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_第1页
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_第2页
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_第3页
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_第4页
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文化常识·文化常识中国传统民俗主讲人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1页。考点解读

中国传统民俗包罗万象,这个专题要讲的有四种: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生肖文化、民间艺术。这些既是中国古老的智慧结晶,又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其中,十二生肖、节气文化和节日习俗与我们生活最为接近,是最重要的考查内容。

中考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考查形式灵活多变,内容异彩纷呈,主要包括了解、感知传统节日文化,解读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中西节日文化辨析,以及针对人们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的情况提出建议。

中考试题对节气的考查往往以对对联的题型出现。作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其次是要把握节气对联的独特性,不同于其他的对联,上下联中一定要含有“节气”的有关内容。

生肖文化多联系考生自己的生肖进行考查,所以我们要多关注自己的生肖,并牢记相关的成语、俗语或歇后语。

民间艺术的考查内容往往以概括阐释题出现。熟练掌握几种民间艺术的主要特点、象征意义,了解相关的古诗词和简单的制作工艺,从而在解答这些艺术的具体内容时能够从容自如。语言运用题目也是要掌握了这些文化知识的基础之后才能够更加灵活应对,避免有形式而无内涵。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2页。01传统节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3页。传统节日·春节正月初一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4页。起源

“春节”“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候,人们把谷物的成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夏商时期产生夏历,夏历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为“月”,一年被分为十二个月。每月的初一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为“岁首”(汉太初元年即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时确定),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不过古时的正月初一叫“元旦”,到了辛亥革命以后,公历的元月一日被称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春节,民间一般从上年的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来年的正月十五结束。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5页。传说

古时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它居住在深海,每年除夕现身人间,吞食牲畜、伤人性命。这天,人们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村中,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催促老人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说:“您若让我在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院内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狼狈逃窜。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人们知道了驱赶“年”兽的方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6页。春节习俗祭

灶扫

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除夕守岁放鞭炮吃饺子拜

年给压岁钱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7页。文化意蕴

春节团聚的习俗,凸显了人们对家庭的依恋和责任,也表现了对故土、故乡的深厚情怀。一到春节,人们不管在哪儿、不管离家多远,都要赶回家,举家团圆。大年三十围坐一起,吃年夜饭、喝团圆酒、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对晚辈的呵护,大家共同回忆过去温馨的生活、展望美好的未来。初一的拜年,巩固了亲情、友情,体现了崇本尊亲、敬老尚贤的思想;强化了家庭、家族的秩序,体现了长幼有序、尊崇人伦的理念。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8页。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十五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9页。起源(1)佛事活动:东汉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2)道教活动: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琴,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于是,人们在正月十五用燃灯来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3)“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最终“火把节”演变为元宵节。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10页。传说

传说,汉武帝时有个宫女叫元宵,因思念父母不得相见,欲寻死。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对元宵十分同情,为了使元宵有机会同父母见面团圆,他说火神将要在正月十五日烧毁京都长安。见全城百姓恐慌不已,东方朔便劝汉武帝在正月十五日让宫廷里的人全部外出避火灾,再让全城百姓挂红灯、放焰火,骗过天上察看火情的火神,以保证正月十五日长安太平无事。在东方朔的帮助下,宫女元宵得以出宫与父母团圆。从此正月十五日夜各地要挂红灯,放焰火。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11页。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灯迎紫姑元宵节习俗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12页。文化意蕴

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表现了阖家团圆的快乐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期盼。人们在元宵之夜,一起观赏花灯。灯,各式各样,象征万类皆备;人,结伴而行,象征幸福美满。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体现了人们对智慧的追求。猜灯谜需要丰富的知识,富于对抗性,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才能、文化素养。元宵节吃元宵,体现人们对团团圆圆的追求,对新的一年的期盼。自古以来,人们把吃元宵看作是吉祥、如意、太平的象征。总之,元宵节让人产生家园之感。春灯、社火、饮食、歌舞、交游融铸于迎神、祭拜、送神的仪式和庆典中,体现了天人共舞、万物祥和的情境,让人们感知宇宙一体、幸福快乐的情怀。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13页。传统节日·清明节阳历4月5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14页。起源

清明节的得名源于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一百零八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十五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晴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目祭祖扫嘉。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三为一,寒食也成为清期节的一个习俗。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15页。传说

晋公子重耳未继位之前,遭到晋献公的追杀,颠沛流离十九年。介之推与狐偃、赵衰等一批老臣,与重耳患难与共、忠贞不贰,吃尽苦头。在最艰难的时候,介之推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让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当了君王,就是晋文公。晋文公为了报恩要封赏介之推,但介之推拒绝了,并且与母亲一起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通介之推出山而放火烧山,意外烧死介之推和他的母亲。晋文公十分模悔,便下令厚葬介之推,还改绵山为介山,以示追掉,并亲自为介之推扫幕。晋国百姓为了纪念介之推,把每年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来纪念介之推。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16页。扫

