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的超声诊断课件_第1页
周围神经损伤的超声诊断课件_第2页
周围神经损伤的超声诊断课件_第3页
周围神经损伤的超声诊断课件_第4页
周围神经损伤的超声诊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损伤(sǔnshāng)诊治中的应用(yìngyòng)第一页,共47页。?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一种(yīzhǒnɡ)常见的难治疾病,最常见的损伤(sǔnshāng)原因为机械性因素所造成(zàochénɡ),如切割、牵拉、压迫等,此外,造成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还有缺血性损伤、在神经内或神经附近注射对神经有害的化学药物、医源性损伤、放射线损伤等。由于导致因素多种多样,其病变性质及程度亦各有不同。第二页,共47页。病理(bìnglǐ)机制?周围神经(zhōuwéishénjīng)要保持正常生理功能,除保持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连续性外,还必须有持续(chíxù)而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供应。而各类损伤除可造成神经连续异常外,牵拉、压迫等可造成血流的影响,神经内水肿压力升高,束内血管管径减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造成神经缺血,加之对神经的机械性损伤,血—神经屏障破坏,血管内液及蛋白质渗出,继之产生组织学改变,即内、外膜髓鞘变薄,髓鞘球体形成,吞噬细胞内有髓鞘的残骸、碎片等。第三页,共47页。当前(dāngqián)常用检查手段周围神经有无(yǒuwú)病变、损伤,目前多通过临床表现(biǎoxiàn)及体检、肌电图、热像仪、生物磁等手段检查。第四页,共47页。?临床表现及体检是临床最常用(chánɡyònɡ)的检查手段,但只能(zhīnénɡ)大体进行判断,且易受多因素干扰(gānrǎo),缺乏客观、可靠、定量的依据。第五页,共47页。?肌电图(EMG)的临床应用(yìngyòng)已有一个世纪之久,但由于(yóuyú)神经再生纤维的长入以及机体容积导电等因素(yīnsù),可造成检查结果不相符的情况。且无法提供直观的信息。第六页,共47页。?热像仪是运用(yùnyòng)热成像原理、根据神经损伤的交感神经(jiāogǎn-shénjīng)功能不全,皮温改变,进行定性(dìngxìng)、定量分析。但热像仪对神经损伤尚无统一诊断标准。第七页,共47页。?生物(shēngwù)磁即核磁共振成像(MRI),虽具有鲜明的软组织对比(duìbǐ)、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的优势(yōushì),但MRI设备昂贵,检查时间长,难以多次反复检查。第八页,共47页。?纵观(zònɡɡuān)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对周围神经神经损伤的检查诊断(zhěnduàn)和评定上,特别是对于周围神经病变(bìngbiàn)的具体部位、性质及程度缺乏无创、便捷、直观、经济的检查方法,仍需进一步完善和量化。第九页,共47页。?外伤(wàishāng)、医源性损伤及软组织病变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línchuánɡ)上极为常见,易造成患者肢体(zhītǐ)功能障碍,如未进行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其康复效果不佳,可影响患者社会、生活质量,除给患者带来痛苦外,还会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第十页,共47页。?国外Fornage及国内于亚东(yàdōnɡ)等分别于90年代初期和末期开始对尸体标本(biāoběn)的肌肉及周围神经进行(jìnxíng)超声检查并与解剖结果对照研究,观察正常神经的声像图,均取得良好效果。第十一页,共47页。?随着(suízhe)超声诊断仪器和诊断技术的发展,超声显像在浅表软组织的应用(yìngyòng)日益引起人们(rénmen)的重视。超声探头随频率的增高,分辨率也随之增高,常规超声探头频率为2~5MHz,无法分辨细微结构。高频超声(探头频率6~11MHz)具有高分辨率,能直观清晰地显示周围神经走行连续性及内部结构,发现病变神经的形态、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第十二页,共47页。方法(fāngfǎ)探头(tàntóu)频率6~11MHz,首先(shǒuxiān)于肢体正常部位横切扫查,观察切面内各肌肉解剖层次及毗邻组织关系,判明后于相应神经解剖学部位查找神经图像,再纵切面扫查与肌腱等其它结构鉴别,确定神经后,沿神经解剖走行连续扫查,至病变部位纵向、横向多切面扫查。?第十三页,共47页。方法(fāngfǎ)?观察(guānchá)神经的连续性、神经鞘膜的完整性、神经(shénjīng)内部回声性质及神经(shénjīng)与周围肌腱、肌肉的关系并与健侧对照。第十四页,共47页。正常(zhèngcháng)周围神经超声声像图特征?