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_第1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_第2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_第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_第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顾勤功能性消化不良(xiāohuàbùliánɡ)(FD)第一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第二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概念、观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luómǎ)III的新标准

中医治疗从方证入手的思考

第三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概念(gàiniàn)、观点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胃肠病(FGID)

?胃肠神经官能症罗马III的新标准——罗马工作小组/工作委员会5年,代表18个国家87位代表努力(nǔlì)的结果第四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功能性胃肠病

Rome诊断标准(biāozhǔn)的发展Rome1988RomeII1996-1999RomeIII2003-2006第五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FGID罗马(luómǎ)II-19997类A.功能性食管(shíguǎn)病(6)A1.癔球感A2.反刍综合症A3.食管源性功能性胸痛A4.功能性烧心A5.功能性吞咽困难A6.非特异性食管疾病B.功能性胃十二指肠(shíèrzhǐcháng)病(3)B1.功能性消化不良B2.吞气症B3.功能性呕吐C.功能性肠病(5)C1.肠易激综合征C2.功能性腹胀C3.功能性便秘C4.功能性腹泻C5.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D.功能性腹痛(2)D1.功能性腹痛综合征D2.非特异性腹痛E.胰胆功能性病(2)E1.胆囊功能障碍E2.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G.儿童的功能性胃肠病(13)F.功能性肛门直肠病(3)F1.功能性大便失禁F2.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F3.盆底功能障碍第六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A.功能性食管(shíguǎn)病(4)A1.功能性烧心A2.功能性食管源性胸痛A3.功能性吞咽困难A4.癔球症B.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

(8)B1.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上腹痛B2.功能性嗳气(ǎiqì)症-吞气症非特异性B3.功能性恶心和呕吐症-特发性、功能性、周期性B4.成人反刍综合征C.功能性肠病(5)C1.肠易激综合征C2.功能性腹胀C3.功能性便秘(biànmì)C4.功能性腹泻C5.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D.功能性腹痛综合征(1)E.胆囊和SO功能障碍(3)E1.胆囊功能障碍E2.胆道SO功能障碍E3.胰管SO功能障碍F.功能性肛门直肠病(7)

F1.功能性大便失禁F2.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F3.功能性排便障碍FGIDs新分类罗马III2006成人6类ROMEIII2006DDW第七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G.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疾病(7)G1.婴儿反胃(fǎnwèi)G2.婴儿反刍综合征G3.周期性呕吐综合征G4.婴儿腹痛G5.功能性腹泻G6.婴儿排便困难G7.功能性便秘H.儿童和青少年功能性疾病(10)H1.呕吐(ǒutù)和吞气症H1a.青少年反刍综合征H1b.周期性呕吐综合征H1c.吞气症H2.功能性胃肠病相关的腹痛H2a.功能性消化不良H2b.肠易激综合征H2c.腹型偏头痛H2d.儿童功能性腹痛H2d1.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H3.便秘和失禁H3a.功能性便秘H3b.非潴留性粪便失禁FGIDs新分类罗马(luómǎ)III2006(儿童2类)ROMEIII2006DDW第八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罗马III的新标准——分类(fēnlèi)系统成人食管的(A类)胃十二指肠的(B类)肠道的(C类)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APS)(D类)胆道的(E类)肛门直肠(zhícháng)的(F类)儿童新生儿/幼儿(G类)儿童/青少年(H类)

第九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症状出现(chūxiàn)的时间第十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罗马(luómǎ)III的新标准A功能性食管疾病A1功能性烧心A2推测源自食管的功能性胸痛A3功能性吞咽困难A4癔球症第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B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B1功能性消化不良B2嗳气B3恶心呕吐B4成人反刍综合征B1a餐后不适综合征B1b上腹疼痛综合征B2a吞气症B2b非特异性过度嗳气B3a慢性特发性恶心B3b功能性呕吐B3c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第十二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罗马(luómǎ)III的新标准C功能性肠道疾病C1肠易激综合征C2功能性腹胀C3功能性便秘C5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

