳区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
5
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
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
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
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
也。
【丙】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①苏轼
王定国歌儿日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
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
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
吾乡。
【注】①寓娘:王定国的歌妓,即柔奴。王定国为苏轼友人,曾因受到苏轼的“乌
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受贬时,其歌妓寓娘毅然随
行。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杂然而前陈者
B.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不知人之乐
C.云归而岩穴暝因为缀词云
D.朝而往,暮而归定国南迁归
17、下面对《醉翁亭记》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首以“环滁皆山也”勾出全景,而后逐层拉近写山水泉路,最终特写定格醉
翁号。
B.第③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之热闹,“颓然乎其间”的太守在游乐欢宴中显得格
格不入。
C.第④段“已而”一词是时间短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推移,暗示场景已发生
转换。
D.从叙事角度看,本文通篇以第三人称写太守、醉翁,至文末才自报家门,饶有
兴味。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眉目娟丽,善应对。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9、山水往往是历代文士用以寄情的精神家园。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醉翁亭
记》中山水之景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体验。(3分)
20、欧阳修、寓娘或被贬它地,或随行离乡,二人都表现出何种情怀?【乙】【丙】
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其所对应人物人在异乡、身处逆境时的这种情怀。请任选一
例并结合内容阐述理由。(3分)
三、综合•故乡文化(共11分)
21、为更好地了解邕城,传承故乡文化,学校组织了“走近故乡”主题活动。请
6
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学校将组织同学们开展“南宁风土人情”实地探访活动。有些同学认为实
地探访活动毫无意义。请你从活动组织者的角度阐述观点,说服同学参加活动。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4分)
(2)实地探访活动后,学校决定开展“我的故乡”主题明信片设计大赛。仿照
示例,另选一个角度,为南宁完成一份明信片设计方案。(4分)
示例:“我的故乡"主题明信片设计方案
选取角度一一风景
作品主题----青山秀丽
背景图片一一青秀山风景区北大门图片
搭配文字------座青秀山,为邕城之“绿肺”,承历史之见证。
(3)在“名著里的故乡”主题阅读分享会中,你所在小组分享的成果如下表,
请你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3分)
名著人物故乡相关文段简评
①《一》鲁迅绍兴不必说碧绿的菜旺,光滑儿时乐园趣味无穷
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
树,紫红的桑甚;也不必
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
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
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
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
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
带,就有无限趣味.
《红星照耀②一保他双目凝视着他幼时漫心系故乡爱之深切
中国》一安游的心爱的群山,在他领
导下走上他所坚信的革
命斗争道路的山区人民
中间死去。他葬在瓦窑
堡,苏区把红色中国的一
个县份改名志丹县来纪
《艾青诗艾青金华我的诗献给生长我的小③一
选》小的乡村/卑微的没有人
注意的小小的乡村/它像
中国大地上的千百万的
乡村/它存在于我的心里,
像母亲存在儿子心里.一
-《献给乡村的诗》
四、写作•故乡精神(50分)
22、驻足故乡的土地,人生就有了根基;回到温暖的家中,生命就有了底气;沉
浸丰富的精神世界,心灵就有了归属。
请以“家园”为话题,可写实,可想象,叙写属于自己的故事,抒发真情实感。
7
要求:(1)自拟题目,把题目誉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
(2)不抄袭,不套作,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1)mao(2)旷
2、流连忘返、月明千里、心驰神往、世外桃源、山明水秀、诗情画意(任写三
个即可)
3、(1)恪守:严格遵守(2)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4、(1)乡景:故土山明展画卷乡间水秀见风情
(2)乡味:心中美味牵旧梦眼前佳肴惹乡愁
5D
6、①断肠人在天涯②余光中③去国怀乡,忧谗畏讥④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
舟⑤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⑥榔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7A
8B
9、①人的口音一般是在幼时形成的,随着年龄增大,想改掉口音并不容易。(1
分)②人在十多岁后,神经突触慢慢减少,语言本能会减弱,语言学习变得
不那么容易、自然。(1分)③人成年后,发音时口腔肌肉已经习惯用母语的发
音方式,矫正口音十分困难。(1分)由此就可说明诗句所言“乡音无改”的原
因。
10、示例一:选图一,放在第③段,(1分)理由:图中水乡、乌篷船、戏台等
元素,符合第③段作者写听“社戏”、护城河泊船等描述。(1分)
示例二:选图二,放在第⑤段,(1分)理由:这张图中的老街、石板路、老屋
等景象,对应第⑤段描述的狭窄的老街、层层叠叠的灰墙的老房子的场景。(1
分)
11、二者不矛盾。(1分)“伤感和惆怅”是老屋旧时代的气息让作者想到鲁迅
笔下那些悲惨的人物及其境遇。(1分)“某种辛酸后的喜悦”是因为现实中老
街的人们已过上了从容闲适的新生活,让人欣慰。(1分)
12、内容上:甲句写作者面对绍兴的护城河,想象自己去看社戏的种种场景(1
分)。乙句写作者眼见绍兴老屋,由此引入鲁迅相关作品内容情节的联想(1
分)。手法上:两句都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述连贯的画面(1分),将作者由
所见之景联想而出的鲁迅作品的内容情节一一呈现,由此达到虚实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场景下AI助力快速解读医疗数据
- 医疗数据库与资源利用指南
- 医疗大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揭秘健康之秘
- 医疗废弃物处理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研究
- Axure RP 互联网产品原型设计课件 第9章 使用中继器
- 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 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模版
- 医疗信息化趋势下的电子病历系统革新
- 中小学做义工思想总结,个人总结模版
- 医疗大数据挖掘在医疗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实践
- 中国精神课件
- 2025年福建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篮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GB/T 17937-2024电工用铝包钢线
- 多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2013年高考安徽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 道路堆场施工方案
- 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
- 大连市住宅室内装修合同范本
- 基于MATLAB的曲柄滑块机构运动的仿真
- 公司组织架构图模板可编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