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区间联络通道施工专项方案2_第1页
盾构区间联络通道施工专项方案2_第2页
盾构区间联络通道施工专项方案2_第3页
盾构区间联络通道施工专项方案2_第4页
盾构区间联络通道施工专项方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络通道专项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341.1编制依据 341.2编制目标 351.3编制原则 35第二章工程概况 362.1工程设计概况 36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362.2.1工程地质条件 362.2.2地质 372.2.3水文地质概况 382.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382.4风险源分析 382.5工程重难点分析 40第三章施工总体筹划 423.1人员及组织机构 423.2施工现场布置 433.3临水、临电引入 443.3.1临水引入 443.3.2临电引入 443.4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及劳动力计划 443.5总体施工部署 453.6施工进度计划 45第四章施工方案 464.1施工流程 464.2通道口临时支撑架设 464.3盾构管片破口施工 484.3.1土体加固 484.3.2盾构管片破除 514.4土方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工艺 524.4.1K46+864.971处联络通道 524.4.2K45+743.161处联络通道 574.4.3K46+257.000处排水泵房 584.5防水施工 604.6二次衬砌施工工艺 644.6.1二次衬砌方法 644.6.2分项工程 654.7.3特殊部位施工 67第五章原施工方案 70第五章监控量测 705.1监测方案设计说明 705.2盾构区间监测内容 705.3盾构区间监测点布设 705.4量测方法 715.5数据分析、预测及上报 725.5.1监测控制标准 725.5.2监测数据管理流程 735.5.3监测数据分析及预测 73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756.1质量目标 756.2质量保证体系 756.3质量保证措施 766.3.1初支开挖的质量保证措施。 766.3.2初期支护质量保证措施 766.3.3二衬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66.3.3注浆加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77第七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797.1安全生产目标 797.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797.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797.3.1安全防护 797.3.2安全用电 807.3.3机械安全 827.3.4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47.3.5注浆安全措施 857.3.6预防空气中毒 857.3.10施工期安全监测 85第八章方案优化 86PAGE87第一章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北京市轨道交通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土建施工11合同段招标文件、补遗文件,六里桥~莲花桥站区间工程相关设计文件、初步设计图纸等;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3、《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999]81号);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5、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编制的《北京地铁新线主要设计管理办法手册》;6、《北京地铁新线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文件组成与内容》(北京地铁新线总体咨询)(2007年10月);7、《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规定(送审稿)》(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6月);8、业主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包括地形、管线、地质及物探报告等);9、《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03合同段管线技术报告书》(北京城建勘察设计研究院)(2007年8月);10、现行国家和北京市其它相关标准、规范与规定;11、《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总体设计专家审查意见》;12、北京地区有关气象、建材和施工等方面的资料;13、业主下发的文件、工作联系单等;14、各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15、工程所在地的地理、交通、地质、水文、气候等施工条件;16、单位现场考察所获得的调查资料;17、单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以及现有人员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18、国家、行业、北京市以及现行工程建设领域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有关的行业法规和法令等;19、国内地铁工程的施工经验及单位科研成果。20、盾构下穿北京机务段相关专家评审意见1.2编制目标1、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无重伤以上事故,轻伤率控制在2‰以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2、工程质量目标:分项、分部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工程质量总体合格。3、工程安全目标:无重伤以上事故,轻伤率控制在2‰以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各种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下管线不断不裂;地表建筑物及周围环境稳定。4、环境保护目标:所有活动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要求。5、工程工期目标:确保工程各阶段施工目标满足招标文件要求。6、文明施工目标:确保达到北京市市级文明安全工地要求。1.3编制原则1、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并具有可操作性。2、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降低工程造价。3、采用ISO9002质量标准全方位控制施工过程。4、采用监控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指导施工。5、地面及地下按照北京市文明工地标准做好文明施工。6、各种技术难题超前进行研究,以预防为主。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设计概况区间右线设计范围为:右K46+338.844~右K47+430.928;左线设计范围:左K46+338.844~左K47+430.305。在线路最低点即起点K46+332.117处结合区间排水泵房设一区间风井及泵站,在右K46+800处设一区间联络通道,在右K47+241.146处设一座盾构始发、接收井,在右K47+363.077处设一横通道。右线盾构设计范围:右K46+338.844~右K47+238.146;左线盾构设计范围:左K46+338.844~左K47+246.586。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2.2.1工程地质条件除表层人工填土外,岩土以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为主,部分见第三纪基岩。