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省临汾市邓庄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年山西省临汾市邓庄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年山西省临汾市邓庄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年山西省临汾市邓庄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年山西省临汾市邓庄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山西省临汾市邓庄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读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位置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昆仑站与中山站的对趾点的直线距离约为A.16500千米

B.18760千米

C.1220千米

D.21200千米2.当中山站太阳位于正南的地平面时,此时昆仑站物体日影A.可能朝东南

B.可能朝东北

C.可能朝西南

D.可能朝西北参考答案:B

D2.中共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仝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員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据此,完成1-2题。1.会议期间A.北京昼长夜短,且夜渐短

B.北京日出由东南方升起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逐渐北移

D.地球的公转速度渐慢2.若哈尔滨(46°N)广场旗杆影长与旗杆长度之比为p,则习近平作报告期间(9:00-12:30)p值为A.始终小于1

B.始终等于1

C.始终大于1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1.B

2.C

3.下面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读图回答38-39题。38、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差异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经济水平的差异

C、文化特点的差异

D、政治历史的差异39、关于途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山区

B、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C、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改变

D、丁桥梁体现了藏族的建筑特色参考答案:38.A

39.C4.下图是我国的小麦、油莱、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A.①油菜

②水稻

③冬小麦

④甜菜 B.①水稻

②甜菜

③油菜

④冬小麦C.①甜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油菜 D.①冬小麦

②水稻

③甜菜

④油菜参考答案:C5.将极夜正午太阳高度都看成0°,①②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①<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①②分别位于温带和热带,则①昼长一定大于②B.若①②分别位于热带和温带,则①②纬度和可能为90°C.若①②分别位于热带和寒带,则①②纬度和可能为90°D.若①②分别位于寒带和热带,则①②纬度和一定大于90°参考答案:D【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有关知识。解析:一个地区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因而不管①②两地位于什么纬度,由于季节不确定,所以无法比较两地昼长,所以A错;热带最高纬度为23°26′,温带的最高纬度为66°34′,纬度和为90°只有这一对数值,但是如果两点位于回归线和极圈上,则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相同,均为46°52′,与所给条件不符合,B错;寒带和热带的太阳高度角变化范围是23°26′到46°52′,热带是由赤道到回归线逐渐增大,寒带是由极点到极圈逐渐增大,所以C选项错。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基本概念,有效获取信息并解读信息是本题的突破关键。6.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参考答案:A7.某地理研究小组在宁夏南部山区对不同覆盖方式下马铃薯产量及土壤肥力进行了调查。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33毫米,无霜期123天;当地马铃薯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成熟收获。下表是该研究小组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覆盖方式单株结薯/个单株薯重/g商品薯率/%烂薯率/%产量/(kg·hm-2)土壤有机质/(g·kg-1)全膜8.41115.863.32.95060913.01半膜7.2984.367.96.74053012.42露地8.41151.259.30.04638511.82

9.与全膜覆盖相比,半膜覆盖烂薯率更高,主要原因是半膜覆盖A.土壤的保温作用较差,易导致低温冻害

B.地温变化幅度较大C.雨水下渗较多,成熟期土壤湿度过大

D.防鼠害、虫害作用差10.与露地种植相比,全膜覆盖种植马铃薯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更高,主要是因为全膜覆盖A.烂薯率较高,增加土壤肥力

B.减少外力侵蚀,保水保肥效果好C.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有机质消耗

D.减小昼夜温差,减缓有机质分解11.据该表推测,该地马铃薯最合理的种植方式是A.全程全膜

B.全程半膜C.前期全膜,后期半膜

D.前期全膜,中期半膜,后期露地参考答案:9.C

10.B

11.D9.马铃薯烂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铃薯不耐涝,雨涝或湿度过大都会导致其烂薯。宁夏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半膜相对于全膜会增加夏季雨水下渗,但半膜覆盖也减弱了水分蒸发,因此成熟期土壤湿度过大,导致烂薯。故C正确。A、C、D不是马铃薯烂薯的原因。10.全膜覆盖种植马铃薯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水保肥,故B正确。土壤有机质不是来源于烂薯,故A错误。“杂草生长”结果是杂草与马铃薯争夺土壤中的有机质,而不是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C错误;昼夜温差对有机质的分解影响不大,且有机质的分需长期的过程,D错误。11.“前期全膜”,有利于提高播种期土壤的温度,“中期半膜”有利于生长期雨水的下渗,“后期露地”有利于土壤水分的蒸发,防止因土壤过湿导致烂薯。故D正确。A、B、C错误。

