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仿真卷(含答案)_第1页
广西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仿真卷(含答案)_第2页
广西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仿真卷(含答案)_第3页
广西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仿真卷(含答案)_第4页
广西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仿真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名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仿真卷

(范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AH=+131.3kJ/mol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Imol碳和I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Imol固态碳和Imol水蒸气反应生成Imol一氧化碳气体和Imol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IkJ

2.下列关于能量的变化及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

B.某些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某些化学键断裂时则放出能量

C.形成新化学键不一定放出能量

D.有热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3.将4molA气体和2molB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s户2c(g),2s后测

得C的浓度为0.8moH/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O.Smol-L-'-s-1

B.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2mol-L】s」

C.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40%

D.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6molL-'

4.25℃时,在0.005mol-L-i的硫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

A.5x10T3moi.[JB.0.02molL-'C.1xlO^mol-L'1D.IxIO^mol-L-1

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在h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下列反应的反应

速率变化符合示意图的是

O

A.4NH3(g)+5O2(g)^4NO(g)+6H2O(g)AH<0

B.2SO2(g)+O2(g)U2so3(g)AH<0

C.H2(g)+l2(g)U2HI(g)AH<0

D.C(s)+H20(g)uCO(g)+H2(g)AH>0

6.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UzC(g),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20molir,恒温下

减小压强使容器容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再次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B的转化率提高B.C的体积分数降低C.x+y>zD.平衡逆向移动

7.甲醇是容易输送的清洁燃料,可以单独与汽油混合作为汽车燃料,应用前景广阔。恒容密闭容器内发生

反应如下:CO2(g)+3H2(g)UCH3OH(g)+H2O(g)。如图研究温度对甲醇产率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A.平衡后体系内加入CCh,平衡正向移动,氏转化率增大

B.正反应放热

C.缩小体积,增大压强,CH30H的体积分数增大

D.使用催化剂,平衡常数增大

8.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浓度的Na2c溶液和NaHSO,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

c(Na+)+c(H+)=c(CO^)+C(SO^)+C(HCO;)4-C(OH)

B.某温度下纯水中c(OH-)=2xlO7moi则该温度下O.lmollT的盐酸的pH=l

C.常温下pH=3的H2sO,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加入酚麟溶液仍为无色

D.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等体积pH=2与pH=3的醋酸,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前者是后

者的10倍

9.下列举措不能防止或减缓钢铁腐蚀的是

A.在钢铁表面加入镒、铝等金属,以改变钢铁的结构

B.在钢铁表面镀一层金属锌

C.将钢铁制品与电源负极相连

D.将钢铁放置在潮湿处

10.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纯净物(括号内物质),不能使溶液恢复到

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A.KCI(HCl)B.AgNO3(HNO3)C.H2SO4(H2O)D.CuSO4(CuO)

11.现有常温下体积均为10mL、pH=3的两种溶液:①盐酸溶液②醋酸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至1L,溶液的pH:①V②

B.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①〈②

C.溶液中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①二②

D.分别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至中性,消耗NaOH的量:①〈②

12.下列叙述与图对应的是

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N2(g)+3H2(g)U2NH3(g),图①表示在to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NH3,平

衡逆向移动

B.由图②可知,尸2>P/、T,>T2,满足反应:2A(g)+B(g)U2c(g)A”<0

C.图③表示的反应方程式为:2A=3B+C

D.对于反应2X(g)+3Y(g)U3Z(g)AHV0,图④y轴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

13.下图是室温下的BaCO3(Kw=2.6xl(r)和BaSO/K/LlxlO」。)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0

c(CO±)或c(SO彳)/(mol・L」)

A.位于上面的那条曲线是BaCOjB.c点加入Na2sO,后可变到a点

C.a点加入Na2sO,后可变到b点D.d点的沉淀溶解状态:v溶解〉v沉淀

14.锂离子蓄电池放电时的反应如下:Li!.xCoO2+LixC6=6C+LiCoO2(x<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B.放电时,Lij'CoCh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

C.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6C+xLi+xe-=LixC6

D.充电时,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15.锂-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固体电解质催化剂

A.正极区产生的LiOH可回收利用

B.电池中的有机电解液可以用稀盐酸代替

C.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反应式为O2+4H++4e-=2H2。

D.该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Li++e=Li

16.室温时,向20mLO.lmol/L的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

图所示。在滴定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

+

B.b点时溶液中有:c(Na)=C(CH3COO)

C.室温时,K;1(CH3COOH)>Kb(CH3COO)

++

D.d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OH)>(CH3COO)>(H)

