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精编版_第1页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精编版_第2页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精编版_第3页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精编版_第4页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精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攻击性行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一、基本情况:姓名:小R性别:男年龄:16岁身体状况:体格健壮家庭状况:父母离异二、典型事件:小R脾气暴躁,常为小事与同学大打出手,不计后果。性格倾向属于偏激型,但他冷静清醒后,能认识自己的过错,后悔不该如此粗鲁。且多次逃学,最远的地方逃到过中朝边界的丹东,还与社会上不良人员有染。做事情我行我素,自诩老子天下第一,不服班干部管理。一次班长因班纪律问题与之发生矛盾,被他打得鼻青脸肿。平时还好出歪点子,唆使他人干坏事,如班级一次同学生日晚会,当主持人将所有蜡烛点燃后,他叫另一同学突然把电闸关掉,趁教室一片漆黑之际,将溶化的蜡烛洒向周围同学身上,闹得同学不开心。一次他主动策划同学逃离学校,逃跑的同学逃到苏州,七天后被苏州铁路警署拘留。当老师将其领回时,小R说是其他同学为他出的主意,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他们的诱惑下才去见见世面。上课故意扰乱纪律,与老师顶撞,辱骂老师,使得教学经常无法正常进行。三、原因分析通过与其父亲交谈,向原中学班主任了解,知道小R过去并非这样,小学五年级之前曾一直是班级优秀生,他的变坏主要由三方面原因造成:1、家庭的变故和教育方式失当小R年幼时,父母关系良好,虽说双方文化程度不高,但大家都十分疼爱这个独生子。母亲曾下过乡,属回城知青,由于社会变革,母亲所在单位效益日渐不好终被裁员下岗,父亲则赶浪潮先行下海经商做生意。母亲下岗后承包了一个舞厅,由于接触的人多了,思想意识逐渐异化,父亲忙于生意场上奔波,俩人关系日渐疏远,双方感情不断恶化,整天争吵不休,导致最后分道扬镳。其时,小R正逢小学毕业,不安宁的家庭自然给他心灵以沉重打击。虽然他被法院判给父亲,但他有一股很强的恋母情结,周末常去母亲处居住。由于孩子学习成绩很差,父亲甚为恼火,棍棒相加,体罚替代教育,终无济无事,更助长了他的逆反心理、厌学情绪。2、学校教育不当当小R的父母为是非曲直争吵不断,失去安宁学习环境时,他表现得焦虑不安,无所适从,上课走神,作业不按时交,开始旷课、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数学、外语课亮起红灯,班主任老师对这变化未能及时察觉,帮其寻找原因,反而训斥他“木鱼脑袋不开窍”,故意将他的座位调至最后,任其自由发展。3、自身心理原因=1\*GB3①角色的认同与攻击性。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是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白已是一个男子汉。=2\*GB3②自卑与补偿。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3\*GB3③自尊心受挫。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4、交友不当由于厌学发展到逃学,这样可以免受老师的指责和校纪的约束,开始他在社区周围游荡,之后交结了些不三不四的小兄弟,结成团伙泡游戏机房。同时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的小R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另外,社会上流行的“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使他产生攻击性行为。四、辅导策略根据小R的问题分析,主要症结在于受不良家庭文化背景的影响形成。其智力并不低下,但好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自我表现欲强。再加上其体格健壮、精力旺盛,同时在社会上已放荡多年,岂可一日收心。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刺激的一次次作用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势,即习惯性反应,当有类似的诱因引起刺激时,这个习惯性反应就会出现,因有其父惯用体罚来代替对他的教育,他也就模仿这种攻击性行为方式来对待同学。所以解决小R的问题的关键是纠正其思想认识上的偏差,通过对其不良认识的矫正,逐步消除他的心理障碍。根据理性情绪疗法,制定出对相应的四步调适法。A、认真倾听,诚心与他交朋友。在与他交谈时耐心听他讲过去的事情,让他宣泄不满的消极情绪,这样能对他能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以便对症下药,缩短彼此心理距离。B、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当突发事件过后,启发他的认识,使其反省领悟自己的过失,逐步确立起正确信念认识。C、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学说,鼓励他置身于班集体。不做破坏班级荣誉之事,多做有益班级的事。当其确有进步时,委任他为小干部,增强其自尊心。重塑自信心。D、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形成其自我反思能力,提高理性思考问题,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五、辅导过程1、第一阶段:认识的初步转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通过开学初几次交谈,聆听他的叙说,小R的心情较舒畅了许多,认为现在所在的学校老师比原校老师平易近人,老师把他当人看。