C4功能性腹泻第十三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E胆囊和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E1胆囊功能障碍E2胆管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E3胰腺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罗马(luómǎ)III的新标准D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第十四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罗马(luómǎ)III的新标准F功能性肛门直肠疾病F1功能性大便失禁F3功能性排便障碍F2功能性肛门直肠痛F2a慢性肛门痛F2a1肛提肌综合征F2a2非特异性肛门直肠痛F2b痉挛性肛门痛F3a不协调性排便F3b排便推进力不足第十五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罗马(luómǎ)III的新标准G新生儿和婴幼儿功能性疾病G1新生儿反胃G2新生儿反刍综合征G3周期性呕吐综合征G4新生儿肠绞痛G5功能性腹泻G7功能性便秘G6新生儿排便困难第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H儿童和青少年功能性疾病H1呕吐和吞气症H2腹痛相关的功能性胃肠病H3便秘和大便失禁H1a青少年反刍综合征H1b周期性呕吐综合征H1c吞气症H2a功能性消化不良H2b肠易激综合征H2c腹型偏头痛H2d儿童功能性腹痛H2d1儿童功能性腹痛综合征H3a功能性便秘H3b非潴留性大便失禁第十七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符合以下一项或多项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无可能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证据且过去3个月内出现症状,且诊断之前(zhīqián)症状应出现至少6个月功能性消化不良(xiāohuàbùliánɡ)定义Tacketal,Gastroenterology2004;136:1466ROMEIII第十八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功能性消化不良(xiāohuàbùliánɡ)定义: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症状,并排除可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症状位于脐上、胸骨下缘下、两侧锁骨中线内区域,患者常表现为不适感觉,有些患者感觉组织器官受损,有时患者无腹痛主诉而表现为特别不适;上腹部烧灼感,指症状位于脐上、胸骨下缘下、两侧锁骨中线内区域,烧灼感主要指难受(nánshòu)的灼热感;餐后饱胀,指食物长时间储留在胃内的不适感觉;早饱感,即进食不久患者即感到胃已充盈,而不能进常规量的饮食,以往常将这一症状描述为早饱,新标准用早饱感,用于强调进食过程中食欲消失。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标准:就诊前至少(zhìshǎo)6个月中症状至少(zhìshǎo)持续3月ROMEIII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诊断(zhěnduàn)标准必须包括以下之一餐后饱胀(bǎozhànɡ)不适进食普通餐量后一周至少发作数次或

过早饱足影响正常进餐量一周至少发作数次第二十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上腹痛综合征(EPS)诊断(zhěnduàn)标准必须包括以下条件:疼痛或烧灼(shāozhuó)间断性上腹部,至少中等程度,至少一周1次并且无:泛发性的或位于其他腹部或胸部(xiōnɡbù)等区域排便或排气后可缓解符合胆结石或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的标准必须满足至少在6个月中近3个月症状持续的诊断标准ROMEⅢ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进食(jìnshí)相关的胃功能感觉禁食胃调节排空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胃排空延迟 23%胃扩张的高敏感性 35%容受(rónɡshòu)性舒张受损 40%消化不良(xiāohuàbùliánɡ)相关症状和进食相关病生理机制伴恶心,呕吐及餐后饱胀感伴腹痛(fùtònɡ),嗳气及体重下降早饱,及体重下降Tacketal,Gastroenterology2004;127:1239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非进食(jìnshí)相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理生理?Samsometal,Gastroenterology1999;116:515Feinleetal,Gut2001;48:347Tacketal,Gastroenterology2004;127:1239Tacketal,Gut2005;2005:54:1370非酸性(suānxìnɡ)反流非典型非糜烂性反流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gōngnéng)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小肠动力异常十二指肠对酸或脂质高敏感性胃节律紊乱?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RomeIII标准(biāozhǔn)修正时间设定诊断前6个月有症状,近3个月病情活动分类(fēnlèi)种类从7类增加到8类(28+17)分类改变FD(2个亚型)IBS(4个亚型)标准更严功能性胆囊和OS病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几点值得注意的变化:FGID时间设定的变化:罗马Ⅲ推荐诊断前至少6个月出现症状,且近3个月病情活动。罗马Ⅱ对FGID病程的限定是过去12个月内至少12周有症状。诊断标准改变: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这个症状的复杂性和异质性,罗马III不再强调其为一个研究实体。相反,委员会推荐包括消化不良的两种情况:(1)餐后不适(应激)综合征(B1a)和(2)上腹疼痛综合征(B1b)。相对于罗马II标准“位于上腹部的疼痛或不适感”笼统而模糊的定义,罗马III对症状描述更直观准确,餐后饱胀(bǎozhànɡ)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可与其他功能性胃肠病(FGID)重叠,如肠易激综合征(IBS)罗马(luómǎ)III的新标准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功能性消化不良(xiāohuàbùliánɡ)流行病学治疗相关知识的传达抑酸根除(gēnchú)幽门螺杆菌胃肠道促动力药物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FGIDs的治疗(zhìliáo)流程ROMEIII2006DDW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医患关系和对疾病的教育对症、运动、减负和放松心理障碍药物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应激、放松、催眠

