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第一次模拟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天然气C.水能D.煤
2.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生态失调的原因?()A.A.生物群落的不断演替B.火山爆发、台风C.人的行为D.雨、雪
3.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问的相互影响
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
C.不同种群的植物问的相互影响
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
4.
A.种群初始数量B.环境容量C.种群增长率D.增长时间
5.北方森林群落乔木层一般属()
A.1个层片B.2个层片C.3个层片D.4个层片
6.锥体基部比较窄,而顶部比较宽的年龄金字塔属于()。
A.增长型种群B.稳定型种群C.下降型种群D.混合型种群
7.在森林生态系统中______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A.大型哺乳动物B.小型哺乳动物C.土壤动物D.木本植物
8.对冬小麦完成春化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
A.高温B.低温C.长日照D.短日照
9.氮循环中引起的环境问题有()。A.使土壤成分缺氮B.偏施氮肥,造成养分失衡C.气候变暖D.水污染
10.防治害虫时,应该做到()
A.彻底消灭害虫种群
B.保护天敌
C.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
D.保护害虫种群
11.氮素的下列四种状态中,能被植物的根直接吸收利用的是()
A.N2B.NO2
C.NH4+D.NH3
12.草原的优势植物以______为主。()
A.禾本科B.豆科C.莎草科D.菊科
13.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A.生物个体B.生物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14.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A.蓝光B.青光C.紫光D.红光
15.起始于裸岩的旱生演替系列的先锋群落是()。A.地衣群落B.苔藓群落C.草本群落D.灌木群落
16.在一定地区或物理空间内的许多生物种类组合成具有一定组成和结构的是()
A.种群B.种丛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17.下列时种群调节因素中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A.捕食B.寄生C.降雨D.竞争
18.马→马蛔虫→原生动物这条食物链为()。
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
19.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
A.初级生产B.次级生产C.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量
20.下列有关有效积温公式K=N(T-T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K是变量B.K只随N的变化而变化C.K是常数D.K与N、T、T0无关
21.当一种植物最初侵入某地时,常呈()
A.随机分布B.集群分布C.均匀分布D.其他
22.食物链“草一兔一鹰”中的鹰处于()。A.第一营养级B.第二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D.第四营养级
23.苔藓、蘑菇、白蚁、蜘蛛等均以林中枯死的朽木为生,这些生物组成了()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食物链
24.种群的生态出生率是指()。A.生理出生率B.最大出生率C.实际出生率D.理论出生率
25.单元顶级和多元顶级之间的真正差异可能在于()。
A.衡量群落最稳定性的时间因素
B.衡量群落相对稳定性的时间因素
C.衡量群落最稳定性的结构因素
D.衡量群落相对稳定性的结构因素
26.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猫”传递时,体内该有毒物质浓度最高的生物是()。A.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C.鱼D.猫
27.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8.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
29.提出“优势、丰盛、常见、偶见、稀少、很少”的多度等级划分方法的是()A.奥斯汀B.克列门茨C.德鲁提D.布朗一布朗喀
30.下列不属于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是()。A.净化环境B.涵养水源C.保护生物多样性D.增强温室效应
31.逻辑斯谛方程中的K表示
A.内禀增长率B.环境容量C.瞬时增长率D.周限增长率()
32.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A.频度B.密度C.多度D.优势度
33.下面属于非密度制约的因素是()
A.营养状况B.寄生C.食物D.竞争
34.内源性自动调节学说将种群的自动调节分为内分泌调节、行为调节和()
A.土壤调节B.气候调节C.食物调节D.遗传调节
35.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A.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有效积温D.天数
36.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类型是()
A.气相型B.沉积型C.水循环D.A+B+C
37.阳性植物的特点是()。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B.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C.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38.最耐旱,且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所组成的地上不郁闭的生物群落是()。A.稀树草原B.草原C.荒漠D.苔原
39.下列能导致某一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A.多个种群共存B.种群对环境适应性强C.环境资源不受限制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40.无限环境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呈()
A.J型B.S型C.倒J型D.V字型
41.生态因子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类,其中非生物因子不包括()
A.气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人为因子
42.下列矿质元素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的是()
A.氮B.磷C.钾D.铜
43.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植物常通过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这是植物的()。A.形态适应B.结构适应C.行为适应D.生理适应
44.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结构最为单纯的是()。
A.森林B.草原C.农田D.海洋
45.旱生植物不具备的特征是()。A.根系发达B.肉质茎肥厚C.角质层厚D.叶面积大
46.个体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A.生物种群B.生物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个体
47.下列概念与“生物地理群落”含义相同的是()。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
48.农业生产中玉米地的玉米螟卵块,常呈()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三者都不是
49.初级生产力最高的区域是()。
A.海陆交接地带B.荒漠C.海洋D.草原
5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二、填空题(20题)51.群落的演替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划分为原始演替和______演替。
52.体内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叶片退化而由绿色茎代行光合作用,是______的重要特点。
53.高等动物常见的婚配制度是______。
54.______是指在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盖度大,决定群落结构和环境的主要特征,从而也决定群落组成的那些植物种。
55.云杉林被采伐后的恢复演替可延续达几十年,有时达几百年,这种恢复演替叫做______;
56.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两者的差异是十分________的。
57.生物间彼此有利,分开后不能生活,这种关系称_______。
58.我国植物群落分类体系采用的主要分类单位包括三级,分别是植被型(高级单位)、____________(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