8.2018年1月4日晚我国出现了2018年首场流星雨。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15-16题。15.图示流星体属于(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恒星公转的天体16.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

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参考答案:15.B

16.C9.读①、②、③、④四种植物生长地1、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四种植物同时生长的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最接近A.-4OC,17OC

B.1OC,16OCC.-5℃,20OC

D.-9OC,16OC参考答案:A10.甲、乙、丙、丁四幅图为我国某城市文化区、商业区、居住区和城区主干道四条街道垃圾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最有可能为文化区的街道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A垃圾桶的数量要与垃圾的产生数量相匹配。甲区域垃圾桶数量较少,建筑物密度小,并且,在图的左下方有一个操场形状的标志,因此最有可能是文化区。乙区域垃圾桶主要集中在建筑区,在图的左下角有一片密集的建筑,最有可能是居住区。丙区域道路开阔,垃圾桶分布较为均匀,可能是城区的主干道。丁区域的建筑物高大而集中,垃圾桶分布密集,最有可能是商业区。故选A。11.俄罗斯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大部分航运价值不高。下列关于这一特点的成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A、东部沿岸经济欠发达

B、北部沿岸冰封期长,无不冻港C、西部海岸线较短

D、最大港口通往大西洋需经它国海域参考答案:A

12.图9为我国甲市人口资料图,读图回答15—16题。图915、关于甲市人口增长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低到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B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量增长速度呈负相关关系C、1950年—1970年甲市人口自然增长属于“高低高”模式D、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变化是经济发展自然演变的结果16、下列措施应对甲市目前面临的人口问题切实有效的是(

)A、提倡适龄妇女生育

B、鼓励居民外迁他省C、适当推迟退休年龄

D、构建完善抚养体系参考答案:15.C

16.D15.【目的】本题旨在考查人口问题知识,考查学生读图的推断能力。从图可以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波动下降,1950年-2010年,人口从200万增加到800万左右,说明人口增长快,A错;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量增长速度具有相关性,B错;1950年-1970年的自然增长符合高低高模式,C正确;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变化受到计划生育的影响,D错。16.【目的】本题旨在考查人口老龄化问题,考查学生读图的推断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65岁的老人比重已经超过7%,进入老龄化,而解决老龄化最切实有效的措施是构建完善抚养体系。13.下图是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圈,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住;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乙地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A.29米

B.59米

C.61米

D.79米2.图示区域内,进行新农村建设最合理的区位是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1.B

2.A1.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分析,乙地黄土表面高度840-860米,底面高度800-820米,根据高差计算,最大厚度不超过60米,最小厚度大于0米,所以厚度最大值是60米以下的数字最大值,结合选项选B。2.在山区的新农村建设,要考虑沟谷,陡坡因素的影响。读图,根据等高线弯曲情况和密度分析,丙处是山谷底部,乙、丁处等高线密集,位于谷内的陡坡上,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不适合新农村建设,B、C、D错。甲地为山脊,等高线较稀疏,坡度小,是新村建设的合适地点,选A。【名师点睛】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

14.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1、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

)A.S1=0.5S2

B.S1=S2

C.S1=1.5S2

D.S1=2S22、若A、C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则一年中这种情形会出现(

A.1次

B.2次

C.3次

D.4次参考答案:1、C

2、D

试题分析:1、A、D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距离约为111千米,即A、D的距离S2约为6660千米;A、B同位于北纬60°纬线上,在该纬线上,经度相差2°的距离约为111千米,即A、B的距离S1约为9990千米,S1=1.5S2。2、当晨昏线经过A、C两地且A、C之间为昼弧时,这种情况出现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时,直射点向北、向南移动时各出现一次;同理,当晨昏线经过A、C两地且A、C之间为夜弧时,也会出现两次。15.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成立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下图为雄安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3.雄安新区的建立A.将促进北京市向外扩张

B.将促使大量人口迁入北京C.会削弱浦东新区的竞争力

D.可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24.雄安新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①交通便捷通畅

②生态环境优良

③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

④现有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5.雄安新区建设后,白洋淀应A.打造成重要的水上交通线

B.让其进一步淤积,开发成农田C.填成陆地,进行商业开发

D.加强其美化环境和维护生态的功能参考答案:23.D

24.A

25.D23.雄安新区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D对。北京是特大城市,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不会促进北京市向外扩张,A错。不会促使大量人口迁入北京,B错。距浦东新区较远,影响小,C错。.24.雄安新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交通便捷通畅,①对。工业较少,生态环境优良,②对。雄安区域的资源较少,科技力量较差,③错。开发的晚,现有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④对。A对,B、C、D错。16.图中AB为晨线,C为AB的中点,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读图回答以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时A

此日为二分日中的一天B.