一次他主动找我谈心,对我说:“自己刚来时觉得来此校是受骗上当,原校校长说这个学校如何好,可以随意自由活动,可以进城逛街……当时想既然老师领导都不喜欢自己,何不换个环境,因此他给小兄弟们留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带着朦胧的好奇心理进入了新的学校,后发现这不是理想的栖身之地,不习惯学校半军事化的管束,所以心情特别烦躁,班长说我不守纪律,要扣假,就暴跑如雷,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样将班长痛打一顿,以致被罚关进了反省室,当月班级评优资格被取消,同学们对自己颇有怨言,我不时地点头耐心听他忏悔,他感激我每天为他送饭,讲做人的道理,说反省室呆两天头脑清醒许多,认识到国法、校纪,班规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所以既来之,则安之。那次长谈我表扬了他,并要求他主动向班长认错。告诫他一个人情绪太激动,发脾气易患高血压、心脏病,造成身心功能系乱,脑血管供血不足,心肌梗塞,诱发中风,意外死亡等不幸事件。为了培养他的自控能力,他同意我帮他设计了一张表格,让他自己每天填写,每周小结一次,以增强自我约束力。小R同学每日表现自我监控表早操早餐早自习上午学习午休下午学习课外活动晚餐晚自习就寝小计12十项内容,每天没有发脾气则计10分,若发了脾气则酌情扣分,什么原因造成可以主动找老师解释,若不能原谅的要按规矩办周末扣假。2、第二阶段:转变的契机由于心理距离的拉近,小R上我的语文课比较安分。一次他上课低头在专心看一本厚厚的小说,我历来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所以当时并没收他的书。下午课外活动,我主动找他聊天,问他上课看什么书,他回答说《候塞因·萨达姆》,我说,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听了我的话,他似乎遇到知音,开始滔滔不绝与我攀谈起来,谈萨达姆组织复兴党,被捕入狱、越狱逃跑等情节,说的眉飞色舞,还说他至今最佩服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中国的林彪,一个是德国的希特勒。“为什么”我反问。“因为他们都是统领千军万马的风云人物。”“那你也想成为这种人?”不好吗?他反问,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看来他还是很有见地,为了纠正他的错误认识,我肯定他爱读书是好事,但读书要思考、消化吸收,我问他希特勒给人类造成了什么?他顿时语塞。“一个战争狂,几千万生命被其屠杀,人类文明遭其摧惨,他是人类的灾星,遗臭万年。”他以惊诧地目光看我,良久没有回话,我接着说,每个人活在世上首先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遵纪守法,不危害他人、社会。在目前,你最应尊敬佩服的人应该是生你、养育你、供你吃穿、让你上学的父亲。听了我一席话,他沉默不语,似乎将信将疑起来。3、第三阶段:认识上的反复毛泽东曾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经过校长室、教导处、课任老师的帮教,小R各方面提高很快。体育老师提议让他做班级体育委员,一则可以消耗他多余的精力,另可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但不久他又出现了认识的波折。一次周末放假,由于恋母情结,他去看母亲,母亲带他上营业性舞厅,加之一些过去的老同学来邀他退学去学汽车修理,老朋友聚会、抽烟、喝酒,神经放松,一切都忘乎所以,连按时返校时间都耽误了。在老师的电话催促下,第二天上午其由父亲护送回校,在检查他带的物品时,值班老师偶尔发现了袋中的香烟,便狠狠地批评起来,此时其父见状火冒三丈,嘴里大骂:“侬这个小瘪三,就是改勿好”,挥手便一巴掌,由于小R本来对父亲有逆反心理,老爸这一巴掌激起了无名火,也举起拳头与父亲对打,幸好在场老师及时劝阻,才避免了一场父子恶战。为使其冷静,我先将小R送入教室让他坐下冷静。回头与其父探讨孩子的教育艺术,使其父认识孩子犯错乃至反复这是青少年认识上的正常现象,也反映了孩子教育的艰巨性,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待。并告诉他孩子进校几个月来发生了可喜变化,听了老师的劝阻,小R的父亲逐渐认识到过去教育方法不当。表示今后一定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孩子。午饭后,小R仍然闷闷不乐,像有什么心事,我追问他缘由,他突然双眼流泪。他说今天不该这么冲动,使得父亲生气,因为今天恰是父亲的生日,本应让他高兴,可是我不争气……。看着他痛哭流涕之状,我感到一阵惊喜,这是真诚悔恨的流泪,进一步开导他:带烟来校抽是不对的,违反校规,你父亲打你是恨铁不成钢。但你现在的表现令人欣慰。说明你已开始懂事,能记住父亲生日孩子是有孝心的孩子,愿你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让父亲开心一笑。4、第四阶段:认识进一步提高在临近放假前的一个月里,小R不仅严格守约,填写好自我监控表、主动为班级做好事,在学习上也表现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期末考试外语和数学成绩仍然不理想,但已从三十分跃入及格,这是一个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学习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六、成效与反思小R经过近一年的教育初步懂得了如何正确处理班集体与个人、自由与纪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第二学期仍然就读我校,并培养为副班长,成了老师管理班级的得力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