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的基本知识_第1页
给药的基本知识_第2页
给药的基本知识_第3页
给药的基本知识_第4页
给药的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药的基本知识重症监护室李焕芳第一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药物疗法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方面领域的严肃工作,给药是药物疗法具体执行过程的综合,包括合理的给药方案、具体的给药技巧、评价(píngjià)给药效果。为了保证准确、安全而有效地给药,护理人员在给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给药的原则,参与病区药物管理,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与技术,促进药物疗效的发挥,指导病人正确用药。第二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一.药物(yàowù)的种类1.内服药:片剂、丸剂胶囊、溶液(róngyè)、合剂、2.注射药:水剂、油剂、粉剂、结晶、混悬液3.外用药:软膏、酊剂、滴剂、栓剂、粉剂、洗剂4.其他类:如新颖的粘贴敷片、胰岛素泵等。第三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二.药物(yàowù)的领取1.病区设有药柜,存放一定基数的常用药物,按期根据消耗领取合补充。2.剧毒药、麻醉药,病区内设有固定数,使用后凭处方和空安跑领取补充。3.日常用药:根据医嘱由中心药房专人(zhuānrén)负责配药、核对,病房护士负责再次核对并领取。第四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三.药物(yàowù)的保管1.药柜位置符合要求并保持整洁药柜应放在通风、干燥、光线明亮(míngliàng)并避免阳光直射处2.药物应分类存放3.药瓶标签明确:内服药-蓝标签外用药-红标签剧麻药-黑标签4.定期检查药品质量第五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5.根据药物不同性质分别保存(1)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药物以及芳香性药物均须装瓶密盖保存。如乙醇、干酵母、糖衣片等。(2)易燃易爆的药物,须密闭并单独存放(cúnfàng)于阴凉低温处,远离明火,以防意外。如环氧乙烷,乙醚,乙醇等。(3)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用深色瓶盛装或放在黑纸遮光的纸盒内,置于阴凉处。如维生素c、氨茶碱、盐酸肾上腺素等。(4)遇热易破坏的药物,应置于干燥阴凉(约20℃)处或按要求冷藏于2一10℃的冰箱内。如疫苗、白蛋白、青霉素皮试液等。(5)病人个人专用药,应单独存放并注明床号、姓名。第六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四.如何判断药物(yàowù)已变质1.胶囊剂:软化、碎裂或表面发生粘连2.丸剂:变形、变色、发霉、臭味(chòuwèi)3.药片:花斑、发黄、发霉、松散、结晶4.糖衣片:表面褪色露底、花斑、黑色、崩裂、粘连、发霉5.冲剂:受潮、结块、溶化、变硬、发霉6.药粉:吸潮、发酵、变臭第七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7.药膏:油水分层、有异臭8.内服药水:尤其糖浆剂,应澄清,有絮状物、沉淀物、发霉、变色、产生气体9.眼药水:除极少数为混悬液,一般应澄清,不可有纤维、有浑浊(húnzhuó)、沉淀、变色10.注射液:变色、混浊、沉淀或结晶第八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五.影响药物(yàowù)疗效的因素1.药物的体内过程对药物疗效的影响(1)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指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xuèyèxúnhuán)的过程。药物的剂型、药物分子大小、药物理化性质、给药途径及给药部位生理状况等影响着药物的吸收。第九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a.水溶性的比油剂、或固体剂型吸收快;b.静脉给药>吸收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给药。c.给药部位血流加速(jiāsù)可增加吸收率,血流减慢则吸收减少。第十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2)药物的分布:药物的分布指药物随血液循环向组织、脏器转运的过程(guòchéng)。血液循环、脏器血容量、血浆蛋白结合力、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脂肪含量、药物对组织脏器的亲和力等影响药物的分布。第十一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3)药物的代谢:药物的代谢指药物进入作用部位与组织细胞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变化(huàxuébiànhuà),失去活性,易于排出的过程。凡是影响肝脏功能的因素也将影响药物的代谢。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药物的排泄:药物的排泄指药物及代谢产物自机体排除体外的过程。肾脏是排泄的主要器官,胆道、汗腺、肺、肠道等也可排除某些药物,这些部位的异常或病理改变,均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导致(dǎozhì)中毒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2.个体(gètǐ)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1)年龄与体重:一般药物用量与体重成正比。例如,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尚欠缺,如果应用氯霉素就可能导致灰婴综合征,应用吗啡将可能引起呼吸抑制。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衰退(shuāituì),药物清除率下降,各种药物的半衰期会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2)性别:性别不同,对药物的反应(fǎnyìng)也不同,女性较男性敏感。月经期禁用泻药、子宫收缩药;妊娠期、哺乳期慎用药。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3)身体状况:疾病的进展程度、并发症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如发热(fārè)病人比体温正常的病人对解热镇痛药物敏感;当肝肾功能受损,药物代谢排泄慢,易致药物中毒。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某些药物的药效同样有很大影响。临床(línchuánɡ)对“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药物效应”的研究表明,同一种药物价格越贵,患者常常认为质量好、疗效好,用药后效果也就越好。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5)个体差异:在年龄、性别、体重、营养、生活条件等相同情况下,不同个体仍可出现对药物反应的量与质的差异,称为个体差异。有三种情况:1、高敏性:个别病人对于某种药物的作用特别敏感,用较小的剂量就可产生较明显(míngxiǎn)的药理作用,称为高敏性。2、先天耐受性:少数病人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很低,用一般常用量无效,用到中毒量也不出现中毒症状,称为先天性耐受性。重复应用某些药物后,机体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称为后天性耐受性。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称为耐药性(或抗药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特异(体)质:过敏体质(可产生过敏反应)或遗传性生化缺陷病者在服用某些药物时,可产生某些特殊的反应,称为特异质反应。第十八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3.给药方法对药物(yàowù)疗效的影响(1)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不同,可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和量及作用快慢与强弱,有的甚至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如硫酸镁口服(kǒufú)产生导泻、利胆作用,外服可消肿。(2)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多数药物可按半衰期长短来给药,通常给药间隔时间约为一个半衰期。(3)配伍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合用称为配伍用药。配合用药后疗效增强或毒性增强的称为协同作用。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4.饮食对药物(yàowù)疗效的影响(1)饮食促进药物吸收,增强疗效。如高脂肪食物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粗纤维食物可促进肠蠕动,增强驱虫剂的疗效。(2)饮食可干扰药物吸收,降低疗效。如高脂肪食物可抑制胃酸分泌(fēnmì)而影响铁剂的吸收。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3)通过改变尿液PH,影响药物(yàowù)疗效。如氨苄西林在酸性尿液中杀菌力强,因此在使用氨苄西林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时宜多吃荤菜,使尿偏酸,增强抗菌作用;应用磺胺药物(yàowù)时,宜多食素菜,以碱化尿液,增强疗效,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在给药过程中,护士应不断评价病人用药后的反应。病人对药物的反应通常在使用药后立即或几天内出现,通过询问病人感觉、观察病人行为结合其体征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对是否达到药物疗法的预期目标作出评价。1.给要做到五准确给药时仔细查对,一旦发生差错应立即报告,并采取适当的措施(cuòshī)以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对病人的危害。2.病人依从药物治疗方案,理解有关用药知识。3.产生预期疗效,达到治疗效果。4.未出现不良反应,护理措施有效。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

谢谢!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四页。编辑课件内容(nèi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