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陆槽稀土矿③号矿体开采技改工程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编制时间:二○一九年九月 1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2编制依据 11.3评价原则 21.4评价标准及控制指标 21.5评价目的 31.6评价核素 41.7评价范围及子区划分 42区域环境概况 6 62.2社会环境 3工程分析 3.1工程概况 3.2工艺分析 3.3放射性废物管理及排放源项 464辐射环境质量现状 4.1调查目的 4.2调查内容 4.3监测质量保证 4.4调查结果与分析 5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5.1正常工况气载流出物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5.2正常工况地表水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5.3地下水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5.4固体废物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5.6非正常工况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5.7服务期满辐射环境影响分析 6辐射环境管理和辐射监测 6.1辐射环境管理 6.2辐射监测计划 6.3监测质量保证 6.4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7结论与建议 927.1结论 7.2建议 i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陆槽稀土矿为大型单一氟碳铈矿型稀土稀土平均回收率为30%,为提高稀土回收率,项目不断尝试进行选矿工艺改造为重选+干式磁选,回收率在35%左右。根据2016年工信部发布《稀土行业规范条件(2016年本)》的要求,低品位、难选冶稀土矿石选矿回收率要达到65%以上。同时项目原采矿证(露采矿证延续时变更开采方式,由露天开采变更为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开采方式。为满足选矿回收率65%以上和变更开采方式的要求,建设单位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四川省冶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大陆槽稀土矿③号矿体的采矿和选矿初步设计,对选矿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废除了原先破碎+重选+磁选由露天开采变更为露天转地下开采。大陆槽稀土矿③号矿体开采技改工程矿石采选规模为20万吨/年,最终产品为稀土精矿和硫精矿,产量为5091.67t/a和5052.63t/a,稀土回收率65%,项目服务年限为30年,其中前10年为露天年6月委托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技改工程的主体环境影响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4日印发了《关于发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目录(第一批)>的通知》(环办[2013]12号明确要求“已纳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目录(第一批)》,并且原矿、中间产品、尾矿(渣)或者其他残留物中铀(钍)系单个核素含量超过1Bq/g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应当编制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根据《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陆槽稀土矿③号矿体开采技改工程环境现状监测报告》(辐测院监字(2019)第H304号稀土精矿中的232Th含量超过1Bq/g,因此本项目需编制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2019年5月,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承担本项目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小组赴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收集了项目的工程资料和环境资料,开展了辐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按规定开展了交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审查。本报告编制过程中,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提供环评工作所需的基础资料和工程资料。本次评价工作得到了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凉山彝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德昌县生态环境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评价小组一并表示感谢。1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陆槽稀土矿③号矿体开采技改工程2)建设单位: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3)建设性质:技术改造4)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矿区面积0.3163km2,开采标高:2260-2130m,采用露天转地下开采的方式,其中前10年为露天开采,后20年为地下开采,规模均为20万t/a。选厂生产规模为20万吨/年,最终产品为硫精矿5052.63t/a,品位38%;稀土精矿5091.67t/a,品位60%。5)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后期地下开采服务年限为20年。工作制度:年工作200d,每天3班,每班8h。6)建设地点: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大陆槽乡7)项目投资:总投资12236.1万元。1.2编制依据29)《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环境辐射监测及信息辐射[2018]1号)10)《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德昌县大陆槽稀土矿采矿工程可行性研11)《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德昌县大陆槽稀土矿选矿工程初步设12)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1.3评价原则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1)依法评价原则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质量。(2)科学评价原则采用科学、规范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3)突出重点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1.4评价标准及控制指标1.4.1评价采用的主要辐射标准及规范(GB27742-201138)《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GB23726-2009。1.4.2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中的总、总β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III类水质标准,总≤0.5Bq/L,总β≤1.0Bq/L。