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全国版生物中考题型二实验探究题型专练.(2021四川凉山中考)央视春晚节目中的“朱鹘”以其飘逸灵动的舞蹈,静谧梦幻的场景诉说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科研人员为了更好地保护朱鹘,在其栖息地安装摄像机,记录朱鹘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A.观察法 B.实验法C.比较法 D.调查法解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两者的区别: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科研人员在朱鹘的栖息地安装摄像机,记录朱鹑的行为,属于观察法,故选Ao.(2021广东中考)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以下研究中没有使用实验法的是 (B)A.用自制迷宫,观察小鼠走出迷宫需要的时间B.隐蔽在树林中,用望远镜观察母鸟育雏行为C.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观察幼雁出壳后的行为D.将蚂蚁放入有湿土和食物的瓶中,观察蚂蚁取食解析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相关数据,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因此A、C、D都用到了实验法,不符合题意。隐蔽在树林中,用望远镜观察母鸟育雏行为属于观察法,B符合题意。.(2021四川凉山中考)某同学进行“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后,向全班同学汇报了他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 (D)A.作出假设B.实施计划C.制订计划D.表达与交流解析该同学向全班同学汇报了他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属于表达和交流,D符合题意。
4.(2022贵州铜仁中考)以下是我市某中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时的实验数据记录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组别①②③④处理条件每组30粒结构完整的绿豆,分别按下列条件处理后放置10天25 纱布湿润,瓶口敞开0°C,纱布湿润,瓶口敞开25C,纱布干燥,瓶口敞开25°C,纱布湿润,瓶口密封种子萌发数26003A.②组与①组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B.③组与①组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C.①组与其他三组对照说明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D.④组与①组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解析②组与①组对照滁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②组与①组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A正确。③组与①组对照滁了水分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③组与①组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B正确。没有在各个温度下进行实验,探究种子的萌发情况,故不能说明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C,C错误。①组瓶口敞开,瓶内空气充足,④组瓶口密封,瓶内缺少空气,④组与①组对照除了空气不同夕卜,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④组与①组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D正确。5.(2022贵州铜仁中考)鱼鲤盖运动次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鱼的呼吸频率,我市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鱼的呼吸频率与水温的关系开展了实验探究,获得了以下实验数据,请你结合下表回答下列问题:鱼鲤盖运动次数数据记录表水温鱼鳏盖运动次数(次/分钟)第1组第2组第3组平均值1号2号3号1号2号3号1号2号3号15℃3332313431323430333220℃7663455365626947616025℃132112109122110107127109111115提出问题:水温对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吗?⑴作出假设:水温对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⑵在实验过程中三个实验组选用的小鱼品种、大小、生长状况均相同,目的是控制实验的3一变量,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⑶有同学认为本实验设置三个组且每个组三条鱼,导致实验过于复杂,可以减少组数和鱼的数量,你认为他的说法合理吗?并说明理由:不合理,实验设置三个组且每个组三条鱼可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⑷分析实验数据并写出实验结论:水温对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解析(1)假设应针对提出的问题来设置,可设置为水温对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2)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他条件应相同。在实验过程中三个实验组选用的小鱼品种、大小、生长状况均相同,目的是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3)此同学的说法不合理。实验设置三个组且每个组三条鱼,这样可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4)从表中的数据可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鱼的呼吸次数会增多。实验结论:水温对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适当提高水温会提高鱼的呼吸频率。6.(2022湖北荆州中考)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毫米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动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小鼠数量(只)饲喂方式实验结果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克/只)甲20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27天正常7.34乙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鼠是一种哺乳动物。其生殖方式的主要特征是胎生。(2)小鼠的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⑶雄性小鼠控制其各种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小鼠的“桥梁”是(4)以上对照实验中,属于实验组的组别是上。(5)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是微塑料会破坏小鼠的消化系统,让小鼠生长减慢(意思合理即可)。解析(1)小鼠属于哺乳动物,其特有的生殖特征是胎生。(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3)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生殖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4)该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甲组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27天,属于对照组;而乙组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克/只,连续27天,属于实验组。(5)由表可知:与甲组比较,乙组小鼠小肠绒毛基本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小鼠体重增长值为负值。可见微塑料对小鼠的消化系统伤害较大。7.(2022河南中考)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会有怎样的影响?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16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7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於)叵S骤中占.或割壬T眩W(1)在限制睡眠时长的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睡眠时长。(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3)分析上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你认为该科研团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睡眠不足会使小鼠的学习能力逐渐减弱.