B点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C.此时ACB所在的平面与经过C点的经线圈平面间的夹角(锐角)为20°D.AB的长度与30°纬线等长。参考答案:C17.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完成下列小题。4.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A.台风、洪水、沙漠化

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C.干旱、洪水、蝗灾

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5.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参考答案:4.D

5.B

4.读图表可知,亚洲和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然灾害由干旱、洪水、水土流失、龙卷风和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荒漠化只有亚洲有,酸雨只有北美洲有,蝗灾两个大洲都没有。5.欧洲冬季降水量较其他大洲多,主要是因为欧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影响,冬季温和湿润,气旋活动频繁。考点:该题考查自然灾害分布及雪灾成因。18.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

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参考答案:C19.下图为“1990~1998年广州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上看,广州市人口数量变化以自然增长为主B.广州市总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影响广州市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D.近年来,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参考答案:C20.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2015—205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显著的国家是(

)A.丁国 B.丙国 C.乙国 D.甲国7.以上四国中(

)A.丁国现阶段人口增长速度缓慢B.计划生育是丙国年龄中位数偏小的原因C.乙国可接纳海外移民,减缓年龄中位数上升D.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一定是甲国8.近年来,我国人口中位年龄日益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年轻化 B.城市化率低C.生育意愿弱 D.婚育年龄小参考答案:6.D

7.A

8.C【6题详解】由材料分析可知,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因此年龄中位数能够反映该国的平均年龄,图中甲国在2015~2050年人口中位数增长较快,而且中位数较大,说明甲国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较大,老龄化程度最显著,故答案选D项。【7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2015年丁国的人口中位数为40岁左右的,而且之后人口的中位数还在逐渐增加,说明该国的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少年儿童的人口比重逐渐减小,人口的出生率逐渐降低,人口人口增长速度缓慢,A对;丙国年龄中位数偏小,说明少年儿童的人口比重较大,出生率较高,原因是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没有控制人口增长,B错误;与甲国相比,乙国老龄化问题较轻,可通过人口政策,减缓年龄中位数上升,不用接纳海外移民,C错。四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一定是甲国,不能表示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是甲国,D错。故答案选A。【8题详解】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所以年龄中位数越大,表示老龄人口数量越多,人口老龄化越明显。近年来,我国人口中位年龄日益变大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出生率逐渐降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导致生育意愿弱,人口的出生率逐渐降低,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大,因此答案选C项。21.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根据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乙图比甲图A.比例尺更小

B.比例尺更大

C.等高距更小

D.等高距更大10.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①E、F海拔一定相同

②E、F海拔可能不同③M、N海拔一定相同

④M、N海拔可能不同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1.实际统计显示,与M、N两地相比,E、F两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其主要原因是E、F两地A.海拔更接近

B.降水量更接近C.相互间热量交换快

D.相互间纬度差异更小参考答案:9.C

10.D

11.C9.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图幅相同,所以两图的比例尺相同,A、B错。根据剖面图曲线,甲图剖面线平直,乙图剖面线弯曲较多,说明乙图比甲图等高距更小,对地表起伏表示的更详细,C对,D错。10.根据图示中的海拔高度线,E在550米线上,F在550米线下,MN在同一海拔高度线上,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E、F海拔可能不同,①错,②对。M、N海拔一定相同,③对,④错。D对,A、B、C错。点睛: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图幅相同,比例尺相同。甲图剖面线平直,乙图剖面线弯曲较多,说明乙图比甲图等高距更小。E在550米线上,F在550米线下,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E、F海拔可能不同。22.读我国台湾地区图,回答岛上铁路呈环状分布,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气候

B.洋流

C.河流

D.地形参考答案:D23.下图是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全球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图中四点与地壳运动方向组合不正确的是A.①—上升

B.②—向东

C.③—下降

D.④—向西参考答案:D24.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5~6题。5.该经济模式对当地农村的有利影响有