根据《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03合同段靛厂路站岩土工程勘查报告(详勘阶段)》资料,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Qml)、第四纪新近沉积层(Q42+3al+pl)、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和下第三纪长辛店组(E2c)碎屑岩4个大层,按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进一步划分为11个岩土分层,各层的结构岩土工程特征见下表:表2.2-1土层理学性能参考地层代号岩性名称静止侧压力系数K0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φ(°)重度γ(kN/m3)围岩分级土石可挖性分级垂直基床系数Kv(MPa/m)水平基床系数Kx(MPa/m)②粉土0.43152518.8ⅥⅡ2020②3粉细砂0.4002519.5ⅥⅠ2020②5圆砾卵石0.3303820.8ⅤⅢ4540⑤卵石0.2504521.0ⅤⅢ10080⑤1中粗砂0.3303320.5ⅥⅠ4540⑦卵石0.1805521.5ⅥⅢ135130⑦1中粗砂0.3303320.5ⅥⅠ4540⑨卵石0.1806521.5ⅥⅢ120150⑨1中粗砂0.3304520.5ⅥⅠ4540⑾中等风化砾岩0.20205023.0ⅤⅣ150150⑾1泥岩0.25253022.5ⅥⅣ6070⑾3强风化砾岩0.25203021ⅥⅣ1001202.2.2地质区间隧道穿过的岩土层主要为卵石⑤层、卵石⑦层,K47+369.300以北区段隧道底板坐落在中等风化砾岩⑾层。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表A.1.4围岩基本分级:一般第四系坚硬、硬塑粘性土,稍密及以上、稍湿、潮湿的碎(卵)石土、圆砾土、粗角砾土、细角砾土、粉土及黄土(Q3、Q4),围岩纵波波速为1.0~2.0km/s属Ⅴ级;软塑状粘性土、饱和的粉土、砂类土等围岩纵波波速<1.0km/s(饱和状态的土围岩纵波波速<1.5km/s)的围岩属Ⅵ级。修正后卵石⑤层、中等风化砾岩⑾层为V级,卵石⑦层为VI级。本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杂填土①1、粉土填土①、圆砾填土①3层;第四纪新近沉积层:粉土②层、②1粉质粘土层、粉细砂②3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卵石⑤层、中粗砂⑤1层、卵石⑦层、中粗砂⑦1层,粉质粘土⑧层、细中砂⑧3层,卵石⑨层,粉质粘土⑩层;基岩为下第三纪长辛店组中等风化砾岩⑾层、泥岩⑾1层和强风化砾岩⑾3层。本段线路跨越基岩浅埋地段,以里程约K47+369.300为界,北侧基岩埋置较浅,隧道主要位于或坐落于基岩上,南侧基岩埋置较深,隧道坐落于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的卵石⑤层和卵石⑦层中。结构顶板:本遂道区间结构顶板穿过的土层主要为卵石⑦层,局部为圆砾卵石⑤层(里程K47+369.300至区间终点),卵石⑦层围岩均为Ⅵ级,卵石⑤层围岩围岩均为Ⅴ级,稳定性差,易坍塌,很难形成自然拱,施工时应及时衬砌及注浆。结构侧壁:本遂道区间结构侧壁穿过的土层主要为卵石⑦层,且连续分布,颗粒物最大粒径大于1630mm,卵石、漂石主要成份为石英砂岩、辉绿岩、安山岩、硅质白云岩等坚硬岩类,对盾构施工工艺和刀盘选择影响较大。结构底板:本隧道区间结构底板穿过的土层主要为卵石⑦层,地基土的基本承载力为500kPa,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里程K47+369.300向北至区间终点,结构底板穿过的土层为强风化砾岩⑾3层,地基土的基本承载力为1000kPa,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2.2.3水文地质概况根据本次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存在二层地下水,为潜水(二)层和孔隙水(五)层。区间起点:水位埋深23.30~23.50m,标高为23.51~23.68m;区间终点:水位埋深13.2m,标高为30.69m。根据地下水位,潜水水位位于隧道结构底板以下0~1.5m处,盾构法施工区段可不考虑降水问题;2.3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针对工程地质条件,在施工前应及时核对地质资料,作好地质预报。隧道位于卵石⑦层,土体自稳能力很差,易发生流砂,很难形成自然拱。图2.3-1地质剖面图2.4风险源分析1、里程左K46+864.971处联络通道,位于铁路场区内,场内无潜水。地面风险源:安2线、机3线、砼杆、塔杆、609#道岔、613#道岔、转辙机、电力控制器、电信线。图2.4-1风险源平面图(一)2、里程右K46+257.000处排水泵房,位于莲怡园东路与莲宝路交汇处,地面风险源主要为多种管线,具体详见下表。图2.4-2风险源平面图(二)表2.4-1风险源情况表(一)序号管线类型规格距离隧道顶部距离(米)1雨水管Φ120013.332电力管沟2100×200014.713电力线3×2×Φ15014.654天然气管Φ50014.175电信线74×7416.016污水管Φ120012.093、里程左K45+743.161处联络通道,位于莲怡园东路正下方,地面风险源主要为多种管线,具体详见下表。图2.4-3风险源平面图(三)表2.4-2风险源情况表(二)序号管线类型规格距离隧道顶部距离(米)1雨水管Φ50013.612给水管Φ40014.233电信线104×3614.134污水管Φ100010.252.5工程重难点分析本区间联络通道分别位于铁路场区及莲怡园东路下方,如何保证铁路及道路运营安全将是本工程的重难点。本工程所处地层主要为砂卵石地层,卵石含量大,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存在着塌方、地面不均匀沉降等施工风险,开挖施工难度非常大;因此联络通道施工具有工期紧、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特点。1、如何保证联络通道超前加固效果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中要求地层加固采用间距150mm的Ф25小导管洞内注浆加固,经注浆加固后的土体应有很好的均质性、强度及抗渗能力,考虑到施工条件及加固效果本工程采用深孔注浆进行地层加固。而地层加固施工的重点在于注浆量大小的确定及如何保证注浆效果。若注浆量较小,地层加固效果则不密实,水泥砂浆凝固过程中易产生固结收缩,易被地下水腐蚀而降低加固强度。若注浆量过大,浆液压力一方面会造成加固范围外的土体扰动,产生地面隆起,另一方面可能对隧道形成不均匀压力,造成管片变形。在注浆过程中要做好监控量测,及时反馈数据,调整注浆压力与注浆量。马头门破除前,应对墙后土体进行抽芯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0Mpa,渗透系数小于10-7cm/sec。若未能达到上述指标,应通过注浆口对土体进行补充加固。禁止使用风镐等设备破除管片,以免影响管片的强度。2、联络通道与盾构隧道接口部位的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联络通道与盾构隧道接口部位是初期安全施工的重点。对接口部的施工,将使土体第一次暴露在临空面,存在涌沙(泥)的隐患;另外对管片上部扇形三角区的加固也非常重要,因此在地层加固施工中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土体加固稳定,止水效果良好,并加强扇形区域的注浆,洞门切割时也须做好支撑措施。洞门较联络通道施工空间要小,洞内施工须避免欠挖、超挖,做好量测监控。开挖初期工人对施工地质环境比较陌生,因此开挖时必须谨慎小心,并及时做好第一循环加固措施。3、联络通道与盾构隧道接口部位防水的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联络通道与盾构隧道接口部位是隧道防水薄弱点也是本工程的施工重点和难点,在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和现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严把施工质量关。

