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统招专升本考试2023年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统招专升本考试2023年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统招专升本考试2023年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统招专升本考试2023年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统招专升本考试2023年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统招专升本考试2023年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诗人是()

A.杜甫B.杜审言C.杜荀鹤D.杜牧

2.下列句子中,之字作动词的是()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B.牛何之C.臣固知王之不忍也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苦恼》在揭示军人与三个青年的自私自利、麻木不仁时,主要运用了()

A.语言描写B.行为描写C.肖像描写D.场景描写

4.《我与地坛》中的我是指()

A.鲁迅B.史铁生C.蔡元培D.朱光潜

5.充分体现了韩愈以气主文,气盛则言宜这一主张的作品是()

A.《徐文长传》B.《左忠毅公逸事》C.《张中丞传后叙》D.《五代史伶官传序》

6.我国最早写田园诗的诗人是()

A.谢灵运B.王维C.陶渊明D.孟浩然

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出自()

A.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B.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C.汉乐府《陌上桑》D.李商隐的《无题》

8.他是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有曲状元之称,著有杂剧15种,以《汉宫秋》最为著名。这位曲作家是()

A.王实甫B.白朴C.马致远D.关汉卿

9.气盛言宜出自韩愈哪篇文章()

A.《原道》B.《谏迎佛骨表》C.《送孟东野序》D.《答李翊书》

10.年轻时就立下上马击狂胡的壮志的宋代文人是()

A.辛弃疾B.张孝祥C.陆游D.范成大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亟:立即

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谏逐客书》)却:表转折

C.单于使使晓武。(《汉书·苏武传》)使:派遣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而:而且

12.庄子《秋水》一文中,将天地分别比作()

A.小石与小木B.大山与大仓C.大泽与大仓D.大山与大泽

1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对比B.类比C.象征D.烘托

14.汉乐府民歌中大多数为()

A.叙事诗B.抒情诗C.讽喻诗D.归隐诗

15.《听听那冷雨》的文体是()

A.散文B.说明文C.小说D.议论文

16.《红楼梦》的作者是()

A.罗贯中B.施耐庵C.曹雪芹D.蒲松龄

17.下列作品,属于沈从文的是()

A.《钓台的春昼》B.《箱子岩》C.《雨中登泰山》D.《听听那冷雨》

18.《采薇》这首诗选自《诗经》中的()

A.风B.大雅C.小雅D.颂

19.《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典型的()

A.写人文章B.叙事文章C.议论文章D.抒情文章

20.豆蔻是指岁()

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

21.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优良传统,反映了汉代下层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对封建政治和封建礼教的批判的作品集是()

A.《玉台新咏》B.《古诗十九首》C.《乐府诗集》D.《昭明文选》

22.《诗经》中采自各地民歌的是()

A.颂B.大雅C.小雅D.风

23.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心脏杂音出现的时机及性质、心脏的形状分别是()

A.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梨形心B.收缩期隆隆样杂音、梨形心C.舒张期吹风样杂音、球形心D.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球形心

24.要字句是公文常用的一种特定句式,用以表示应该必须之意。下列对要字句理解正确的是()

A.表示商量B.语气委婉C.常用于上行文中D.使行文具有坚定性、原则性

25.孔子名丘,字()

A.子舆B.仲尼C.伯阳D.原

26.宋代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是()

A.欧阳修B.王安石C.苏轼D.曾巩

27.下列词作中,以良辰美景抒写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的是()

A.《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C.《声声慢·寻寻觅觅》

D.《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28.下列成语,不是出自《前赤壁赋》的是()

A.冯虚御风B.正襟危坐C.望洋兴叹D.杯盘狼藉

29.李商隐《安定城楼》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典出()

A.《孟子》B.《荀子》C.《韩非子》D.《庄子》

30.年轻时就立下上马击狂胡壮志的诗人是()

A.辛弃疾B.陈亮C.陆游D.张孝祥

二、填空题(20题)31.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32.陆游《关山月》:____,岂有逆胡传子孙?

33.陶渊明《饮酒》(其五):此中有真意,____

34.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____

35.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气盛言宜____等主张

36.月明星稀,___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7.当血液中维生素A含量过低时,将影响____的合成,可引起____症。

38.柳宗元山水游记中最有代表性且自成体系的是《____》

39.《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戏剧家和诗人____

40.王维《山居秋暝》:____,王孙自可留

41.王实甫和关汉卿同是元代伟大的杂剧作家,他们开创了中国戏剧史上____和____两个重要的流派

42.此身行作稽山土,____。《沈园二首》

43.戴望舒是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____是他的成名作

44.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

45.高枕无忧这个成语出自《____》

46.____,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

47.1919年,____发表独幕剧《终身大事》,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创作的开端和社会问题写实剧创作的起始

48.牛骥同一皂,____。《正气歌》

49.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句中的莞尔,意思是____

50.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三、判断题(10题)51.培根是英国18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散文家()

A.否B.是

52.《条例》规定,涉密文件都应当标注份号()

A.否B.是

53.《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A.否B.是

54.苏轼与父亲苏洵、哥哥苏辙,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称为三苏()

A.否B.是

55.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

A.否B.是

56.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A.否B.是

57.鲁迅是在上海写成《秋夜》的()