1.4.3放射性污染物排放限值根据《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本项目气载流出物和液态流出物的排放限值见表1-1。表1-1气载流出物和液态流出物排放限值13321.4.4剂量控制指标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为了确保辐射环境的安全,本项目按上述标准中规定的职业照射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4执行,即5mSv/a;公众照射按标准中规定的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10执行,即0.1mSv/a。1.5评价目的1)通过现场调查、辐射环境监测及资料调研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建设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辐射环境质量现状。2)通过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摸清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主要放射性源项及排放情况。3)通过分析和计算,预测该项目实施后的排放对区域环境和公众人群的影响程度;衡量是否满足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个人剂量限值的要求。4)从技术角度分析和论证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为主管部门决策和加强辐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在评价的基础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保障公众的健康和45)从辐射环境保护角度,对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给出明确结论。1.6评价核素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格式与内容》编制说明和相关标准,结合工程性质、生产工艺与污染物排放特点,确定本项目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专篇的评价核素如下:1.7评价范围及子区划分本次评价范围为以本项目选厂工业场地为中心半径5.0km的区域。为进行剂量估算,以选厂矿石堆场中心,以1km、2km、3km、5km划分同心圆,与圆心角22.5°的16个方位相交划分扇形区,共划分为64个评价子区。项目5km评价范围及子区划分情况见图1-1。主要保护目标见表1-2。表1-2辐射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5层62.1.1地理位置及交通德昌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介于东经101°54'—102°29',北纬27°05'—27°36'之间,幅员面积2284km2。地处安宁河谷地带,横断山区康藏高原东缘,地形复杂多样,以中山地貌为主。螺髻山和牦牛山东西对峙,老幼山居中南。安宁河北入南出贯穿全境,沿途有茨达河、老碾河等注入。南与会理、米易县毗连,西至雅砻江和盐源县相望,北接西昌市,东以螺髻山山脊与普格县分界,东南隅与宁南县接壤。线公路和雅攀高速三大交通动脉贯穿德昌县境内,由德昌县城至西昌市70km,至成都635km,至攀枝花270km,交通方便。从德昌县城至大陆槽乡有柏油路相同,路况较好。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2-1。2.1.2地形、地貌德昌县区域属四川盆地西南部山区,山地面积占幅员面积的94%,河谷沟坝面积仅占6%。境内最高点为螺髻山主峰埃俄额哈,海拔4359m,最低点在热河乡田湾沟入雅砻江出口处,海拔1115m,相对高差3244m。安宁河流域德昌段属横断山系高山峡谷的一部分。小相岭山脉的延伸部分螺髻山和大雪山脉延伸部分牦牛山东西对峙,中有安宁河贯穿县境,中南部安宁河与茨达之有老幼山绵亘,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形成东西高山向南倾斜的狭管状地形。其地形地貌可划分为三个区域:海拔1600-4358m,山体陡峭,农耕地少且坡度大,森林茂密。(2)中部安宁河宽谷平坝区:由河谷堆积物及山源洪冲积物组成。谷地海拔1150-1600m,地势平缓,阶地发育,是德昌县主要农产区。(3)西部雅砻江中山深切狭谷区;山地海拔1200-3300m,相对高差大,侵蚀沟谷多,地形陡峭,农耕地少,为彝族聚居区域。7大陆槽矿区位于西部雅砻江中山深切狭谷区,大陆槽沟由南北两侧高山汇入雅砻江。2.1.3地质、地震岩浆活动频繁,褶皱断裂发育,境内出露的地层有古生界寒武系、震旦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纪及第四系。全县境内有三组断裂,即:南北面收敛,向南东撒开之势;北东—南西向断裂由两小条断层组成。项目矿区被大量的第四系覆盖,基岩天然露头较少,一般呈强—中等风化。矿区岩石总体抗风化能力弱,地表风化物形成透水透气性较差的保护壳,加之深部岩体裂隙被充填性较高,透水透气性弱,因此岩体总体风化程度较矿区岩体裂隙多处于较发育—较不发育状态。岩体完整性与岩性基本无关,影响岩体完整性的主要因素为岩体所处的构造部位,岩体质量劣、极劣的多为断层破碎带和断层影响带。的断层与其呈“X”形斜交,走向南东东—北西西向,倾向南西,倾角57°。具较软的含粉质角砾质断层泥,断层泥宽度约5~20cm。断层周围影响带以少量泉及泉群出露,泉及泉群流量介于0.3~1L/s之间。干燥状态下,闪长岩和正长岩属较软岩,碳酸盐化稀土矿和角砾岩属软岩。闪长岩和正长岩软化系数稍高,饱和状态下同属较软岩;碳酸盐化稀土矿软化系数中等,饱和状态下同属软岩;角砾岩软化系数低,饱和状态下降低为8发育,岩石天然露头极少,天然斜坡稳定性好。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2)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2.1.4水文特征德昌县县域水系属金沙江上游雅砻江水系。雅砻江干流流经西部边界,境内流长36.4km。安宁河为另有热水河、大湾河、马安河、铁炉沟等19条山溪沟水流入。安宁河由北至南贯穿县境,有49条溪沟水流入。东岸较大支流为鹿厂沟、银厂沟、海花沟(马尿河)、群英沟、二道沟、乐跃沟、锦川河(老碾河)、盐水沟;西岸较大支流有蔡家沟、阿月沟、角半沟、茨达河、罗乜河、可郎河。两岸山高坡陡,主要河流支流短,成羽状分布,多东西流向河道比降大,流量季节性雅砻江发源于青海省尼产纳玛克山与各拉岗山之间,进入凉山境内习称谷为“V”型幼年河谷,狭窄陡峭。2.1.5气候与气象德昌气象站位于项目东北侧约33km处,站台编号为56569,海拔高度为年累计气象观测资料,本地区多年最大日降水量为72.9mm(出现时间:2014.8.10),多年最高气温为40.3℃(出现时间:2014.6.4),多年最低气温为多年平均气压为858.84hPa。(1)气温德昌县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10.77℃,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23.08℃,年平9均气温17.98℃。德昌县累年平均气温统计见表2-1。(2)相对湿度1~5月相对湿度较低,为40%以上。德昌县累年平均相对湿度统计见表2-2。高为231.12mm,全年降水量为1059.1mm。德昌县累年平均降水统计见表2-3。德昌县全年日照时数为2305.86h,3月份最高为258.51h,9月份最低为124.1h。德昌县累年平均日照时数统计见表2-4。(5)风速德昌县年平均风速2.9m/s,月平均风速3月份相对较大为3.53m/s,8月份相对较小为2.16m/s。德昌县累年平均风速统计见表2-5。(6)风频德昌县累年风频最多的是SE,频率为26.92%;其次是SSE,频率为19.85%,WSW最少,频率为0.84%。德昌县累年风频统计见表2-6和风频玫瑰图见图2-2。NESWC3图2-2德昌县全年风向玫瑰图2.1.6土壤与植被(1)土壤德昌县的自然土壤类型主要有冲积土、紫色土、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等。其中面积最大的是红壤,它所处位置光、热、水条件都较优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此外,由于人类长期的水耕熟化作用,在河谷阶地、平缓的冲洪积扇等地带,形成有水稻土。