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_第1页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_第2页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_第3页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_第4页
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第1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体循环的动脉1、主动脉2、头颈部动脉3、锁骨下动脉4、上肢的动脉5、胸部的动脉6、腹部的动脉7、髂总动脉8、下肢的动脉第2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体循环的动脉主干,可分为三部分。

升主A:左心室主A口→胸骨角水平,在起始部发出左、右冠状A

主A弓:胸骨角水平→第4胸椎下缘水平,凸侧由右→左发出头臂干、左颈总A和左锁骨下A

降主A:第4胸椎下缘水平→第4腰椎,末端分为左、右髂总A。降主动脉以膈的主动脉裂孔为界分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两部。主动脉第3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头颈部的动脉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颈外动脉第4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体循环的静脉

体循环的静脉包括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和心静脉系。

静脉的特点是:

1、腔大壁薄;

2、管壁内有静脉瓣;

3、可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第5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淋巴系统一、淋巴管道二、淋巴结三、脾第6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淋巴管道(一)毛细淋巴管

以粗大的盲端起于组织间隙。比cap.略粗.

与cap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1、是以膨大的盲端起于组织间隙,而cap是联系A、V的通道;

2、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无基膜和外周细胞。故其管壁通透性大于毛细血管。第7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淋巴管道

(二)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在回流过程中逐渐汇合形成淋巴管。管径细、壁薄、瓣膜多、外形呈串珠状。可分为:

浅淋巴管:居皮下,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

深淋巴管:与深静脉伴行,收集肌肉内脏的淋巴第8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淋巴管道(三)、淋巴干全身的淋巴管道最后汇集成9条淋巴干:

左、右颈干(收集头颈部淋巴)

左、右锁骨下干(收集上肢淋巴)

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收集胸部淋巴)

左、右腰干(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成对脏器)

肠干(收集腹部不成对脏器淋巴)第9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淋巴管道(四)、淋巴导管

1、胸导管:长约30-40cm,起自第一腰椎前面的乳糜池,穿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胸,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开口处有瓣膜。收集腹盆部、双下肢、左半头颈、左上肢和左半胸的淋巴。

2、右淋巴导管:位于右颈根部,长约1.5cm。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成。注入右静脉角。收集右半头颈、右上肢和右半胸部的淋巴。第10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淋巴导管第11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淋巴结

淋巴管在向心回流途中要经过一系列的淋巴结。淋巴结呈圆形或椭圆形小体。除对淋巴进行过滤外,还把自身产生的淋巴细胞释放入淋巴中。当某器官或部位发生病变时,病原体可沿淋巴管到达相应的局部淋巴结。使之体积增大。第12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脾

位于左季肋区,平对第9-11肋。呈椭圆形,分脏、膈两面,前、后两端,上、下两缘,上缘有2-3个脾切迹。在脾的附近有时可见副脾。脾的是重要的淋巴器官,参与机体免疫反应,还有储血和造血等功能。第13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脾第14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二节心脏的生物电活动第15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特殊分化心肌细胞:收缩功能基本丧失

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交界(房结区、结希区)

房室束及左右分支、浦肯野纤维非自律细胞:结区

1.工作细胞:无自律性心房肌、心室肌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心肌细胞的分类第16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1.RP: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心室肌)(二)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机制:和神经及骨骼肌细胞的RP相同-90mv动画正常值(人、哺):2.AP:神经细胞心室肌细胞即K+平衡电位。第17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激活快,失活快。

可被河豚毒素(TTX)阻断。膜电位-90mV→+30mV

历时1~2ms

阈电位-70mV快(Na+)通道特点:离子流基础Na+内流1.去极化过程0期(去极化期)

电压依从性快反应动作电位—AP的0期是由Na+快速内流形成;快反应细胞—AP表现为快反应AP的心肌细胞;

包括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房室束、浦肯野细胞。Na+内流第18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K+

外流2.复极过程(1、2、3、4期)复极1期(快速复极初期):膜电位+30mV→0mV

历时10ms离子流基础K+外流与0期共同构成锋电位。K+外流第19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复极2期(平台期):膜电位0mV

历时100~150ms特征所在离子流基础Ca2+内流和K+外流慢(Ca2+)通道特点:

激活慢、失活慢电压依从性

可被Mn2+

、维拉帕米阻断。Ca2+内流和K+外流第20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复极3期(快速复极末期):膜电位0mV→-90mV

历时100~150ms离子流基础K+外流K+外流第21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期(恢复期):膜电位稳定于-90mV

离子泵转运恢复膜两侧离子分布:①Na+-K+泵:3Na+出,2K+入动画②Na+-Ca2+交换体:3Na+入,1Ca2+出第22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K+

外流Ca2+内流K+

外流K+

外流Na+内流Na+—K+泵活动Ca2+–Na+交换体

小结: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第23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窦房结P细胞①由0、3、4期组成,

无明显1、2期。(1)AP特点:②最大复极电位(-70mV)和阈电位(-40mV)的绝对值均小于浦肯野细胞.③0期去极化速度慢

(约10V/s),

幅度低(约70mV)④4期去极化速度快

(约0.1V/s)动画第24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Ca2+内流0期:3期:K+外流4期:(2)机制:②

Na+内流进行性增强的内向离子流If。但其作用远不如Ik衰减。③Ca2+内流Ca2+内流(慢钙通道)K+

外流①

K+外流(主)慢反应动作电位—AP的0期是由Ca+缓慢内流形成;慢反应细胞—AP表现为慢反应AP的心肌细胞;

包括窦房结细胞、房室交界细胞第25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电生理特性—机械特性第26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①不同部位自律细胞自律性高低不一: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心肌能够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1.概念:2.来源:自律细胞3.心脏的起搏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