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_第4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怀化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行路难》的作者是()

A.李白B.杜甫C.王维D.苏轼

2.以下关于作品、作者、体裁对应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洞庭一角》——余秋雨——散文

B.《席方平》——蒲松龄——小说

C.《伤逝》——鲁迅——戏剧

D.《老人与海》——海明威——小说

3.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A.比喻B.用典C.拟人D.夸张

4.宋词史上合称济南二安的两位词作家是()

A.苏洵辛弃疾B.苏轼辛弃疾C.李清照王安石D.辛弃疾李清照

5.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是()

A.《楚辞》B.《天问》C.《离骚》D.《孔雀东南飞》

6.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句中的无颜色是指()

A.没有颜色B.感到没有脸面C.脸色难看D.显得容貌不美

7.在以下记录类文书中属于机关法定公文文种的是()

A.会议纪要B.会议记录C.电话记录D.大事记

8.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的是()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王安石

9.散文名篇《囚绿记》的作者是()

A.丰子恺B.李国文C.陆蠡D.臧克家

10.下列著作中代表儒家思想的是()

A.《墨子》B.《论语》C.《庄子》D.《韩非子》

11.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直接体现对亡夫伤悼之情的词句是()

A.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2.春秋时期,道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

A.气B.道C.无D.有

13.楚辞体在形式上最明显的特征是()

A.注重对偶B.多用兮字C.以四言为主D.讲究格律

14.中国诗歌风格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下列属于古体诗的是()

A.杜甫《登高》B.孟郊《游子吟》C.王维《山居秋暝》D.陆游《书愤》

15.下列作品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的是()

A.《我与地坛》B.《荷塘月色》C.《背影》D.《故都的秋》

16.曹禺的代表作是()

A.《雷雨》《日出》《北京人》B.《茶馆》《屈原》《北京人》C.《茶馆》《雷雨》《日出》D.《屈原》《茶馆》《雷雨》

17.下列作品中属于律诗的是()

A.杜牧《清明》B.王维《山居秋暝》C.李白《行路难》(其一)D.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

18.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个散文家是()

A.王安石、曾巩B.韩愈、欧阳修C.韩愈、柳宗元D.欧阳修、柳宗元

19.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直接体现对亡夫伤悼之情的词句是()

A.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0.擅长描写战争的先秦历史散文著作是()

A.《孟子》B.《左传》C.《战国策》D.《史记》

21.下列诗人中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是()

A.王维B.欧阳修C.陆游D.陶渊明

22.王蒙创作小说《春之声》所运用的现代表现手法是()

A.蒙太奇B.意识流C.荒诞主义D.象征主义

23.《神女峰》一诗的作者是()

A.茹志鹃B.郭沫若C.史铁生D.舒婷

24.下列《张中丞传后叙》的细节描写中能够展现南霁云性格特征的是()

A.背诵《汉书》B.记百姓名姓C.拔刀断一指D.操纸笔立书

25.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

A.《饮酒》B.《短歌行》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蜀相》

26.精卫填海这则神话出自()

A.《山海经》B.《列子》C.《淮南子》D.《韩非子》

27.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中那辽远的一角代指()

A.沦陷区B.解放区C.东北山区D.东南海边

28.贯串《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全文的线索是()

A.偃竹图B.胸有成竹C.画竹D.文与可的生平事迹

29.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A.李清照B.秦观C.柳永D.苏轼

30.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的译者是()

A.巴金B.冰心C.老舍D.徐志摩

二、填空题(20题)31.李清照《声声慢》:____,怎一个愁字了得!

32.《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____,书中竟何如?

33.律诗四联依次是首联、____、____和尾联

34.碧云天,黄花地,____,北雁南飞

35.《短歌行》(其一)运用了周公典故的诗句是:____

36.我有嘉宾,____

37.《光的赞歌》作者____,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38.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惜春长怕花开早,____

39.《京华烟云》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的作品

40.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

41.《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其作者是____

42.____,民无争心。《晏子对齐侯问》

43.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44.牵张反射反射弧的显著特点,是____和____都在同一肌肉中

45.____,沙头空照征人骨

46.高晓声关于农民题材的系列小说中的主人公是____

47.哀吾生之须臾,____

48.梦断香消四十年,____。《沈园二首》

49.战国时期散文四大家分别是孟子、庄子、韩非子、____

50.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

三、判断题(10题)51.凡收到下级机关来文,上级机关必须用批复回复()

A.否B.是

52.《庄子》的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即寓言、重言和卮言()

A.否B.是

53.韩愈、柳宗元是盛唐时期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A.否B.是

54.戴望舒是20世纪30年代格律派的代表诗人()

A.否B.是

55.平行文只能在同级机关之间使用()

A.否B.是

56.场面描写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A.否B.是

57.《百合花》这篇小说曾被巴金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

A.否B.是

58.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

A.否B.是

59.《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比兴义是暗喻女子的年轻貌美()

A.否B.是

60.《李将军列传》中通过公孙昆邪之口,正面描写了李广的杰出才能()

A.否B.是

四、词语解释题(5题)61.姜氏欲之,焉辟害?