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

B.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C.吸引城市游客,减轻环境压力

D.降低资源消耗,解决生活用能

参考答案:B

B

25.读世界某地区水平分布图(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年蒸发量),回答从图中可以判断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A.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B.气温越高,蒸发强C.暖流影响,气温高,蒸发强

D.信风影响,降水少参考答案:A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减少冻裂,安全越冬。近日,某城市绿化部门对城区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试利用热力作用原理解释树木涂白防冻裂的原因,并概括城区行道树涂白的其它作用。参考答案:树木涂白防冻裂的原因:反射太阳辐射,减弱昼夜温差,防止树皮开裂,涂白的其它作用;杀菌、防止病菌感染,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起到一定美化作用。(答出其中的2点即可)解析:热力作用包括: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②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又称为“温室效应”。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可以起到杀菌、杀虫作用和防冻害的作用;材料中“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说明涂白可起到美化作用。二、判断题(共10分)27.读“银河系简图”和“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共包含有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的是

。(2)据图判断,在四个公转位置ABCD中,在

位置看到银河系中的星星最多。(3)在ABCD四个位置中,淮阴昼夜长短变化最快是在

位置,原因是

参考答案:

(1)3

地月系

(2)B

(3)D

在ABCD四个位置中,D点公转速度最快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江门等9市组成的城市群。是继美国纽约湾,美国旧金山湾和日本东京湾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略图。材料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材料三:图示区域河网纵横,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珠江口是我国赤潮频发的海域之一,赤潮实质是水体富营养化。(1)说明图示区域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4分)(2)简析珠江口水域赤潮频发的人为原因。(3分)(3)从集聚角度,分析粤东、粤北和粤西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给企业带来的影响。(4分)(4)为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从加强区域联系和发展的角度,说出需要采取的措施。(4分)参考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雨季长,)河流水量大且汛期长;三角洲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支流众多,河网密集,通航路程长;江宽水深,出海口多,便于江海联运;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任答4点,得4分)(2)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大,严重污染了养殖海域;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任答3点,共3分)(3)有利: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任答3点,共3分)不利: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任答1点,共1分)(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提升区域的国际知名度。(任答4点,言之有理皆得分,共4分)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珠江流域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原因,可从气候条件、地形、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等角度分析,重点关注通航条件、通航里程、通航时间和江海联运等方面因果关系分析。第(2)题,本题主要从人为的角度分析赤潮多发的原因。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农业生产、生活排放、海洋开发和海水养殖等方面,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也是诱发因素之一。第(3)题,本题考查产业集群效应对企业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从有利影响的角度分析,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节约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从不利影响的角度分析,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4)题,城市群建设可从产业分工和协作、政策、城市化、城市环境等角度分析。所以,打造国际级城市群,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提升国际知名度等。

