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巴市一中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试卷类型:A说明:本试题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一卷应涂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分封制从本质上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同商朝相比,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成认的管理者。据此可以看出,比起商朝松散的联盟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A.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B.天子与诸侯形成官僚政治体制C.依据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D.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形式2.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局部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说明分封制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等级制度特征C.尚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那么3.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中提到“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缺乏〕,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这反映了西周的政治机制A.有利于边疆的开发与拓展B.有利于西周中央高度集权C.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4.?国语?载:“同姓那么同德,同德那么同心,同心那么同志〞,“同志〞的根底是A.宗法制B.分封制C.内服制度D.联姻结盟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第三次在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形成B.神权与王权结合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王位世袭制确立6.西汉初,刘邦把以长安为中心的旧秦国及其附近地区划分为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度,由皇帝任命守、尉、令、丞,以统治地方。对旧燕、赵、齐、魏、楚等地区,采取了分封制,自北而南,封立了燕、代等九个诸侯王国。刘邦此举意在A.推动经济恢复B.延续传统制度C.吸取秦亡教训D.加强中央集权7.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赵佗任南海郡郡尉,任嚣任龙川县县令。赵佗、任嚣A.定期朝觐秦始皇B.负责将地方财赋运送中央C.秦始皇任命的官吏D.协助秦始皇处理中央政务8.汉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设立“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会稽郡那么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之内。当时扬州刺史行使的权力是A.行政权B.监察权C.军事权D.经济权9.北京大学历史系陈苏镇教授指出,秦朝的失败除暴政外,还和区域性文化差异及冲突有关,特别是秦与楚、齐、赵等自身文化传统比拟深的地区的矛盾更为锋利。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起到了缓解东西文化冲突的作用。由此推断,汉初的郡国并行制A.消除了君主专制带来的暴政B.实现了不同文化区域的同步开展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D.适应了当时地方管理体制的实际10.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东汉某一现象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权门请托,残吏放手,百姓愁怨情无告诉?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威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士以报国家?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A.察举制是政府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B.世家子弟入仕导致政局动乱不安C.朝廷重视对青年才俊的选拔任用D.察举制弊端日益严重,无法维系11.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开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西汉的古典官僚制。〞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C.科举制的完善与开展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12.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宋太祖诏薛居正、吕余庆与赵普〔宋初宰相〕“更知印拥班奏事〞,以分其权。到了太宗时,又进一步提高参知政事的地位。由此可知,参知政事地位提高的最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帮助宰相处理政事C.加强皇权专制D.监视宰相13.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由此可知北宋A.宰相权力扩大B.君主专制强化C.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D.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14.钱穆说,元朝行省制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那么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对此解读错误的选项是A.元朝行省制是元政权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而实施的B.地方行省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两重属性C.行省制的实施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军事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行省制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是因为该制度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15.“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中枢机构设置调整,六部地位提高B.科举选拔日益趋向严格C.官员晋升相对容易D.官员数量相对减少,行政待遇提高16.明代以前的王朝大多遵循“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明初那么有廷杖之法“殿陛行杖,习为故事〞,重者立毙,轻者杖毕仍督催照常工作,且有臣僚在节日朝贺时被“朝服予杖〞,史谓“公卿之辱,前所未有〞。这一变化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制度有了新的开展B.传统君臣等级观念已经颠覆C.内阁行政中枢地位遭受冲击D.廷杖现象普遍,已成常态17.曾任首辅大臣的叶向高感慨地写道“我朝阁臣,只备论思参谋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据此可见在明代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内阁拥有票拟权后位高丞相之上C.阁权与君权容易发生权力冲突D.内阁专权本质上缘于专制皇权体制18.雍正帝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军机事务,五年后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1738年乾隆帝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反映了A.军机处逐渐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B.政治决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C.