6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6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5.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五、古文阅读题(2题)66.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67.吴钩的意思是()

A.一种南方的鱼钩B.一种吴国的钩针C.一种似剑而刃弯的兵器D.古代农具中的铁钩子

六、作文题(1题)6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自己却已在炫耀诗和远方……在你我身边,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

对此,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A《行路难》的作者是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该诗表现了他的苦闷与抑郁不平,以及冲破艰难、实现理想的信心

2.C鲁迅一生没有创作过戏剧作品。《伤逝》是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

3.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诗化用了《汉书·苏武传》中鸿雁传递书信之事,使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

4.DD辛弃疾与李清照都是宋代著名词人,二人同为济南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故二人合称为济南二安

5.CC《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天问》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了屈原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6.DD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意为:杨玉环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句中的无颜色意为相形之下,显得不漂亮了

7.AA《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公文种类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共15种

8.C欧阳修继承发展了韩柳散文理论,反对宋初以来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9.CC《囚绿记》是现代作家陆蠡于1938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10.BB《论语》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有关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集中体现了儒家思想;《墨子》主要记载了墨家创始人墨子的言行,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庄子》一书主要体现了道家思想;《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体现

11.DD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作者从北方流落南方,见故乡南飞之雁,故有故乡之思和似曾相识的感慨。古时有鸿雁传书的传说,而此时作者的丈夫已逝,孤独无靠,感到伤心,由过雁引发对故土家园和往昔夫妻伉俪生活的追怀

12.B

13.BB楚辞采用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形式上的活泼多样使楚辞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

14.BA、C、D三选项都属于律诗,B选项属于古体诗

15.CC《背影》是一篇抒情散文,描述了在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文中的背影代指父爱及儿子对父亲的思念

16.A曹禺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屈原》是郭沫若的戏剧代表作,《茶馆》是老舍的戏剧代表作

17.B格律诗又称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一篇律诗由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八句组成,律诗的一半为绝句,杜牧的《清明》为绝句。《行路难》和《关山月》均为乐府旧题,属古体诗。只有B项《山居秋暝》是律诗

18.CC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及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19.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表达出李清照对亡夫的悼念之情

20.BB《左传》特别善于描写战争和外交辞令,这是它高超的叙事艺术的集中体现

21.D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2.BB《春之声》是王蒙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小说

23.DD《神女峰》一诗的作者是舒婷

24.CC南霁云的性格特点是疾恶如仇、忠贞刚烈。作者选用了两个细节塑造南霁云的形象:拔刀断指,射塔明志

25.D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是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四个选项中只有《蜀相》是近体诗。其余三项属于古体诗

26.AA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表现了先民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坚定意志

27.BB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选自《灾难的岁月》,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诗中提到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可见,那辽远的一角代指解放区,表达了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和歌颂

28.CC《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为文与可所赠《筼筜谷偃竹图》所写的题画记。既是一篇悼念亡友的记人散文,又是一篇见解深刻的文艺随笔。文章以画竹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睹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体现了苏轼散文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

29.DD苏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有很大影响。李清照、秦观、柳永属于婉约派

30.AA巴金翻译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

31.这次第

32.长跪读素书

33.颔联、颈联

34.西风紧

3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6.鼓瑟吹笙

37.艾青

38.何况落红无数

39.林语堂识记类试题。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论语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文化译介到国外去的翻译家。《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代表作品,是用英语创作的,后被翻译成汉语出版。本题属于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题

40.凄凄惨惨戚戚

41.马尔克斯

42.是以政平而不干

43.相见时难别亦难

44.感受器

45.笛里谁知壮士心

46.陈奂生

47.羡长江之无穷

48.沈园柳老不吹绵

49.荀子

50.巫山巫峡气萧森

51.N

52.Y

53.N×韩愈、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54.N×戴望舒的诗歌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55.N平行文也能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使用

56.Y

57.N《百合花》的作者是茹志鹃,这篇小说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

58.Y

59.Y

60.N×李广为上谷太守时,匈奴日以会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通过公孙昆邪的泣曰侧面描写了李广盖世无双的战将才能

61.焉:怎能,疑问词

62.思:仰慕、崇拜

63.言:说话

64.服:归顺,服从

65.具:准备

66.输:捐献。使:派遣。贷:借给。布衣:穿着布衣。善:认为……好

67.CC吴钩是一种似剑而刃弯的兵器,为吴地所造

68.练就钝感力,医治玻璃心有一本叫《钝感力》的书,颇有读者。按照作者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能力,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初听钝感力一词,感到陌生,仔细品味,觉得颇有道理,恰如作者自己所说,钝感力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钝感力表达的思想早就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存在了。《菜根谭》里有一幅名联:宠辱不惊,看庭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