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部分示范高中2023年生物高三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示范高中2023年生物高三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示范高中2023年生物高三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示范高中2023年生物高三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示范高中2023年生物高三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滁州市部分示范高中2023年生物高三上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番茄汁和胡萝卜汁是检测还原糖是否存在的良好材料B.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观察叶绿体的原因是此处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多而大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线粒体时,需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D.由于菠菜叶肉细胞的原生质层呈现绿色,所以可以用它作材料观察质壁分离现象2.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这两个物种的形成是定向变异的结果B.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较大C.花期不同阻碍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D.若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将浓度乙溶液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其作用效果不可能好于YB.图中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浓度X、Y、Z之间的大小关系可能为Y<X<ZD.本实验中,因变量是生根数和根长度4.纯合灰身红眼雄果蝇与纯合黑身白眼雌果蝇交配,F1雌性个体全为灰身红眼,雄性个体全为灰身白眼。子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为()A.1:1:1:1 B.3:0:1:0C.9:3:3:1 D.3:3:1:15.水分子存在两种跨膜运输机制,一种是通过脂双层的自由扩散,另一种是通过水通道蛋白跨膜运输。研究者据此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分为两组,甲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理盐水配制的蛋白酶溶液;乙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等量的X。将甲、乙两组制成装片,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显微镜下观察在相同时间内两组细胞发生破裂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组为对照组,其中的X为生理盐水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水方式C.若甲组细胞破裂数小于乙组,则说明水分子仅通过通道蛋白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若甲、乙两组细胞破裂数差异不大,则说明水分子主要以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6.下图为利用奶牛乳腺生产血清白蛋白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涉及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B.将牛组织置于清水中并加入一定量的胰蛋白酶处理可得到单细胞C.选用未受精的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其具有让动物细胞全能性得到表达的环境D.若要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分割原肠胚时需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7.货币状掌跖角化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脚掌部发病一般从幼儿学会走路时开始,随年龄增长,患处损伤逐步加重;手掌发病多见于手工劳动者。如图为某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社会群体调查可推断出此病的遗传特点B.货币状掌跖角化病的症状表现仅由基因决定的C.由家系图判断此病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Ⅳ代中患者与正常人婚配生女儿可避免此病的遗传8.(10分)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1,其中T2之前的数据丢失)和该草鱼种群同化量的分配及流向(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T4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T4—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逐渐下降B.当种群增长速率为m时,该草鱼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图2中“?”代表的是草鱼种群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D.图2中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A+B+C+D)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是某兴趣小组提出的一种处理易腐垃圾的生物学方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处理易腐垃圾的过程中,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在蚓体中的动物蛋白是生态系统中第二次的有机物质生产,属于_________。(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有机肥中的能量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农作物直接利用。易腐垃圾经过多途径处理,实现了能量的_________,使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3)将易腐垃圾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这是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中的_________技术。采用生物方法处理垃圾时,除考虑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外,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写出两点)。10.(14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光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储存在有机物中。在黑暗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幼苗表现出各种黄化特征,如叶片呈黄白色,而在光照条件下生长的幼苗叶片呈绿色,说明光可以____________。(2)大多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植物体内的________造成的。已知拟南芥的向光性生长受蓝光的调节,隐花色素是细胞的蓝光受体。请以野生型和隐花色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幼苗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隐花色素的作用。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11.(14分)乙肝病毒为双链DNA病毒,其侵染人体肝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催化过程①和过程③主要的酶分别是________。(2)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③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若RNA片段中有30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0个,则由过程③形成的DNA片段中G和T的数目之和为________。(3)研究发现,过程②中1个RNA分子可翻译出多种蛋白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或者翻译后一条肽链被酶切成多条肽链。(4)治疗乙肝时,通过药物抑制过程③比抑制过程②的副作用小,这是因为_______。12.临近2020年的春节,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并出现死亡病例和传染现象,我国政府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科学家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新冠肺炎病毒进入人体内后,首先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防线会发挥防御作用,与特异性免疫相比,这种免疫类型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2)被病毒侵染的肺泡细胞,称为_________,人体内的_________细胞会与该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病毒。(3)病毒侵入体内后,会激活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该物质会刺激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________和肾上腺素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4)2月28日,国家卫健委鼓励康复者捐献血浆,提高重症危重症患者治愈率。康复者血清中能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与该物质合成与加工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5)若被确认为“新冠”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叶绿体主要分布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3、健那绿染液能专一性地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通过染色,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详解】A、番茄汁呈红色,胡萝卜汁呈橙色,会影响还原糖的检测中砖红色沉淀的观察,因此不适宜做还原糖的检测,A错误;B、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观察叶绿体的原因是此处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少而大,B错误;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线粒体时,必需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C错误;D、由于菠菜叶肉细胞的原生质层呈现绿色,所以可以用它作材料观察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故选D。2、C【解析】