第三章施工总体筹划 3.1人员及组织机构管理层设项目经理一人,对本标段实施全面管理;设副经理二人,负责现场工程施工、安全质量与行政管理、盾构机及设备管理;设总工程师一人,负责技术、试验、质量等工作。项目部设立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材料设备部、计划财务部、综合办公室,项目部主要管理层全部由优秀的技术、专业人员组成。组织机构图如图3.1-1所示:安全质量部安全质量部综合办公室计划财务部物资保障部施工技术部副经理总工程师副经理项目经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施工测量技术管理物资管理实验成本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各施工队图3.1-1组织机构3.2施工现场布置图3.2-1场地平面布置图(始发井)图3.2-2场地平面布置图(配合井)3.3临水、临电引入3.3.1临水引入为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投入,选择公用的自来水井接入施工用水;根据工地所用水量,引入水管采取Φ150mm镀锌钢管,埋深1.0m,从围挡西侧引入。3.3.2临电引入工地施工及生活用电从业主提供的变压器接入,现场所有用电事宜由专业电工统一安排。1、配电线路:按照TN-S系统要求配备五芯电缆、四芯电缆和三芯电缆;按要求架设临时用电线路的电杆、横担、瓷夹、瓷瓶等,或电缆埋地的地沟。对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设置木质、塑料等绝缘体的防护设施。2、配电箱开关箱:按三级配电要求,配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类标准电箱。开关箱符合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三类电箱中的各类电器应是合格品;按两级保护的要求,选取符合容量要求和质量合格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3、接地保护装置:施工现场保护零线的重复接地应不少于三处。3.4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及劳动力计划表3.4-1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功率/参数1混凝土搅拌机JZC-3505.5KW12风枪7655(0.63Mpa)53风镐G10(0.63Mpa)54注浆机BW-15015KW25钢筋弯曲机GW4016钢筋切割机GQ-4017钢筋调直机GT4/14Φ4~Φ1418交流弧电焊机B×3-33021KW29交流弧电焊机B×2-50045KW210砼湿喷机TK-9615m3/h211轴流风机SDF-NO12.512.5KW112空压机4l-20/820m3/min113装载机ZL-50C3m3214混凝土泵HBC80C60~80m3/h115龙门吊45/1645t/16t1表3.4-2拟投入劳动力计划序号分项工程名称技工电工电焊工司机1深孔注浆5112管片破除102213初期支护202424二衬202623.5总体施工部署联络通道及泵房施工,由盾构左线向右线方向施工,先破除盾构左线管片进行开口施工,初支开挖至右线管片外侧,进行二衬施工,待二衬施工完成后进行右线管片开口破除施工。3.6施工进度计划工期的总体安排主要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1、总体工期的要求工期总体策划要求,考虑周围环境、交通疏解等各种因素,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安排整个工程进度。2、工期计划工期安排详见下图:图3.6-1工期安排项目名称用时联络通道深孔注浆加固7日管片破除3日初支开挖7日二衬施工10日泵房深孔注浆加固7日管片破除3日初支开挖10日二衬施工15日

第四章施工方案 4.1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图见图4.1-1。盾构隧道架设支撑盾构隧道架设支撑洞内地层加固左线管片破除联络通道二衬右线管片破除初支施工施做防水联络通道测量定位图4.1-1联络通道施工流程图4.2通道口临时支撑架设左线盾构隧道内联络通道口处设置临时支架是为防止区间隧道在联络通道口的特殊管片切割后,由于围岩压力情况变化而导致管片变形和损伤。同时提供管片切割和开挖的一个平台。在环缝处架设临时工18支架,在管片主要受力部位设立多个工18的支撑点,增加上下支撑点的刚度,设立抗拉杆件与内支撑相连,防止和减少区间隧道在通道位置处的管片发生变形。支撑安装完成后在支架两端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志,见图4.2-1、图4.2-2、图4.2-3。图4.2-1临时支撑台架横断面图(普通段)图4.2-2临时支撑台架横断面图(开洞段)图4.2-3临时支撑台架纵断面图说明:1、8#撑为每环一个,交替支撑。2、2#、4#、8#、13#为200*100*7工字钢;1#、3#、5#、7#、11#、14#为200*200*8*12H型钢;6#、9#、10#、12#为250*250*9*14H型钢;15#H型钢为75*75*10等边角钢。3、普段段断面为4个,开口段断面为2个。4、图中尺寸均为mm。4.3盾构管片破口施工4.3.1土体加固4.3.1.1加固范围联络通道在左线开口处对周围土体进行加固,考虑到地面加固无法实施,故在左线洞内采用深孔注浆进行加固。加固范围及布孔详见下图:图4.3-1联络通道加固范围图图4.3-2联络通道加固布孔示意图4.3.1.2加固施工工艺1、工艺要求定孔位:根据设计要求,对准孔位,不同入射角度钻进,要求孔位偏差为±3cm,入射角度偏差不大于1°。钻机就位:钻机按指定位置就位,调整钻杆的垂直度。对准孔位后,钻机不得移位,也不得随意起降。钻进成孔:第一个孔施工时,要慢速运转,掌握地层对钻机的影响情况,以确定在该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密切观察溢水出水情况,出现大量溢水出水时,应立即停钻,分析原因后再进行施工。每钻进一段,检查一段,及时纠偏,孔底位置应小于30cm。钻孔和注浆顺序由外向内,同一圈孔间隔施工;回抽钻杆:严格控制提升幅度,每步不大于15-20cm,匀速回抽,注意注浆参数变化。浆液配比:采用经计量准确的计量工具,按照设计配方配料。注浆:注浆孔开孔直径不小于45mm,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同时密切关注注浆量,当压力突然上升或从孔壁溢浆时,应立即停止注浆,查明原因后采取调整注浆参数或移位等措施重新注浆。土、砂层容易造成坍孔时,采用前进式注浆,否则采用后退式注浆。2、工艺流程图4.3-3工艺流程图3、注浆加固参数表4.3-1注浆加固参数设定表序号参数名称设定参数1扩散半径0.6~1.0m2注浆压力0.5~2MPa3注浆分段长度30cm4注浆速度10L/min5施工顺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4、注浆效果检测(1)注浆施工结束后,通过注浆体内钻孔,用压水、注水或抽水等办法测定土(砂)层的流量及渗透系数,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进行补充注浆。检查孔的数目每个循环设2-3个检查孔,检查孔钻取岩芯,观察浆液充填情况,并检查检查孔内涌水量,检查孔涌水量小于0.2L/m.min,布孔的重点是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段以及注浆质量较差或有疑问的部位。在防渗注浆工程中,这类检测是一种重要的和基本的手段。对加固注浆而言上述水力物理性虽不能直接反映加固效果,但至今仍旧被广泛的当作一种参考指标,因为吸水量大小与地基的密度和强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2)通过钻孔,从注浆体内取出原状样品,送实验室进行必要的试验研究。实践经验证明,通过这类检测可得出下述几项重要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据此能对注浆效果做出比较确切的评价:①样品的密度;②结石的性质;③浆液充填率及剩余孔隙率;④异地同地质情况下做垂直注浆试验采用挖探取心检查土质的密实度及结石性质,钻孔注浆辐射咬合及浆液充填率。⑤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3)通过钻孔网观测灌浆体上下游的水位和渗流量,并用(1)和(2)式样表达防渗效果,这样可以确切地评价出注浆加固土体的渗透性及长期渗流稳定性。其计算公式如下:(1)(2)式中EH——按水头损失计算的灌浆效果;ΔH——灌浆替上下游水头差;H——上下游总水头差;EQ——按渗流量计算的灌浆效果;Q0——灌浆前土体的渗流量;Q——穿过灌浆体的渗流量。除上述方法外,还常用以现场测得的弹性纵波速度和动弹性模量来确定加固灌浆的效果。4.3.2盾构管片破除对开口区域管片加固完成后,即可进行管片破除工作。先破除盾构左线管片,待联络通道初支开挖和二衬完成后,在进行右线管片破除。现场进行测量放样,对破除区域内的管片采用水钻对既有管片进行破除。破除时先破除上部管片,再进行下部管片的破除。上部管片破除后,即可进行开口施工。联络通道处的盾构隧道衬砌采用特殊环混凝土管片,在设计联络通道处相邻2环管片采用通缝拼装,该2环管片混凝土上均作了宽为750mm,高度为1块标准管片的矩形切口标志(见图5.5-1左图)。