小剂量TCA或SSRI、SNRI4-6W剂量4-6W联合药物换药或加药精神心理会诊胃肠症状精神心理

功能损害

以往治疗诊断FGIDs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概念、观点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III的新标准

中医治疗(zhìliáo)从方证入手的思考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中医治疗(zhìliáo)

——从方证入手的思考

病理因素:气滞、湿阻、痰聚、食停、热郁、寒凝、血瘀正气虚弱:脾胃气虚、中气不足、胃阴不足、中阳虚弱病机:邪气(xiéqì)阻滞————胃失和降中虚转枢不利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辨证(biànzhèng)虚实气血寒热(hánrè)脏腑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实证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枳壳、白芍、川芎、香附、甘草——肝气郁结(胁、脘、腹痛(fùtònɡ)、痛经,天将明而腰痛)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肝脾郁结,虚中夹滞(胁痛、眩晕、乳胀、月经不调、食少、神疲、寒热往来)香苏散《和剂局方》:香附、紫苏叶、陈皮、甘草——外感风寒、内有气滞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越鞠丸《丹溪心法》:香附、川芎、栀子、苍术、神曲——气血火食痰湿诸郁(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yǐnshí)不消)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气结津凝,阻于三焦(梅核气、胸满、喘、咳、呕、胸胁攻撑)宽中八宝散《赤水玄珠》:苏子、砂仁、沉香、木香、槟榔、莱菔子、当归、牙皂、黄酒送下——七情郁结,胀满痞塞匀气散《和剂局方》:白豆蔻、檀香、丁香、砂仁、藿香、甘草——气滞不匀,宿冷不消,胀满噎塞(满、痞、痛、噎、呕)实证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霍香正气散《和剂局方》:霍香、紫苏、白芷、桔梗、陈皮、厚朴、大腹皮、半夏、白术、茯苓、甘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保和丸《丹溪心法》: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食积停滞枳术丸《脾胃论》枳实、白术(1:2)——脾虚不运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人参(rénshēn)、白术、茯苓、炙甘草、干姜、半夏曲、枳实、厚朴、麦芽曲、姜汁炒黄连——脾失健运,积滞内停实证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二陈平胃汤《和剂局方》:陈皮、半夏、苍术、厚朴、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痰湿阻滞中焦胃苓汤《丹溪心法》: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zéxiè)——寒湿困脾(痞、纳呆、溏、泻、肿)温胆汤《三因方》: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甘草、生姜、大枣——痰阻阻滞(呕、嘈、悸、眩、不寐、癫)实证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半夏泻心汤类方《伤寒论》: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大枣——湿热中阻,升降失调(痞、呕、利)小柴胡汤类《伤寒论》: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甘草、大枣——邪踞少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有身微热等等(děnɡděnɡ))小陷胸汤《伤寒论》:瓜蒌、半夏、黄连——痰热互结心下左金丸《丹溪心法》:黄连、吴茱萸——肝经火郁,肝胃不和(胁痛、胃痛、呕吐、吞酸、口苦)金铃子散《圣惠方》:金铃子、延胡索——肝郁化热,气血郁滞(心腹胁肋诸痛)实证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血瘀逐瘀汤类方《医林改错》:牛膝、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chìsháo)、生地、枳壳、柴胡、桔梗、甘草丹参饮《时方歌括》:丹参、檀香、砂仁实证理中丸类方《伤寒论》:人参、干姜(ɡànjiānɡ)、白术、炙甘草——中焦虚寒(吐利腹痛口不渴)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虚证

香砂六君子汤类方《鸡峰普济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mùxiānɡ)、砂仁——脾虚气弱,湿痰气滞(痞满、纳呆、呕恶、泄泻)健脾丸《证治准绳》人参、炒白术、茯苓、甘草、山药、陈皮、砂仁、木香、山楂、神曲、麦芽、黄连、肉豆蒄——脾胃虚弱,失于运化补中益气汤《脾胃论》: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陈皮、当归、升麻、柴胡——中气不足,清阳下陷之气虚不荣、不固、不摄、不举、不升、不达)(食少、面黄、神疲、形寒、自汗、易感、出血、下利、二便失禁、自乳、坠胀、脱肛、头昏、发热)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三页。编辑课件益胃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