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0二三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化学试题(密押卷)
班级姓名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Na-23Mg-24S-32Zn-65
一、选择题(共14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没有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家庭自酿葡萄酒
B.冰块给水产品保鲜
C.卤水点制豆腐
D.84消毒液漂白织物
2.下列对物质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蛋白质、维生素、金刚石都是有机物
B.四氧化三铁、氧气、水都是氧化物
C.不锈钢、青铜、生铁都是合金
D.塑料、石英砂、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
3.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
A酸的化学性质类似酸是由离子构成,酸中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
B氯化钠溶解在水中氯化钠分子不断运动到水分子间隔中
C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40L钢瓶中氧分子变小了
D有些宝石看起来绚丽多彩很多宝石中含有某些金属离子
A.AB.BC.CD.D
4.已知是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B.该离子为阴离子
C.x的值为2
D.该结构不是稳定结构
5.我国向世界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B.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C.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D.露天焚烧垃圾
6.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矶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
B.过滤可除去水中杂质离子
C.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I).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是纯水
7.棉花是一种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MQJJ。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是由C、H、0三种原子构成的
B.纤维素属于有机物
C.棉线与羊毛线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
D.纤维素中C、H、0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
8.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胃液pH<7。有助于消化
B.幼儿及青少年缺少钙元素,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C.铁、锌、硒、钾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D.“皮革奶”是将皮革加工成蛋白质加入奶粉中对健康有害,应禁止销售
9.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0通电2NaOH+H-T+Cb九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l2可用于自来水生产中杀菌消毒
B.农业上常用NaOH改良酸性土壤
C.反应中有2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D.NaCl可由海水蒸发结晶、精制获得
10.下列说法、方程式以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用赤铁矿石炼铁3C0+Fe,0.高温2Fa+RCO.,置换反应
B.溶洞的形成CaHCO3=CaCO3I+H2O+CO2t分解反应
C.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化合反应
D.用熟石灰处理盐酸厂的废水Ca(OH)2+HCl=CaCL+H2O复分解反应
11.甲酸(HCOOH)在热的浓硫酸催化下可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水。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
行了相关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添加甲酸
B.气球用于收集有害气体,防止空气污染
C.硬质玻璃管内可观察到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D.浓硫酸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12.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钢不属于合金
B.金属银可与硝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C.炼铁的过程是把铁矿石变成纯净的氧化铁
D.“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13.小明设计了下列四组物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一步转化,其中错误的是()
A.Na2CO:i-NaCl^NaN03-Na0H
B.C-CO-COTa2cft,
C.Cu-*CuO-*CuSOi-*Cu(OH)2
D.CaCdaOfCa(OH)2^NaOH
1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除去CaCk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
B除去CO?中少量的CO点燃
C鉴别固体(NH)£0,和KzSO,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除去氯化钠中少量氯化钙、氯化镁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洗、过滤、干燥
A.AB.BC.CD.D
二、综合题(共5题;共29分)
15.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清新的空气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洁净的饮用水经过了净化,在净化水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
(3)均衡的营养需要合理膳食。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食用水果蔬
菜为人体补充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
(4)农作物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常用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5)在考古挖掘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
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炼铁
的原理是用还原剂与赤铁矿石反应;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
16.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天然气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是较清洁的燃料,天然气
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其目的是。
(3)将CO?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H,)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氢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①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依据微观反应的示意图可得到的信息:,
(4)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
列措施可行的是(填字母)。
a.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17.R是硝酸钾或氯化镂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镂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
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1)t「C时,将30g氯化镂固体溶解在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是g。
(2)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填“硝酸钾”或“氯化镂”)。
(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o(填“序号”)
A.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5)将等质量硝酸钾和氯化镂的饱和溶液由tJC降温至t「C时,所得硝酸钾溶液质量_____氯化钱
溶液质量(填”)。
18.制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如图是制备高纯硅的一种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的基本类型属于。
(2)过滤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吸附的HC1和(填化学式)。
(3)反应J【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II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一
(答出一种即可)。
(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19.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
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
答下列问题。
(1)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答两条即可)。
(2)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o
(3)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o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20分)
20.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的过程,观察下列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力
副
(1)如果实验室用KC10,与MnOz混合加热制0”可选用上述(填编号)作为发生装置.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B装置的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C装置.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时发生装置选用B(或C)而不选用A的理由是.下列实验室
气体的制取可选用上图中C、E作为制气装置的是(填编号):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锌混合制氧气
②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在加热的情况下制CH,
(3)F装置从a、b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D、E装置收集气体,
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为了检验F装置的气密性,某同学对F装置进行了如图2所示
的处理.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b端导管口放入水中,然
后,再用,观察b端水中管口是否
有气泡冒出.现用A、F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连接A装置的应是(选填"a”或
“b”).
21.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1)(实验探究I)在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
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由此现象小李同学得出两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通过查阅相关资
料后,小张同学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设计了下列3个对比实验:
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蒸储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②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50mL蒸播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3个实验,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填“放热”或“吸热”),但它们稀释时
温度/匕
20.7
20.5--------
01020304050
时间/s
时间/s
(3)从微观角度分析,此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填离子符号)两种离子发生
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
(4)(实验探究n)
在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3滴酚献试液,再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
搅拌,溶液颜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可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o
(5)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无色溶液加热蒸发,在蒸发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溶液由无色又变成红
色。同学们对红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酚瞅除外)进行再探究。
查阅资料:酚献在pH〈8.2的溶液中呈无色,在8.2<pH<14的溶液中呈红色。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hNaOH
猜想三:NaCl,NaOH和Na2cCh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取样,滴加,无气泡产生,猜想三不正确。
原因分析:反应后无色溶液中仍存在少量NaOH,加热蒸发,当溶液的pH在范围内,溶液
的颜色变红。
总结反思:向某碱性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酬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填“一定”或
“不一定”)变红。
四、计算题(共1题;共9分)
22.二氧化氮是空气污染物,工业上利用二氧化氮、氧气与水化合制备硝酸实现了变“坏”为宝,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02+02+2H20=4HN03»现向288t水中通入二氧化氮和氧气,经测定参与反应的
氧气质量为32t,试计算:
(1)参加反应的NO?与d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最终所得溶液中HNCh的溶质质量分数。
(3)将100t(2)中所得HNO3溶液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
的HNO-溶液多少t?(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密押卷)
1.B2.C3.D4.A5.D6.A7.A8.C9.B10.C
11.D12.D13.A14.B
15.(1)混合物(2)活性炭(3)维生素(4)pH试纸
(5)铁>铜>金;C0;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和干燥(合理即可)
16.(1)石油;不可再生(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反应
(3)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男士牛仔上衣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生命素内衣行业市场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美术培训沙发课件
- 教育前沿技术与人才培养研究
- 技术趋势与商业竞争-对现有工具的分析
- 健康医疗领域中的品牌形象建设研究
- 医疗行业线上教育活动策划全解析
- 企业培训的未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前景与挑战
- 教育行业中的精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 医学教育与专业发展的动机驱动与效果衡量
-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三国的世界》解说词 第五集
- 供货方案及供货计划范文六篇
- 全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DB41T 1564-2018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
-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课件
- GB/T 5975-1986钢丝绳用压板
- GB/T 3235-2008通风机基本型式、尺寸参数及性能曲线
- GA/T 1127-2013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 心脏术后围手术期的液体管理原则及注意点课件
- 内膜系统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