沿管片上用墨线或油漆重新进行标识,切割时沿标识线,沿管片直径方向进行切割(见5.5-1右图)。图4.3-4特殊环管片切割示意图管片采用专用砼切割设备,该切割机可切割较厚,强度高的钢筋砼,速度快,噪音小,粉尘少,可以进行横向、竖向切割。先安装高速切割机的行驶轨道,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片切割作业,进行管片切口操作时,沿管片开口线切割,保证联络通道洞门尺寸及外观。切割下来的破碎管片混凝土利用区间运行的三轮车运出隧道。4.4土方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本区间联络通道采用正台阶法施工,隧道分成两个部分开挖,开挖顺序为,先开挖上导洞,每榀的开挖进尺:3-3断面2榀密排,2-2断面间距750mm,具体见下图。上台阶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上导洞开挖3米后进行下导洞的开挖初衬。上下导洞错开长度保持在3m左右,开挖后及时进行封闭。图4.4-1联络通道格栅分布图4.4.1K46+864.971处联络通道该处联络通道开挖由左线一次性挖至右线盾构隧道外边沿。4.4.1.1联络通道开挖横通道开挖采用全段面法开挖,分上下台阶开挖,上台阶中间留核心土,核心土留成台状,上台阶开挖高度在2.0m左右,核心土高度1.0m,上口宽1.2m左右,核心土沿隧道掘进方向长度0.75~1.5m,上下台阶间隔距离3~5m,核心土的形状在保证维持掌子面稳定的前提下,兼作为工作平台,以便于进行格栅安装、喷射混凝土操作为宜。为保证隧道净空尺寸,严禁欠挖。开挖完成后即初喷C25混凝土3~5cm,然后架立钢格栅,打设锁脚锚管,迎土侧挂150mm×150mmΦ6.5钢筋网片,喷射C25混凝土至设计厚度250mm。合理安排施工步序,使初支结构尽早封闭成环,确保施工安全。图4.4-2初支开挖步序图(一)图4.4-3初支开挖步序图(二)4.4.1.2钢格栅的架设1、钢格栅制作钢格栅在加工场采用冷弯分段制作,段与段之间采用L100*63*10mm角钢及配套M16螺栓连接。加工完经试拼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初支钢格栅结构见图4.4-4。图4.4-4初支钢格栅结构图格栅质量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加工做到尺寸准确,弧形圆顺;钢筋焊接(或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沿钢架两侧对称焊接成型时,钢架主筋中心与轴线重合,接头处相邻两节圆心重合,连接孔位准确。(2)加工成型的钢格栅应圆顺;允许偏差为:拱架矢高及弧长±20mm,架长±20mm。(3)钢格栅组装后应在同一个平面内,断面尺寸允许偏差为±20mm,扭曲度为20mm。(4)钢格栅各单元主筋、加强筋、连接角钢焊接成型,片与片之间用螺栓栓接。(5)格栅加工完成后,在地面试拼,满足设计要求后放入成品区。2、钢格栅安装现场的钢格栅分单元堆码,并挂牌标识,以防用错。安设前将格栅拱脚或墙脚部位的松碴清理干净,并垫上钢板或木板,防止钢架下沉或失稳。首先按控制中线架设格栅,按设计拱顶标高控制格栅顶部高程,然后再检查格栅支距,格栅钢架设于曲线时,安设方向为该点的法线方向,安设于直线上时,安设方向垂直于线路中线,直线地段安装激光指向仪控制中线。钢格栅临空侧预留保护层25mm,迎土侧保护层25mm,迎土侧垫块采用C25混凝土垫块,垫块在地面制作,牢固绑扎在钢格栅迎土侧主筋上,间距1.5m,梅花形布置。两榀钢架间沿周边设Φ22间距1m梅花形布置的纵向连接筋,纵向连接筋与上榀纵向连接筋采用搭接焊连接并与格栅主筋焊牢,形成纵向连接体系,并加强对拱脚的处理,每侧设置Φ25锁脚锚管1根,长2m,打设角度为30°,锚管应与格栅焊牢。然后在格栅迎土侧挂设150mm×150mmΦ6.5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与格栅钢架牢固连接。3、格栅架设、钢筋网加工质量要求(1)格栅钢架应架设在与洞室轴线垂直的平面内,安装位置允许偏差为:与线路中线位置支距不大于30mm,垂直度5%。(2)格栅钢架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其背后应保证喷射混凝土密实。(3)钢筋网所采用的钢筋型号和网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4)钢筋网片铺设前必须进行除锈。(5)钢筋网片应与格栅钢架连接牢固,网片搭接长度不少于15cm。4.4.1.3喷射混凝土1、喷射混凝土施工机具及工艺流程根据设计要求,联络通道初支采用C25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如下:表4.4-1C25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材料名称型号用量水泥P.O42.5420kg砂中砂820kg石子碎石925kg水饮用水210kg外加剂速凝剂8880-A25.2kg2、喷射混凝土的施工方法(1)喷锚机安装好后,先注水、通风、清除管道内杂物。(2)保证连续上料,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料,严格控制水灰比及坍落度,保证料流运送顺畅。(3)操作顺序:喷射时先开风,后送料,以凝结效果好,回弹量小,表面湿润光泽为准。(4)严格控制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和角度。喷嘴与受喷面应垂直,有钢筋时角度适当放偏,喷嘴与受喷面距离控制在0.6~1m范围以内。(5)喷射时自下而上,即先墙脚后墙顶,先拱脚后拱顶,避免死角,料束呈螺旋旋转轨迹运动,一圈压半圈,纵向按蛇形喷射。3、原材料的要求:水泥:采用不低于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做细度模数及强度复查试验,其性能符合现行的水泥标准。细骨料:采用硬质、洁净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粗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粒径不大于15mm,级配良好。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水:采用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有害杂质的自来水。速凝剂:使用前与水泥做相容性试验及水泥凝结效果试验,其初凝时间不得大于5min,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min。掺量根据初凝、终凝试验确定,掺量不超过水泥用量的5%。4、喷射混凝土特殊技术要求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人工掌握喷头直接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作业在满足《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规范》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搅拌混合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小于2分钟。原材料的称量误差为:水泥、速凝剂±1%,砂石±3%;拌合好的混合料运输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混合料应随拌随用。(2)混凝土喷射机具性能良好,输送连续、均匀,技术性能满足喷射混凝土作业要求。(3)喷射混凝土作业前,清洗受喷面并检查断面尺寸,保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喷射混凝土作业区有足够的照明,作业人员佩带好作业防护用具。(4)喷射混凝土在开挖面暴露后立即进行,作业符合下列要求:①喷射混凝土作业应分段分片进行。喷射作业自下而上,先喷格栅钢架与开挖面间隙部分,后喷两钢架之间部分。②喷射混凝土分层进行,一次喷射厚度根据喷射部位和设计厚度而定,后喷一层应在先喷一层凝固后进行,若终凝后或间隔一小时后喷射,受喷面应用风水清洗干净。③喷射混凝土作业应保持供料均匀,喷射连续。④正常情况混凝土的回弹量边墙不大于15%,顶部、拱部不大于25%。⑤喷射混凝土终凝2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以能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⑥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空鼓、渗漏水等现象,不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cm。