二、非选择题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17.(10分)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冷敷袋在日常生活中有降温、保鲜和镇痛等用途。制作冷敷袋可以利用(填“放热”或“吸热”)

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广即热饭盒”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它可利用下面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释放的热量加热食物。

A.生石灰和水B.浓硫酸和水C.纯碱和水D.食盐和白醋

(3)己知:2moiH?与足量。2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kJ热量。

②写出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4)已知H—H键能:436kJ-moH,NmN键能:946kJ-moH,N-H键能:391kJ-moH•根据以上数据写出工

业合成氨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18.(12分)已知化学反应

①:Fe(s)+CO2(g)UFeO(s)+C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i

②:Fe(s)+H2O(g)=FeO(s)+H2(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2

在温度973K和1173K的情况下,Ki、处的值分别如下:

K

KiK2

温度

973K1.472.38

1173K2.151.67

请填空: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2(g)+H2(g)U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表达式:心=

推断出反应③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写字母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

(4)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口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o

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19.(16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温度下,现有a.盐酸,b.硫酸,c.醋酸三种酸

①当三种酸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使其恰好完全中和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a、b、c表示)

②当三者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时,分别放入足量的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a、b、c表示)

③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同时加入形状、密度、质量完全相同的锌,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比(相同状况),

则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用a、b、c表示)

(2)现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溶液的浓度,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待测液

滴定序

体积

号滴定滴定

/mL消耗的体积

刖1/.后

125.000.5026.8026.30

225.00---

325.005.0031.3426.34

①用式滴定管盛装0.2500mol?盐酸标准液。如图表示第二次滴定前后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

滴定前滴定后

该次滴定所用标准盐酸体积为mLo

②现实验室中有石蕊和酚麟两种指示剂,该实验应选用作指示剂。

③根据所给数据,该烧碱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④若操作过程中滴加盐酸速度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就立刻停止滴定,则会造成测定结果

(填“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20.(14分)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KzFeOQ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是高铁电池的模

拟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碳电极周围出现红褐色沉淀:

检流计

盐桥Zn

高铁酸钾和氢氧

化钾混合溶液、,氢氧化钾

溶液

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盐桥中盛有饱和KC1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移动(填“左”或“右”);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

盐桥,则钾离子向移动(填“左”或“右”)。

(2)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

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是

浓的A溶液

(3)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可以在固体介质

NASICON(固熔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O?-的移动方向(填“从a到b”或“从b到a”),负极发生

的电极反应式为。

CO

空气

参考答案:

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AH=+131.3kJ/mol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

B.I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

C.Imol固态碳和Imol水蒸气反应生成Imol一氧化碳气体和Imol氢气,并吸热131.3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IkJ

2.下列关于能量的变化及反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

B.某些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某些化学键断裂时则放出能量

C.形成新化学键不一定放出能量

D.有热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3.C

【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知,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u=孚,

At

Ac(A)=Ac(C)=O.8mol/L,则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上迦色‘=0.4molLi-s」,故A不符合题

2s

意;

B.物质B为固体,固体的浓度为常数,不能用浓度表示固体的化学反应速率,故B不符合

题意;

C.A的起始浓度是2mol/L,根据方程式知,尸Ac(C)=0.8mol/L,故A的转化率=”吗

2mol/L

xl00%=40%,故C符合题意;

D.物质B为固体,容器的体积不是固体B的体积,无法计算出B的浓度,故D不符合题

意;

答案选C。

4.D

【详解】0.005mol-LT的硫酸溶液中,c(H*)=2c(H2soD=2x0.005molC=0.01molL",

l.OxlQ'4

2

。出+)水=。(0田)水=新=1.0xl0-'molL-'

0.01mol/L

答案选D。

5.A

【分析】由图像可知,在U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

大于正反应速率,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结合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解答该题。

【详解】在tl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

率,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如是升高温度,正反应应为放热反应,如是增大压强,则

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小于生成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只有A符合,故答案为:A。

6.A

【详解】若平衡不移动,恒温下减小压强使容器容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的瞬间,A的浓度应

是0.10mol/L,由再次平衡时A的浓度为0.15mol/L可知,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大小关系为x+y>z,B

的转化率减小、C的体积分数降低,故选Ao

7.D

【详解】A.加入CO2,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另一反应物H2转化率增大,A

正确;

B.由图知,温度升高生成物甲醇的产率降低,说明升温平衡左移、正反应放热,B正确;

C.CCh(g)+3H2(g)UCH30H(g)+H2O(g)正方向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缩小体积增大压强使平

衡右移、CH30H的体积分数增大,C正确;

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平衡常数不变,D不正确;

