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三章习题_第1页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_第2页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_第3页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_第4页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学导论》习题第三章-PAGE4-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一、单选题1.如果所掌握到的只是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这时计算算术平均数()。A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B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C用哪一种方法无法判断D这种资料不能计算算术平均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什么因素的影响()。A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C同时受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D无法做出判断3.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A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B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4.标志值的次数多少,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若把标志值的次数都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则算术平均数的值为()。A也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扩大为原来的十倍D无法判断5.如果被平均的每一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则算术平均数的数值()。A也增加5个单位B只有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增加5个单位C减少5个单位D保持不变6.设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而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的比重将比原来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A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7.设有8个工人生产某种产品,他们的日产量(件)按顺序排列是:4、6、6、8、9、12、14、15,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A4.5B8和9C8.5D没有中位数8.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相等()。A只有钟形分布B只有U形分布C钟形分布或U形分布D只有对称的钟形分布9.当变量右偏分布时,有()。AMo<Me<BMo>Me>CMo≤Me≤DMo≥Me≥10.设有某企业职工人数和工资水平资料如下:职工组别基期报告期平均人数人数比重平均工资平均人数人数比重平均工资老职工新职工900100901015080110050068.7531.2515080合计1000100143.001600100128.13报告期的总平均工资低于基期的总平均工资,原因是:()。A各组工资水平的变动B各组人数的增加C各组人数结构的变动D职工收入的下降11.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说明()。A平均数的数值越大B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C平均数的数值越小D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12.平均差的基本含义可表述为()。A各数量标志值离差的平均数B各数量标志值离差的平均数C各数量标志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绝对值D各数量标志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13.设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98厘米,一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00厘米。篮球运动员组的身高平均差为2.6厘米,小学生组的身高平均差为1.8厘米。根据该资料判断()。A篮球运动员组身高较均匀B小学生组的身高较均匀C两组的身高不能比较D无法比较14.在计算方差时,如果所有的标志值均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方差()。A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D难以作出判断15.平均数为30,标准差为15,则各标志值对常数50的标准差为()。A625B25C675D41516.根据平均指标的确定方法和依据资料不同主要有五种,其中()。A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B众数和调和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C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D中位数和众数是位置平均数17.当只有总体标志总量和各标志值,而缺少总体单位资料时,计算平均数应采用()。A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B简单算术平均数公式C调和平均数公式D几何平均数公式18.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19.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组中值能取整数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20.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 C简单调和平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21.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A扩大2倍B减少到1/3C不变D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22.假定各个标志值都减去20个单位,那么平均值就会()。A减少20B减少到1/20C不变D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23.如果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24.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都减去任意数a,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较()。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25.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区别主要在于()。A意义不同B计算结果不同C计算条件不同D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式不同26.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这是因为()。A平均数不一致B离散程度不一致C总体单位不一致D离差平方和不一致A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大小数值的平均B中位数是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度量C中位数的位置由公式(n+1)/2确定,其中n是数据个数D中位数等于第二个四分位数51.权数对均值的影响实质上取决于()。A各组权数的绝对值大小B各组权数是否相等C各组变量值的大小D各组权数的比重52.