4.4.1.4初期支护背后注浆初期支护背后注浆以初期支护和土层的密贴为原则,在初期支护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在初衬的拱部预埋3个Φ42PVC管(拱顶必须设一个),纵向间距3m,梅花型布置,对初衬背后注浆。注浆浆液采用1:1水泥砂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5~0.8Mpa左右,使初支与土体密贴为原则。背后注浆施工顺序为:沿工程轴线由低到高,由下往上进行。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防止出现结构变形、串浆,危及地下构筑物、地面建筑物的异常现象。当出现异常现象时,采取下列措施:降低注浆压力或采用间隙注浆,直到停止注浆;改变注浆材料或缩短浆液凝胶时间;调整注浆实施方案。4.4.2K45+743.161处联络通道考虑到右线盾构施工工期,此处联络通道开挖时,右线盾构仍未通过,因此此处只开挖至二衬变形缝前1榀即停止开挖。开挖完成后为保证盾构穿越时此处结构的稳定性,封端墙采用16#工字钢+格栅网片+格栅钢架联合支护,支护形式详见下图,盾构通过此处前,联络通道内架设临时钢支撑。具体的开挖方法同K46+864.971处联络通道开挖。图4.4-5封端示意图图4.4-6K46+864.971处联络通道开挖平面图4.4.3K46+257.000处排水泵房该处泵房开挖由左线一次性挖至右线盾构隧道外边沿。泵房施工步序见下表:表4.4-2泵房开挖步序表序号图示施工步骤说明1台阶法开挖。架设格栅拱,喷射混凝土。2下部开挖时架设临时支撑,凿除集水坑处底板初衬,原底板拱架保留至少两榀。开挖集水坑,并随开挖架设格栅,喷射混凝土。开挖方法同K46+864.971处联络通道开挖。结合标段其他工程施工地下水情况,该处泵房集水坑向下开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大量地下水,因此为保证该部位施工不受地下水影响,参考先前施工经验对该部位采取注浆止水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在破除集水坑上部底板初衬前,采用导管注浆止水;2、止水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泥浆水灰比为1.25:1~0.5:1,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试验具体确定。浆液配比根据现场试验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水泥:水玻璃:水泥浆=1:1~1:0.8(体积比)。注浆初压0.3Mpa,终压为0.6Mpa。注浆压力不超过0.6Mpa,否则可能引起地面隆起。凝胶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通过加入少量的磷酸氢钠来控制初凝时间,初凝时间一般控制在8~10min左右。3、打设注浆导管,注浆导管搭设深度3800mm,以深入集水坑底部500mm为宜。小导管采用外径Ф42mm,壁厚4.2mm的无缝钢管。导管的布设详见下图:图4.47集水坑注浆注水布孔图4、注浆参数如下:表4.4-3注浆加固参数设定表序号参数名称设定参数1扩散半径0.5m2注浆压力0.5~0.8MPa3注浆速度10L/min4施工顺序先内后外5、注浆技术措施(1)严格控制配合比与凝胶时间,初选配合比后,用凝胶时间控制调节配合比,并测定注浆结实体的强度,选定最佳配合比。(2)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注浆终压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稳压,保证浆液的渗透范围,防止出现结构变形、串浆、危及地下构筑物。当出现异常现象时,宜采取下列控制措施:①降低注浆压力或采用间隙注浆;②改变注浆材料或缩短浆液凝胶时间;③调整注浆实施方案;④水泥浆注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浓度及配合比,缩短凝胶时间,进行小泵量低压力注浆或间歇式注浆,使浆液在裂隙中有相对停留时间,以便凝胶。(3)注浆效果检查:因为注浆方法为周边单排固结注浆,开挖后检查砾砂固结厚度,如达不到要求,要调整配合比,改善注浆工艺。(4)为防止孔口漏浆,在花管尾端用麻绳及胶泥(水泥+少许水玻璃)封堵钻孔与花管间的空隙。(5)注浆管与花管采用活接头联结,保证快速装拆。(6)注浆的次序由两侧对称向中间进行。(7)注浆过程应有专人记录,完成后检验注浆效果,不合格者进行补注。注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开挖作业。4.5防水施工防水包括结构自防水和柔性防水材料辅助防水,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防水材料防水为辅。通道初支与二衬之间的防水层为400g/m2无纺布+1.5mmPVC防水板。先将土工布用射钉固定在混凝土基面上,然后用热合方法将防水板粘贴在固定圆垫片上,即采用无钉铺设办法,对防水板无机械损伤。1、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基面处理基面处理初支背后注浆堵水固定垫圈防水板固定防水板大幅预焊接缝焊接质量检查下道工序不合格合格图4.5-1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2、基面处理: (1)铺设防水板的基面无明水流,否则应进行处置背后的注浆或表面刚性封堵,待表面上无明水流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2)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平整,铺设防水板前应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处理方法采用砂浆抹面的方法。处理后的基面要满足:D/L<1/10(D为相邻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深度,L为相邻两凹面间的距离)。(3)基面上不得有尖锐的毛刺部位,特别是喷射混凝土表面经常出现的尖锐的石子等硬物,应凿除干净或用1:2.5的水泥砂浆覆盖处理,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刺破防水板。(4)基面上不得有铁管、钢筋、铁丝等凸出物存在,否则应从根部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水泥砂浆覆盖处理。(5)变形缝两侧各50cm范围内的基面全采用1:2.5的水泥砂浆找平,便于背贴式止水带的安装以及保证分区效果。(6)当仰拱初衬表面水量较大时,为避免积水将铺设完成的防水板浮起,宜在仰拱初衬表面设置临时排水沟。(7)基面清理验收程序:基面清理完成后,由项目部质检工程师自检合格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上报总监办,由总监亲自对基面清理工作进行验收,总监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板施工。3、铺设缓冲层(1)铺设防水板前先铺设缓冲层,缓冲层材料采用400g/m2的短纤土工布;用水泥钉或膨胀螺栓和与防水板配套的圆垫片将缓冲层固定在基面上,固定点之间呈正梅花形布设,侧墙上的固定间距为80~100cm;顶拱上的固定点间距为50~80cm;仰拱上的防水板固定点间距为1~1.5m;仰拱与侧墙连接部位的固定点间距加密至50cm左右。(2)缓冲层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5cm,搭接缝采用点粘法进行焊接,缓冲层铺设时应与基面密贴,不得拉得过紧或出现过大的皱褶,以免影响防水板铺设。4、铺设EVA防水板(1)铺设EVA防水板时,仰拱防水板采用沿隧道纵向铺设的方法。(2)EVA防水层与塑料圆垫片热溶焊接,防水板在与圆垫片的粘接采用电热压焊器,通过热传导将防水板与固定圆垫片同时加热熔化粘合在一起,粘合牢固且不烧穿防水板,5秒钟既可。防水板固定方法见图4.5-2防水板固定方法示意图图4.5-2防水板固定方法示意图(3)防水板固定时不得拉得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铺设好的防水板应与基面凹凸起伏一致,保持自然、平整、伏贴。(4)防水板之间接缝采用双焊缝进行热熔焊接,搭接宽度10cm,焊接完成后采用检漏器进行充气检测,充气压力为0.25Mpa,保持该压力不小于15分钟,允许压力下降10%,如压力持续下降,应查出漏气部位并对漏气部位进行全面手工补焊。(5)防水板铺设完毕后对其表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破损部位及时进行补焊,补丁应剪成圆角,补丁边缘距破损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7cm。补丁应满焊,不得有翘边空鼓部位。