答案选D。

8.B

【详解】A.等浓度的Na2co;溶液和NaHSO,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NaHCCh和Na2so4,则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有:c(Na+)4-c(H+)=2c(CO;-)+2c(SO;-)+c(HCO;)+c(OH),

A错误;

B.某温度下O.lmol/L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O.lmol/L,溶液pH为1,B正确;

C.常温下pH=3的硫酸溶液与pH=ll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时,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滴入

酚献溶液,溶液变为红色,C错误:

D.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酸的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则pH为2的醋酸溶

液的浓度比pH为3的醋酸溶液的浓度10倍要大,则等体积pH=2与pH=3的醋酸消耗等

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前者比后者的10倍要大,D错误;

故答案为:Bo

9.D

【详解】A.在钢铁表面加入镭、铭等金属,以改变钢铁的结构制成不锈钢,故不选A;

B.在钢铁表面镀一层金属锌,保护内部的钢铁不受腐蚀,故不选B:

C.将钢铁制品与电源负极相连,属于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不选C;

D.将钢铁放置在潮湿处,在潮湿的环境中钢铁形成原电池,腐蚀速率加快,故选D;

选D。

10.B

【详解】A.电解KC1溶液,氢离子和氯离子放电,则应加入HC1恢复原样,此时加入括号

内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A错误;

B.电解AgNO3溶液,银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放电,应加入氧化银恢复原样,此时加入括号

内物质,不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B正确;

C.电解硫酸溶液,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放电。则加入水能恢复原样,此时加入括号内物质,

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c错误;

D.电解CuSO4溶液,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放电,则一段时间内应加入氧化铜能恢复原样,

此时加入括号内物质,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D错误;

故选B。

11.A

【详解】A.盐酸为强酸、醋酸为弱酸,pH=3的两种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会继续电

离出更多的氢离子,导致酸性强于盐酸,故①〉②,故A错误;

B.pH=3的两种溶液,醋酸的浓度要远大于盐酸,故B正确;

C.根据电荷守恒,盐酸中c(H+)=c(OH>c(Cr),醋酸中C(H+)=C(OH)+C(CH3COO),由于

pH相同,则盐酸中c(H+)、c(OH)与醋酸中c(H+)、c(OH)相同,故c(C「)=c(CH3co0-),故

C正确;

D.醋酸的浓度要远大于盐酸,分别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至中性,消耗NaOH的量:①<

②,故D正确;

故选Ao

12.B

【详解】A.由图可知,to时刻条件改变的瞬间,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说明to时刻改变的

条件一定不是充入了一定量的氨气,故A错误;

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

衡所需时间缩短,由图可知,巳大于B、刀大于不,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含量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含

量减小,则反应特征符合题给图示变化,故B正确;

C.由图可知,A分解生成B和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2AU3B+C,故C

错误;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Y的百分含量增大,则题给图

示中y轴不可以表示Y的百分含量,故D错误;

故选B。

13.B

【分析】由溶度积可知,当溶液中钢离子浓度相等时,碳酸钢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的浓度大

于硫酸钢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则位于上面的那条曲线是碳酸/,下面那条曲线是硫酸

领。

【详解】A.由分析可知,位于上面的那条曲线是碳酸铁,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位于上面的那条曲线是碳酸银,向碳酸铁溶液中加入硫酸钠固体,碳酸钢

溶液会与硫酸根离子反应转化为溶度积小的硫酸钢沉淀,溶液中的铁离子浓度会减小,则c

点加入硫酸钠后不可能变到a点,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下面那条曲线是硫酸钢,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钠固体,溶液中硫酸根

离子浓度增大,溶度积不变,则溶液中的铁离子浓度减小,所以a点加入硫酸钠固体后可变

到b点,故C正确;

D.由图可知,d点钢离子浓度与硫酸根离子浓度或碳酸根离子浓度的乘积均小于溶度积,

则d点为硫酸钢或碳酸钢的不饱和溶液,固体的溶解速率大于沉淀速率,故D正确;

故选B„

14.C

【分析】由放电时的反应方程式可知,放电时,LixC6为蓄电池的负极,LixC6在负极失去电

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锂离子和碳,LiirCoCh为正极,在锂离子作用下LijCoCh在正极得到

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LiCoCh,充电时,LixC6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做电解池的阴极,

Lii.xCoOo与正极相连做阳极。

【详解】A.放电时,阳离子锂离子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放电时,Lii*CoO2为正极,在锂离子作用下LiirCoCh在正极得到电子发

生还原反应生成LiCoCh,钻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充电时,LixC6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做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

6C+xLi+xe=LixC6,故C正确;