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工具D.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19.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御谏两局部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开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A.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B.开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C.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20.梭伦制定法律规定,公民有权为自己或其他人的利益,对任何人提出控告;对不关心公共事务的公民要剥夺选举权。该规定A.有利于公民意识的形成B.促进了直接民主的产生C.表达立法过程的随意性D.削弱了血缘贵族的根底21.雅典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由公民抽签选举产生,组成十个审判庭。哪个人到哪个庭,由抽签决定;审理哪个案件,也由临时抽签决定。在审判时,先让原告、被告和证人发言,然后陪审员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秘密投票,得票多者胜诉,得票少者败诉。这反映了雅典A.法律兼顾不同群体利益B.案件判决结果公平公正C.民主原那么贯穿司法过程D.法律体系到达完备程度22.伯里克利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伯里克利如此断言的依据之一是A.国民文化素质高B.成年国民得以参政议政C.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D.公民享有民主权利23.在斯巴达,任何一个“王〞出征的时候,都有两个行使同法权的监察官跟随着他,监视他的行路并有权对其进行刑事审判。在雅典高级官吏从选任到离职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审查。这说明古希腊A.由监察官代表平民参与国政B.重视对统治阶层权力的监察C.构建了轮番而治的政治体制D.实现了吏治清明的民主政治24.对于任期内的官员,雅典主要通过定期的“信任投票〞和“揭发〞两种程序来监督官员,官员在一年的任期内要在公民大会上接受10次信任投票,大概平均36天一次,年满20周岁的公民均有资格参加,会议固定的议题之一是对官员的任内表现进行审查,并投票表决其去留。材料中表达了A.直接民主确保了司法公正B.公民有依法审查的权利C.平民有较大监督和问责权D.表达了人民主权的原那么25.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在镇压了同盟城邦米提林暴动后,在愤怒驱使下,雅典人决定把米提林全体成年男子处以死刑,把妇女和未成年人变为奴隶。后冷静下来,对这个决定感到震惊,才决定重新召开公民大会讨论解决方法。这说明雅典A.民主决策带有感情色彩B.理性主义深入人心C.城邦利益居于首位D.公民人身自由遭到侵犯26.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A.实行民主政治B.完善法律体系C.稳定社会秩序D.保障平民利益27.?十二铜表法?竭力维护债权人的权益,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A.重视维护平民的利益B.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C.将古罗马法开展到完备阶段D.仍然是习惯法28.12世纪罗马法在欧洲出现了复兴,?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写道:“罗马法披荆斩棘在丛林中开辟了一条明确的、始终一贯的道路,

这条道路对于权威和财富是有利的。〞这反映出罗马法A.有利于加强教皇的权力B.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C.保护商品生产者的利益D.是欧洲近代各国法律的源头29.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表达为其间所公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30.罗马法学家尤里安在就罗马法的某项内容做出解释时曾举例说:“没有人疑心,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这反映了罗马法A.物权保护之规定更加完善B.强调维护土地贵族的权利C.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不力D.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31题23分,32题17分,共40分〕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31.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根本特点。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西周“封建〞各诸侯国,它们实际是包含着宗族血缘与区域地缘二元因素的混合体……秦的大一统建立在诸国各自区域统一的根底之上,“大一统〞与“封建制〞最鲜明的区别,就在于以流通的官僚制代替世袭的贵族制,封国尽变为由中央任命的郡县职官来治理,……各级贵族,特别是诸侯国君素质的下降与腐败成风,迟早会动摇统治的“合法性〞,庸弱者不胜其位,强悍者不安其位。为着经济和政治权益资源的再分配,贵族阶级内部将一己私利置于“名分〞之上……正是贵族阶级无意识地自坏规那么,自掘坟墓,导致变局的发生。——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自秦至唐末共一千一百多年,分裂时期长于统一时期。其中做到集权于皇帝手中的,只有三百六十余年。其余时间,战乱频繁,朝廷失控,宦官、外威、军阀轮番割据,实际上可称为贵族分权制的统治时期。汉、晋、唐时均大分诸王,宋代开始实行了真正的中央集权。罢藩镇,以文臣代之,夺其权柄,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皇子亦不世袭。这样,封地和世袭的两个宗法分封制的特点都消失了。自宋至清末九百余年中,历代帝王及其中枢政府掌握了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大权。——摘编自恽奇?试论我国封建社会由贵族分权制向官僚集权制的转变?材料三:在秦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国家政治文化体制方面并不完全是“大一统〞或一元化的结构,而是在相当多的方面呈现出复合建构,如皇室“家天下〞的贵族政治与郡县官僚政治的并存复合,……由于统治者利益驱使和政治生存环境的压迫,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往往成为统治者手中交替使用的政治“武器〞,在贵族政治的相关政策方面,统治者往往忽左忽右,招摆不定。……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二者的主辅复合,都可以归入战国以后“权力塑造社会〞的整体模式。——李治安?关于秦以降皇权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的复合建构?请答复:〔1〕据材料一,指出贵族政治退出政治舞台的主要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是如何打破西周“宗族血缘与区域地缘二元因素的混合体〞的?〔4分〕〔2〕材料一、二关于官僚政治起点的看法有何不同?〔4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理论依据。〔6分〕〔3〕材料三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以史实说明“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往往成为统治者手中交替使用的政治‘武器’〞。〔5分〕32.“在人类开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材料二:“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清史稿?材料三:“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防止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岳麓版?历史?必修一请答复:〔1〕从材料一看此制度在决策方式方面有何特点?(3分)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结果的差异。〔4分〕〔3〕上述三那么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雅典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简要分析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巴市一中2019—20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