墓荡秋千蹴

鞠踏

青放风筝清明节习俗插柳、戴柳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17页。文化意蕴

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体现了对先人的缅怀之情,表现了对生命的终极思考。清明节扫墓,在情感上是缅怀先人,在价值上是提升生命的意义,在文化上是凝聚族群、和谐天人。清明节是一个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现在与过去,人与人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的特殊时刻,饱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等。

清明节踏青的习俗,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清明时节,春光明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踏青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家族团聚的机会,让人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知自然的美好。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18页。传统节日·端午节五月初五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19页。起源

端午的“端”与“初”意思相同,“端午”犹如说“初五”;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20页。传说(1)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泪罗江,死后为蚊龙所闲,世人衰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棕于水中,以驱蛟龙。这是端午节吃棕子的来历。又传,屈原投泪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这是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2)纪念伍子胥:相传,春秋末年的吴越之战中,设计建造了苏州城的伍子胥冤死,被投尸于胥江之中,吴地百姓衰怜伍子胥的不幸,为他立祠于江边。后来,民间信仰中逐步把伍子胥奉为江神、潮神、涛神等。(3)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会稽上虞人,父亲湖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曹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传至县府。县令度尚为之立碑,并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场。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21页。挂钟馗像悬挂艾叶佩香囊赛龙舟喝雄黄酒端午节习俗吃粽子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22页。文化意蕴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体现了爱国情怀。中国传统的节日大多是求古、纳样、避邪,而端午节有关屈原的传说,体现了民众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因此端午节从最初民族情感的寄托,到最终形成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和爱戴的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情怀。

端午节悬蒲艾、佩香囊、饮雄黄酒等习俗,体现了国人适应节令、驱疫避害的诉求。端午正是仲夏时节,气温骤然上升,蛇虫繁殖,疾病瘟疫容易流行,人们从生理与心理上都强烈地感受到外在的威胁,古人把这个疾病高发的五月称为“恶月”,而这些习俗,就是防疫病、祛瘟毒的方式方法。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23页。传统节日·七夕节七月初七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24页。起源

据史料记载,七夕习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华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25页。传说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只有一头老牛相伴。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织女做了牛郎的妻子。二人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义重,生了一男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告诉牛郎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

牛郎织女结婚的消息很快被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把织女强行带回天上。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带上两个孩子向天庭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管一划,一道银河出现了,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天长地久,永不离去。后来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被他们的真情感动,准许他们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就要飞上天庭,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让他们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析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26页。乞巧拜织女拜魁星七夕节习俗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27页。文化意蕴

七夕节拜织女的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牛郎织女传说中,牛郎是质朴、勤劳、坚韧的象征,织女是智慧、忠贞、善良的象征,人们借助七夕节拜织女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的祝福,对自己幸福生活的期望。

七夕节乞巧的习俗,表现了女子对心灵手巧的期盼。织女智慧与善良兼备,又心灵手巧,是中国古代女性尊禁的偶像,七夕节拜织女、乞巧成为女子寄托情思和美好愿望的载体。

总之,七夕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美好、团圆、幸福的心理特征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28页。传统节日·中秋节八月十五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29页。起源

在中国的衣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中秋又叫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同时,我国古代就有“秋落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条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仪式。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30页。传说

传说嫦娥本是后界之妻,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西王母喝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由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通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界,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从此长居广寒宫。后羿回家后痛心不已,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31页。拜

月七夕节习俗吃月饼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32页。文化意蕴

中秋节拜月、吃月饼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中秋之夜,天上高挂一轮圆月,人们在此时拜月、吃月饼,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共同体味温暖的亲情、享受幸福的生活,表达对祖先和身处远方的亲人们的思念,感念天地对丰收的恩典、对生命的养育之情等。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33页。传统节日·重阳节五月初五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34页。起源

《马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议代时期,民间已广泛流行候菜莫、饮菊花酒的习俗。唐代时期,重阳节作为“三令节”之一被官方正式确定下来,明代时期、每逢九九重阳,皇帝也开始加入登高览胜的行列。到了清代,重阳节的习俗更为丰富多彩:登高、赏菊、插荣萸、饮菊花酒等。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35页。传说