29.“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描写我国西部的戈壁滩景色。参考答案:A30.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参考答案:A三、综合题(共38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东北老工业区的衰落,除自身因素外,还与东北腹地部分河流无出海口、黑龙江流域水运与海港不连接、腹地工农业产品对外运输成本高、冬季河流结冰期过长、水运条件差、辽河水源匮乏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目前西辽河已基本断流,地下水超采,漏斗区范围扩大,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东北地区北部水资源相对丰富,河流航运条件优越,但无水路与渤海相通,价格低廉的水运优势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修筑松花江—辽河北水南调工程,既能为南部输水,缓解水资源不足,又能沟通渤海与黑龙江的水运。下图示意松辽运河输水工程规划线。(1)说明规划中的松辽运河水源区的水资源条件。(2)分析松辽运河受水区缺水的主要原因。(3)简述规划中的松辽运河调水线路实施的有利自然条件。(4)指出松辽运河工程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参考答案:(1)水系发达,流程长,湖泊多,储水量大;多冻土层,水源下渗量小;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径流量大。(2)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支流少,河流水量小。(3)运河规划线路取水点地势较高,部分河段河水可自流;松花江与辽河分水岭地势不高,且总线路较短,开挖渠道工程量小;沉积土层,施工难度小。(4)工程线路的规划;工程使用期限和泥沙淤积情况;工程调水总量;工程对辽河、松花江、嫩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详解】(1)结合材料,松辽运河水源区的水资源条件从区域的河流分布、水体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图中显示,水源区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松花江等河流的流程长,区域的湖泊、沼泽较多,储水量大;由于区域纬度高,地下多冻土层,水源下渗量小;水源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但纬度较高,蒸发量小,径流量大。(2)松辽运河受水区缺水的原因与自然条件、社会因素有关。受水区位于区域南部,这里是老工业基地,城市多,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但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南部区域仅有辽河,且该河段的支流少,河流水量小,尤其是冬春季节水量更小。(3)调水工程建设需要考虑建设的工程量及工程难度,也要考虑调水的水体高度。根据材料可知,辽河流向整体是由北向南流,说明辽河流域整体地势北高南低,故运河规划的辽河流域部分河段可自流。根据图示中的等高线数值可知,规划线路取水点地势较高,因此调水部分河段河水可自流;结合区域等高线上的数值可知,松花江与辽河的分水岭地势不高,且总线路较短,开挖渠道工程量小;调水线路基本都是沿河平原开通渠道,由于是沉积土层,施工难度小。(4)松辽运河工程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工程本身跨越不同省份且需要穿山越岭,因此需做好工程线路的规划;工程耗资大,涉及人口多,调水渠道会因使用年限的增加出现淤积现象,因此建设要充分论证工程使用期限和泥沙淤积情况;工程是为连通区域南北水运并解决南部缺水而建,因此要考虑工程调水总量;工程跨越了不同的河流、流域,建设会对环境有影响,因此要充分考虑工程对辽河、松花江、嫩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按树原产干澳大利亚,上世纪90年代,广西开始大规模种植楼村,最多时粹植面积达200万舟顷。~近两年因“按树是地下抽水机、耗肥机、有毒……”竹等言论的影响,广西各地“清剿”按树,退林还田。但也有人认为,按树和森林一样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应砍伐。材料二

按树种植要求及生长特点材料三

广西按树产业关系(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广西持续种植桉树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2)经实地走访发现,广西桉树林下“寸草不生”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表示桉树无毒,也并非抽水机。结合材料,为洗清桉树“抽水机”“有毒”等罪状提供依据。(3)简述广西发展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的意义。(4)请结合材料,为广西今后桉树种植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参考答案:(1)桉树生长初期耗水量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因缺水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肥力下降,甚至土地退化;林下植被因缺水缺肥而无法存活,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滑坡、洪涝等灾害增加,改变局地小地形;改变局部小气候,使该地区气候变得干旱。(2)广西桉树种植密度严重超标,才导致林地透光性差,林下植物无法正常生长;采育周期较短,砍伐时期正值桉树大量耗水阶段,桉树还未发挥蓄水与保持水土功能,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人工施用大量除草剂,才导致林下草类和灌木死亡。(3)带动造纸、胶合板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供伐木、晒桉工等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因加大产品的外运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4)控制植株密度;延长轮伐周期,减少水土流失;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等区域种植桉树;开展多种经营,注重饲养业等林下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平衡种植业、林业等各产业发展。【分析】本题以广西桉树种植为背景资料,考查区域林业的综合发展。(1)注意本题解答时要注重按照题目要求“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综合分析。(2)本题解答关键是审清设问,明确为洗清桉树“抽水机”“有毒”等罪状提供依据的含义,是要分析该地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其它原因导致或者更多的人为使用不当造成。(3)本题解答注意注意从经济角度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注意分析桉树加工业产业链。(4)本题解答要注意根据前几问的结论和材料分析广西种植桉树出现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提出可行措施,以使桉树种植可持续发展。【详解】(1)根据材料,“按树是地下抽水机”说明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桉树是“耗肥机、有毒”会导致林下植被因缺水缺肥而无法存活;根据图示,桉树种植会使用大量除草剂,土壤因缺水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肥力下降,甚至土地退化;进一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干和自然灾害频发等。(2)根据材料,广西桉树种植密度4500棵每公顷,远超过推荐密度1500棵每公顷,说明种植密度严重超标,导致林下植物缺少光照而无法正常生长;“每3-4年砍伐一次”“2-6年生长期是高耗水阶段”说明采育周期较短,而砍伐时期正值桉树大量耗水阶段,桉树还未发挥蓄水与保持水土功能,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另外,根据材料,人工施用大量除草剂,也导致林下草类和灌木死亡。(3)观察广西的以桉树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业产业链条,有造纸、胶合板等产业发展,因此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同时提供伐木、晒桉工等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