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语用专题训练表达效果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用专题训练表达效果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用专题训练表达效果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用专题训练表达效果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语用专题训练表达效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用专题训练------表达效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立夏过后,小满翩翩而至。“小满”名称的由来,与农作物的长势有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此时,农作物小有收获,北方地区的小麦等夏熟作物正是将熟未熟的“小得盈满”之际,所以称之为“小满”。小满,是一时物候。时至小满,乳熟后期青黄相接的麦穗,籽粒刚刚灌浆饱满,但只灌了个半饱,还没有成熟,正羞答答微微低头,在温风中翻腾。小满时节,农田管理也十分重要,不仅要防旱,还要防水涝。大旱则插秧困难,大风雨则易使夏收作物泡汤。小满,既是一种节气,也是为人处世的智慧。天道忌盈,卦终未济,业不求满。大满、太满,自满、完满,都不符合国人的处世哲学。《说文解字》将“满”字释为“盈满”,“小满”,有着“满而不足”“满而不盈”的含义。犹如绘画之留白,不经意间之小满,才是为人处世的最好状态。麦已小熟,天未大热,小得圆满,人生佳境。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生动地表现了小满时节麦穗的状态,这一表达效果是怎样取得的?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近来,苏东坡又火了。苏东坡早已不仅仅是个古代的文学人物、政治人物,而且成为一个不断生长的文化符号。苏东坡从众多文人中脱颖而出,除了他具有传奇丰富的人生故事、儒释道于一体的人生观和诗文书画俱佳的才华,还因为他塑造了令人神往的文化人格。苏东坡的文化人格有何特别?首先,苏东坡虽“只缘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终秉持勇于进言、经世济民的立世准则。朝堂上,他能在王安石变法时直陈得失,丝毫不计个人之利害;贬谪中,他并不灰心丧气,更未就此躺平,每到一地,他总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力求造福一方百姓。其次,苏东坡有着超然物外、宠辱不惊的人格魅力。纵览苏东坡的一生,他虽也曾深受恩宠,名头大,官位大,但也曾饱受贬谪之苦,人生起伏更大。他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能够“一蓑烟雨任平生”,让生活在苦难中开出花来。其实,苏东坡的热度从未消减,历朝历代谈论、研究、追随他的人多得不计其数。今天,我们在各种文艺作品中讲述苏东坡、吟咏苏东坡,也是在呼唤苏东坡身上的那种文化人格。2.在论述苏东坡的文化人格时,文中使用了“躺平”“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地鸡毛”等词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半个多世纪间,人民币沿着新中国的文明进程一路走来,成为共和国的符号之一。她的每一方图案、每一寸纸张、每一丝纤维,都浸染了中国人民在历史创造中的丰富情感和独特审美。第一套人民币选择牧羊、犁田、推煤、织纱等解放区工农业生产的图景,生动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者周令钊把敦煌壁画中衣袂飘飘的“飞天神女”请入人民币票面,飞天飘带就成了3元人民币背面的边框,故宫美轮美奂的传统窗棂则被用到了2元人民币的背面景框里。在第三套人民币的票面上,女拖拉机手的意气风发,炼钢工人的力量爆发,无不反映出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风貌。第四套人民币的亮点在于时任中央美院副院长的侯一民以丹青描摹的一个个气韵生动的中华各民族人物形象。第五套人民币六种面额纸币的正面是毛泽东主席的肖像,票面背后的图案依然选用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文景观,典雅、古朴而不失时代感;票面数字底衬选用中国传统名花图案,以花喻人,以人映花,彰显中国人的风骨气质、方寸之间展现万千气象,人民币闪耀着中国设计之美、中国民生之力!3.第一段为什么把人民币称为“她”而不是“它”,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以为简单,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着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奶奶带我走出那条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嚎陶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具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家乡的山上多湘妃竹。到立夏前后,竹笋水灵鲜嫩,凑近了闻,有一股清香,满山都是。正如苏轼的诗句“好竹连山觉笋香”所描绘的那样。竹笋是令人向往的美食。立夏前后,抽笋就成了家乡人最重要的事务之一。竹笋虽是美味佳肴,但抽笋、吃笋要有节制,须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果杀鸡取卵,只顾眼前利益,那便是杀死了“现在”,当然也杀死了“将来”。既要爱护竹林,又要吃笋应景,那么怎么样把握才算恰当呢?沈复《浮生六记》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启示:“侵晓入园,笋上无露珠,则不成竹,遂取而食之。”也就是说,可以笋上有无露珠,决定笋之去留。顶上有露珠的笋子,将来可以长成竹子,便不宜抽食;顶上没有露珠的笋子,注定了长不成竹,则不妨抽而食之。5.请根据语段内容,简要分析第一段引用苏轼的诗句有什么表达效果。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疆。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回溯中国历史,追求专注而极致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解牛的庖丁、削木为鐻的梓庆、操舟若神的津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庄子笔下“与物同化”的匠人们,就已展现出专注守心、执着枝艺的精神境界与风骨。尔后,这种境界与风骨又分别演化为景德镇千年不熄的窑火、不用一钉而“天衣无缝”的榫卯、华服冠绝的刺绣……悄然融进千年不衰的民族精神中。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连续使用五个“一”,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1)运用一系列修饰、限定的词语,如“青黄相接”“刚刚”“只”“半”等,精准、明确地表现出出小满时节麦穗半熟未熟的状态;(2)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未完全成熟的麦穗以少女娇羞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麦穗风中低头摇曳的姿态。2.①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②使苏东坡积极乐观的形象更为鲜活。3.“它”,专指人以外的事物,如果把人民币称为“它”,只能体现人民币的物质属性;“她”,特指女性第三人称,用“她”,除了体现代词的作用外,还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人民币以人的情感。作为中国历史的见证,人民币与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用“她”能更好体现作者对人民币的认同、尊重和热爱,以及人民币带给人们的美感。4.示例一:①回环叙述,将个人成长和故乡胡同密不可分的关系凸显出来。②反复设问,强化了追问与思索的意味。③“漫展”一词由胡同在现实世界的不断延伸暗示它在作者心灵世界的延展。以动写静,由实入虚,拓展了意蕴空间。④多种语言形式错综使用,将随着成长,对故乡胡同及奶奶的怀恋逐渐加深的过程写得含蓄委婉,情感表达厚重深沉。示例二:(1)特点:①“我不断长大”与“胡同不断地漫展”回环叙述,并与反复设问结合。②“漫展”一词以动写静,由实入虚,由胡同在现实世界的不断延伸暗示它在作者心灵世界的延展。(2)效果:多种语言形式错综使用,表现了作者对个人成长与故乡胡同的关系的追问与思索,含蓄地写出了随着成长,对故乡胡同及奶奶的怀恋逐渐加深的过程,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