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唐诗欣赏_第1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唐诗欣赏_第2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唐诗欣赏_第3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唐诗欣赏_第4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唐诗欣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唐诗欣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唐诗欣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简介】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盛唐时期最有名的大诗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雄奇豪放,飘逸不群,想象丰富,流转自然,音韵和美,体格多变。

【字句浅释】

解题:这是一首记梦的诗。以其雄伟阔大的意境,惝恍莫测的变化,缤纷多彩的形像,清新奇特的手法,而成千古传诵的名篇,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天姥:山名,在天台山对面。瀛洲:东海上三神山之一。微茫:隐约、模糊。信:确实。拔:超越。赤城:山名,有一峰有三百多丈高。吴越:过去吴国和越国领地。镜湖:又叫鉴湖,在会稽县西南。剡(扇)溪:在剡县西南。谢公:谢灵运,六朝时大诗人。谢公屐:谢灵运游山时足穿特制木屐:前后有齿,上山去前齿,下山去后齿。青云梯:指高山石径象入云的梯子。殷(引):震动。栗:恐惧,发抖。澹澹:水波动的样子。列缺:闪电。石扇:石头门扇。訇(轰):形容声音很大。青冥:青蓝色天空。鸾:凤凰一类的神鸟。回车:掉转车头。悸:心跳。

【全诗串讲】

海上旅客谈起仙山瀛洲,说在隐约的烟波浩渺中实难寻求。

越中来人说起名山天姥,它在云霞时明时暗中也许可目睹。

天姥山横卧在天边上端直入霄汉,气势挺拔超过五岳把赤城山遮掩。

天台山据说有四万八千丈那样高,面对天姥山它象在往东南方倾倒。

因为想游天姥我在梦中游了吴越,一夜间飞度镜湖满天是朗朗明月。

明月把我的身影投在湖里,又一路上把我直送到剡溪。

谢灵运当时的住处至今还在那里,绿水荡漾着清波有猿猴声声哀啼。

脚穿当年谢灵运登山木屐,步步登上高入青云的天梯。

云间崖壁前看见东海日出,半天云里听到啼鸣的天鸡。

千万山岩中道路左右不定的回转,迷恋山花倚靠山石忽觉天色已晚。

熊的吼声龙的长吟震撼岩石山泉,片片深林直发抖啊层层峰峦惊颤。

聚起沉沉乌云的天空象要下雨,漾着淡淡水波的水面腾起云烟。

闪电破空惊雷巨响,山丘峰峦崩裂毁坏。

神仙洞府大石门扇,在轰隆隆声中打开。

广阔浩大的蓝色天空人眼看不透,日月交相辉映同时照耀着金银台。

以彩虹云霓作衣服啊以长风作马,云神们啊在祥云簇拥中纷纷飘然而下。

老虎奏起琴瑟啊鸾鸟拉回去车驾,仙人们啊排着队翩翩起舞多如麻。

忽然神魂惊动精魄震撼而心悸,恍恍惚惚中惊醒不免长叹惋惜。

身边只看到醒来时的枕头睡席,方才梦中的美丽烟霞无踪无迹。

世间行乐之事也不过象这个梦幻,自古以来万事都象东去流水一般。

告别诸君而去啊不知何时再回还,暂且把那白鹿放养在绿山崖之间,

须要的时候就骑着走访名山大川。

我怎能低眉弯腰的去事奉那些当权者,使得我心中不开朗脸上没有笑颜!

【言外之意】

许多人把记梦的诗都归入游仙诗,使人产生一种错误印象,好象记梦的诗也是以一种假托的手法来表达不便直言的思想内涵。再说,许多人认为记梦的诗即使真的在记梦,那也同样是虚妄不真的,和假托手法的游仙诗没有本质区别。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是这些人不承认梦和现实或未来事件之间有确定的联系。其实,古今中外都一直有人能够根据梦来作出对未来事件的预测。精神分析的奠基人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对现代心理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对梦的解释的研究。

许多大诗人、大词人都有过杰出的记梦诗,众所周知的就有屈原、李白、苏轼、李清照、黄庭坚等。而且记梦诗中的意象和境界往往超脱于常人的想象力和描述能力,使人对梦境的真实性有重新估价的倾向。特别是这首诗才横溢的绝世名作,若非记梦,李白也怕写不出来。细细分析,还可发现记梦诗中往往有对的点悟或启发的要点,比如此诗对李白的重要点悟就是让他意识到"世间行乐'如梦如幻,"古来万事'如流水一去不返,使他毅然放下低眉弯腰去事奉权贵的常人心,走上后来遍历名山大川、寻仙访道的出尘之路。

李白写这首诗是在天宝三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那是他政治生涯中的大失败。其后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