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汇总
及全册古诗详解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必记
一、易读错的字
脑袋(dai)捕(bu)食披(pi)着晒(shai)干
坏(huai)事傍(bang)晚奔(ben)跑淹没(mo)
冲毁(hui)猜(cai)猜如(ru)果四海为(wei)家
带刺(ci)炸(zha)开观察(cha)知识(shi)
粗(cu)心得(de)不到
二、易写错的字
宽: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钩。
跳:足字旁的第六笔是竖,第七笔是提。
极: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
给:第三笔是提。
更:第六笔撇要穿过“日
知:第五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三、会写的词语
两条哪里宽嘴头顶眼睛肚皮孩子一跳变成极小
一片傍晚海洋工作坏人给你带来办法如果有脚
它们娃娃她们皮毛更有知识
四、多音字
-jido(教书)-m6i(没有)
教-没Y
-jiao(教室)-md(淹没)
-wei(因为)-de(得到)
为-得-dei(跑得快)
_wei(为难)一de(得亏)
五、形近字
哪(哪里)跳(跳高)极(极小)
那(那边)桃(桃花)级(班级)
海(大海)娃(娃娃)她(她们)
梅(梅花)蛙(青蛙)地(土地)
六、近义词
快-快乐捕食一猎食连忙一赶忙摆动--晃动天天一每天
灾害--灾难平常—平时奔跑--奔驰温和--温顺如果一假如
办法—一方法出发一启程
七、反义词
快难过低头-f头雪白一乌黑温,和—-暴躁发动一停止
帮助一干扰粗心J—细心离开--回来告别—-重逢
八、词语搭配
1.形容词搭配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带刺)的铠甲(粗心)的小朋友
2.动词搭配
(甩)着尾巴(披)着衣裳(露)着肚皮(发动)机器
九、词语积累
【“AA的”式的词语】
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
[AABB式的词语】
拖拖拉拉慌慌张张吞吞吐吐原原本本纷纷扰扰隐隐约约
【描写春天的词语】
风和日暖春回大地万紫千红春暖花开春风雨露姥紫嫣红
十、佳句积累
1.比喻句: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2.排比句: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
跳舞、唱歌、开大会。
4^一、考点提示
1.《小蝌蚪找妈妈》第L3自然段常以填空题和阅读理解的形式考查。
2.熟读《我是什么》第1-3自然段,体会水在不同条件下变化的不同形态。
3.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全诗。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必记
一、易读错的字
帆(fiin)船梧(w(i)桐松柏(b»i)绿装(zhuAng)
桦(hu衿树水杉(shan)百灵(Hng)麦(m醐苗
蚕桑Mng)上场(chang)虽(§面)然农事了(1丽)
二、易写错的字
孔:第三笔是提。
桥:"乔''的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化:右边的撇要露出头。
六:最后一笔是点。
季:第一笔是撇。
三、会写的词语
花园一孔石桥一群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杨树树叶
壮观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唱歌丛林
深处竹林六个熊猫九个朋友四季吹风正肥农事
农忙归来辛苦—戴月光棉衣
四、多音字
卜ing(行走)口h»o(号手)“M(柏林)
节卜加)(号啕大哭)柏.