A.否B.是

58.《行路难》是乐府新题,写世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

A.否B.是

59.李清照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A.否B.是

60.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A.否B.是

四、词语解释题(5题)61.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62.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6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64.遂散六国之从。

6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五、古文阅读题(2题)66.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7.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六、作文题(1题)68.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DD晚唐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

2.BB。A项中的之为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B项中的之作动词,到……去。C、D两项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3.AA契诃夫在描写军人和三个年轻人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

4.B

5.CC韩愈主张以气主文,认为气盛则言宜。《张中丞传后叙》一文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主张,文章气势充沛,激情饱满,无论叙事抒情,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都极为浓厚,饱含其对英雄的信任与景仰

6.CC陶渊明是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歌的诗人

7.D

8.CC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著有杂剧15种,以《汉宫秋》最为著名

9.DD在《答李翊书》中,韩愈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10.C上马击狂胡一句出自南宋陆游的诗作《观大散关图有感》。诗人借观看大散关作战地图,寄托自己的情思,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11.C语言类试题,属于对文言语词意义的考查。亟有两个读音,包含组不同的意思。第一种读[ji],形容词,(会意。甲骨文字形中间是一个站着的人,上面一横表示极于顶,下面一横表示极于踵。金文繁化字形,与小篆的写法相似。本义:极点,尽头;引申为快速;迅速(含有急迫之意)。如: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小饭赢亟之。(《礼记·少仪》)欲霸之亟成。(《战国策·宋策》)亟言之。(《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君亟定变法之虑。(《商君书·更法》)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孟子·梁惠王上》)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第二种读[qi],副词,有屡次、多次之意。如亟叹(屡次感叹):亟请(多次请求)。所以选项A错误。B选项中,却是拒绝的意思,所以B选项错误。而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意义,其中之一是作连词,表示多种关系,表示多种关系。表示并列关系。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表示承接关系。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表示转折关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表示假设关系。如: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如: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本题中,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所以选项B错误

12.D

13.A《伶官传序》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前期艰苦创业、统一中原,后期因骄纵享乐而导致身死国灭的对比,总结出王朝的兴亡取决于人事的观点

14.A

15.AA《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名篇

16.CC《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罗贯中;《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聊斋志异》作者是蒲松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17.BB《箱子岩》是沈从文的作品,《钓台的春昼》是郁达夫的作品,《雨中登泰山》是李健吾的作品,《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作品

18.C识记类试题,属作品出处类文学常识考查。同时这道题又是对《诗经》基本文学常识的考查。《采薇》出自《诗经·小雅》,是诗经中战争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此诗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第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不能不令我心伤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

19.B《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叙事文章,记叙了春秋初期发生在郑国王室内部的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通过郑庄公与其胞弟共叔段争权而进行的斗争,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残酷无情和伦理道德的虚伪

20.A唐代诗人杜牧作《赠别》一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其中,豆蔻用来比喻十三岁的少女

21.CC汉乐府民歌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优良传统,反映了汉代下层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对封建政治和封建礼教的批判,以及对幸福的憧憬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而《乐府诗集》是继《诗经·国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22.D《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23.DD二尖瓣关闭不全时由于左心室血逆行流入左心房。听诊时心尖区可闻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X线检查,由于四个心腔都发生显著的肥大扩张,心脏呈球形心

24.D公文中使用要字句,是为了使行文具有坚定性和原则性

25.BB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6.C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7.A柳永的《八声甘州》通过描绘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词人久客他乡急切的思归之情。李清照的《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辛弃疾的《摸鱼儿》上片描写抒发主人公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珍惜之情;下片以比喻手法反映全词,情调婉转凄恻。李煜的《虞美人》通过描写三月春光来表达自己国破家亡的痛苦

28.C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

29.D《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嚇我耶?’

30.CC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出生第二年即逢靖康之变,年轻时就立下上马击狂胡的壮志

31.晓来谁染霜林醉

32.中原干戈古亦闻

33.欲辨已忘言

34.莲动下渔舟

35.惟陈言之务去

36.乌鹊南飞

37.视紫红质夜盲

38.永州八记

39.莎士比亚

40.随意春芳歇

41.文采

42.犹吊遗踪一泫然

43.《雨巷》

44.环境识记类试题,属文体类文学常识考察。根据文学的体裁分类一般有三分法和四分法,三分法就是把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依据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划分为三个大类:叙事类,抒情类和戏剧类。这种分类标准在外国相当流行。四分法就是把一切文学作品,根据它在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运用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的基本点,进行归纳分了分类,分别归入四个大类,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文学。这种分类法在我国比较普遍地被采用。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主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写,营造虚构的艺术世界,广泛而细致的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受。小说的三个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45.冯谖客孟尝君

46.此身行作稽山土

47.胡适

48.鸡栖凤凰食

49.微笑的样子

50.沧海月明珠有泪

51.N培根是英国16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散文家

52.Y

53.Y

54.N

55.Y

56.Y

57.N鲁迅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的北京

58.N×《行路难》是乐府旧题。该题多写世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

59.N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60.N《月牙儿》是老舍的中篇小说

61.以:因为,由于

62.穷:穷极,穷尽,此指找遍

63.爽:差错

64.从:通纵,合纵

65.于:自;从

66.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67.输:捐献。使:派遣。贷:借给。布衣:穿着布衣。善:认为……好

68.知行合一,贵于行之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这一句格言,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