相传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塞魔横行、百姓苦不堪言。有个叫恒景的人,历尽艰险人山,拜仙人费长房为师,学习法术消灾救人。一天,费长房告诉相景:“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害人了,你快回家搭数父老乡亲。”临走时,恩师嘱托桓景:“九月九日那天,把茱萸装人红布袋,系在胳鸭上,喝菊花酒,就能挫数瘟魔、消除灾院。”桓景回乡后,道告父老乡亲。九月九日那天,瘟魔来到山前,闻到乡亲们身上菊花酒的酒气和荣英的香气,不敢再靠近一步。桓景挥剑与遮魔激战三天三夜,终于将其新杀,使家乡的父老免受灾陕。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36页。登

高吃重阳糕赏

菊饮菊花酒佩茱萸端午节习俗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37页。文化意蕴

重阳登高、吃重阳糕的习俗,表现了人们步步升高、高寿的意愿。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这里的“高(糕)”有步步高升、高寿的意味;同时,重阳时节,天气转寒,容易感染疾病,所以登高野游,祈求祛除病灾。

重阳节簪菊、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体现了人们对菊花高洁品格的向往。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人们簪菊、赏菊、饮菊花酒等,以此歌颂微霜的菊花,表达对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菊花品格的赞美。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38页。02二十四节气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39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进行划分的,每一个节气就是太阳在黄道上运动15度。运行一周又回到原点,这就是一回归年,即360度,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自秦汉时期到今天,已经沿用了两千多年。在没有天气预报为大家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下,二十四节气就扮演了古代特有的天气预报的角色。几千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用土圭(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实测日晷。通过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度,将一年中日影最长的称为“日至”(又称为日至长、长至、冬至),最短的称为“日短至”(又称为短至、夏至)。而在春、秋两季中都有一天昼夜时间是相等的,就将其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代,已经有四个节气的名称了。随着不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就已经形成了。我国古代的“阴阳历”中的“农历”(月亮历)是用来计时的,“阳历”(太阳历)则是划分二十四节气的。古代五天为一候,三候就是一个节气,所以全年就是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40页。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这是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其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先后顺序。我们从节气的命名中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在节气的指导下,古代农耕社会的中国人安排着自己的生产和生活。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41页。

“立”就是开始的意思,立春的来临预示春天万物复苏,天气转暖,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春天正式从这一天拉开了帷幕。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自古就十分重视这个节气。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过后五日,蛰居的虫类慢慢地从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中之冰开始融化,但尚未融化完全,鱼儿在水面游动。俗话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意味着春耕忙碌的季节就要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还是一个重大的节日,民间有吃春饼、鞭春牛等趣味习俗,这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立

春2月3日

-5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42页。

随着气温的回升,冰雪开始融化,空气湿度加大,雨水逐渐增多。雨水的到来,正符合农民春耕播种的需求,所以古人以此为名。雨

水2月18日

-

20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43页。

“蛰”即藏的意思,动物冬眠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表示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昆虫之意。古语云“惊蛰过,暖和和”,惊蛰这一节令前后,天气回暖。惊

蛰3月5日

-7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44页。

“分”就是半的意思,此时太阳直时赤道,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相等,我国广大地区的农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春

分3月21日

-22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45页。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气温已经变暖。草木前动,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清明条祖的习俗据传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售祭”之礼,后来扩展到普通百姓,进而沿袭成为中华民族扫基祭祖的节日。清

明4月4日

-6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46页。

古人有“雨生百谷“之说,谷雨前后雨水增多,是播种移苗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寒潮天气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谷

雨4月19日

-21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47页。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这表示夏季的开始,万物生长,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农民们要开始繁忙的农事活动了。立夏日,江南水乡有亮食嫩蚕豆的习俗。民间还有夏至日称体重的习俗,因为夏季炎热,人们容易消瘦,所以祝福人们不要瘦。立

夏5月5日

-6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48页。

“满”就是饱满之意,小满节气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麦类等夏熟作物已经结果,但未成熟。小

满5月20日

-22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49页。

“芒”是指某些禾木科植物种子壳尖端的细毛,“种”是指谷黍类作物的播种。“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有芒的麦类作物已经成熟,是农民散播播种、夏种繁忙的季节。芒

种6月5日

-7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50页。

“至”也有极点的意思。在传统的阴阳理论中夏至是阳气生发到极点、开始收藏的节气。此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将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古代夏至是个传统节日,宋代、清代时,夏至日全国放假。夏

至6月20日

-22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51页。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未到最热时分。期间,农作物都进入了成长阶段,需要加强管理。小

暑7月6日

-8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52页。

这个时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气温最高。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这个时候常伴随着频繁的旱、涝、风灾。这个时候,喜热农作物生长最快。农谚说“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这都是根据大暑对后期天气的预测。大

暑7月22日

-24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53页。

“立秋”指的是植物开始结果,收获的季节到了。农谚“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就指立秋日。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虽然天气转凉,但是有时也会很热,所以有“秋老虎”一说。立