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不要夸大其作用,通过环境的选择将生物个体中产生的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选择出来,其余变异遭到淘汰.只要基因频率改变,生物就进化,只要生物进化,基因频率一定改变.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详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B、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不大,B错误;C、花期不同阻碍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C正确;D、环境条件保持稳定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如基因突变等原因,D错误。故选C。3、A【解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并且在促进生长的浓度中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分析图解可知,随着生长素类似物的逐渐升高,平均生根数逐渐增多,平均根长度也逐渐增多,浓度Y时生根数和生根长度最多最长,然后生根数和长度又逐渐下降。【详解】A、浓度为Z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最高,稀释后,重复上述实验,其作用效果可能好于Y,A错误;B、图示随着生长素类似物的逐渐升高,平均生根数逐渐增多,平均根长度也逐渐增多,浓度Z时,生长素类似物对生根数与生根长度低于对照组,即具有抑制作用,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正确;C、由于生长素类似物具有与生长素相类似的生理作用,故浓度X、Y、Z之间的大小关系不一定为X<Y<Z,也可能为Y<X<Z,C正确;D、据图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和生根长度,D正确。故选A。4、D【解析】

用纯合灰身红眼雄果蝇与纯合黑身白眼雌果蝇交配,F1雌果蝇全为灰身红眼、雄果蝇全为灰身白眼;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为显性性状,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为显性性状,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根据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推测,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灰身红眼(A_XBXb+A_XBY)的概率率为3/4×1/2=3/8,灰身白眼(A_XbXb+A_XbY)的概率为3/4×1/2=3/8,黑身红眼(aaXBXb+aaXBY)的概率为1/4×1/2=1/8,黑身白眼(aaXbXb+aaXbY)的概率为1/4×1/2=1/8,比例为3:3:1:1,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及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綜合运用能力。5、C【解析】

题意分析,本实验中的蛋白酶的作用是要破坏肾小管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结合题意可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实验中若甲组和乙组破裂的细胞数目基本相同,说明水跨膜不需要通道蛋白,进而可知水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主要是自由扩散;若甲组极少的细胞发生破裂,说明无通道蛋白水就不能跨膜,进而可知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依赖水通道蛋白吸水,若出现甲乙两组均出现一定破裂的细胞,且甲组破裂的细胞数量比乙组少,说明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两种方式吸收水分。【详解】A、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可知,乙组为对照组,其中的X为生理盐水,A正确;B、根据实验操作中蛋白酶的作用可知,蛋白酶会将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分解,可推测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吸水方式,B正确;C、若甲组细胞破裂数小于乙组,则说明水分子除了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外,还会通过通道蛋白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C错误;D、在甲组水通道蛋白被破坏的情况下,甲、乙两组细胞破裂数差异不大,可推测水分子主要以自由扩散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正确。故选C。6、A【解析】

分析题图:荷斯坦奶牛组织处理分散培养需要用到胰蛋白酶处理和动物细胞培养,血清白蛋白基因是目的基因;据图可知图中采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等,最后获得转基因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详解】A、图中把血清蛋白基因导入牛的细胞中,获得转基因的细胞,属于基因工程;取转基因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获得转基因奶牛,这一过程中包括动物细胞的培养、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技术,A正确;B、动物细胞需要在特定的培养液中培养而不是清水中,用胰蛋白酶处理是可以分离得到单细胞,B错误;C、未受精的卵细胞较大,营养物质丰富,且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所以一般选用未受精的卵细胞去核后作为受体细胞,C错误;D、想要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以通过胚胎分割获得多个胚胎,分割时需要将囊胚期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D错误。故选A。7、C【解析】