本项目位于德昌县大陆槽乡的大陆槽沟谷区域,土壤类型为棕壤,是酸性基岩闪长岩、花岗岩等风化而成的一种土壤,在低山区及山脚坡积层岩性主要为粉土含砂、粘质粉土,在山间沟谷主要为冲洪积物,土壤分选性差,以粉土为主,夹杂大量砂、砾石及角砾。(2)植被德昌县境内植被类型主要有阔叶林、针叶林、灌丛、竹林、稀树灌木草丛、草甸、沼泽植被等7个类型。全县共有林地约16万hm2。主要用材林树种核桃、棬子、花椒、棕。县域内水平幅度虽然不大,但在一个垂直带内存在多个植被类型,现状植被分布界限交错镶嵌,成为德昌县植被垂直分布的显矿区内山坡植被较发育,主要植被为阔叶林、竹林及少量针叶林,高山当地林地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均为尼泊尔桤木,乔木层的其它植被还有高山锥、泡核桃、云南松、铁核桃等,灌草层的植被有芒萁、紫荆泽兰、土荆芥等,林地的植被覆盖率约为55%~80%,覆盖率较高。草地植被植物种类以紫荆泽兰、波叶山蚂蟥、曼陀罗、土荆芥、甘青琉璃草等为主。耕地内的植物以玉米为主。经现场调查,项目区域内无珍惜濒危及受保护的稀有植物分2.1.7野生动物德昌县境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已知有哺乳纲32种,隶属7目22科。属国家保护动物的有小熊猫、短尾猴、岩羊等。已知鸟纲147种,隶属11目30科。此外还有爬行纲、两栖纲等共20种,隶属6目14科。项目区内受人为干扰严重,野生动物组成简单,种类较少,无珍稀濒危及受保护动物分布。根据现场调查及资料记载,项目区哺乳纲动物主要有时兔、松鼠、水鼠、家鼠、蝙蝠。鸟纲主要有麻雀、斑鸠、猫头鹰等。2.2社会环境2.2.1行政区划、人口项目位于凉山州德昌县大陆槽乡。大陆槽位于德昌县西南部,东与茨达为邻;现有人口约0.2万人。根据实地调查,项目评价范围(以选厂矿石堆场为中心,5km为半径范围内的区域)内共有约1350人,各年龄组的人口比例约为:幼儿占18.4%,少年占37.6%,成人占44.0%。本项目5km范围内各居民点及人口分布情况见表2-7。表2-7本项目5km范围内各居民点分布情况表2-85km评价范围内人口分布(2018年)NNNENEESWNWNNW00000122000200000000024400400000000024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0020400000002700000004000000052.2.2社会经济概况201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75.1亿元,同比增长(下同)5.9%,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州第6位,增速位居全州第10位;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州第5位,增速位居全州第13位。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6.6%、47.0%、36.4%。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5.2:38.4:36.4。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49.4亿元(预计同2.2.3居民饮食结构及评价根据实地走访调查结果和资料调研,项目评价区域为山区,地形坡度较大,农田较少,评价区居民主要种植核桃、土豆、油菜籽、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且产量较低。居民日常饮食的大米、面粉等大多从德昌县或其他市场购入,水果、奶制品、蛋基本全部从德昌县或其他市场购入;另外,评价区居民饲养有猪、牛等,但大多外售作为经济收入来源,日常饮食肉类食品从德昌县或其他市场购入。因此,从实际调查情况看,项目评价区居民日常饮食食物来源绝大多数来自评价区外,因此本次评价不考虑食物食入内照射对人体的影响。3.1工程概况3.1.1原有项目概况3.1.1.1企业发展历程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德昌县大陆槽稀土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大陆槽乡,公司目前开采大陆槽稀土矿③号矿体,并建设有大陆大陆槽稀土矿③号矿体开采始于1997年,配套建设选厂一座,设计规模为采选矿石30万吨/年,实际建设规模为7万吨/年。1999年3月西昌志能实业有限公司委托凉山州环境科学学会科技咨询服务部编制完成了《德昌志能稀土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并于2001年3月6日取得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的审查意见。大陆槽稀土矿采选项目实际建设主体单位为德昌县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控制着西昌志能实业有限公司100%的股权)。理能力从7万吨/年提高到20万吨/年,实际运行过程中采选规模在2.1~162007年德昌县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在选厂下游50m处建设了大陆槽尾12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环境评价中心编制完成了《德昌县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大陆槽稀土矿尾矿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了四川省环保厅的审批(川环审[2011]38号),尾矿库于2011年8月1日取得了四川省环保厅的竣工环保验收批复(川环核验[2011]39号)。大陆槽尾矿库于2014年停止运行,昌厚地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开始进行尾矿库的掏挖作业,掏挖后尾矿送至德昌县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再选厂利用,现掏挖工作已经结束,尾矿库已经自大陆槽稀土矿资源回收率较低,多年平均回收率仅为30%左右,为了提高稀土资源的回收率,2011年7月四川省环保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德昌县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提出了对重选尾矿进行浮选,提高回收率。2013年完成了选矿厂清洁生产技改工程,经试生产选别指标并未达到设计指标,且浮选需要加温能耗高,最终整个技改生产线一直未能正式投产,选矿回收率仍在35%左右。同年,德昌县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重组,新成立了德昌厚地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接管大陆槽稀土矿任公司转而经营稀土深加工及销售。2015年德昌县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在大陆槽稀土矿选厂下游约0.7km处建设了尾矿再利用项目,处理大陆槽沟堆弃的尾矿,现状处理四川汉鑫发展有限公司选厂产生的尾矿和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德昌县大陆槽稀土矿选厂产生的尾矿,最终产生的尾矿排放至德昌县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尾矿库(以下简称德昌志能尾矿库)中,该尾矿库距离大陆槽稀土矿选厂约2.4km。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分别编制了《德昌县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大陆槽稀土尾矿再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德昌县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大陆槽稀土矿尾矿库综合治理项目》,并于2014年3月12日取得了四川省环保厅的批复(批复文号分别为川环审批[2014]112号和川环审复文号分别为川环核验[2015]57号和川环核验[2015]56号。