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心木》教案导入同学们,家里有养花的举手,谁知道,花草要养育得茂盛,需要怎么做?(勤浇水,施肥,经常晒太阳)这里有一个怪人,他养育树苗,和我们刚刚说的都不一样,想一探究竟吗?下面,让我们进入林清玄的文章《桃花心木》。(本节课,希望大家积极表现,无论是个人发言还是小组展示,一上来先说明自己是几组,我把大家的表现记录下来,课堂结束时评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下面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文字背后的心理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深刻体悟文章蕴含的道理接下来检查大家的预习效果,请同学来读屏幕上的生字词插秧枯萎一番话锻炼勃勃生机师指导,强调加点字的字形,全班齐读认识桃花心木桃花心木是种怎样的树?快速浏览课文前两段,找一找作者的描述(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仅及膝盖)(板书:树)展示图片,弱小的树苗长成如此高大的树木真是令人感叹,这里离不开种树人的功劳。自学本文中的这位种树人却异于常人,细读3至11段,找出种树人的奇怪之处。(PPT种树人之“怪”)(1、来得没有规律2、浇水的量不一定3、来的时间不定4、预见桃花心木苗枯萎5、种树人不懒也不忙)注:前三条好找,后两条不好总结,可向学生指出前三条都是明处,还有暗处,需要同学们自己揣摩出来。朗读课文的3至11段,作者的疑惑不断升级,终于在第11段,达到高峰,向种树人连续发问,一连串4个问题,一吐为快。下面小组进行合作朗读,形式不限,要把作者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我们选小组进行展示。(一定要有评价)(如何读出疑问感?关键字词重读,语调上升,描述心理活动的句子放缓)限2个组朗读指导如何读后,再给时间让学生练习面对作者机关枪式提问,种树人什么反应,用一个词概括(笑了)下面全班齐读12段(关于种树人的奇怪举止,现在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填空(要求:用12段里的原文回答种树人浇水的“奇怪”之处是在目的是只有在“不确定”中拼命扎根的树才能长成百年大树,这里的“不确定”是指)(板书:不确定百年大树注:学生思考答案时书写)假如种树人按照我们常人思维去浇水,结果会好些吗?下面全班齐读13段(通过13段我们知道如果每天定时定量浇水,树苗反而更容易枯萎,因为它们养成了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经不住狂风暴雨的考验,PPT图片)种树人从正反两方面解答了作者的问题(出示ppt)所以种树人不是偷懒,不是无情,反而很懂种树之道(PPT出示种树之道四个字)让我们带着对种树人的佩服再次齐读12、13段种树之道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呢?(独立自主,不依赖,PPT,板书)其实,大自然中很多事情也体现了“种树之道”,你们能再举出例子来吗?小组讨论(讨论出例子来的,小组组员集体举手,我选代表发言,3-4个,此处评价可多为教师点评)出示白颊黑雁的照片,介绍视频内容,播放视频,做总结。(导入: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类鸟,被称为“世上最狠心的父母”,白颊黑雁,它们以草为食,在悬崖上筑巢,幼雁出生后,它们会飞到悬崖下等幼雁跳下,一起去觅食,可以说白颊黑雁从一出生就自食其力。学生发表观后感总结:幼雁的跳跃行动就是一场死亡运动,幼雁落到地上存活的概率不足50%,所以说白颊黑雁被称为世上最狠心的父母,他们从幼雁出生就没给他们依赖的机会,反而给了它们生死的考验。从几百米的悬崖向下望去,这些瑟瑟发抖的幼雁该多么的惊恐,可没有一只不跳的,因为它们明白为了独立生存,只能靠自己。)种树人的种树之道已深深感染了我们,作者听后是什么反应呢?齐读课文14段。作者很感动,而且有了更深的领悟,他由树及人(边讲边提问边出示ppt),领悟到(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呢?)(不确定指的是生活中不能预料的挫折和困难)小组讨论你能从自身生活实际中举出例子吗?你有战胜“不确定”,做成一件事或养成一种能力的事迹吗?小组交流,推选精彩的面向全班讲述(一定要有评价,此处评价以鼓励为主)(三班同学们,我有一个例子是来源你们。上学期已进入期末复习阶段,我才接手咱们班,同学们很快接纳了我,迅速适应了我的教学风格,语文学习丝毫没有收到影响。面对这个“不确定”,你们积极又正面,很好地完成了过渡,在此我为你们点赞!)下面让我们回到桃花心木的话题,种树人种的桃花心木后来怎么样了?(课文第15段)(出示ppt如何理解“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因为种树人的目的达到了,幸存的桃花心木苗已学会自己在土中寻找水源,它们把根深扎在土里,适应了环境,能独立生长,再也不会枯萎了。)种树人的做法就是为了培养桃花心木苗不依赖,独立自主的品质。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身边的家长和老师经常念叨,新学期开始,你们政治课第一个单元就谈论了挫折的话题,读完这篇课文你们觉得有唠叨重复的感觉吗?小组讨论再次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成功将这个旧道理讲出新意的?(a文章写法上采用设疑——吸引读者兴趣再解疑的写法,成功吊起读者胃口,道理就包含在解疑的答案里,所以读来不觉得唠叨,反而有种恍然大悟的感受。在此理清课文设疑——解疑——悟理的顺序,ppt)(b作者由树及人,从种树悟出人成长的道理,所以表达上更有新意,在此引出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板书)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家庭作业(出示ppt,自省书),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能成就更好地自己。将作者的感悟反过来说(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很难经得住生活的考验,会养成依赖的心。)你的生活中哪些“确定”催生你依赖的心理呢?你打算怎么舍弃呢?(抛砖引玉:很多同学写作业离不开家长的督促,家长每日的督促就是一种“确定”,家长的督促一旦缺失,有些同学就完不成作业,这些同学已经养成了依赖的心,不能自律。)