正常周围神经(zhōuwéishénjīng)的纵行扫查为偏强回声管状结构(jiégòu),表面为神经外膜的连续带状强回声,内部有多条线性的平行强回声。横行扫查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偏强回声结构,外为环状强回声,内有点状强回声。第十五页,共47页。正常(zhèngcháng)周围神经超声声像图第十六页,共47页。周围神经完全(wánquán)断裂?神经外膜的带状强回声(huíshēng)及神经内部的线性平行强回声连续(liánxù)完全中断,损伤区为紊乱的无回声或低回声结构。神经近端的神经瘤呈一梭形膨大的强回声,边界较清,其内部可见杂乱的线性强回声。第十七页,共47页。周围神经完全(wánquán)断裂声像图第十八页,共47页。周围神经(zhōuwéishénjīng)部分损伤?神经外膜的带状强回声(huíshēng)及内部的线性平行强回声(huíshēng)连续性部分中断,中断区为无回声或低回声结构,但仍有部分正常的线性平行回声;其近端断裂的部分有时可有神经瘤的表现。第十九页,共47页。周围神经部分(bùfen)损伤声像图第二十页,共47页。神经炎性肿胀(zhǒngzhàng)粘连?神经走行稍弯曲(wānqū),神经增粗,界限不清晰,内部回声衰减(shuāijiǎn)为低回声,线性平行强回声不清晰,病变区周围的肌肉组织或软组织回声亦发生不同程度改变。第二十一页,共47页。神经炎性肿胀(zhǒngzhàng)粘连声像图第二十二页,共47页。神经(shénjīng)卡压?卡压处神经(shénjīng)走行弯曲,神经(shénjīng)变细,近段神经增粗,界限较清,内部回声(huíshēng)为低回声,线性平行强回声不清晰。第二十三页,共47页。神经(shénjīng)卡压声像图第二十四页,共47页。讨论(tǎolùn)?周围神经有无(yǒuwú)病变、损伤,虽然可通过临床体检、肌电图、热像仪及生物磁等手段(shǒuduàn)检查,但对于病变的具体部位及程度却无方便、直观的检查方法。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超声诊断,近10余年来已成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超声检查以其无创、方便、直观、经济、可重复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第二十五页,共47页。?正常神经(shénjīng)的声像图可与周围肌腱和筋膜组织的声像图相鉴别(jiànbié),在检查过程(guòchéng)中须注意。第二十六页,共47页。?检查中应注意不同(bùtónɡ)检查部位超声探头频率的选择(xuǎnzé),神经位置较深时须适当选择(xuǎnzé)较低的频率,与健侧对照应(zhàoyìng)使用相同频率。熟悉掌握神经的走行及其毗邻关系,注意与毗邻组织结构的鉴别。检查神经时应从正常区移行至病变区,横断面图像应从纵切面将探头逐渐旋转至横断面。第二十七页,共47页。结果(jiēguǒ)?高频超声能直观清晰地显示(xiǎnshì)外周神经走行连续性及神经的细微(xìwēi)结构,与健侧对照检查能够发现神经损伤的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能够鉴别神经肿瘤与软组织肿瘤,可避免神经医源性损伤,对临床治疗和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价值。且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方便、经济、可重复的特点,可随访观察病灶的变化,为以后的康复训练提供参考建议,大幅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周围神经检查新的形态学诊断方法。第二十八页,共47页。?桡神经(shénjīng)损伤(sǔnshāng),远端增粗,界限不清,内部(nèibù)结构紊乱第二十九页,共47页。?对侧正常神经(shénjīng)第三十页,共47页。?左侧(zuǒcè)坐骨神经(shénjīng)损伤(sǔnshāng),局部连续中断,神经增粗,回声衰减第三十一页,共47页。?对侧正常神经(shénjīng)第三十二页,共47页。?右侧(yòucè)桡神经损伤(sǔnshāng),桡神经(shénjīng)增粗,走行连续,界限欠清晰,回声衰减,内部结构不清第三十三页,共47页。?注射(zhùshè)致右侧坐骨(zuògǔ)神经损伤(sǔnshāng),超声见神经增粗,边界不清,回声衰减,内部结构不清。第三十四页,共47页。?左侧(zuǒcè)桡神经(shénjīng)离断,局部见神经连续(liánxù)中断,回声衰减。第三十五页,共47页。?右前臂(qiánbì)腱性囊肿,右侧桡神经卡压,桡神经(shénjīng)增粗,回声(huíshēng)衰减第三十六页,共47页。?对侧正常神经(shénjīng)第三十七页,共47页。?尺神经(shénjīng)肘管综合症,右侧(yòucè)尺神经(shénjīng)较健侧增粗第三十八页,共47页。?对侧正常(zhèngcháng)神经(shénjīng)第三十九页,共47页。?左下肢(xiàzhī)刀刺伤(cìshānɡ),左侧(zuǒcè)腓总神经离断,神经连续中断,近断见膨大神经瘤第四十页,共47页。?对侧正常神经(shénjīng)第四十一页,共47页。?左侧(zuǒcè)坐骨神经(shénjīng)损伤(sǔnshāng)第四十二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