h-g(银行)lb逝(柏树)
伽n(中间)jchti(教务处)[zhen虱正月)
间’处.lr<
[ji6n(间断)£h(i(处理)ZhOng(正好)
[chQng(场院)了卜(好了)
场.r
(操场)|liao(TW)
五、形近字
桥(石桥)群(一群)铜(铜钱)
轿(轿车)裙(裙子)桐(梧桐)
滩(沙滩)军(军队)杨(杨树)
摊(小摊)挥(指挥)场(场院)
六、近义词
壮一强披・-穿喜一乐肥一胖欢笑一欢乐新奇一新鲜
伙伴一同伴嬉戏一玩耍保护一爱护耕作一耕耘
归来一回来辛苦一辛劳
七、反义词
欢笑一痛哭高一低暖一寒耐寒一耐热守一攻香一臭
新奇一平常伙伴一对手保护一破坏归来一离去辛苦一轻松
告别一重逢喜洋洋一气冲冲
八、词语搭配
一(只)海鸥一(艘浑舰一(方)鱼塘一(行)垂柳
一(片)沙滩一(条)帆船一(块)稻田一(座)花园
一(道)小溪一(丛)翠竹一(面)队旗一(孔)石桥
一(群)飞鸟一(把)铜号
九、词语积累
[ABB式的词语】
喜洋洋笑盈盈兴冲冲乐呵呵白花花金灿灿亮晶晶绿油油
十、佳句积累
1.拟人句:
(1)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2)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
(3)你拍六,我拍六,黄鹏百灵唱不休。
(4)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
2.比喻句:
(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2)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
3.对偶句: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十一、考点提示
1.背诵:《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
2.《场景歌》熟悉文中讲了哪些场景。
3.《树之歌》了解文中讲了哪几种树,特点分别是什么。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必记
一、易读错的字
苜(C才O)操柱(zhU)子大秤(chGng)为lE(zhi)
重量(li*ng)一幅(保)削(\iiio)好冷。6ng)清
一束(sh€i)哄(h6ng)我红润(r£in)窗(chuiing)夕卜
二、易写错的字
站:第五笔是提。
候:不要丢掉第三笔竖。
今:最后一笔是横撇。
灯:第四笔是点不是捺。
电:"曰”字写扁。
三、会写的词语
称象柱子底下一杆大秤做事七岁
站出来大船果然评奖时间时候一封信
今天写信一支笔圆珠笔电灯哄我先后
闭上脸上好事下沉头发窗户
四、多音字
i.Izhao(朝阳)(zhong(重量)
重一人
Ichao(剪J代)*[cliong(重复)
幺上]读(结束)(理发)
叫武(结实)Ifa(发现)
十、佳句积累
i.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
应人。
2.比喻句: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拟人句: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H■一、考点提示
1.《曹冲称象》掌握曹冲称象的步骤,常以阅读理解的形式考查。
2.《玲玲的画》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对第9自然段的理解。
第四单元基础知识必记
一、易读错的字
瀑(p€i)布前川(chuiin)手臂(bi)尤其
天都峰(feng)展(zh^n)现仙境(jing)盛产(chiin)
枝(zhT)吐城(chCng)市(shi)名胜(sh6ng)古迹
二、易写错的字
川:第一笔是撇,中间一竖短。
挂:右面是两个“土”字,是六画。
每:第二笔横短,第六笔横长。
闪:第一笔是点。
迹:半包围结构,“L”托住上面的部分。
三'会写的词语
黄河大楼依靠一层日照香炉
烟云挂画大川南部那些巨石
(弯弯)的月亮(青翠)的竹子(蒙蒙)的细雨(茂密)的枝叶
(绿色)的凉棚(热情好客)的老乡
(奇形怪状)的岩石(金光闪闪)的雄鸡
九、词语积累
IAABB式fQ词语】
隐隐约约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左左右右高高低低干干净净
【含有数字的成语】
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九牛一毛四面八方七上八下千军万马
十、佳句积累
1.比喻句:(1)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
2.夸张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H--、考点提示
1.背诵《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
2.《黄山奇石》第2-5自然段常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
3.《曰月潭》常以阅读理解的形式考查对日月潭不同时间的景物特点的理解。
4.《葡萄沟》第2自然段常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第4自然段常以问答题
的形式考查。
第五单元基础知识必记
、易读错的字
弄(nong)错回答(da)井沿(yan)一堵((施)
衔(xi公n)着哀(*i)号晴朗(lang)葫芦(lu)
比赛Csai)胡芦朦Cteng)寒号Chao>鸟
二、易写钠的字
沿:右上部分不是“儿”,不要带上钩。
观:右边是“见”,不要写成“贝
答:上边是竹字头,不要写成草字头。
际:右边是"示",'匣的不要通到上边去。
斯:左边不要写成“良
去口:右边是单耳刀,不要写成双耳刀。
谢:中间“身”的最后一撇不要出头。
三、会写的词语
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大话
面对面朗枯草冷却将来
纷纷夜里一阵一棵谢谢
想法HJ看邻居治虫奇怪
坐井观天无边无防自者自语
四、多音字
...pa(落下)(g|li<i<><袁号)_fna(天哪)
V?V哪4
llud(下落)」(liao(口号)InA(哪里)
klanjl(当作)工(he(:和平)(zhonu(种子)
和4
l<lanj>(当然)Ihuo(暧和)lzhonj»(不#地)
五、形近字
[渴(口渴)[井(井口)[阵〈一阵)
%/(喝水)屏(开门)■〈陈列)
纷(纷纷)[朗(晴朗)1棵(一-棵)
[郎(新郎)1颗(颗粒)
松(米粉)
3.比喻句: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4.反问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一、考点提示
1.背诵、默写《江雪》.