德昌华通运稀土尾矿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德昌县志能稀土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德昌志能尾矿库已于2017年1月移交于德昌华通运稀土尾矿管理有限公由于德昌志能尾矿库库容有限,现状库容已经接近满库容,德昌华通运稀土尾矿管理有限公司在德昌志能尾矿库的基础上进行扩容,并委托陕西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排土、尾矿集中排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建审[2017]18号,扩容后尾矿库库容3976.06万m3。表3-1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陆槽稀土矿建设历程表1司2司3司4司56司7年83.1.1.2原有工程概况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12月20日,是一家以稀土矿采选为主的企业,公司2008年通过矿权延续合法拥有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核发的德昌县大陆槽稀土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2010125120100517露天开采轻稀土矿,生产规模为20万吨/年。原采矿证已于2016年10月30日到期,建设单位已在四川省国土资源局办理了两次短期延续,延续后采矿大陆槽稀土矿自1997年建设至2016年,共入选矿石89.2万吨,采用破碎——磨矿——重选——干式磁选工艺,入选原矿品位平均值4.58%,REO产量合计12256吨,多年平均回收率仅为30%,不符合工信部2012年《稀土行业准入条件》及2016年《稀土行业规范条件(2016年本)》的相关要求。3.1.1.3原有工程环保手续执行情况原有工程环保手续执行情况见表3-2,原有工程环保手续齐全。表3-2原有工程环评及竣工环保验收执行情况1目——月号3.1.1.4原有工程组成本项目原有工程包括采矿工程、选矿工程、尾矿库、排土场以及相应配套的厂区供电、给排水、环保设施等。现有工程组成见表3-3。表3-3现有工程主体工程组成一览表库3场3.1.1.5原有工程工程分析(1)采场开采工艺1)开采方式原采场一直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开采,开采面积约15000m2。露天开采工艺流程为:表土剥离→穿孔及凿岩→装药爆破→矿岩装载→运输至选厂,采剥工作均采用机械作业。露天采场现状2)开拓运输方式石直接运至选矿厂原矿堆场,运距为900m,废石和剥离的表土直接运至排土3)矿山工业场地露天采场的西侧设置有矿山工业场地一座,位于蚂蟥沟东侧,原有露天采场东侧约100m,占地面积约2500m3,布置有采矿综合办公室、材料库等设4)排土场采场区有排土场一座,位于露天采场的北侧,主要排弃露天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剥离的表土。排土场占地面积1.5hm2,自项目建设至今已排弃土石方约18万方,现大部分已自然恢复。原排土场现状(大部分已植被恢复)(2)选矿工程分析1)选矿工艺流程原有工程的选矿工艺流程为:两段一闭路破碎——一段闭路磨矿——重选中矿脱水干燥——干式强磁选。原有选矿车间目前已拆除。2)尾矿输送及尾矿库现状由于选矿厂所处位置标高高于尾矿库最终尾矿砂堆积面标高,且距离较短,采用放矿明沟+管道接引的方式实现尾矿浆入库。项目自有尾矿库位于选矿厂西侧约50米处,该尾矿库于2008年建成投道内侧均设有纵向排水沟。上游坡面设置0.6m厚的反滤层,上游坝坡坡比为1:1.5,下游坝坡坡比从上至下依次为1:1.68、1:1.81。当尾矿砂堆积至初期坝最终标高1983.10m,总库容约为26.41万m³,已与2014年停止运行。2016挖后的尾矿通过汽车运输至下游德昌志能再选厂进行进行选矿作业,回收尾矿中的稀土氧化物,最终排入德昌志能尾矿库。经核实,原尾矿库于2017年12月尾砂已回采完毕,并拆除了尾矿库,并于2018年5月通过安监部门验收。3)回水系统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尾矿进入尾矿浓密机,最终尾矿进入下游的志能尾矿库,澄清液返回至选矿厂400m3的高位水池回用,不排放。3.1.1.6放射性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排放情况(1)含放射性粉尘露天开采时,钻孔、爆破、铲装、运输等工序会产生大量粉尘,矿区配置两辆洒水车,对露天采场、运输道路采取洒水方式来降低粉尘产生;破碎车间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料的振动产生大量粉尘,通过在进料口设置喷水装置降尘。由于此类粉尘主要产生于生产作业点附近,通过洒水降尘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降尘效果。矿石采用露天堆放方式,原有工程采用洒水方式降尘。由于原矿堆场面积较大,四周未设置挡风抑尘墙,在大风天气情况下洒水降尘方式效果不明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2)含放射性废水原有工程产生的放射性废水主要为露天采坑矿坑水、选矿废水。其中,矿坑水经收集后用于露天采场的降尘洒水,选矿废水通过回水系统回用选矿生产,均不排放。镭-226浓度与当地环境本底水平相当,说明原有工程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3)含放射性固体废物原有工程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主要是选矿厂尾矿,通过管道排至尾矿昌志能尾矿库。因此,项目尾矿均能得到妥善处置。3.1.1.7原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及“以新带老”措施(1)矿石露天堆放,无有效降尘措施原有工程矿石为露天堆放,四周未建设挡风抑尘墙,采取简易的洒水降尘措施,不满足环保要求。“以新带老”措施:矿区、选厂两处矿石堆场均地面硬化,四周建设挡风抑尘墙,四周建设挡风抑尘墙,顶部加盖雨棚。(2)辐射管理问题企业内部缺少辐射环境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没有辐射管理机构和制度,缺少必要的监测设备,运行多年以来从未进行过辐射环境的例行监测。“以新带老”措施:公司应加强对项目的辐射环境监管,配备了专职辐射监管人员,配套便携辐射监测仪器,并按《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企业环境辐射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国环规辐射[2018]1号)规定制定辐射环境监测计划,定期开展监测并公开。3.1.2拟建项目概况3.1.2.1项目名称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德昌县大陆槽稀土矿③号矿体开采技改工程3.1.2.2建设单位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3.1.2.3建设地点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大陆槽乡,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3.1.2.4项目组成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公辅工程和环保工程等。(一)主体工程主体工程主要为采矿工程和选矿工程,工程组成情况见表3-4。(1)采场技改工程采用露天+地下开采的方式,分两期开采,其中前期工程为露以上露天开采境界外边坡下的挂帮矿,服务年限为2充填采矿法。(2)废石场技改工程不新建废石场,依托下游约4km的集中式排土场,该排土场设计库容4017.92万m3,接收汉鑫矿业和志能矿业两个矿权人的Ⅰ类采矿剥离(3)破碎站及堆场破碎站设置在采矿场西侧工业场地,由原矿堆场、原矿仓、破碎车间组成;原矿堆场位于采场破碎站附近,占地面积约600m2,堆场要求地面硬化,并设挡风抑尘墙及雨棚等设施。设挡风抑尘墙及雨棚等设施。(二)公辅工程公辅工程主要为给排水、供电、道路、生活区等。(1)供水系统采矿场前期露天开采工程生产用水量305m3/d,其中新水57m3/d;后期地下开采生产用水量为292m3/d,其中新水77m3/d;水源主要来自矿坑涌水,不足部分从选厂高位新水池通过管线的方式送至采场500m3高位水池,主要用于湿式凿岩和洒水降尘等。选矿厂生产新水用量635m3/d,水源来自大陆槽沟谷溪流,通过筑坝取水的方式供给,通过管线输送至选矿厂生产新水高位水池(300m3)。