D.充电时,LirCoCh与正极相连做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5.A

【分析】在锂空气电池中,锂失电子作负极,负极周围是有机电解液,锂不与有该电解液直

接反应,负极反应式为:4Li-4e=4Li\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正极反应物,正极为水性电解

液,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正极反应为:C»2+2H2O+4e-=4OH-,总反应为:4Li+

O2+2H2O=4LiOH,据此解答。

【详解】A.Li在负极失电子生成Li+,Li+向正极移动,正极区Li+与氢氧根离子结合形

成LiOH可以回收利用,A正确;

B.金属锂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电池中的有机电解液不可以用稀盐酸代替,B错误;

C.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则电极方程式为:O2+2H2O+4e=4OH-,C错误;

D.阴极上阳离子得电子,则该电池充电时,阴极锂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L「+e=Li,

D错误;

故本题选A。

16.A

【分析】向20mLO.lmol/L的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NaOH溶液体

积为20mL时恰好完全反应得到0.05mol/L的醋酸钠溶液,即c点。

【详解】A.a点对应滴加lOmlO.lmol/L的NaOH溶液,此时溶液组成为等物质的量醋酸和

醋酸钠,溶液显酸性,则水的电离程度受到抑制,c点溶质为醋酸钠,水的电离程度受到促

进,所以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故A错误;

B.b点时溶液呈中性,c(H+)=(OH),根据电荷守恒等式可得:c(Na+)=c(CH3coO),故B

正确;

C.由a点溶液组成为等物质的量醋酸和醋酸钠,此时溶液显酸性可知,醋酸的电离程度大

于醋酸根的水解程度,即Ka(CH3coOH)>Kb(CH3coO-),故C正确;

D.d点对应滴加40ml0.1mol/L的NaOH溶液,此时溶液组成为等物质的量氢氧化钠和醋

酸钠,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OH)>(CH3co0)>(H+),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17.⑴吸热

(2)A

(3)a2H2(g)+O2(g)=2H2O(l)AH=-572kJmol-'

1

(4)N2(g)+3H2(g)瑞景-、2NH(g)AH=-92kJ-mol-

【解析】⑴

制作冷敷袋可以利用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吸热降低温度,达到降温、保鲜和镇痛的目的,

故答案为:吸热;

(2)

即热饭盒应该是利用放热反应放出热量达到升高温度而加热食物目的,生石灰和水的反应是

放热反应,浓硫酸溶干水也是放热过程,但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不适宜加热食物,故答案

为:A;

(3)

①燃烧生成液态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a表示,故答案为:a:

②2m0IH2与足量Ch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故答案为:2H2(g)+O2(g)=2H2O(l)AH=-572kJ-mol';

(4)

工业合成氮的方程式为N?(g)+3H2(g)「鬻臂.、2NH3(g),则反应的熔变AH=436kJ-mol-i

高温高小、

x3+946kJmol-,-391kJmol,x6=-92kJmol,,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g)+3H(g)三

22催化剂

2NH(g)AH=-92kJ-mol1,N(g)+3H(g)\2NHs(g)AH=-92kJmolL

3故答案为:22惟刑、

18.(1)吸热

c(CO)-C(HO)

2吸热

C(CO2)C(H2)

(3)CE

(4)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降低温度或从体系中分离出H2

【详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则正反应吸热,故答案为:吸热。

(2)依据反应③:CO2(g)+H2(g)UCO(g)+H2O(g),根据平衡常数的概念,该反应的平衡常

,,c(CO)c(H,O)_/

数K.;=、一三X;己知:①:Fe(s)+CCh(g)UFeO(s)+CO(g);②:Fe(s)+H20(g)U

FeO(s)+H2(g);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③:CO2(g)+H2(g)UCO(g)+H2O(g),贝ijK产

c(CO)

嚅曾用=鬻¥=},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温度升高,》增大,说明平衡向

CICU?),C(H,2)Cltl])A2氏2

C(H2O)

、一,一…一c(CO)c(H?O)

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③正反应吸热,故答案为:匚大、河打吸热。

C(CO2)C(H2)

(3)CO2(g)+H2(g)UCO(g)+H2O(g)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要使反应在

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实质是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故A不符

合;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压强减小,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平衡不移动,故B不符合;

C.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平衡正向移动,故C符合;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D不符合;

E.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故E符合;

故答案为:CE。

(4)①图甲中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

强或使用催化剂,故答案为: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

②图乙中t2时刻CO2浓度增大,而CO的浓度降低,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改变的

条件是降低温度或从体系中分离出H2,故答案为:降低温度或从体系中分离出H2O

19.(1)b>a=cc>a=ba=b=c

⑵酸24.60酚醐0.2632mol/L偏低

【详解】(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