2.《坐井观天》青蛙与小鸟的对话常通过阅读理解的形式考查。
3.《寒号鸟》说明的道理常通过问答题的形式考查。
4.《我要的是葫芦》第3、4自然段常通过阅读理解的形式考查。
第六单元基础知识必记
一、易读错的字
1•井(Seng)不卜Aiu(bian)担陡(dou)坡尔(tens)
敬(jin?)爰破(<|ia<>)i&踩(cAi)地祝(zhu)福
二、易写错的字
被:左边是“全”,不要写成“本”。
扁:里边是--横两竖,不要多写--横。
士:上横长,下横短。
泼:右边是“发”,不要少写最后一点。
穿:上边是穴宝盖,不要写成宝盖。
忘:上边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三、会写的词语
洪水灾难知道认为被动农业生产扁担同志队伍
红军地士会师怎样难忘泼水年度龙船花炮穿着
方向命令当时四面八方欢呼采用
四、多音字
|n;in(难过)kMenu(盛满)^|l>cn(奔命)
^,:Inan(灾难)
n,Islicnn(4盛开〉(奔走)
fdou(斗笠)包、卜。(铺上)Idan(担子)
[clou(战斗)1p€i(床钿)l(liln(担心)
五、形近字
[洪(洪水)被(被子)业(作业)
[哄(哄人)
披(雨披),亚(亚洲)
|Aiu(扁担)战(战t)士(士兵)
1偏(偏旁)
站(站立)土(土地)
[泼(泼水)炮(花炮)悭(度假)
[拨(拨动)[渡(渡船)
跑(跑步)
六、近义词
痛苫一难受灾难一灾害继续一连续驱赶一郸逐敬爱一热爱带领一率
领
研究—扬^讨心疼—心相会师—会1At-fill।H—0kHl祝福—祝愿欢乐—快
乐
七、反义词
痛苦一生福恢”一断绝敌人一刖友欢乐一悲伤敬爱一憎恶
不料一果真安居乐业—背井离多
八、词语搭配1
1.形容词搭配:
(无数)的灾难(安居乐业)的生活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酒消)的水
(鲜纣)的地毯(难忘)的泼水行(欢乐)的鼓点
2.动词搭配:
(淹没)田地(吸取)教训(恢复)生产(治)水
(带领)队伍(藏)扁担(冲毁)房屋
九、词语积累
1.形容生活安定的词语:
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身立命太平盛世
2.形容路难走的词语:
山高路陡道路崎岖山高坡陡坎坷不平
十、佳句积累
比喻句: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
鲜红的地毯。
H^一、考点提示
1.《大禹治水》,了解大禹如何治水,体会他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2.《朱德的扁担》,体会朱德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3.《难忘的泼水节》,熟读课文,掌握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体会周总理
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第七单元基础知识必记
、易读错的字
夜宿(sii)山寺(si)星辰(chen)惊(jing)恐
街(jie)道桥梁(liang)甚至(zhi)旺(wang)火
渐(jian)渐冒(mao)出冲(chGng)进烫(timg)人
终(zhong)于浑(hun)身水淋(Im)淋哎呀(aiya)
二、易写错的字
敢:右边是反文旁。
野:右边是“予”,不要多加一撇。
步:下面不要写成“少
论:右下方是“匕”。
旺:“日”要写得瘦长。
三、会写的词语
危楼不敢惊吓阴天田野苍茫岸边房屋散步消失
船只远方海岸不久同时行人唱歌赶快兴旺旁边
浑身很轻水汽于是无论好似一切是谁
四、多音字
宿F(住宿)产(散步)fcang(捉迷藏)
|xiu(星宿)Isan(散文)良ng(宝藏)
kong(空气)呀产(哎呀)觉产<睡觉)
空
kdng(空地)ba(飞呀)Ijue(觉得)
五、形近字
阴(阴天)似(似乎)惊(惊讶)
朋(朋友)以(以为)掠(掠夺)
谁(是谁)汽(水汽)敢(不敢)
准(准备)气(气体)橄(橄榄)
六、近义词
嚷一叫渐渐一逐渐好奇一惊奇连忙一赶忙藏一躲
霎时一瞬间无论一不管悠闲一清闲消失一消亡
七、反义词
暖和一寒冷轻一巾、K快一缓慢从前一以后远方一近处霎时一永久
八、词语搭配
(蓝色)的远方(呛人)的烟(烫人)的火
(美丽)的白云(很轻很轻)的水汽(激动)地说
(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冒)出黑烟(蹿)出火星(冲)进屋
里
九、词语积累
1.ABB式词语:天苍苍野茫茫水淋淋
2.描写“风”的词语:
寒风凉风暖风热风微风狂风台风暴风和风细雨
3.描写天气的词语:
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云雾缭绕寒风刺骨
鹅毛大雪电闪雷鸣
十、句子积累
1.拟人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2.夸张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4^一、考点提示
1.背诵:《夜宿山寺》《敕勒歌》。
2.《雾在哪里》熟读雾把景物藏起来后的句子。
3.《雪孩子》熟读雪孩子冲进火里救出小白兔的句子,体会雪孩子勇敢、
舍己救人的品质。
幸(\ing)福折(zht)纸食(shi)物爪(zhua)子
神(sh6n)仙奶(ii6i)酪咬(yao)住秧(”ng)苗
二、易写错的字
爪:第三笔是竖,不是竖提。
神:左部是,/”,不是“初
第:上部是“”,不是“什”。
三、会写的词语
食物就是老天爷爪子神气活现野猪奶酪开始
吵架仔细急忙咬住第一公平折纸一张祝福扎风筝
抓住但是哭喊风车广场秧苗汗水伤心信以为真走路
四、多音字
za(扎风筝)
、曲1曲°(漂浮)
扎(扎营)
zhA7Klp访0(漂亮)
zha(挣扎)
[men(纳闷)..zhuan(转椅)
闷转
(men(闷热)[zhuan(转弯)
五、形近字
汗(汗水)秧(秧苗)折(折纸)
秆(麦秆)映(反映)拆(拆开)
路(路边)咬(咬住)抓(抓住)
洛(洛阳)校(学校)狐(狐狸)
六、近义词
违抗一违背寻找一寻觅东张西望一左顾右盼正好一恰好
和好一讲和飘荡一飘动愿意一乐意可是一但是感谢一感激
责怪一责备容易一简单赶紧一赶快
七、反义词
茂密一稀疏违抗一服从快乐一忧伤朋友一敌人幸福T甫苦
难过一高兴公平一偏心美丽一丑陋帮助一刁难
责怪一表扬飞快一缓慢东张西望一聚精会神
八、词语搭配
(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可爱)的风娃娃(茂密)的森林
(不停)地咬着(高兴)得哭了(大摇大摆)地走(大大小小)的野兽
九、词语积累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守株待兔狐假虎威拔苗助长亡羊补牢叶公好龙
坐井观天刻舟求剑画蛇添足
十、佳句积累
1.感叹句: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2.“把”字句: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3.“被”字句: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十一、考点提示
1.《狐假虎威》常考查寓言故事给人们的启示和寓言故事的续写。
2.《狐狸分奶酪》第,11自然段常常作为课内阅读题考查。
3.《纸船和风筝》第7-11自然段常常作为课内阅读题考查。
4.《风娃娃》第2-7自然段常常作为课内阅读题考查;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常常作为问答题考查。
全册古诗详解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
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
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
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欧阳修称赘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
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
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
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
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
时照我还。”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6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的就知道
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古诗赏析
此诗语言朴素,对梅花的形象也不多做描绘,却自有深
致,耐人寻味。他的《北陂杏花》对杏花花、影俱妖烧的形
象大加渲染,用“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来强
调杏花的高洁、坚持的精神,写得很张扬外露。而这首写梅
花的诗,其思想内涵实是相通的,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
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
“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
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
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
张的态度。“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
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
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
“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
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后两句,重点放在梅花的幽香上,“遥知不是雪”,“遥
