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研究生考试政治分析题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1页
2024年研究生考试政治分析题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2页
2024年研究生考试政治分析题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3页
2024年研究生考试政治分析题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4页
2024年研究生考试政治分析题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

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单选、多选、分析)★★★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辩证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

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

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

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

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特点: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2)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①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②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曰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②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辨证的否定过

程;③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3)发展与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

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

程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①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②内容

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单选、多选、分析)

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①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

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②逻辑矛盾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形式逻辑规则所造成

的自相矛盾;③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2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介方面。

①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②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①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②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

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多选、分析)★★★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2)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

①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

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

③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3)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5)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

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

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

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6)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单选、多选、分析)★★★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

运动。

4

2)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①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②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③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

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矛盾解决的形式:①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②矛盾双方同归于尽;③矛盾双方形成协同运动的新形

式;④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4)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

的灵魂。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矛盾的共性和矛盾的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午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介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褐示客观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1)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5

2)偶然性:并非确定发生,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或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关系。区别:

①形成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②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

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分别表现;

③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

展起

加速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4)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①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②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③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4.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单选、87多选、分析)★★

6

1)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

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

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区别:“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

②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交织、互相渗透。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

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哲学史

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经验论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单选、多选、分析)★★★

7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

①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2)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①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正反事例:“量体裁衣"和"按图索骥”

②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③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④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单选、多选、04分析)★

1)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指导作用②解释作用③预见作用。(注意多选时不要把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三项搞混)

2)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

现的幻想、想像、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

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动力作用②诱导作用③激发作用。

3)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

8

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单选、多选、89分析)★★

1)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

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①从客观上看,

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②从主观上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

受主体的认识能力的限制和社会历史实践水平的限制。

3)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

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

运动。

(5)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单选、94多选)10新增★

1)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

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2)这一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①所谓具

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②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9

3)客观实践和主观认识都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反对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

5.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单选、多选、分析)97辨析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2)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②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唯心真理观: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的表现:

①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②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

4)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

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单选、多选、分析)★★

10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1)真理的绝对性有三层含义:(客观真理、世界可知、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②世界是可知的,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③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①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②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

③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

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

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11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

一致的。

④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

4)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体性指真理

是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

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真理具有具体性、

全面性、过程性、客观性、普遍性的特点)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概论

1、科学发展观(单选、多选、分析)★★★

(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

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

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

12

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介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

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总揽全局,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

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

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贯彻的重大战略

思想。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依据及其内容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必要性)

①国情决定。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

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②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13

③敌人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2)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客观条件)是根本原因

②国民革命影响的存在。(必备客观条件)

③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重要客观条件)

④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必要主观条件)

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政策,是前提和根本保证。(关键主观条件)

3)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

地建设

三者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的建设是

革命的战略阵地,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3.统一战线(单选、多选、分析)

1)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①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中国是一个“两头

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并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

14

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②由于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

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①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这一特点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愿

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②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能够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斗争。

3)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一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

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争取农

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巩固工农联盟,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第二个联盟也非常重要,

只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4)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

①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②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③对反共顽固派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

15

破。

④同顽固派的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

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

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4.分配制度(单选、多选)

(1)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

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依据: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①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②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

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4)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①只有坚持按劳分

16

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②才能

保证人们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③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2)深化分配制度改

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为此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的客观性主要有:

①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②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人会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不同。

③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④城乡、地区、脑体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

和富裕程度的不同按劳分配是在社会范围内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2)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单选、多选、分析)★

(1)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7

(2)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

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1)“两个坚持”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方针。2)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

①促进经济熠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③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

变。

(3)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

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

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

①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②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坚持城乡协调发展;④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5)政策措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形

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6.统筹区域发展(单选、多选、分析)

18

(1)统筹区域发展的意义: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

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

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

发展。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途径: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

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目标),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基本途径),这是我国未来相

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0单选、多选、分析)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涵:(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的决定因素是我国基本国情)

①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

社会。它要求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

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

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②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

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

19

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

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

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

①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②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

③从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3)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17大第一次提出)

(4)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

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

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单选、多选、分析)★★★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

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

20

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

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列宁把辛亥革命看成“亚洲的觉醒”)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根本原因: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2)主观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失败

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21

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单选、多选、分析)

(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

独立。

①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②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③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2)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

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其中发展进步势力是中心环节)

1)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

量。为了发展进步势力,就要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①放手发动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群众,②扩大八

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③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④在全国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发展全国民众

的抗日运动。

2)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条件:

①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②尊重他们的利益;③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

利。

22

3)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共产党必

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

节的原则。

3、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单选、多选)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

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单选、多选、分析)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具有

重要历史意义。

①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

运。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④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23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

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②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

因素。

③中国人民抗曰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

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

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单选、多选、分析)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

24

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

条件下生存

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

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单选、多选、分析)

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

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

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重要内容。

(1)时代精神的内涵

①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包含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它

方面的创新。

②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25

③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④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

量。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崇尚和谐的观念,发扬诚

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助奉献的风尚,确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增强效率意识、竞争

意识、开放意识,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单选、多选、分析)★

(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①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

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②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

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

体。

26

①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③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

人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

(2)人生价值的标准

1)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

2)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

进了历史的进步。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

3)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正是对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的一种具体化。

(3)人生价值的评

比较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恰当

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

统一。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④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4.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单选、多选、分析)

(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27

①第一,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②第二,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个体自身条件主要包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

质、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素。客观地认识自己,是确定人生价值目标的重要前提。

②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个人的主观努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一个

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

③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人生价值的实现就在尽职尽责、奋发努力的过程中。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只要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人生终会有价值。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单选、多选、分析)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社会生活各介领域,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

关系,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既有先进性导向,又有广泛

性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提倡和赞扬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善恶、作出道德选择、

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2)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28

①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3)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

准则,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

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

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③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

6.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单选、多选、分析)

(1)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

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以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

妨碍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

力量。

(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

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应做到:

29

①正确使用网络工具。要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内容。

②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不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

③自觉避免沉迷网络。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要学会理性对待网络。

④养成网络自律精神。个体道德自律是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自觉做到自律不逾矩。

7.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单选、多选、分析)

1)法治理念是对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的系统化认识和反映,

它根植于一国法治实践之中,反映法治现实,对法治实践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它反映和指引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

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

督的指导思想,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②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③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④服务大局是党和国家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30

⑤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第五部分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南南合作★★★

(1)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关系即南南关系、相互合作即南南合作。南南合作起始于政治领域,

发展于经济领域,深化于两者的有机结合。90年代,南南合作呈现出新的特点有:

①地区集团化趋势加速发展。

②合作内容的多样化和合作伙伴的多元化。

③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调整了战略,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当前,影响南南合作的主要因素有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与边界组纷、地区霸权主义、经济矛盾

以及由这些问题引起的冲突和战争。南南关系中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但合作关系是主流。

(2)南南合作的意义。

①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国际经济旧秩序存在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

相互之间的合作,走集体自力更生的道路,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