回家完成这份自省书,用行动做出改变,把根扎在土壤深处,长成参天大树。《桃花心木》学情分析《桃花心木》一课中重点的一个教学任务就是教会学生领悟“借物喻人,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鉴于五年级学生在四年级学习过《落花生》一文,在《落花生》一文中学生感悟过“借物喻人,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除了引导学生领悟写作手法还要引导学生在练笔中去尝试运用这种写作手法。但是从写物到喻人喻理的写作转换过程学生很难提炼,是学生在练笔中的一个难点。阅读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在阅读实践中,应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要坚持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桃花心木》效果分析本次公开课总体来说效果良好,但也有很多缺陷,总结如下:教材分析仍不够纯熟,内容剪裁安排上仍需斟酌。问题设计有些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思维模式,导致学生对问题理解有偏差,回答问题不够积极。教师点拨环节,教师课堂把控力有待加强,有时偏浮躁,导致教师说得多,学生表达得少。录课缺乏经验,需增加锻炼,积累经验。《桃花心木》教材分析《桃花心木》是人教版语文学科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自学课文,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文章写了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桃花心木》一课以树喻人,描写了一位乡村种树人,在培育桃花心木时的二三事。文章在写作方法的运用上,通过层层渗透,抽丝剥茧,去伪存真,使我们终于透过种树人在植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怪现象,捕捉到合理的内核,感受到深切的震撼。说明育人同植树一样,同样应该在不确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人的自我生长能力。这篇散文文质兼美、隽永耐读。借种树喻育人,道理深入浅出。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文章还采用悬疑法,以作者眼中种树人种种奇怪的行为为线索,层层设疑,引起读者的好奇,引人入胜,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桃花心木》评测练习1、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平凡()矮小()弯曲()怀疑()茂盛()丑陋()经常()慌慌张张()2、你认为这个片断写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特别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片断里怎样描写种树人的外貌的呢?用四个字来回答:______________5、“我越来越感到奇怪”的原因是:①种树人来浇水的时间不定时。②种树人来浇水也不定量。③种树人来喝茶也没有规律。6、“莫名其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用“﹏﹏﹏”划出一个排比句。8、请用“———”先划出二个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写下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从哪里可以看出种树人做事“从从容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找出几个属于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画上“………”《桃花心木》课后反思本次公开课总体来说效果良好,但也有很多缺陷,总结如下:教材分析仍不够纯熟,内容剪裁安排上仍需斟酌。问题设计有些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思维模式,导致学生对问题理解有偏差,回答问题不够积极。教师点拨环节,教师课堂把控力有待加强,有时偏浮躁,导致教师说得多,学生表达得少。录课缺乏经验,需增加锻炼,积累经验。《桃花心木》课标分析新课标中与《桃花心木》相关内容摘录如下:总目标方面: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八年级阶段性目标方面阅读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尽职调查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巢湖市营养学会征求意见表
- 2025年腈纶扁平丝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树脂型密封胶项目建议书
- Unit 3 My weekend plan(第6课时)Part B Lets check 教案人教pep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5年江西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曲阜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非调质钢项目合作计划书
- 消防员安全培训心得体会(3篇)
- 湘艺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摇太阳》教案1
- 初中数学学法指导讲座
- GB 8109-2023推车式灭火器
- 音乐考试真题
- 彩钢屋面自粘卷材施工方案
- 石油化工设备设计便查手册
- 集卡车安全操作规程
- 高考英语词汇3500电子版
- GMP认证资料设备管理制度
- 赫兹接触课件完整版
- 2022年新疆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脑癌-胶质瘤NCCN患者指南中文版20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