59.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危机,必须以______原理为基础。
60.光、热、水、气和养分等是对生物生长发育起______作用的生态因子。
61.我国天然淡水水域中常见的鲤鱼、鲫鱼,每年产卵和孵化的时间,从南方地区到北方地区逐渐后退。这是由于鱼类的产卵期受______的显著影响。
62.某种群在一个有限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即为该环境对该种群的______。
63.某昆虫种群数量在冬季最少,春季增加,夏秋季最多。种群数量的这种变动属于_______。
64.生态系统在改变的环境条件或人类干扰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内部的调整,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总稳定,又回到它原来的状态。这种特性叫做______。
65.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增长型种群、__________和衰退型种群三种类型。
66.土壤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具有()。
67.最初的地球上并没有生命,经过长期的进化,生物体之间的______,形成了今天在地球表面生存的两百多万个物种。
68.可见光中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利用的光辐射属于__________。
69.生态对策分为______对策和k-对策。
70.群落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这样的群落称为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荒漠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水分非常稀少,因此没有植物的分布,只有极少数鸟类飞过。()
A.正确B.错误
72.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73.农田生态系统处于生态系统演替的早期阶段。()
74.生产者和分解者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A.正确B.错误
75.“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人类大规模消费化石燃料引起的。[]
A.正确B.错误
76.生活型相同的植物对环境有相似的适应特征。[]
A.正确B.错误
77.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成分的不同而划分的类群,就是植物的生态型。()
78.相对于限制因子来说,改善主导因子获得的效益最大。[]
A.正确B.错误
79.大熊猫属于K对策生物。()
A.正确B.错误
80.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废气中的硫氧化合物引起的。()
四、简答题(5题)81.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82.简述环境资源稀缺论的主要特点。
83.简述影响生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84.什么是种间竞争?简述种间竞争的特点和类型
85.简述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5题)86.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87.论述湿地的生态功能。
88.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89.试述细胞外被中糖蛋白在细胞内合成、组装和运输的全过程及其对于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90.论述人与环境的关系。
六、单选题(0题)91.下列群落中,动物种类最少的是()
A.北方针叶林B.草原C.苔原D.荒漠
参考答案
1.C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水电(能)、风能、太阳能等。
2.D
3.B
4.A
5.A
6.C解析:锥体基部窄、顶部宽代表年龄小的数量少、年龄大的数量多,属下降型种群,故选C。
7.D
8.B
9.C
10.C
11.C
12.A
13.D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14.A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红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15.A
16.C
17.C
18.C解析:马蛔虫寄生于马身体中,原生动物寄生于马蛔虫中,所以这是一条寄生链,故选C。
19.B
20.B
21.A
22.C
23.B
24.C
25.B
26.D
27.D
28.C
29.B
30.D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①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枢纽;②是环境的净化器;③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④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⑤是巨大的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库;⑥提供大量木材、水果及中药材。
31.B
32.A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发现的频度,即指某物种在样本总体中的出现率。
33.A
34.D
35.B
36.D
37.C阳性植物只有在足够光照条件下方能进行正常生长,光补偿点较高。
38.C荒漠是地球上最耐旱,是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的地上不郁闭的一类生物群落,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干旱区,往北可延伸到温带干旱区。
39.C
40.A
41.D
42.D
43.D
44.C解析:C项农田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单纯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其他选项所含生物种类多,关系也很复杂,故选C。
45.D
46.D
47.C
48.A
49.A解析:由于海陆交接地带较之其他区域来说,更具备光、CO2营养物质、O2和温度等多个有利因素,更利于初级生产量的提高,故选A。
50.A
51.次生次生
52.旱生植物旱生植物
53.一雄多雌制一雄多雌制
54.优势种优势种
55.长期演替
56.明显
57.共生关系共生关系
58.群系
59.生态学生态学
60.直接直接
61.水温
62.环境容量环境容量
63.季节消长
6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5.稳定型种群
66.土壤肥力土壤肥力
67.生存竞争生存竞争
68.生理有效辐射
69.r-
70.共建种群落
71.B
72.N
73.Y
74.A
75.A
76.A
77.N
78.B
79.B
80.Y
81.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组成成分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动物种类及数量也多;(2)群落结构极其复杂群落的形态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明显;(3)乔木一般有板状根、裸芽等特殊构造;(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组成成分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动物种类及数量也多;(2)群落结构极其复杂,群落的形态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明显;(3)乔木一般有板状根、裸芽等特殊构造;(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
82.环境资源稀缺论的主要特点:①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结合。绝对性是指在一定环境状态下环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衡量和把握其大小。相对性是指环境承载力因人类社会行为内容而不同,而且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控其大小。②地区不同或时间不同,环境承载力也不同。
83.(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
84.(1)种间竞争:两个或多个物种利用相同的有限资源时,为了争夺资源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2)特点:①竞争结果的不对称性;②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3)类型:①资源利用性竞争;②相互干涉性竞争。
85.(1)植物系列体的迁移、扩散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