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
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
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
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为有暗香来”,
“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
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雪本身也是很美很白的,但是这还不够,很美好很清白,
却不能给别人送去幽香,“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好比一个人:
你光长得美长得师,却没有好品德好才学,那就没有什么了
不起。你不仅长得美长得师,还品德高尚才学出众,但却仅
仅洁身自好,没有多少奉献,没有带给他人愉悦的幽香,那
也是很可惜。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
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作者简介
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
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
人称“胡钉较”。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
浓,现仅存七绝4首。唐贞元、元和时期人。莆田隐者,唐
诗人少为负局铁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
吟咏,远近号为胡钉较。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
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
注释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苔:苔葬植物。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
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
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个稚气未脱
的小儿在水边学钓的情景,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
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
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
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稚子,小孩也。“蓬
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
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
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
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
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
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
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他初学此道的心境
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
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
“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
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
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
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
“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
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稚
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
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他之所以要
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
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他在“招手”以后,又
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
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
作也就戛然而止。通过以上的简略分析可以看出,前两句
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
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
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
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一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
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
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
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
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
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注释
鹳(gudn)雀(qu6)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
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
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
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古诗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
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
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
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
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
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
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
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
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
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
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
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
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
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
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
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
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
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
“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
层峦叠嶂之间。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
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
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
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
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
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
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
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
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
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
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
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
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
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
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
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
哲理的典范。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
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
“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人”两个动词相
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
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
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
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
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
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
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
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嵩)九世孙,与李
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
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
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
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注释
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直:笔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
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
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古诗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
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
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
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
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
《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
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
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
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
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
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
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
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
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
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
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
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
地生发出来的。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
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
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
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一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
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
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
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
轩轻。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bII):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篌编成的帽
子。
独:独自。
译文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
的踪迹。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
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古诗赏析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
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
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
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
凝练,意蕴丰富。
此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公元805年一815年)。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
贞革新运动,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
十年。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他把人生的价值
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
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
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扑杀掩埋协议书
- 2025标准的企业贷款合同模板
- 融资建设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安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通报及答案解析
- 吉林考安全员证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飞机和机动车辆轮胎氮气发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合同管理与审查操作范本
- 骨折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乐山保险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电话销售公司员工入职培训
- 花键计算公式DIN5480
- 2024年度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每日一练试卷A卷含答案
- 期中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退役军人事务员职业技能理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2024年新教材)
- 就业与创业指导(第四版)课件 项目二 就业指导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
-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B类智力测试题库二
- 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民族娃娃-广西版
- 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听力第六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