(6)所有施工缝部位的防水板预留长度均应超过预留搭接钢筋顶端最少40cm,可将预留部分卷起后固定,并注意后期保护。(7)防水板验收程序:缓冲层和防水板铺设完成后,由项目部质检工程师自检合格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上报总监办,由总监或总监代表对防水板铺设施工进行验收,总监或总监代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保护层施工底板或仰拱防水板铺设完毕后应及时施作保护层,在防水板上表面铺设单位重量不小于400g/m2无纺布,然后浇筑7c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6、盾构隧道与联络通道接口处防水施工(1)接口处防水施工先将洞口混凝土面清理干净,然后在混凝土面上满涂一层1.5mm~2.0mm渗透性改性环氧涂料。分别在底部与顶部预埋3根Ф42注浆小导管,在洞口初衬完成后向壁后注普通水泥浆。(2)水泥基渗透液终凝后铺设防水板,将防水板粘贴在盾构管片上,盾构管片侧变形缝位置各设置一道外贴式止水带。止水带与管片交界处安设一道双组分聚硫密封胶。(3)洞口止水条采用氯丁胶粘结,特殊情况下可用高强水泥钉固定在管片上,止水条在洞口管片上铺设两道。使用缓膨性与水膨胀止水条,并且严格控制止水条安放时间,防止暴露时间过长因潮湿或不可避免的沾水提前膨胀扭曲。见下图:图4.5-3盾构隧道与联络通道接口处防水施工图4.6二次衬砌施工工艺4.6.1二次衬砌方法联络通道二次衬砌在初衬施工完成,并已施做防水层后进行,采用拼装式模板,全断面先墙后拱一次灌注。混凝土等级为C40。施工顺序为:底板→侧墙→拱顶。检查空间尺寸,放线。按要求绑扎钢筋,钢筋保护层、级别、直径、间距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立模:拱部模板预先做好,浇注前涂刷隔离剂,相邻两模板高差不大于2mm。按设计图纸预埋注浆管,现场制作混凝土试块。按设计标号定购商品混凝土,人工浇灌,用棒式振捣器均匀振捣。另外,永久结构与临时支护间可能残留的空隙应采取注浆充填方式解决:a两嗽叭口部位可借用管片吊装孔埋管注浆;b其它部位预埋注浆管注浆;c注浆时间为浇筑混凝土后一周,注浆终压为0.5MPa。二次衬砌应在初衬完成后模筑衬砌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洞内电瓶车运输至洞内联络通道位置,经过地泵泵送入模,采用插入式振捣。4.6.2分项工程1、钢筋工程钢筋在地面加工,通道内搭架绑扎,钢筋必须有质保书和试验报告单,严格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⑴钢筋焊接加工钢筋焊接使用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符合要求和有关规定。焊接成型时,焊接处不得有水锈、油渍等,焊接处不得有缺口、裂纹,无较大金属焊瘤,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予以校直或切除。(2)钢筋成型与安装钢筋的钢种、根数、直径、级别等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根钢筋上在30d且<500mm的范围内只准有一个接头,绑扎或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相距不应小于10倍主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最大弯矩处。钢筋搭接采用搭接焊。在绑扎双层钢筋网时,钢筋骨架以梅花状点焊,并设足够数量及强度的限位筋,保证钢筋位置准确。钢筋网片成形后不得在其上放置重物。焊接成型的钢筋网片或骨架稳定牢固,在安装及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松动或变形,钢筋与模板间设置足够数量与强度的砂浆垫块,确保钢筋的保护层达到设计要求。变形缝处主筋和分布筋均不得触及止水带和填缝板,焊接时防止火花灼伤防水板,二次衬砌背后注浆管按设计要求焊接在钢筋上。(3)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处理钢筋绑扎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布设各种预埋管路、预埋铁件及预留孔洞,并对其位置进行复测,以确保定位准确性,而后采取有效措施(如焊连、支撑、加固等)将其牢固定位,以防止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形移位。混凝土浇筑前,报请业主、设计、监理等各方进行现场验收,对图复查,以防遗漏。2、模板工程采用模板架与组合模板,模板采用优质钢制成300×1200mm的可调模板,堵头板及特殊部位采用无节松木板,厚度为50mm。通道模板在拱部及拱脚下1米设置封口位置,纵向间距2米。模板重复使用时应随时修整。模板架预留沉落量为10~30mm。模板架支立间距为1.0m,其允许偏差为以线路中线为准横向位置为±10mm,拱架垂直度为3%。模板拼装严密,不露浆,使用前应试拼一圈检查。端头模板采用弧形木堵头,宽250mm,长1000mm。通道洞身模板架:洞身模板架结构形式如图4.6-1所示。图4.6-1联络通道二衬模板支立示意图3、混凝土工程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防水板的铺设,钢筋预埋件,止水钢板,端头木模板,洞身钢模板等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模板台架是否稳固、牢固,清除模板内的杂物等,准备就绪后浇筑混凝土。联络通道二衬采用C40P10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搅拌车由搅拌站运输至工地,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出现离析、漏浆,并要求浇注时有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损失减至最小或者损失不至于影响混凝土的浇注与捣实,在冷天、热天、大风等气候条件下运送混凝土时应力求缩短运输时间。浇筑混凝土坍落度边墙宜为100~150mm,拱部宜为150mm,混凝土到场后核对试验资料及使用部位,作坍落度试验,对于超过标准1-2cm的立即通知搅拌站调整。现场自制料斗将商品混凝土由地面吊运至井下,并由电瓶车将混凝土运送至工作面。混凝土采用人工浇筑,混凝土泵送入模时,左右对称浇筑,沿通道高度分层进行,每一循环应连续灌注,以减少接缝造成的渗漏现象。衬砌模架按灌注孔先下后上,由后向前有序进行,防止发生混凝土砂浆与骨料分离。由于通道高度较大,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冲击力过大及造成混凝土离析,设置滑槽,且高度控制在2m以内,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如必须间歇时,尽量缩短时间间隔,并在前层混凝土终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灌注完毕。混凝土每层灌注厚度控制在300mm左右。水平施工缝以上50cm范围要注意振动棒插入深度及混凝土下落速度,防止使止水带发生弯曲移位。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捣固棒振捣,振捣时间为10~30秒,并以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一倍,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不小于5cm,振捣时不得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水带等。施工缝处混凝土必须认真振捣,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严格按工艺操作,快插慢拔,布点均匀,防止漏振,捣棒端头距施工缝应在30cm~50cm,防止过近破坏止水带,过远漏振使浆液不能到达接缝处,产生露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安排专人随时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混凝土终凝后及时养护,结构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14天,洞身二次衬砌养护采用洒水养护。4.7.3特殊部位施工为确保工期,保证右线连续掘进,右线隧道内无法进行破口施工,右线洞门处管片暂不割除,直接在该部位植入钢筋,施做二衬,待施工完成后,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将开口部位管片割除。植筋锚入长度计算:依据《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计算如下:其中αspt—为防止混凝土劈裂引用的计算系数,查规范取值1.0d—植筋公称直径(本工程锚入钢筋为φ12)fy—钢筋设计的抗拉强度取210N/mm2fbd—植筋用粘接胶粘接强度设计值取值4.0表4.7-1粘接强度设计值经计算得:。本工程锚入长度取值150mm。图4.7-1植筋图(一)图4.7-2植筋图(二)图4.7-3植筋图(三)