某城市对1000户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的家庭占24%,在3000~4000元的家庭占26%,在4000~5000元的家庭占29%,在5000~6000元的家庭占10%,在6000~7000元的家庭占7%,在7000元以上的家庭占4%。从此数据中可以判断,中位数()均值。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判断53.某班25名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为70分,其中15名男生的平均成绩为68分,则该班女生的平均成绩为()分。A70B73C60D6854.对数据对称性的测度是()。A偏度B峰度C变异系数D标准差55.某企业1999年的产量为100万吨,2000年与1999年相比增长率为9%,2001年与2000年相比增长率为16%,2002年与2001年相比增长率为20%,该企业各年的平均增长率为()。A15%B5%C14.91%D15.21%56.某股票在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的年收益率分别为4.5%、2.1%、25.5%、1.9%,则该股票在这四年的平均收益率为()。A8.079%B7.821%C8.5%D7.5%57.一家公司在招收员工时,要对应聘者进行两项能力测试。在A项测试中,平均分为100分,标准差为15分;在B项测试中,平均分400分,标准差为50分。一位应聘者在A项测试中得分为115分,在B项测试中得分为425分。与平均分相比,该应聘者()。AA项成绩更好BB项成绩更好CA项和B项的成绩相同DA项和B项的成绩无法比较58.对于分类数据,主要使用()测度其离散程度。A众数B异众比率C标准差D方差二、多选题1.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应用条件是()。A所掌握的资料未加分组,只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B各标志值的次数都是1C各标志值的次数都相等D各变量值的次数不是都相同E应该用加权算术平均法,但没有掌握权数资料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应用条件是()。A所掌握的资料已经分组B各标志值的次数都相同C各标志值的次数不是都相同D已掌握了被平均的变量值和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E已掌握了被平均的变量值和基本公式的分母资料3.下列各式计算的结果,属于平均指标的有()。A一个国家的粮食总产量与全国人口数之比B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与全国人口数之比C某工厂工资总额与该厂职工人数之比D生产某种产品的总成本与该产品产量之比En个变量值之积的n次方根4.中位数的数值是()。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的位置决定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5.常用的测度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A全距B平均差C平均差系数D标准差E标准差系数6.与标志值同计量单位的标志变异指标有()。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方差E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7.根据全距说明标志变异程度()。A没有考虑中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B没有考虑总体各单位的分布状况C能反映所有标志值的变异程度D取决于平均数的大小E仅考虑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的影响8.不同总体间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可以通过标准差系数进行比较,因为()。A消除了不同总体各标志值测量单位的影响B消除了不同数列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C消除了不同数列各标志值差异的影响D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差异水平无关E数值的大小与数列的平均数大小无关9.对比两个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应使用()。A平均差B全距C均方差系数D标准差E平均差系数10.平均指标的作用主要有()。A可以对比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不同地区的一般水平B可以对比同类现象在不同的时间上的一般水平C可用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D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E可以反映总体现象的同质性1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下列因素的影响()。A变量值水平的高低B各变量次数的多少C各变量值次数绝对数值的大小D各变量值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E总体单位数的多少12.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现于()。A二者都是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分布特征的B平均指标反映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共性C平均指标说明分配数列中变量的集中趋势D变异指标反映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差异性E变异指标说明分配数列中变量的离中趋势13.计算标准差时,根据掌握的资料不同,可分别选用下面的公式()。ABCDE算术平均数×标准差系数14.在组距数列的条件下,计算中位数的公式为()。ABCDE15.在组距数列的条件下,计算众数的公式为()。ABCDE16.正确运用平均指标应遵循的原则是()。A必须注意所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同质性B必须注意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C必须注意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D必须注意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E平均指标要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三、判断题1.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是个平均数。()2.根据组距数列计算得到的平均数,只是个近似值。()3.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都是用变量值所出现的次数作为权数。()4.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5.若两总体的平均数不同,而标准差相同,则标准差系数也相同。()6.“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全国平均人口”(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算术平均数。()7.几何平均数适合于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8.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若标准差系数越大,说明其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四、名词解释1.几何平均数2.调和平均数3.全距4.离散系数5.平均差6.标准分数7.偏态8.峰态五、计算题1.某商场出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下表所示:商品等级单价(元/千克)销售额(元)一级二级三级20181621600226807200合计-51480计算该商场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2.为了扩大国内居民需求,银行为此多次降低存款利率,5年的年利率分别为7%、5%、4%、3%、2%,试计算在单利和复利情况下5年的平均利率。3.甲、乙两单位人数及月工资资料如下表所示:月工资(元)甲单位人数(人)乙单位人数比重(%)400以下400-600600-800800-10001000以上425841262828304218合计267100根据上表资料:⑴比较甲、乙两单位哪个单位工资水平高;⑵说明哪个单位平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