(5)本实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保证充足的睡眠(写出一条即可)。解析(1)A组和B组的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睡眠时长。(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3)由曲线图可知,随着每组小鼠走迷宫次数的增多,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逐渐减少,说明小鼠走迷宫的行为是一种学习行为。(4)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更短;B组小鼠限制每日睡眠时长,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比A组长。因此,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睡眠不足会对学习能力造成影响。(5)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应该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8.(2022山东聊城中考)某同学在饲养黄粉虫的过程中发现,铺在养虫盒里的泡沫塑料板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这是黄粉虫在吃泡沫塑料吗?该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探究实验进行研究。步骤1:把多只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黄粉虫平均分为A、B两组,称重并记录数据。步骤2:A组喂麦熬和菜叶,B组喂等量的泡沫塑料片,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泡沫塑料片噬咬情况。步骤3:称量A、B两组黄粉虫的体重,并记录数据。多次重复该实验,发现A、B两组黄粉虫体重都有所增加,B组泡沫塑料片噬咬痕迹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⑴黄粉虫属于节肢动物.该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本实验的假设是黄粉虫会吃泡沫塑料。(3)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食物中泡沫塑料的有无.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4)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黄粉虫会吃泡沫塑料。该实验结论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提供启示?(答出一条即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白色污染问题。解析(1)黄粉虫属于节肢动物,该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外骨骼不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具有蜕皮的现象。(2)作出的假设是对提出的问题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所以本实脸的假设可以是“黄粉虫会吃泡沫塑料(3)本实验探究的是黄粉虫是否会吃泡沫塑料,实验的变量是食物中泡沫塑料的有无,除变量不同夕卜,其他的实验条件都相同,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使得出的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合理。(4)多次重复该实验,发现A、B两组黄粉虫体重都有所增加,B组泡沫塑料片噬咬痕迹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黄粉虫会吃泡沫塑料。该实验结论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白色污染问题提供启示。9.(2022新疆中考)“鱼菜共生”系统是鱼、蔬菜、微生物三者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平衡的复合耕种模式。其核心是“养鱼不换水水质无忧,种菜不施肥正常生长”。某校生物社团学生在校园内建立了一个小型“鱼菜共生”系统,与普通水培蔬菜系统形成对比,探究水质变化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甲组:鱼菜共生组,利用养鱼的水培养蔬菜。乙组:普通水培组,利用普通水质培养蔬菜。实验中,测量并计算甲、乙组蔬菜根长和株重的初始平均值和观察平均值。实验后,根据这两种数据计算出增长率,见下表:指标甲组:鱼菜共生组乙组:普通水培组根长增长率153.5%101.5%株重增长率158.4%96.7%注:增长率=(观察平均值-初始平均值)/初始平均值xioo%根据实验方案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水质的变化对蔬菜的生长有影响吗(合理即可)?(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水质不同(选填“水质不同”或“蔬菜种类不同(3)实验中设置乙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4)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合理即可)。(5)对比分析表中数据,推测甲(鱼菜共生)组蔬菜生长更加旺盛。解析(1)本实验探究水质变化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是“水质的变化对蔬菜的生长有影响吗(2)本实验探究水质变化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因此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水质不同。(3)实验中,设置乙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4)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减小实验误差。(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甲组根长增长率和株重增长率都大于乙组,因此推测甲组蔬菜生长更加旺盛。10.(2022湖南株洲中考)中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林可胜教授1929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小肠能通过激素影响胃液分泌,1930年继续研究发现进食脂肪后狗小肠黏膜分泌该种激素,并为之命名。如表呈现了当初部分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组别处理方式进食前一小时胃液量(mL)进食后一小时胃液量(mL)1不做任何处理6.732.42将油注入小肠内4.54.83将浸泡油的小肠提取液静脉注射到狗体内2.79.54将未浸泡油的小肠提取液静脉注射到狗体内4.248.5(1)胃液中含有能初步分解营养物质蛋白质的消化酶.该物质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氨基酸,(2)实验1与2中.对照组为实验-1(填数字).实验的变量是是否注入油(油的有无)。(3)比较实验3与4可知:浸泡油的小肠.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能够通过血液(血液循环)运输,作用于胃,抑制(填“促进”或“抑制”)胃液分泌。实验用的小狗去除神经,该项处理目的是排除神经(调节)对激素(分泌)的影响。(4)人们发现该激素还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强饱腹感、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等效果,通过药物可促进该激素分泌,你认为可用于治疗哪些疾病糖尿病、肥胖。(答出一点即可)解析(1)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2)实验1与2中,变量为是否注入油。一般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实验2中将油注入小肠内,2是实验组;实验1中不进行任何处理,1是对照组。(3)比较实验3与4可知:实验3将浸泡油的小肠提取液静脉注射到狗体内,狗进食一小时后产生的胃液量比实验4的少,可以推测浸泡油的小肠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能够通过血液进行运输,作用于胃,抑制胃液分泌。实验用的小狗去除神经,目的是排除神经调节对激素分泌的影响。(4)人们发现该激素还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强饱腹感、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等效果。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所以,可以通过药物促进该激素分泌,用来治疗由糖类摄入过多而导致的糖尿病、肥胖等。11.(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某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实验方案及现象如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问题:实验装置1号培养皿2号培养皿实验处理20粒小麦种子20粒小麦种子不浇水浇适量的水23℃~25℃23℃~25℃实验现象都不萌发18粒种子萌发(1)本实验的变量是水(或水分)。