第五章原施工方案右线盾构目前仍在铁路下方施工,为确保右线盾构施工工期,右线应连续施工,因此无法提供联络通道及泵房管片破除作业空间。联络通道从左线开始,开挖至右线一侧变形缝处停止开挖,施做二衬,待右线盾构施工完毕后,开始联络通道右线管片破除及剩余部分施工。第六章监控量测6.1监测方案设计说明 1、京轨建工程字〔2004〕46号《北京市轨道交通新线路控制测量总体技术要求》;2、京轨建工程字〔2004〕47号《北京市轨道交通新线路施工测量管理细则》;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4、《城市测量规则》CJJ8-99;5、《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7、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要求。6.2盾构区间监测内容 (1)地表沉降监测(2)地面建(构)筑物沉降监测(3)隧洞收敛变形监测(4)地下水位观测(5)隧洞内沉降监测(6)周边地下管线的沉降(7)土体压力及土层位移(8)二次衬砌沉降、净空收敛6.3盾构区间监测点布设盾构区间施工监测点位布置图6.3-1。图6.3-1盾构区间监控量测断面布点示意图6.4量测方法 1、盾构施工监测应以获得定量数据的专门仪器测量或专用测试元件监测为主,以现场目测检查为辅,测量仪器设备及测量方案由甲方、设计、施工及量测单位共同认定后确定。2、各项监测工作的时间间隔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参照《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490-2007)的相关要求执行,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则需进行连续监测,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及时提交监测简报及处理意见。3、施工过程中监测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提供量测报告,量测数据必须完整、可靠,对施工工况应有详细描述,使之真正能起到施工监控的作用,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4、所有测点均应反映施工中该测点受力或变形等随时间的变化,即从施工开始到完成、测试数据趋于稳定为止。5、承担监测工作的单位应拥有专业的测试队伍和设备,掌握先进的测试数据处理系统及分析技术与软件,具有大型地下工程测试经验。6、除表中特别注明外,盾构施工期间监控量测频率应满足如下要求:掘进面距监测断面前后不大于20m时,1~2次/天;掘进面距监测断面前后不大于50m时,1次/2天;掘进面距监测断面前后大于50m时,1次/周;根据数据分析确定沉降基本稳定后,1次/月。7、盾构区间监控量测项目表6.4-1盾构区间监控量测项目一览表序号监测项目监测目的方法及工具断面范围控制标准量测频率0-2D2D-3D3D-5D>5D1地面沉降监测了解盾构施工不同阶段引起的地面沉降情况及其规律全自动电子水准仪、铟钢尺隧洞开挖面前50m布设隆起10mm,下沉30mm,位移最大速率3mm/d2次/天1次/天1次/2天1次/周2建筑物下沉及倾斜监测指导现场施工,保障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水准仪、水平尺距线路中线10m以内建筑物沉降10mm,建筑物倾斜2‰距掘进面〈2D时,1-2次/d距掘进面〈5D时,1次/2d距掘进面〉5D时1次/周,D为隧洞直径3地下管线监测线路中线两侧各30m范围以内有压管线(给水、热力、天然气管、输油管、大型雨污管)10mm,其余管线(热力沟、电力、通信)30mm盾构机机头前20m和后30m范围以内4管片衬砌变形了解管片拱顶沉降、净空收敛的情况全站仪、收敛仪左右线各布置两个主测断面位移15mm,唯一最大速率3mm/d2次/天1次/天1次/2天1次/周6.5数据分析、预测及上报6.5.1监测控制标准在信息化施工中,建立Ⅲ级管理标准(表6.5-1),监测后应及时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其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去指导施工。表6.5-1监测控制标准表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ⅢU0〈Un/3可正常施工ⅡUn/3≤U0≤Un2/3加强监测ⅠU0〉Un2/3应采取加强支护等措施表中:U0—实测位移值,Un—允许位移值,Un的取值,也就是监测控制标准。根据上述的监测管理基准,可选择监测频率:一般在Ⅲ级管理阶段监测频率适当放大一些;在Ⅱ级管理阶段则注意加密监测次数;在Ⅰ级管理阶段则密切关注,加强监测,监测频率可达到1-2次/天或更多。6.5.2监测数据管理流程图6.5-1施工监测管理流程图6.5.3监测数据分析及预测1、量测成果整理每次量测后,将原始数据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对每一个量测断面内每一种量测项目,均应进行以下资料整理:(1)原始记录表及实际测点布置图。(2)位移(应力)值随时间及随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3)位移速度、位移(应力)加速度随时间以及随开挖面变化图。2、数据处理在取得量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或应力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时态散点图。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为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每次监测必须有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监测日报表,并按期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提交监测月报,并附上相对应的测点位移或应力时态曲线图,对当月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3、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1)根据提供的量测网点、量测数据资料、报警值要求,编制监控量测计划及测点布置平面图,经批准后实施。(2)编制量测意见报告(包括施测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配备、计算方法、量测人员设置等),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3)监控量测资料坚持长期的、连续的、定人、定时、定仪器地进行收集,用专用表格做好记录,做到签字齐全。(4)为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监测过程将采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及监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用计算机进行各项数据的整理,绘制各种类型的表格和曲线图,对监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和相关性分析,预测最终位移值,预测结构物的安全性,及时反馈指导施工。(5)每周把量测成果图表送交监理工程师并上报监测中心,若监测对象出现异常变化,采用紧急报告当即递交。(6)工程交工后验收,完成监控量测任务随交工验收资料提交全监控过程资料归档。

