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接灸技术操作规范一、定义:将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称直接灸。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1、无瘢痕灸:将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当艾炷燃到2/5左右,病人感到灼痛时,即更换艾炷再灸。一般3-5壮,使局部皮肤充血起红晕为度。(1)操作方法①点穴之前先要点定穴位患者体位应保持平直,作一记号。点定穴点后,嘱患者不可随意变动体位。②置柱:用少许蒜汁或油脂先涂抹于灸穴皮肤表面,然后,将艾炷粘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多用中、小艾炷。近年来有贴敷艾炷的新型产品面世,可直接贴敷于穴区施灸。燃艾:用火点燃艾炷尖端。如为中等艾炷,待烧至患者稍觉烫时,即用镊子夹去,另换一壮;如用小艾炷灸,至患者有温热感时,不等艾火烧至皮肤即持移去,再在其上安一艾炷,继续按上法施灸。对某些病程长和症情顽固者,亦可在患者感到灼热后,继续灸3~5秒钟。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一块较艾炷略大一点之红晕,隔1~2小时后可出现水泡。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2)主治病症:哮喘、眩晕、急慢性腹泻、肱骨外上髁炎、急性乳腺炎、皮肤疣等病证。(3)注意事项:①无瘢痕灸艾炷的大小宜介于隔物灸与瘢痕灸之间,一般以花生米大至绿豆大为宜。具体治疗时须因人因病而选。②一般情况下,无瘢痕灸后,灸处仅出现红晕,如出现小水泡,不须挑破,禁止抓瘙,应令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注射针具吸去泡液,用龙胆紫药水涂沫,均不遗留瘢痕。2、瘢焦部位后一般灸5-10壮。因施灸时疼痛较剧,灸后产生化脓并留有瘢痕,所以灸前必须征得患者的同意。对施灸中的疼痛,可用手在施灸部周围轻轻拍打,以缓解灼疼。在正常情况下,5-6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留下瘢痕。(1)操作方法点穴及置炷:一般用小炷,艾炷如麦粒或绿豆大。燃艾:用火燃着艾炷后,医者应守护在旁边。待燃至患者感觉疼痛,医者用手轻轻拍打或抓爬穴区四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施灸时的疼痛。艾炷燃尽,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消毒敷料,拭去艾灰。再灸第二壮。对惧痛患者,可先在穴区注入2%普鲁卡因注射液1•ml作局部麻醉后再施灸或涂以中药局麻液中药局麻液配制法为川乌细辛、花椒各30g酥1.8g用75%醇300ml浸泡241~5min之后可达到局部麻醉。封护:于完成所灸壮数后,以上法拭去艾灰后,灸防止衣服摩擦灸疮,并促使其溃烂化脓。化脓后,每日换次膏药或胶布。脓水多时可每日2次。约经1~2周,脓水渐少,最后结痂,脱落后留有瘢痕。(2)主治病症:预防及治疗癌症、哮喘、慢性支气管(3)注意事项①敷贴灸疮:不可采用护疮膏类及药纱布。也不可以一脓液后即敷贴胶布。②护理灸疮:化脓灸要求灸后局部溃烂化脓,这是无菌性化脓反应,脓色较淡,多为白色。灸疮如护理不当,造成继发感染,脓色可由白色转为黄绿色,并可出现疼痛及渗血等,则须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若疮久不收口,多因免疫功能较差所致,应作治疗。③注意调养:为了促使灸疮的无菌性化脓反应,要注意调养。对此就饮茶,恐解火气;及食,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字符流和字节流java面试题及答案
- 云南安全员b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药明津石gcp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名著红岩考试题及答案
- 毒麻药考试题及答案
- 医保处方试题及答案
- 舞台塌陷面试题及答案
- 茶叶鉴赏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乡村医生培训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解读课件
- 产科工作管理制度
- 初中历史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附答案)
- 中医烧伤课件
- 急诊患者安全管理
- 2025标准劳动合同范本专业版(合同样本)
- 危急值报告制度培训考核试题
- 《临床医学概论》-第二版课件
- 2025-2030全球无纸化病案管理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涉密项目保密风险评估及防控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