大陆槽沟雨为矿山生产新水。生活用水来自矿区南侧的泉水,泉水经管线收集于21池中,再通过管线自流进入选厂和办公生活区。(2)排水系统前期露天采场为山坡露天采场,底部标高2130m。在前期露天开采境界外30m外设截洪沟,将境界外大气降水导至矿区截洪沟,以减少雨水对露天边坡稳固性的影响。山坡露天边帮的平台上设截排水沟将大气降水和边坡渗水截住并引流至采场外。生产中根据边坡揭露裂隙发育地下水埋藏丰富的部位可施工水平导水孔,将裂隙水导出以疏干边坡减轻边坡承压,恢复裂隙弱面的磨擦系数,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开拓工程布置,各中段均直通地表,开采时井选厂生产排水为选矿厂工艺设备及地坪冲洗排水。此生产废水与尾矿浆进入尾矿浓缩池,尾矿浓缩池澄清液返回厂前回水池循环使用,浓缩后的尾矿通过管道自流进入尾矿库堆存。尾矿库澄清水通过回水系统返回选厂回用,生活排水量为30.3m3/d,其中包括车间一般洗手水、办公生活区生活废水和生活粪便污水等。车间一般洗手水和生活废水,除悬浮物含量偏高外,无其它污染物,可直接就近排入厂区污水排水管网,返回至尾矿浓缩池,澄清液回用于生产。生活粪便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后排至化粪池,经化粪池预处理后,与一般生活废水、车间一般洗手水一起直接排入矿区污水排水管网,再排至地埋式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工程水平衡见图3-1~图3-2。(3)供电技改工程供电电源来自35kV大陆槽变电站,大陆槽变电站距离选矿厂直线距离约800m,通过10kV专线由35kV大陆槽变电站输送至至选矿厂、(4)炸药库矿山原有炸药库距离采场太近不满足安全要求计划废弃。本次不建炸药库,爆破工程所需炸药均由凉山州彝盟爆破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德昌分公司提供,未使用完的炸药由该公司运回,不在矿区存放。(5)机修车间本次设计矿山企业不修建大型机汽修设施,大中型设备维修全部外委解决,矿山只设置小型简易机修设施,只承担矿山正常生产所需要的日常维护(6)仓库仓库主要承担本矿备用总成件、备品配件及各种零配件及维修用材料等的周转贮备与分发任务。(三)依托工程现状选厂产生的尾矿即依托选厂下游约2.2km的德昌华通运稀土尾矿管理有限公司建设的尾矿库、排土场,本项目有偿排尾、排土。表3-4本项目组成一览表采矿工程前期露天开采工程后期地下开采工程//////选矿工程2/库和稀土精矿仓库等辅助生产环保工程废气废水物,废水收集后经隔油池处理进入选矿厂回噪声固体废物依托选厂下游2.2km处由志能尾3.1.2.5总平面布置技改工程主要包括露天采场、采矿工业场地、充填站、选矿工业场地、废石场、炸药库、水源地、办公生活区等设施。(1)露天采场矿石在采区破碎后由汽车运至选矿厂,运距900m,废石由汽车运至下游废石场,运距4km。(2)采矿工业场地采场西侧设破碎站,用于破碎采出的矿石,由于破碎站布置于露天开采境界西南侧10米处,在采矿爆破警戒范围内,受爆破震动及飞石影响较大,设计建议在一期露天开采后期将破碎站搬迁。地下开采期在采场东侧设充填站,用于废石破碎和井下充填。采矿工程总平面布置见图3-3。充填站设在2250m回风硐口以上,标高2340m。充填站内主要设备及建构筑物有:骨料(3)选矿工业场地根据现场地形,选矿厂各个车间沿山谷纵向布置,合理的利用了地势,尽量让矿浆自流,减少了矿浆泵送。同时厂房集中布置减少了征地。总体来说选矿厂以中间运输道路分为北边的本次技改系统和南边原有已停用系统两部分。其中北边的本次技改系统从上到下的车间布置依次为:粉矿堆场及机修车间;粉矿仓、综合车间、脱硫浮选浓缩车间及35KV变电站;三段磨矿车间及稀土浮选浓缩车间;稀土浮选车间;磁选车间和重选车间;精矿脱水车间;化验室。各场地标高分布从2060m至2022.5m。南边原有已停用系统从上到下的车间布置依次为:材料库房、磨矿车间、浮选车间、热能车间、尾矿浓缩后由管道排放至下游2.2km的集中式尾矿库堆存。选厂总平面布置见图3-4。(4)取水地及取水管线生产用水取水地位于大陆槽沟沟谷,采用筑坝的方式拦截大陆槽沟沟谷溪流,作为采矿和选矿的新水水源。生活用水水源选自2139m处的集水池。取水地、集水池及输水管线总占地面积约1100m2。(5)炸药库原有炸药库由于不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需要拆除,本次技改工程不设(6)办公生活区位于选厂东侧,蚂蝗沟和大陆槽沟的交汇处,占地面积1800m2。办公生活区主要设施有值班综合楼、职工食堂、矿部单身宿舍、消防站、生活污水处理站等。矿部办公区预留部分场地,可作为发展或职工休闲用地。(7)道路及管线技改工程在依托原有道路的基础上新修露天采场至废石场、地下开采各开采中段至废石场和选厂的道路,新建道路长度为4.67km;管线主要为取水管线和尾矿输送管线、回水管线。道路及管线总占地面积为26350m2。(8)工程总占地技改工程总占地面积为15.4913hm2,各工业场地占地面积详见表3-5。表3-5技改工程占地一览表1hm22hm23hm24hm25hm26hm27hm23.1.2.6服务年限后期地下开采服务年限为20年。3.1.2.7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其中稀土产品方案见表3-6。表3-6稀土产品方案SS3.1.2.8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技改工程建成后,前期露天开采过程中全矿劳动定员为337人,其中:生产人员305人,管理人员32人;后期地下开采过程中全矿劳动定员为298人,其中:生产人员262人,管理人员36人。矿山开采和选矿厂年生产20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3.2工艺分析3.2.1露天开采工艺流程3.2.1.1露天开采境界前期露天开采为山坡露天采场,采场最高标高为2260m,采场底部标高为2130m,开采深度为130m。露天开采境界内的矿石量:210.93万m3;平均剥采比1.41t/t。露天开采境界参数见表3-7。表3-7露天开采境界参数1m2m3m456m7m3.2.1.2开采工艺流程露天开采主要由穿孔及凿岩、装药爆破、矿岩装载及运输、破碎筛分等工序组成,采剥工作均采用机械作业。主要工艺流程见图3-5。含放射性粉尘含放射性粉尘含放射性粉尘、含放射性粉尘、氡气、钍射气氡气、钍射气 3.2.1.3开拓运输方式技改工程采用公路汽车开拓运输方案。该方案采场内采用1m3挖掘机装废石直接运至下游集中式排土场(4km)。3.2.1.4采剥工艺缓帮采剥方法。采场内沿地形等高线布置开段沟,采用横向推进。工作台阶高度10m,最小工作平台宽35m,工作台阶坡面角60°,液压铲工作线长度100m~150m,斜沟及平沟底宽16m。3.2.1.5采矿主要设备露天采矿主要设备及数量见表3-8。表3-8露天采矿主要设备数量表1台222m3/min台23台24台25台16台67台23.2.2地下开采工艺流程3.2.2.1开采工艺流程后期工程为地下开采,主要针对2130m以上露天开采境界外边坡下的挂帮矿,服务年限为20年,开采工艺流程见图3-6。放射性粉尘放射性粉尘放射性粉尘、放射性粉尘、 3.2.2.2开采顺序及首采段地下开采主要开采对象是露天开采期遗留的挂帮矿,分2130m和2190m两个中段进行。因矿区仅有③号一个倾斜—急倾斜厚大矿体,考虑到选厂标采。首采地段为2130m中段(生产中段)和2250m中段(回风)。3.2.2.3采矿方法技改工程地下开采采矿方法采用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3.2.2.4回采工艺回采顺序为自下而上逐层进行。分层道沿矿体走向布置在矿体下盘,分层道规格为3.0m×3.0m(宽×高进路垂直分层道布置,进路规格为3.0m×3.0m断面为10.09m2进路回采为隔一采一,多条进路同时回采。凿岩:采用YT-28型凿岩机凿岩,按光面爆破要求布置炮孔。孔径38~42mm,孔深1.5~2.5m,单个凿岩工作面面积9m²,一次爆破炮孔数11个,炮孔总长27.5m,每m炮孔崩矿量1.9t/m。经计算,每个凿岩工作面配备1台凿岩机,凿岩机台班效率60m/台班。爆破:矿山采用粒状铵油炸药,单位炸药消耗量0.5kg/t,单工作面一次爆破矿石量52t,一次爆破炸药消耗量26kg。出矿:WJ-1.5铲运机出矿,矿石由铲运机运输至溜矿井,由溜矿井下放到中段运输巷道。铲运机效率360t/台班。通风:新鲜风流由中段运输巷道进入,通过穿脉运输巷道、分度沿脉巷道、联络道进入采场,通过工作面的污风再由回风井排至2250中段回风平巷内,采场根据通风条件配备JK55-2№4.5型号局扇进行加强通风。采场充填:每个进路采完后,进行充填准备,包括:采场清理、砌筑充填挡墙、架设溜矿井、铺设充填管道等。准备工作完成后,连接充填管道,3.2.2.5开拓运输系统设计采用平硐开拓、汽车运输方案。