第七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7.1质量目标 执行国家、北京市现行一切相关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7.2质量保证体系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层层严抓质量关。图7.2-1质量保证体系7.3质量保证措施 7.3.1初支开挖的质量保证措施。1、土方开挖保证无水条件下施工。2、开挖断面尺寸不得欠挖,杜绝连续两榀格栅以上开挖。3、在联络通道开挖前边侧设置排水沟,用于地下水疏导。4、不在已开挖的隧道影响范围内进行动力打入或静力压入的活动。5、在开挖过程中注意观察,如发现初支有失稳先兆(如发现有裂纹)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施工初衬结构的稳定性,待符合安全要求时方可继续施工。7.3.2初期支护质量保证措施1、按设计焊连定位筋及纵向连接筋,段间连接安设垫片拧紧螺栓,确保安装质量。2、在喷射混凝土前对断面的超欠挖进行测量,欠挖部分及时处理。3、在喷射面上插标尺钢筋,按标尺钢筋来控制喷射厚度,厚度不足处补喷至设计厚度。4、在喷射混凝土前对风压、喷射距离等参数进行调整。5、控制每次的喷射厚度,分层喷射,保证混凝土表面基本平顺。6、初支后结构净空不满足要求,不进入下道工序。7.3.3二衬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本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为加强对混凝土生产过程的控制,选择质量有保证的搅拌站,试验人员抽样、测定坍落度,并与施工现场及时联络,互通情况,记录混凝土输送车离开搅拌站的时间等。2、做好钢材原材检验,不合格品不进入工地。钢筋安装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绑扎牢固。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安排责任心强的值班人员,经常检查钢筋架立位置,如发现变动,及时矫正。严禁为方便浇筑擅自移动或割除钢筋。3、二衬衬砌预留空洞或预埋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预留,并校验正确后在进行浇注,事后不得剔凿,严格控制施工误差。4、在已硬化的混凝土上浇筑混凝土前,将接茬混凝土表面水泥浮浆、松动石子、软弱混凝土层以及钢筋上油污、浮锈、旧浆等清除、冲刷干净,保持接茬湿润、不积水。5、在浇筑前,施工缝应刷一层界面剂或水泥净浆。6、结构的边角部位加强振捣至模板边泛浆为止。7、对于模板、脚手架及拱架系统进行结构验算。保证其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9、安装模板时调校平整,模板连接牢固,板缝应严密,防止模板错动或胀开。10、安排测量人员对模板位置尺寸进行复测,确保二衬结构尺寸偏差符合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复测无误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11、脚手架与模板及支撑件分离,防止作业设备撞击模板及支撑件。12、每次拆模后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浆等杂物;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13、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严防漏捣;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14、混凝土终凝前不直接在表面浇水,防止水冲。15、掌握好拆模时间,防止混凝土和模板粘结;拆模时间在混凝土终凝后,并满足不同结构和工况下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严禁使用撬杠等工具蛮撬。7.3.3注浆加固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控制:(1)工程质量严格按照本工程制定,并经甲方和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方案执行,严格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控制施工。(2)根据施工程序,严把钻孔深度、配料注浆压力、注浆量关,每一道工序均安排专人负责,并记录好每一道工序的原始数据。2、工程质量保证制度:(1)成立工程项目经理为责任的质量管理小组,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质量体系中规定的责权要求运行。(2)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组织质量教育,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强化工序控制,由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质量控制人员,实行监督检查,保证工程质量。(3)加强现场施工材料管理,严格执行进料检验制度,保证施工材料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使用,确保工程质量。(4)配备好施工机具和计量工具以满足施工要求,建立健全各种资料、原始记录、作为评价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5)加强与甲方、监理的配合,认真接受指导和监督。3、工程质量措施:(1)钻孔施工:开钻前,严格按照施工布置图,布好孔位。钻机定位要准确,开钻前的钻头点位与布孔点之距相差不得大于3cm,钻杆度不得大于1°。(2)配料:采用准确的计量工具,严格按照设计配方配料施工。(3)注浆:注浆一定要按程序施工,每段进浆要准确,注浆压力一定要严格控制,专人操作。当压力突然上升或从孔壁溢浆,应立即停止注浆,每段注浆量应严格按设计进行,跑浆时,应采取措施确保注浆量满足设计要求。(4)注浆完成后,应采用措施保证注浆不溢浆跑浆。(5)每道工序均要安排专人,负责每道工序的操作记录。

第八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8.1安全生产目标 本标段施工安全控制目标:无责任死亡事故发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特大交通事故、重大垮(塌)事故。配备专职安全人员。8.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8.2-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8.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8.3.1安全防护1.各种施工、操作人员须经过安全培训,不得无证上岗,各种自制设备、设施通过安全检验及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现场照明设施齐全,配置合理,经常检修,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3.在施工现场入口的显著位置设立北京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一图六板”,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特殊工种按规定佩戴好防护用品。4.设立为确保工程安全施工所需的足够的标志、宣传画、标语、指示牌、警告牌、火警、匪警和急救电话提示牌等。5.设置“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护身栏杆、脚手架、洞口盖板和加筋、竖井防护栏杆、防护棚、防护网、坡道等。6.对涉及明火施工的工作制定诸如用火证等管理制度。7.施工现场配备已取得安全管理资质的专职安全人员,安全人员数量按施工人员的3‰配备,负责建立并实施安全生产例会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8.加强施工的监控测量,及时反馈量测信息,依照量测结果及实际情况,及时确定支护措施及支护结构的封闭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及地面建筑物安全。9.做好交通运输的安全工作,施工场区内设置交通红灯、交通指示牌及疏导人员,以便疏导行人及车辆(含自行车)。10.配备装备良好的临时急救站和医护人员。11.现场常备应急车辆,以利伤病人员迅速转移救治,与附近医院保持联系,出现问题及时处理。12.在合同实施期间,将为所有施工人员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并以公司及业主共同名义投保工地及毗邻地带的第三者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第三者责任险。8.3.2安全用电1.所有施工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2.高压线引至施工现场的室内变电所,所内通风及排水良好,门向外开,上锁并由专人负责,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变压器安设位置,接地电阻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