(2)连续培养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号培养皿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培养皿中的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3)连续培养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2号培养皿中有18粒种子萌发,则2号培养皿中种子的发芽率为90%。(4)请分析2号培养皿中2粒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胚已死(或胚不完整、种子没有度过休眠期)(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析(1)本实验是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设计对照实验时,1号培养皿和2号培养皿除了水分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故该对照实验的变量为水分。(2)连续培养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1号培养皿(不浇水)中的种子没有萌发;2号培养皿(浇适量的水)中的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3)发芽率指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所以,2号培养皿中种子的发芽率为18・20xl00%=90%。(4)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满足萌发条件时才能萌发,所以,2号培养皿中2粒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已死,也可能是胚不完整,还可能是种子没有度过休眠期。12.(2022广西百色中考)某氧化铝厂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使原本很清澈的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研究工业废水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在受污染河流同侧下游不同距离(km)进行取样,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离污染源的距离(km)0.10.51.02.04.08.0动物类群(类)202337505865
动物个体总数(个)367656750197824903192(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实验的变量是离污染源的距离。(2)比较不同取样点的动物类群或个体总数,距污染源越近,数量越(3)分析每个取样点的数据,表明动物类群数越多,个体数量就越(4)不同取样点数据的对比.说明工业废水对河流生物多样性有影响。解析(1)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制订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本调查实验中的变量是离污染源的距离。(2)由表可知,距离污染源越近,污染物的浓度越高,该取样点动物类群数越少,动物个体总数也越少。(3)分析表格中每个取样点的数据,能看出动物类群数越多,动物个体总数也越多。(4)对比不同取样点的数据,说明工业废水对河流生物多样性有影响。13.(2021江苏常州中考)2020年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地控制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0806040200100806040200(庄仲常饕口⑴该实验的变量是口罩类型.研究目的是探究不同类型口罩的过滤效率。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小误差。⑵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选填“相同”或“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棉布口罩。⑶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扔进专用垃圾桶(选填“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⑷从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患病者属于^新冠肺炎主要通过」^_和接触传播。我国为全民免费接种疫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解析(1)实验的变量是口罩类型,研究目的是探究不同类型口罩的过滤效率。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小误差。(2)由图可知,N95口罩的过滤效率最高,棉布口罩
的过滤效率最低,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棉布口罩。(3)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扔进专用垃圾桶,集中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毒扩散。(4)从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患病者属于传染源,新冠肺炎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我国为全民免费接种疫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14.(2022广东中考)光照是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某科研团队在同一农场内,连续3年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某品种玉米产量的影响,实验分甲组(自然光照)、乙组(遮阴处理)和丙组(自然光照,如遇阴天开灯补光),每组均进行常规田间管理。各组产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析并回答问题。组别玉米产量(千克/公顷)2019年2020年2021年甲109061209510886乙228747704361丙123171292312285(1)【提出问题】不同光照强度对玉米产量是否有影响?【作出假设】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细胞中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光照强度能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进而可能影响玉米的上量(2)【制订并实施计划】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实验过程中.各组环境中气温、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甲组与乙组、丙组可形成该实验连续重复做了3年,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根据3年的实验结果可知,玉米产量最高的都是组,表明提高光照强度能增加玉米产量。由此可见,种植玉米遇阴天时可通过适当』以保产增产。(4)[进一步探究]在此研究基础上.还可以探究光照时间、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答案合理即可)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解析(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照强度能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进而可能影响玉米的产量。(2)结合题干信息可知,甲组为自然光照,乙组为遮阴处理,丙组为自然光照,如遇阴天开灯补光,故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实验过程中,各组环境中气温、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甲组与乙组、甲组与丙组变量唯一,可分别形成对照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流公司实习合同范本
- 门店物品转让合同范本
- 机械租领合同范本
- 建房出租合同范本
- 美陈设计合同范本
- 工业车辆销售合同范本
- 后勤工作思路怎么写2025(5篇)
- 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申请关键因素评估报告(2025版)
- 2025年高中字音字形题目及答案
- 古筝演奏题目及答案
- JJF 2216-2025电磁流量计在线校准规范
- 开通港股通的试题及答案
- 诺姆四达人才测评题库
- 广东省历年中考作文题(2000-2023)
- 传统乐器琵琶课件
- 供应链经理上半年工作总结
- 产品功能与使用说明手册
- 开学防自然灾害 反毒品安全主题班会 课件
- 整体施工劳务服务方案
- DBJT13-119-2010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丰富的图形世界《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第二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