地下开采共分为两个中段:2130m中段和2190m中段。2130m中段矿石由2130m运输平硐直接运出硐口至选厂。2190m中段由2190m矿石运输平硐直接运出硐口至选厂。中段运输巷道断面在2250m布置回风平硐,回风平硐断面6.55㎡。在2130m~2250m布置回风井,回风井高120m,井筒直径2m,设梯子间作为安全通道石通过各平硐口直接运输至选厂和废石场,运距分别为2.2km和4km。3.2.2.6井下充填充填材料为废石砂,破碎后废石过10mm筛后粒径分布主要在1.18-9.5mm,胶结材料为PO42.5水泥。矿山日均充填量为282m³,年充填量为8.46×104m³,充填料浆的容重为2.0t/m³,日均需要充填料浆564t,年需充填料浆量16.92×104t。充填料浆浓度为78~81%,充填料灰砂比分别为1:4~1:14。日均水泥耗量约26t,年消耗量约7800t;日均消耗骨料410t,年消耗量约12.3万t;日均消耗水128t,年消耗量约3.84万t。3.2.2.7井下通风设计开采范围为标高+2130~+2250m,矿体埋藏较浅。根据该矿开拓系统和回采顺序及矿区地形条件,设计推荐采用单翼对角式抽出式机械通风方式,局扇、主扇联合通风系统。面污浊风流经回风井至回风平巷排至地表。3.2.2.8采矿主要设备地下采矿主要设备及数量见表3-9。表3-9地下采矿主要设备数量表1台82台23台14台85机台26台17台38台29台台台台2台8台台2台1台13.2.3选矿工艺流程3.2.3.1选矿工艺流程选矿工艺流程为:两段一闭路破碎——两段一闭路磨矿——脱硫浮选浓缩——一粗两扫两精脱硫——脱硫尾矿一粗两扫强磁选+重选——磁重稀土精矿闭路再磨——稀土浮选浓缩——除杂、一粗两扫两精选稀土——浮选稀土精矿一粗两扫一精强磁选——精矿浓缩过滤。工艺流程简述:原矿通过汽车运输至原矿仓,原矿仓中物料经过1台BW1200板式给料机给入1台PE750×1060颚式破碎机进行粗碎。粗碎后的矿石卸入1#胶带机(B=1000)后,由1#胶带机运输至1台2YK2460圆振筛进行筛分作业。筛上产物由2#胶带机(B=800)给入2台PEX300×1300颚式破碎机进行细碎作业。细碎后矿石给入4#胶带机(B=800再由4#胶带机运输至1#胶带机中部,由1#胶带机给入圆振筛进行筛分作业,实现闭路破碎。圆振筛筛下合格物料通过5#胶带机(B=800)运至粉矿临时堆场堆存,再通过汽车运输至选矿厂粉矿堆场,至此完成原矿破碎。通过粉矿堆场上的装载机向粉矿仓中供料。粉矿仓底部一台BW1050板式给料机将粉矿连续均匀给入1台2B3060直线筛进行预先筛分作业。筛上粗粒级矿石通过溜槽进入MQY2745溢流型球磨机进行一段磨矿作业。磨细后的矿浆自流进入1#球磨机渣浆泵池,通过WJ100/420渣浆泵将矿浆给入高频筛进行筛分作业。通过筛分,粗粒级的筛上矿浆直接自流进入MQY2136溢流型球磨机进行二段磨矿作业。磨细后的矿浆自流进入2#球磨机渣浆泵池,通过WJ100/420渣浆泵返回高频筛实现闭路磨矿。高频筛筛下和2B3060直线筛筛下的细粒级矿浆自流进入G800×2400磁选机进行弱磁除铁作业。磁选机精矿为强磁性矿物,自流进入尾矿浓缩池。磁选机尾矿自流进入渣浆泵池,通过WJT150-500渣浆泵给入GXN600/55斜管浓缩箱进行脱硫浮选浓缩作业。GXN600/55斜管浓缩箱的溢流水回用于一段磨矿、分级。浓缩后的矿浆自流给入φ2500×3000搅拌桶与药剂进行充分混合搅拌。搅拌后的矿浆自流进入XCF/KYF充气式浮选机进行一粗二精二扫脱硫浮选作业。二段精选浮选机刮出的泡沫作为硫精矿自流进入浮硫精矿泵池,通过WBL65-170渣浆泵给入斜板浓缩机浓缩进行硫精矿浓缩作业。二段扫选浮选机排出的矿浆则成为浮硫尾矿自流进入浮硫尾矿泵池,通过WJT150-420渣浆泵给入φ2500高梯度磁选脱硫尾矿浆进入φ2500高梯度磁选机进行一粗二扫强磁选。磁选精矿自流选机尾矿自流进入2#强磁尾矿泵池,通过WJT150-420渣浆泵给入6S摇床进行重选扫选作业。重选尾矿自流进入重选尾矿泵池,通过WJT100/390渣浆泵给入高频筛进行筛分作业。磁选精矿及重选精矿通过高频筛筛分后,筛上产物直接进入MQY2142溢流型球磨机再磨,球磨机排矿通过WJT80-330渣浆泵再返回高频筛筛分,实现闭路磨矿。筛下矿浆通过WJT80-330渣浆泵给入GXN600/55斜管浓缩箱浓缩。斜管浓缩箱的溢流回用于强磁选及重选补加水,浓缩后的矿浆自流至φ2500×3000搅拌桶与药剂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好的矿浆自流进入5槽XCF/KYF-4浮选机,进行一段除渣浮选作业。通过除渣浮选后,泡沫直接自流进入φ22m尾矿浓密机,浮选机底流自流至φ2500×3000搅拌桶与药剂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好的矿浆自流进入浮选机进行一粗二精二扫稀土浮选。二段扫选的尾矿自流进入尾矿浓密机,精选精矿自流进入HCP09/10磁选机。精选精矿通过HCP09/10磁选机进行弱磁除铁作业。除铁作业的强磁性精φ1500高梯度磁选机。通过高梯度磁选机进行一粗二扫一精强磁选作业,扫选尾矿自流进入强磁尾矿泵池,通过WJT100/390渣浆泵返回6S摇床进行重选作业,磁选精矿通过自流进入强磁精矿泵池,通过WJT65/260渣浆泵给入斜板浓缩机进行浓缩作业。通过斜板浓缩机浓缩后的硫精矿和稀土精矿分别向两台TC12m2陶瓷过滤机均匀给料。经过陶瓷过滤机脱水后的硫精矿和稀土精矿分别通过胶带机向精矿库输送并分别堆存。精矿库内的硫精矿和稀土精矿用吨袋包装后通过汽车外运销售。硫精矿浓缩溢流水以及过滤滤液回用于硫浮选,稀土精矿浓缩溢流水以及过滤滤液回用于稀土强磁选。尾矿经过φ22m浓缩机浓缩后自流进入尾矿库堆存,溢流水返回选矿厂高位回水池回用。工艺流程图见图3-7。3.2.3.2选矿主要技术指标选矿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10。表3-10选矿主要技术指标SS3.2.3.3选矿主要设备技改工程选矿主要设备见表3-11。表3-11选矿主要设备一112131415161728191二1121314泵256617泵28192139522342232三112泵2四1223344五11223344526172六122七14243八113.2.4物料平衡本项目物料平衡表见表3-12,物料平衡图见图3-8。图3-8项目总物料平衡图3.2.5放射性核素平衡(1)原矿、精矿及尾矿中的放射性核素稀土精矿各取1个混合样进行了采样分析,各样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监测结果见表3-13。(2)钍平衡钍平衡表见表3-14,钍平衡图见图3-9。图3-9项目钍平衡图铀平衡表见表3-15,铀平衡图见图3-10。图3-10项目铀平衡图镭平衡表见表3-16,镭平衡图见图3-11。图3-11项目镭平衡图3.3放射性废物管理及排放源项依据本项目稀土采选工艺分析可知,稀土精矿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最终去向为:露天采场(井下)粉尘、堆场粉尘、破碎粉尘、选矿尾矿、稀土精3.3.1放射性废气及治理措施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放射性废气包括氡气、钍射气和粉尘。其中氡气、钍射气主要来自于井下采场、矿石堆场、破碎及选矿车间;含放射性的粉尘主要来自于露天(井下)采场、矿石堆场、矿石卸车、破碎及皮带运输工序。本项目各源项数据均取自于我院出具的《西昌志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陆槽稀土矿③号矿体开采技改工程环境现状监测》(辐测院监字(第H304号)及其相应理论计算。(1)露天采场废气露天开采时,钻孔、爆破、铲装等工序会产生含铀钍矿尘。参照《铀矿冶设施所造成的气态(载)放射性与有毒性源项的确定》(EJ/T1090-1998)中所给出的露天采场爆破与机械挖掘时的排放公式进行计Smi=Mm×Em×Ci×N×(1-R)Em——露天采场爆破与机械挖掘时的颗粒物排放因子,g/t;根据EJ/T1090-1998附录A,露采采坑爆破、铲装排放因子为13.50g/t;Ci——核素i的比活度,Bq/q;取本次监测报告中稀土原矿的监测数据活度为0.319Bq/g;对于210Pb、210Po,考虑核素平衡,采用226Ra的监测数值;对于228Th、228Ra,考虑核素平衡,采用232Th的监测数值;R——排放控制系数,人工洒水降尘,控制系数取50%;经计算,露天采场排放的放射性颗粒物总量见表3-17。表3-17露天采场排放的放射性颗粒物总量(2)井下采场废气井下开采时,凿岩、掘进、放矿、除渣等工序会产生含铀钍矿尘、氡及其子体、钍射气及其子体。