分析系谱图:根据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和“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无法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系谱图中有女患者,所以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Y遗传;Ⅰ代男患者的女儿正常,所以该病也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据此分析。【详解】A.家系调查可以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遗传特点,通过社会群体调查可以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A错误;B.根据题意,该病多见于手工劳动者,因此该病的症状表现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错误;C.从系谱图看,该病有世代遗传的特点,且男女患病率相似,最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正确;D.根据此图题图无法判断出此病的遗传方式,所以Ⅳ中患者与正常人婚配后代是否患病无法判断,D错误。8、D【解析】

分析图1:该曲线表示S型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其中T3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T5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分析图2: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鱼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其中A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BCD表示鱼生长、发育和繁殖;C表示被分解者利用。【详解】A、0-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T4-T5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率虽然下降,但种群数量逐渐上升,A错误;B、当种群增长速率为m时,该草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错误;C、图2中的同化的总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未被利用,即“?”表示,C错误;D、图2中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A+B+C+D),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分解者次级生产量不能多级利用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垃圾的性质引进分解者的种类【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气候、能源、无机物、有机物)。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蓝藻等,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也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根据食性的不同可分为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等。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蚯蚓、蜣螂等)。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详解】(1)蚯蚓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在处理易腐垃圾的过程中,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动物靠吃一切现成有机物而生产出来的有机物,称为次级生产量。(2)植物利用的是无机物,有机肥中的能量不能被农作物直接利用。易腐垃圾经过多途径处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3)沼气是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将易腐垃圾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这是利用了农业生态工程中的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采用生物方法处理垃圾时,原理是分解者对动植物残体的分解作用,除考虑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外,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垃圾的性质、引进分解者的种类。【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以及分解者的作用,重在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10、化学能诱导植物合成叶绿素(或促进叶绿体的发育)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实验思路:将野生型和隐花色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幼苗置于黑暗(或均匀光照)环境中,并观察生长情况。用蓝光持续单侧照射两组幼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幼苗的生长状况。预期结果和结论:蓝光单侧照射前野生型拟角芥幼苗直立生长,照射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向光弯曲生长。蓝光单侧照射前后,隐花色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幼苗均不向光弯曲。说明隐花色素是细胞的蓝光受体【解析】

依题文可知,光合作用实现了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植物具有向光性是由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以此相关知识解答。【详解】(1)光合作用实现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所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依题文对照实验结果,说明光可以诱导植物合成叶绿素。(2)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大多数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隐花色素的作用。用蓝光处理幼苗前,幼苗需要放在黑暗环境条件下,防止其它光的干扰。处理的幼苗一组是野生型拟南芥;一组是隐花色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保证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结果是幼苗的生长情况。由此实验思路:将野生型和隐花色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幼苗置于黑暗环境中,并观察生长情况。用蓝光持续单侧照射两组幼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幼苗的生长状况。预期结果和结论:蓝光单侧照射前野生型拟角芥幼苗直立生长,照射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向光弯曲生长。蓝光单侧照射前后,隐花色素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幼苗均不向光弯曲。说明隐花色素是细胞的蓝光受体。【点睛】本题文重在考查学生关于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中的运用能力。11、核糖核苷酸RNA聚合酶、逆转录酶A—T300—个RNA分子上有多个起始密码子过程③是乙肝病毒增殖过程中的特有过程,而过程②在人体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也存在【解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转录,②表示翻译,③表示逆转录。【详解】(1)过程①表示转录,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催化①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③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2)过程②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U-A、C-G、G-C,过程③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T、U-A、C-G、G-C,所以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T;若RNA片段中有300个碱基,由过程③形成的DNA片段中碱基600个,由于A=T,G=C,所以G和T的数目之和为600×50%=300。(3)过程②表示翻译,1个RNA分子可翻译出多种蛋白质,原因是翻译后一条肽链被酶切成多条肽链或者一个RNA分子上有多个起始密码子。(4)治疗乙肝时,通过药物抑制③逆转录比抑制②翻译的副作用小,因为③逆转录是乙肝病毒增殖过程中的特有过程,而②在人体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也存在。【点睛】本题以乙肝病毒为素材,考查转录、翻译和逆转录的过程,难点是分析出(4)的原理,考生要熟练的掌握中心法则。12、吞噬细胞和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