86.(1)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植物及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自养作用的微生物。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光合生产即初级生产提供第一性产品。太阳能和无机营养物质只有依靠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成为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主要源头。(3)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产物为食物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消费者的功能:①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②调节物种间的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1)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植物,及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自养作用的微生物。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光合生产即初级生产,提供第一性产品。太阳能和无机营养物质只有依靠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成为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主要源头。(3)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产物为食物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消费者的功能:①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②调节物种间的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
87.(1)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2)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3)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4)湿地具有蓄洪的作用;(5)湿地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1)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2)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储存库;(3)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4)湿地具有蓄洪的作用;(5)湿地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
88.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是严格服从着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的。(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和破坏如太阳能的消失、森林火灾、乱砍滥伐、草原过牧、水产超捕、掠夺式经营等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熵能或无序性增大直至整个系统破坏。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是严格服从着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的。(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而一小部分保留在生物体内,可以用简单的形式表示如下:植物固化的日光能=植物组织的化学能+植物呼吸消耗的能动物摄取的食物能=动物组织的化学能+动物呼吸消耗能+排泄物能(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能量衰变定律或熵定律。作为衰变定律,可描述为:“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存在衰变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从浓缩的较有序的形态,变为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经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时,其利用转化效率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如植物的太阳能利用率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动物同化植物能的效率也只有10%~20%,其余未被利用的能则散逸到环境中不能再被生物所利用,也就是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作为熵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可描述为:“世界及其任一部分总是趋向于最大限度的无序状态或最大的熵”。对一个封闭系统来讲总是趋向于使有效能即自由能减少,而使熵增加,最后导致一切过程的终止。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低温物体扩散等等。但是对于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自身复杂的生物结构而保持有序状态,同时通过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排除无效能即热能,因而排除了无序,只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输入,生物体就会通过自组织和建立新结构,保持系统处于一种低熵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如果生态系统的熵能增加过大,组织失调,系统就要受到影响和破坏,如太阳能的消失、森林火灾、乱砍滥伐、草原过牧、水产超捕、掠夺式经营等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熵能或无序性增大,直至整个系统破坏。
89.细胞外被糖蛋白又称糖萼,是细胞膜的正常结构组分,是胞外多糖与蛋白的共价结合物,它不仅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而且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这类蛋白主要有胶原、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纤连蛋白、弹性蛋白等。糖蛋白首先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然后前体蛋白质在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发生糖基化修饰,最终从内质网的TGN以囊泡的形式排出并运送到细胞膜处,将糖蛋白整合入细胞膜。真核细胞中寡糖链一般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家庭生活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广东中山市人民政府西区街道办事处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事业单位人员3人参考题库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医药生物科技行业药物研发与临床试验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智能家居设备用户画像报告
- 2025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财政局招聘编外聘用人员2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广西中共崇左市委宣传部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参考题库有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梅花村街道办事处招聘辅助人员1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甘肃电器科学研究院聘用制工作人员招聘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ab卷
- 集体买断土地合同范本
- 2025广东中山市黄圃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三期招聘事业单位人员7人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教师数字素养考核测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芦苇香薰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江苏省宿迁市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隧道值守员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建设部招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皮肤性病学十三五教材第二十九章性传播疾病
- 桦树汁收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军用无人机讲解课件
- 创伤骨科面试题目及答案
- 高中生物学会考大通关必修1
- 喷漆外包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