1)放射性颗粒物参照《铀矿冶设施所造成的气态(载)放射性与有毒性源项的确定》(EJ/T1090-1998)中所给出的排风井放射性颗粒物的排放进行计算,具体如Ev——排风井颗粒物排放因子,根据《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气中含铀、钍等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粉尘浓度应低于2mg/m3”,本项目取2mg/m3;Q——排风井的年排风量,本项目设计推荐采用单翼对角式抽出式机械通风方式,取21.78万m3/h;Ci——核素i的比活度,Bq/g;取本次监测报告中稀土活度为0.319Bq/g;对于210Pb、210Po,考虑核素平衡,采用226Ra的监测数值;对于228Th、228Ra,考虑核素平衡,采用232Th的监测数值;经计算,矿井通风排放的放射性颗粒物总量见表3-18。表3-18矿井通风排放的放射性颗粒物总量2)氡气、钍射气本项目矿井通风量为21.78万m3/h。由于项目井下开采工程尚未建设,本项目井下废气中22Rn、220Rn浓度类比冕宁县万凯丰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木洛郑家梁子稀土矿项目井下废气的监测结果,监测报告为《万凯丰木洛郑家梁子井下采场的222Rn、220Rn监测数据为84.6Bq/m3,11.2Bq/m3。另通过对比两个项目稀土原矿的监测结果可知,万凯丰木洛郑家梁子采选项目稀土原矿中的铀-238、钍-232、镭-评价类比采用郑家梁子采选项目的监测结果是较为保守的,从环保角度讲是表3-19本项目与类比项目对比结果一览表Q——排风井年排风量,取21.78万×365×24m3。经计算,矿井通风外排222Rn、220Rn量分别为1.61E+11Bq/a、2.14E+10Bq/a。(3)矿石堆场废气1)放射性颗粒物对于露天堆置的矿石在风力作用下有放射性粉尘排放,计算参照《铀矿冶设施所造成的气态(载)放射性与有毒性源项的确定》(所给出的风致排放计算公式:At——堆存暴漏面积,m2;矿山原矿堆场、选厂粉矿堆场占地面积均为600m2。Ci——核素i的比活度,Bq/g;取本次监测报告中稀土活度为0.319Bq/g;对于210Pb、210Po,考虑核素平衡,采用226Ra的监测数值;对于228Th、228Ra,考虑核素平衡,采用232Th的监测数值;R——排放控制系数;项目堆场地面进行硬化,四周建设挡风抑尘墙,顶部加盖雨棚,控制系数取90%;项目此处参照《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原矿堆场排放因子取0.0465kg/t,即9.3t/a;粉矿堆场取值0.235kg/t,即47t/a。经计算,矿井通风排放的放射性颗粒物总量见表3-20。表3-20矿山、选厂矿石堆场排放的放射性颗粒物总量2)氡气、钍射气矿石露天堆放而排放氡气、钍射气,计算参照《铀矿冶设施所造成的气态(载)放射性与有毒性源项的确定》(EJ/T1090-1998)中所给出堆置排放计At——堆存暴漏面积,m2;矿山原矿堆场、选厂粉矿堆场占地面积均为600m2。因子取0.086Bq/(m2.s钍射气排放因子类比井下废气中222Rn、220Rn的浓经计算,矿山原矿堆场与选厂粉矿堆场外排222Rn、220Rn量分别为1.62E+9Bq/a、2.08E+8Bq/a。(4)矿石加工废气1)放射性颗粒物加工过程主要是破碎车间产生的粉尘,项目拟在圆振动筛筛面上方平行布置4根高压水管,每根水管均匀分布多个出水孔进行降尘,破碎过程保持湿式作业状态。参照EJ/T1090-1998中选矿厂破碎、皮带运输等工序放射性颗粒物排放量计算如下:Ma——年处理矿石量总量,本项目取20万t/a;Ea——矿石破碎过程中矿尘的排放因子,破碎时湿度值8~9%,参照EJ/T1090-1998表A1数值,取20g/t;Ci——核素i的比活度,Bq/g;取本次监测报告中稀土原活度为0.319Bq/g;R——排放控制系数,取80%。经计算,矿石破碎过程排放的放射性颗粒物总量见表3-21。表3-21矿石破碎过程排放的放射性颗粒物总量2)氡气、钍射气排放公式进行计算,具体如下:Ma——年处理矿石量总量,本项目取20万t/a;的最大值,其中232Th比活度为0.361Bq/g、226Ra比活度为0.319Bq/g;经计算,矿石破碎过程排放的222Rn、220Rn总量见表3-22。表3-22矿石破碎、磨矿等过程排放的222Rn、220Rn总量222Rn220Rn综上所述,本项目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各核素排放量见表3-23。表3-23本项目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各核素排放量(Bq/a)222Rn238U234U230Th226Ra210Po210Pb220Rn232Th228Th228Ra1————23453.3.2放射性废水及治理措施(1)露天采场矿坑涌水及地下开采时井巷涌水根据矿区储量核实报告,项目矿山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矿坑涌水,露天开采过程中涌水量为248m3/d,地下开采过程中涌水量为215m3/d。露天开采时矿坑涌水经坑底水泵输送至采场500m3的高位水用于采场生产、道路洒水降尘;地下开采时井巷涌水通过井巷内设置的排水沟排出洞口,再通过水泵输送至500m3的高位水池,回用于井下生产、充填站补水和道路洒水降尘。本次评价类比《万凯丰木洛郑家梁子采选项目辐射环境及源项监测报告》(辐测院监字(2016)第H082号)中的涌水水质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见下表3-24矿井涌水水质监测结果(2)选矿废水选矿工艺废水主要为中矿、精矿、尾矿浓缩池溢流水,各回水量分别为:脱硫浮选浓缩溢流1038.29m3/d、硫精矿浓缩溢流及过滤滤液86.12m3/d、稀土浮选浓缩溢流1099.31m3/d、稀土精矿浓缩溢流及过滤滤液141.44m3/d、尾矿浓缩溢流3719.69m3/d。各溢流水全部由管道收集至回水泵站,返回至选厂厂前回水池回用于选矿生产,不外排。根据监测报告,选矿废水水质监测数据见下表。表3-25选矿废水水质监测结果3.3.3放射性固体废物及处置措施运营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主要是选矿厂尾矿。尾矿产生量为949.28t/d,合19万t/a,尾矿中含REO约0.85%,尾矿经浓缩为65%的矿浆,经管道输送至下游依托的集中式尾矿库堆存。根据工程分析物料平衡可知,尾矿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见表3-26。2.74×102根据《可免于辐射防护监管的物料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GB27742-2011天然放射性核素免管限值为1Bq/g,由上表可以看出,选矿产生的尾矿中各核素的活度均小于1Bq/g,可免于辐射防护监管。4.1调查目的为了了解和掌握本项目投产运行前评价区域辐射环境质量现状,得到并保留环境现状资料,以便工程投产运行后,为评价工程在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条件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活度浓度及辐射环境影响提供对比依据,开展了此次辐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2调查内容本项目辐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由我院承担,辐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详见附件4,监测报告编号:辐测院监字(2019)第H304号。我院是具有计量认证合格证的环境监测机构,所出具的监测报告是有效的。4.2.1监测项目与点位本次辐射环境监测的介质主要有环境空气、地表水、底泥、地下水、土壤等。监测内容主要包括:1)空气:空气中氡浓度、气溶胶(总α、总β、总铀、钍-232)。2)陆地X-γ空气吸收剂量率。3)地表水:总铀、总钍、镭-226、总α、总β。4)土壤及底泥:总铀、总钍、镭-226。5)地下水:总铀、总钍、镭-226、总α、总β。本项目辐射环境监测方案见表4-1。监测布点示意图见图4-1。表4-1辐射环境监测方案4.2.2监测方法和测量仪器为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测量方法采用国家和核工业领域颁布或推荐的标准测量方法,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及检出限见表4-2。