秋8月7日

-9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54页。

“处”是终止、结束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结束,秋高气爽的秋天即将到来。俗语云“争秋夺暑”,就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秋季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故处暑是夏秋的过渡季节。处

暑8月22日

-24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55页。

早晨地面的水汽开始在草木上凝结成露水,故称之为白露。白露前后,伴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气温迅速下降,并伴随着绵绵秋雨,天气开始转凉。谚语“白露白迷迷”说的就是这种景象。白

露9月7日

-9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56页。

白露之后太阳继续向南移,移至赤道附近时,秋分就到来了。和春分一样,这一天昼夜等长。秋分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所以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秋

分9月22日

-24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57页。

寒露前后,空气中的水汽不仅凝结成露水,而且还伴随着阵阵寒意。农谚日“寒露一到百草枯”,表明此时气温已经降低到农作物生长的极限,预示着冬季要来临了,气候的寒冷将逐渐加强。寒

露10月8日

-9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58页。

气温进一步下降,空气中开始出现霜冻现象。此时处于秋冬过渡期,气温骤降,天气转寒,是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做好农作物防寒保温工作。霜

降10月23日

-24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59页。

立冬之后,冬天正式开始,收割的农作物要保存起来。江南此时栽冬麦,种油菜。汉魏时期天子要在这一天率领群臣祭祀,并安抚人民,民间有祭祖、饮宴等习俗。立

冬11月7日

-8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60页。

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加强,气温急剧下降、会下雪,是初雪阶段。但是雪量小,次数不多。小

雪11月22日

-23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61页。

降雪的天数和降雪量相比小雪时节增多,地面出现积雪情况。大

雪12月6日

-8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62页。

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也形成了各种冬至的习俗,有的地方冬至的时候要吃馄饨、赤豆粥、黍米糕等食品,也有的地方吃水饺或者汤圆。冬

至12月21日

-23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63页。

小寒节气处于隆冬“三九”前后,标志着全国开始进人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俗语“热在三伏,冷在三九”“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其寒冷程度可以想象,因此要做好保暖工作。小

寒1月5日

-7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64页。

这一天天气冷到极点,已经到了天寒地冻的时期,此时寒潮频繁南下,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塞景象,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在二十四个节气中,下面几个节气尤为重要。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合称“四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古代还有“二分”“二至”的说法,“二至”是夏至、冬至的合称,“二分”是春分和秋分的合称。“二分”“二至”是四季的代表。这几个节气对气候和农作物的种植收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大

寒1月20日

-21日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65页。03民间艺术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66页。

剪纸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在中国农村地区,具有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魅力。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而这种艺术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那时的人们将薄片镂空,制作成工艺品,甚至有时以树叶为材料。《史记》中记载着一个“桐叶封弟”的故事,周成王将梧桐叶剪成“圭”赐给弟弟,这些都为中国剪纸的出现做了铺垫。而新疆高昌古墓中出土的剪纸,是有实物证实的最早的剪纸作品。剪

纸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67页。

年画也是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汉族特有的绘画艺术,为百姓过年时张贴、祈求新年幸福,以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年画的线条简单,色彩鲜艳,充满喜庆欢快的气氛,很多都表达着祈求神明护宅的愿望。同时,吉祥的图案象征着人们对于富贵、平安等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了民间百姓的朴素追求。

画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68页。

泥塑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民间手工艺术,是以粘土为原料塑成各种形象的工艺。这种手工艺术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之后绵延不绝,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是著名的南北两大泥人艺术。泥塑以人物、动物形象为主,栩栩如生。泥人张泥塑刻画人物尤其精绝。泥

塑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69页。

砖雕主要用来装饰寺院、民居等,是汉民族建筑雕刻艺术的一种。在青砖上雕刻出龙凤呈祥等寓意幸福吉祥的图案,以及人们喜闻乐见的形象,许多著名建筑上的砖雕艺术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砖雕的雕刻讲究实用性和观赏性并重,既注重美观,又不过分强求精细,以防有损建筑的坚固性。砖雕艺术分为北京砖雕、天津砖雕、山西砖雕、徽州砖雕、苏派砖雕等流派,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其中苏派砖雕清秀典雅,在清代尤其盛行,被称为“南方之秀”。砖

雕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专题11-中国传统民俗全文共78页,当前为第70页。

石雕是一种重要的雕刻艺术,是指利用各种可以雕刻的硬质材料塑造出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简言之,就是用石头雕刻的作品。石雕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其后经过了不断发展,艺术形象不断丰富并成熟起来。最有名的石雕之乡有以菊花石雕为特色的湖南浏阳,融中原文化与闽文化于一体的福建惠安石雕,有“石破天惊”赞誉的山东嘉祥石雕以及以动物石雕见长的河北曲阳石雕。石雕艺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南京雨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