表4-2环境现状监测方法和测量仪器胶////X-γ辐射仪////岩石样品226Ra的测定射/4.3监测质量保证1)我院是具有计量认证合格证的环境监测机构,所有参加监测的技术人2)测量、取样和分析工作均执行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标准方法,分析过程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3)所使用的监测和测量仪器均经过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确认并确认合格。4)现场测量结果的质量采用重复检查测量进行控制。重复检查测量比例不少于10%。对异常结果随时发现,随时检查。5)样品分析结果的质量采用标样检查、重复检查等方法进行控制。分析所用的标准物质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标准。测记录、质量控制记录、核查核对比分析记录、记录保管等方面的内容。4.4调查结果与分析4.4.1环境γ辐射水平分析监测人员对评价区厂界及周围的陆地X-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进行了测量。监测结果见表4-3。表4-3陆地X-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监测结果单位:µGy/h123456789从表4-3的结果来看,项目厂址及周边各监测点处的陆地X-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0.03~0.30µSv/h。自治州陆地γ辐射剂量率为17.1~127.4nGy/h,说明该项目所在地陆地γ辐射剂量率水平略高于凉山州平均水平。主要为选厂、露天采场及矿区工业场地四周监测结果较高。4.4.2空气中放射性核素水平分析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4-4、表4-5。表4-4空气中氡浓度监测结果单位:Bq/m32.54×10-72.00×10-52.40×10-72.30×10-72.19×10-42.46×10-74.00×10-52.31×10-7本项目厂区及周围空气中氡浓度为19.0~69.4Bq/m3,根据《中国环境天然均浓度变化范围值3.3~40.6Bq/m3,该项目所在地空气中氡气浓度略高于国家环境本底水平。主要为选厂厂区、矿区工业场地两处点位氡气监测结果较高。4.4.3地表水中放射性核素水平分析地表水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见表4-6。表4-6地表水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4.31×10-24.66×10-24.88×10-2河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为238U:0.030~6.3μg/L;232Th:0.029~5.7μg/L;226Ra:0.50~58mBq/L。从表4-6中的监测结果来看,项目区地表水体中的总铀、总钍、镭-226浓度与当地环境本底水平相当。4.4.4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水平分析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见表4-7。表4-7地下水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4.55×10-24.57×10-2由监测结果可知,各监测点地下水中总α均小于0.5Bq/L、总β均小于1.0Bq/L。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各监测点井水中总α、总β满足Ⅲ类水质要求。省农村井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为238U:0.060~9.7μg/L;232Th:0.071~2.3μg/L;226Ra:0.50~9.9mBq/L。从表4-7中的监测结果来看,项目各地下水监测点位中238U、232Th和226Ra浓度均与当地环境本底水平相当。4.4.5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水平分析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见表4-8。表4-8土壤中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238U232Th2.50×1022.95×102自治州地区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为238U:9.6~86.5Bq/kg;232Th:15.2~90.4Bq/kg;226Ra:8.7~60.2Bq/kg。从表4-8中的监测结果来看,选厂厂界四周、矿区工业场地及露天采场四周土壤中的238U、232Th、226Ra含量要高于当地环境本底水平,其他监测点位监测结果与当地环境本底水平相当。4.4.6底泥中放射性核素水平分析底泥中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见表4-9。表4-9底泥中放射性核素监测结果238U232Th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值,本项目底泥中238U、232Th、226Ra含量与当地土壤本底水平相当。食入浸没外照射沉积外照射食入浸没外照射沉积外照射5.1正常工况气载流出物辐射环境影响评价5.1.1辐射评价基本参数设置5.1.1.1评价方法本次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评价指标是以选厂粉矿堆场为中心的厂区周围居民最大个人有效剂量当量和半径5km范围内的集体有效剂量。评价方法是以模式计算为主,选择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迁移和剂量估算模式以及相应计算参数,完成个人有效剂量及集体有效剂量的估算,并对所致最大个人剂量进行计算分析。基于偏保守原则,所有源项按源强最大时考虑。本次预测主要包括气载放射性流出物所致辐射环境影响,采用EIARroA2018程序进行计算。5.1.1.2照射途径及放射性核素一般情况下,气载放射性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03所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多功能带桌布艺沙发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居五金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塑料管道自动化生产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高一物理研究离心现象其应用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教案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导教案(2025-2026学年)
- 体育教案单杠跳(2025-2026学年)
- 织金县青山煤矿总回风井口通风设施改造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试卷教案(2025-2026学年)
- 小班科学活动摸一摸教案反思(2025-2026学年)
-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海水的性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025-2026学年)
-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传统漆器工艺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运用
- 生涯彩虹图完整版本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交底
- 宁波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09.9)
- L13S8排水系统示例图集
- 消防用电安全培训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
- 招投标质疑函撤销范本
-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 防毒面罩检查及滤毒罐称重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